布拉格天文鐘(英語:The Prague Astronomical Clock)也稱「布拉格佔星時鐘」,是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座中世紀天文鐘,安裝在老城廣場的老城市政廳的南面牆上,是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這座大鐘至今走時準確,當地人在此駐足校對手錶的時間。圍觀的人特別多。
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座中世紀天文鐘,安裝在老城廣場的老城市政廳的南面牆上,是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這座大鐘至今走時準確,當地人在此駐足校對手錶的時間。天文鐘是一座精美別致的自鳴鐘,鐘樓建於1410年。
根據當年的地球中心說原理設計,上面的鐘一年繞一周,下面的一天繞行一圈,每天中午12點,十二尊耶酥門徒從鍾旁依次現身,6個向左轉,6個向右轉,隨著雄雞的一聲鳴叫,窗子關閉,報時鐘聲響起。
布拉格天文鐘由三個最主要的部分構成:「天文錶盤」、「耶酥和十二信徒」、以及「日曆鐘盤」。天文鐘盤,代表著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並能顯示各種天文細節;「行走的使徒」,一個發條裝置可以每隔一小時顯示使徒和其他移動的雕像;一個用代表月份的紀念章所組成的日曆錶盤。
捷克布拉格的舊市政廳裡天文鐘是最著名的天文 布拉格天文鐘之一,它被稱為Prague Orloj。鐘的核心部分完成於1410年。鐘盤上畫著代表地球和天空的背景, 並且有四個主要的移動的圓盤,分別是黃道十二宮圓盤,老捷克時間表,太陽和月亮。
1870年,一個日曆盤增加在鐘的下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座鐘幾乎被納粹主義的戰火燒毀。1948年鐘被修復,1979年再次修理。根據當地古老的傳說,如果鐘沒有妥善維護,這個城市就會面臨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