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量子力學?或許我們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2020-12-03 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


如果你進入原子或亞原子尺度的世界,你就來到了量子物理學的範疇。但請做好心理準備,用我們日常的眼光來看,量子物理學中的一些事物看起來「毫無章法」,有的似乎完全說不通。


物理學家自然不喜歡這種感覺。量子力學的詮釋就代表著許多物理學家試圖讓量子物理「說得通」的努力。換句話說,它可以理解成物理學家在嘗試找到量子力學的數學理論與現實世界的某種「對應」。從更深層的角度來看,每種詮釋都反映著某種世界觀。


這裡簡單總結了8種量子力學的詮釋,它們有些可能更為「主流」,另外一些則更「小眾」;一些說法有待未來通過實驗驗證,而其他的也許一直只能是一種猜想或假說。


你最支持哪種?



可以這麼說,哥本哈根詮釋是目前量子力學的一種「標準語言」。它的一種表述是,亞原子粒子可以用遵循薛丁格方程波函數描述出來。


在哥本哈根詮釋的視野下,一個波函數會根據薛丁格方程平穩地移動,直到它與物體相遇,比如探測器。而我們測量和「看」到的則是在某個特定位置的單個粒子,也就是說,當延伸在整個空間中的波函數遇到探測器時會突然坍縮


但問題是,在量子力學中,沒有真正的物理來描述這種坍縮是如何發生的。我們常聽到量子測量問題(measurement problem)的說法。或許可以這麼理解,測量問題就像是一堵高牆,將我們和量子領域徹底分隔開來,讓我們看不見那些波函數,而只能看到粒子。哥本哈根詮釋的觀點認為,我們沒有辦法真的到達量子領域,而真正重要的是測量。


現實就在觀測中——就讓我們「閉嘴,開始算」。



與哥本哈根詮釋截然不同,多世界詮釋認為波函數是物理上真實的,這種詮釋說的是,如果薛丁格方程恰恰就是一種對現實的描述,那麼現實應當是什麼樣子的。


當你對同時處於不同位置的疊加的粒子進行測量時,被測量的粒子事實上在不同版本的現實中在所有那些位置出現。換句話說,如果一個粒子同時處於兩個位置的疊加,然後它與探測器相遇,這樣一來,它就將探測器變成了在兩個地方測量粒子的疊加,而當你從探測器中觀測到結果時,你又變成了在兩個地方觀測結果的疊加。然而這兩種「現實」顯然是互斥的,這就意味著,你所處的兩個「現實」分叉成了兩個不同的分支。


這聽起來像是,如果你在這個現實裡做了什麼糟糕的決定,別擔心,也許在另一個現實中,你仍然可以獲得一個完美的結果。多世界詮釋也是經常被流行文化借用的一種。


儘管收穫了一些支持者,但這種理解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它讓概率失去了意義。比如,無論一個粒子是以怎樣的概率同時存在於兩個地方,當它被測量時,現實都會100%地「分裂」。



為了解決多世界詮釋在概率上的問題,一些科學家發展出了宇宙學詮釋。這種詮釋建立在永恆暴脹的背景下,它認為,如果有無窮個宇宙,那麼多世界詮釋一定成立,因為有無窮個「你」正在進行實驗,而現實將會按照概率的比例進行分裂。這樣一來,經典概率就仍然存在意義。



量子力學具有一種非常奇特的特性,被稱為非定域性(non-locality),簡單理解就是,粒子的一些性質與非常非常遙遠的地方的某些「東西」有關。這種奇異的性質帶來了一種「隱變量」的猜想:也許粒子的性質具有一些「秘密」的變量,它其實是一種確定的狀態,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而直到我們測量才會發現。


雖然隱變量的猜想被貝爾定理駁回了,但並非給它「判了死刑」。科學家在隱變量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非定域隱變量理論」,也就是德布羅意-玻姆詮釋。這種詮釋認為粒子是真實存在的,它們在我們看不見的導波的引導下運動。



量子貝葉斯主義將貝葉斯概率納入了量子力學中。貝葉斯推理認為,當出現新的可用證據或信息時,一個假設為真的概率(先驗)也會根據這個新證據的符合程度發生變化(後驗)。簡單來說,當你得到了有關某個態的新信息時,它會更新你所測量的事物的概率



量子達爾文主義認為,當量子系統與環境相互作用時,某些特定的東西就會被「消滅」。就像達爾文針對進化提出的「自然選擇」理論一樣,粒子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其實是對性質的「自然選擇」,而粒子最終就會剩下與環境相一致的性質



量子力學的數學實際上允許「順時而動」和「逆時而動」的解存在,但我們通常會忽略後者——畢竟我們一般認為時光不會逆流。然而,交易詮釋卻保留了兩種解,你得到的性質可能取決於發生於你的未來的事情。



關係性詮釋中,量子系統的態與觀測者有關,也就是說,態是觀測者與系統之間的關係。這種詮釋受到了狹義相對論背後「觀察者的參考系」想法的啟發。量子物體的性質不再是最受關注的方面,相反,這種詮釋關注的是一切由性質之間的關系所定義的東西。



量子力學的詮釋遠不止這些,還有許多物理學家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和觀點。但也有一些科學家因此相信,這麼多種不同詮釋的出現,可能恰恰意味著,量子力學中還有一些非常基礎和根本的部分等待著被發掘。


對於上述的8種詮釋,你最支持哪種?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討論~


選題策劃:杭州小張

選題創意來源:DoS - Domain of Science, The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Youtube

文字:Takeko

圖片設計:一條龍服務中的那條龍Takeko

圖片來源:Pixabay, Wikimedia Commons


參考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ofuYCz9gs

http://www.phyast.pitt.edu/~rovelli/Papers/quant.mec.uu

來源:原理

相關焦點

  • 做個長期主義者,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題目擬定好了,想要找一張表達自己心境的圖片。今天寫「做個長期主義者,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時,看著題圖裡那座冰山只是露出了冰山一角,我就又想到了這句話。當我們把注意力集中於一點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再看到其他。之前學習Java,更多的是注重語法知識,而忽略了「面向對象編程思想」。當別人問你「什麼是對象」時,你只能回答出一些,「萬物皆對象」的官方術語。其實你根本解釋不清楚。
  • 量子力學神秘莫測,雙縫實驗到底能夠證明什麼,量子世界到底如何
    現在科學界認為量子是構造微觀世界的基礎,量子有其內在的運動規律,可是這個理論在一些環境下根本站不住腳。因此引發了很多的科學爭議,實際上量子力學人類僅僅才起步,對於量子世界的秘密,人類僅僅只看到冰山一角而已。
  • 量子力學多世界解釋說的是什麼?
    理論的提出埃弗雷特從量子力學的核心問題——「測量難題」入手,試圖獲得對量子力學的完備描述1973年,在學生內爾•格雷漢姆(R.Neill Graham)的幫助下,德·維特整理出版了一套論文集《量子力學多世界解釋》,其中收錄了埃弗雷特早期的完整論文,該書一經出版很快便銷售一空。不久之後,多世界作為一個科幻題材很快得以流行。
  • 「冰山一角」與地球健康的關係竟然是……
    提起冰山這個詞,你可能會在大腦裡聯想一下它孤零零地漂浮在海面上,或者只會單純聯想到「冰山一角」這個詞而已。很多人覺得冰山這個詞離自己很遠,但其實它離我們很近。當北極在極晝中度過半年之久後,終於迎來了第一縷陽光。
  • 通俗解釋:量子力學基礎知識
    力學是物理學的一部分,涉及從炮彈到網球、汽車、火箭和行星等移動的東西。量子力學描述物體在分子、原子和亞原子等水平上的運動,例如光子和電子。量子力學是一非常成功的科學理論,我們現代的科學技術和許多生活方式都依賴於量子力學的應用,但它卻也使人難以理解。
  • 量子力學解釋意識何以可能
    量子力學可以解釋意識問題嗎?相信在被問到這一問題時,大多數人的臉上都充滿了疑惑。或許在他們看來,意識只是人腦內神經信息之間複雜的計算行為,是一種生物現象,它又如何能和量子力學這一描述微觀世界中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產生關聯呢?然而,意識研究的過往事實卻對此提出了反駁。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有關從大腦中尋找量子效應的研究就從未停止過。
  • 曾經困住愛因斯坦,分秒之間就能改變命運,量子力學到底多強大?
    筆者:三體-小遙提到愛因斯坦,人們肯定會想,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很多理論都成為我們探索宇宙的「指南針」。 愛因斯坦在學術上有極高的成就,但是他也留有遺憾,並且或許與量子力學有關。愛因斯坦曾經提起過,上帝不會擲骰子,也就否定了量子力學存在的正確性。然而人們並沒有因此停止研究,並且發現了很多有關宇宙奧秘的線索。科學家們認為,目前我們從量子力學中獲得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但是已經與愛因斯坦的很多理論觀點互相矛盾,有關已知宇宙的相關問題並沒有因此得到解決,反而使人類陷入了自我懷疑。
  • 量子力學究竟「可怕」在哪?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牛頓力學操控著能看到的一切現象,它與電磁學、熱力學一起,構成了一個完美無瑕的物理宮殿。無數和量子力學有關的問題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雖然這些問題有的已經提出了百年,但是至今科學界並沒有達成統一的共識。蘭薩在研究中發現,當然人類的肉體因死亡停止活動時,意識信息其實仍在活動,這些量子信息或許就是所謂的「靈魂」。當肉體走向終結時,意識將會在另一個世界重新開始。
  • 量子力學究竟「可怕」在哪?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牛頓力學操控著能看到的一切現象,它與電磁學、熱力學一起,構成了一個完美無瑕的物理宮殿。 也正是從那時起,科學家們認為世間所有的事情都能夠用理論進行解釋,科學是嚴謹的、確定的,而愛因斯坦正是這種想法的代表人物。
  • 處理引力場,也是用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
    目前有現有的物理理論中,處理引力場,也是用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不懂你的意思,量子力學無法處理引力場,但不意味著它不能解釋引力場。量子力學依賴量子漲落的原因,不單單是因為引力是量子漲落的結果,它還依賴于波粒二象性。什麼是波粒二象性?一粒子在源處有狀態,在誘導量子漲落後,這粒子又有了波的狀態。廣義相對論就是一堆量子漲落,解釋引力場和時空。量子力學在量子漲落中得到解釋,但不意味著它可以解釋引力場。
  • 冰山一角
    畢竟原始人已經搞了10萬年自然免疫,我們現代人講科學,總要比原始人做得好一點。同期,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在講70%感染這個數字。英國講60%,德國講70%,其實是一回事,沒有區別,都是基於基本再生數R0的估計倒推,要感染多大比例的人群才能產生群體免疫,各自用的R0估計值有微小差別所致。
  • 【科學素質】通俗解釋:量子力學基礎知識
    如果你了解下面的量子力學基礎知識,你會覺得量子力學更容易理解。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也稱為量子物理學或量子理論。 力學是物理學的一部分,涉及從炮彈到網球、汽車、火箭和行星等移動的東西。
  • 【地理觀察】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譚師出品 雙縫實驗是量子力學中,最為神奇的實驗之一。該實驗由英國科學家託馬斯·楊在1807年提出的,證明了光波動性;到了20世紀初,量子力學的出現,給雙縫實驗增加了新的解釋。
  • 一分鐘看懂量子力學 |當心理學遇到量子力學,就解釋一切心理問題
    原創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018-06-29來自專輯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老師文章什麼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19世紀末,人們發現舊有的經典物理學理論無法解釋微觀系統,於是經由物理學家的努力,在20世紀初創立量子力學,解釋了這些現象。
  • 什麼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起到什麼作用,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聽見量子力學?恩?量子力學,那不是一個搞不懂的領域麼?一直存在爭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聽到關於量子力學的事,估計就是這一句梗了吧: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從這一句話裡不難看出量子力學對於現在的我們是一個很高深,很難懂的學科。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如果你對量子力學不感到困惑,說明你根本不理解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 首先要說的,量子力學為什麼存在?就像牛頓為什麼發現萬有引力呢?量子力學的起源。源於我們很熟悉的一個物理問題---光是波,還是粒子。 這個問題斷斷續續的持續了幾百年的紛爭。 最早的科學家。
  • 「量子力學」可以解釋人類的誕生嗎?解密量子概念中生命起源之謎
    在我們目前觀測的宇宙中,似乎只有人類這種智慧生物在宇宙中默默探索,那麼如果用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解釋人類的誕生是不是可以得出不一樣的解釋呢?我們人類的誕生,用愛因斯坦的理論來看是偶然也是必然,但是從量子的角度來看一切都是「偶然」,人類的誕生只是在無數的「第三選項」中慢慢篩選出來,當然這一切都是根據量子經典定義的猜測,目前世界上對量子領域的演技還是十分膚淺,我們只知道量子的世界也在被無數的生物利用,給無數的生物提供了生存下去的可能性。
  • 一分鐘看懂量子力學丨當心理學遇到量子力學,就解釋一切心理問題
    轉發自李嘉琪公眾號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018-06-29什麼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於是經由物理學家的努力,在20世紀初創立量子力學,解釋了這些現象。
  • 量子力學是如何拯救愛因斯坦的自由意志的?
    如果我們知道他抽屜裡所有可能的襪子顏色,我們就能給出確切的概率。例如,如果有6隻六種顏色的襪子,如果我們抽出一隻綠色的襪子,那麼下一次抽出紅色襪子的概率是1/5。在我們看它之前,它是一個「隱藏變量」,它有一個我們還不知道的明確的值。所有經典的不確定性都包含隱變量。有些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因為它們無法測量,就像地球上每個空氣分子在同一時間的位置一樣。
  • 如何用通俗語言解釋量子通信
    首先,這只是臆想,可以用來研究量子信息,比如量子糾纏、量子密碼、量子網際網路等。目前,我們可以給出三個比較靠譜的猜想:波函數坍縮、au算法、量子隱形傳態,在極端環境下,存在無量子態的虛粒子。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驗證。未來三到五年內,每個人接收到的信息都將是量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