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成功開展無人機管控系統全國入網測試演練

2020-12-04 環球無人機

(圖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RUNET」是無人機管控網絡Regulating UAV NETwork的縮寫,中文諧音為「如來天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7日訊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利用其自主研製的無人航空器管控系統RUNET系統26日在京成功進行了捕獲全國多地無人機地理位置信息測試演練。此次演練還融合了深圳飛馬機器人飛馬管控和青島雲世紀U-CARE系統。測試開始後,中國經濟網記者在現場看到來自北京、天津、青島、廣州、深圳、南寧、成都、桂林、石家莊、承德、鄭州、開封及洪澤湖區等地無人機飛行的地理位置信息通過移動通訊公網和衛星通信網都陸續被捕獲進管控系統。記者在管控系統測試大廳大屏幕上看到,全國多地飛行的無人機身份識別、無人機地理位置和飛行高度等信息清晰地在大屏幕上顯示。大屏幕上還顯示了飛機周邊的模擬動態電子地理圍欄,並可對飛機飛入禁飛區、飛出約束區發出警報。

據了解,基於地理信息系統平臺構建的這一管控系統的目的是研究融合異構各類管控系統、兼容各類無人航空器信息流,為國家有關部門和各行業在基於動態地理電子圍欄等技術管控無人機方面提供研究解決方案。

(「RUNET系統」可以實時顯示無人機的飛行軌跡)

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擁有地理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具有地理信息系統平臺、精準地圖服務、多學科全國各類地表資料庫以及導航定位和位置服務技術研發能力,可為各類無人機管控系統提供精準定位服務和動態地理圍欄構建,還提供地貌、交通、地上建築物及人口、國土資源、農田耕地等地理信息以及飛行區域氣象服務,讓無人機在低空複雜地理環境下的飛行也能夠精準地被管控起來,並獲得地理信息服務。

(「RUNET系統」可以多終端查詢無人航空器飛行計劃、飛行記錄)

中國經濟網記者通過現場體驗了解到,目前演示的是管控系統遠程捕獲無人機身份和三維地理位置信息,這些無人機還是屬於「合作對象」。對於無人機飛行的精準管控和服務,未來還有好多的科學問題,例如包括從現在的單向鏈路向雙向鏈路發展,通過為無人機提供高精準的地理位置、所在位置地表各類地理數據,氣象狀況和動態電子地理圍欄信息等讓廣大的無人機飛行組織者主動願意成為管控系統的合作對象,這樣一方面無人機可以獲得所需要的增值地理信息服務,同時也建立起授權部門可以遠程處置飛入違禁區的無人機等技術能力,這些還需要國家和社會投入力量研究。

據悉,近日中國科學院依託地理資源所成立了中國科學院無人機應用與管控研究中心,主要圍繞國家重大需求,研究無人機遙感與農林植保應用標準規範,構建基於野外科學觀測臺站的全國無人機組網觀測和管控平臺、無人機遙感大數據匯聚與管理應用平臺等。開展基於動態電子地理圍欄的管控、異構多源無人機組網控制等就是其未來重點工作之一。

(「RUNET系統」可以設置電子圍欄以及數據查詢、數據分析、數據統計)

相關焦點

  • 翼龍-2無人機成功開展大型無人機應急通信實戰演練
    2020年9月29日凌晨4時50分,翼龍-2無人機從貴州安順機場起飛,奔赴四川木裡,成功開展了全球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通信實戰演練。航時近20小時,實現了跨兩個戰區三個省份、跨晝夜全天候、夜間中雨等惡劣氣象條件下作業,通過公網與專網結合、寬帶與窄帶融合、空天地一體化通信覆蓋等創新技術手段,解決了斷路斷電斷網的「三斷」災難現場通信保障難題,為第一時間開展應急救援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 劉偉平帶隊宣布中科院地理資源所、理化所黨委主要負責人任免...
  • 地圖服務商AIRLOOK與中科院地理資源所聯合發布三維高精度地圖產品
    8月13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地理資源所」)與三維高精度地圖服務商AIRLOOK聯合發布了三維高精度地圖產品AirlookMap。這款產品整合了城市級的三維地圖數據及相關科研成果,能滿足來自科研領域、政府部門、垂直領域以及公眾更廣泛的需求。
  • 翼龍-2無人機成功完成全球首次應急救援通信保障實戰演練
    中國民航網訊:9月29日凌晨4時50分,翼龍-2無人機從貴州安順機場起飛,奔赴四川木裡,成功開展了全球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通信實戰演練,航時近20小時,實現了跨兩個戰區三個省份、跨晝夜全天候、夜間中雨等惡劣氣象條件下作業,通過公網與專網結合、寬帶與窄帶融合、空天地一體化通信覆蓋等創新技術手段,解決了斷路斷電斷網的「三斷」災難現場通信保障難題,為第一時間開展應急救援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 AIRLOOK與中科院地理資源所聯合發布AirlookMap,推動三維高精度...
    三維高精度地圖服務商AIRLOOK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地理資源所」)聯合發布三維高精度地圖產品AirlookMap。AirlookMap所提供的城市級三維高精度地圖,由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深度學習與計算機視覺等技術採集並高度自動化重建而成;其作為數字孿生城市的核心基礎,對物理世界外部環境進行精確還原。
  • 全國首個5G網聯無人機測試示範基地在自貢正式掛牌
    10月20日上午,全國首個5G網聯無人機測試示範基地在自貢航空產業園正式掛牌,並開展了無人機應急通信保障及偵查測繪演練。該基地的掛牌,標誌全國首個5G網聯無人機行業應用測試及示範基地正式成立。充分依託自貢「川協5號」的空域優勢和四川省發展通航產業的基礎條件,自貢地形環境多樣,特別適合開展應急相關各類測試演練工作,具有建立5G網聯無人機基地具有天然優勢。
  • 國產無人機翼龍-2首次完成應急救援通信保障實戰演練
    央廣網北京10月9日消息(記者張明浩 郭淼)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表示,國產無人機翼龍-2於近日成功開展了全球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通信實戰演練,在無信號覆蓋區域構建起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平臺,創建了我國應急救援通信體系建設的全新方案。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地理資源所
    作為中科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STS)項目中的特設項目之一,鄧祥徵主持的區域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與模型模擬項目正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中科院STS現代農業發展類項目由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農業科技辦公室組織啟動,目標是就現代農業發展問題開展種種戰略分析及技術支撐研究工作。
  • 無人機監管無人機,復旦學生團隊開發「天弩」系統
    在其悉心指導下,團隊自2018年10月起開始研發「天弩」系統,目前已成功推出2.0版本。「系統的理念是用無人機監管無人機。」項目「總師」艾劍良介紹,該系統集自動識別、跟蹤、打擊功能於一體,具有可超視距、低成本、適用範圍廣的優勢。這將與成本高、管控範圍小的傳統監管手段形成互補,更加高效地排除安全隱患,維護公共安全。
  • 無人機物流 京東「京鴻」貨運無人機產品型在鳳鳴通用機場成功載貨檢飛
    據悉,這也是自貢成功獲批全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後,第一次由支線物流無人機開展的首飛試驗。前期,「京鴻」貨運無人機產品型在自貢鳳鳴機場開展了近一周的各項檢查和起飛前測試。期間,自貢鳳鳴通用機場保障人員配合京東物流研發人員,全力保障飛行前期的地面靜態測試和滑行任務,為檢飛成功打下基礎。
  • 中科院黨組巡視組向地理資源所反饋巡視情況
    8月2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黨組巡視組向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黨政主要負責人反饋巡視情況。中科院黨組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巡視辦主任楊衛平在會上講話,巡視組組長張家元反饋了巡視情況。會議由北京分院紀檢組組長、分黨組成員倪宏主持。
  • 杭州警用無人機大練兵演練
    9月20,經過一個月的封閉訓練的上城警務航空隊要「冒雨」正式亮相了,數十架警用無人機和特警突擊隊將針對不同場景應用,分別進行多種戰術模擬演練。這是上城區公安分局為了增強警務飛行和空中管控能力,打造重點部位以及人員密集區域巡邏「金名片」,特意組建的30人規模上城警務航空隊。
  • 復旦學生團隊開發「天弩」系統,用無人機監管無人機
    在其悉心指導下,團隊自2018年10月起開始研發「天弩」系統,目前已成功推出2.0版本。艾劍良介紹,該系統本身就如無人機,或是無人機平臺,集自動識別、跟蹤、打擊功能於一體,具有可超視距、低成本、適用範圍廣的優勢。這將與成本高、管控範圍小的傳統監管手段形成互補,更加高效地排除安全隱患,維護公共安全。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82期:萬米高空測颱風!國產翼龍-10無人機...
    國際Sunglider太陽能無人機在美國太空港成功完成又一輪測試一種專為高空通信設計的無人機已經逐漸接近實際應用,HAPSMobile Sunglider在新墨西哥州成功完成了又一輪測試。 這架由太陽能驅動的飛機從美國太空港起飛後,飛到了新的高度,團隊現在正著眼於平流層高度的測試運行。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83期:全網熱傳!「黑猩猩操縱無人機...
    據介紹,無人機是發現國家公園內非法活動的「無價之寶」,讓人爬上山頂需要幾個小時,而用無人機卻只需幾分鐘。無人機拍攝的非法活動的照片或視頻記錄可以讓當局成功地起訴偷獵者。 韻達無人機應用基地落戶桐廬 並完成首次測試飛行 在浙江省桐廬縣分水鎮,王大爺郵寄的一份茶葉由韻達無人機從分水鎮出發,僅僅經過16分鐘時間,就被安全、準確、快速承運到了收件人張家塢村張大爺手中,韻達無人機完成首次測試飛行後,無人機應用示範基地落戶桐廬。
  • 國產翼龍-2無人機首次完成應急救援通信保障實戰演練
    8日,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獲悉,翼龍-2無人機於9月29日成功開展了全球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通信實戰演練。29日當天凌晨4時50分,翼龍-2無人機從貴州安順機場起飛,奔赴四川木裡,航時近20小時,實現了跨兩個戰區三個省份、跨晝夜全天候、夜間中雨等惡劣氣象條件下作業,通過公網與專網結合、寬帶與窄帶融合、空天地一體化通信覆蓋等創新技術手段,解決了斷路斷電斷網的「三斷」災難現場通信保障難題,為第一時間開展應急救援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 國內首個城市級網格化無人機管控系統震撼發布
    9月14日,在第四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暨第五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上,上海特金正式發布國內首款TDOA城市級網格化無人機管控系統,填補了國內在城市環境大區域多目標無人機感知領域的技術空白。目前在無人機管控系統建設中,還普遍存在「重複建設、不可擴展、互不兼容、信息孤島」等嚴重問題,各單位無人機防禦管控還停留在單點被動防禦階段,各設備產品由於型號、技術差異而無法兼容,導致無人機監測數據信息無法共享,造成系統間無法協同互補,使得各單位管控系統既無法做到遠程預警,也無法做到定位跟蹤,失去了及時攔截與反制的機會窗口。
  • 我國完成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通信演練
    近日,應急管理部組織航空工業集團、中國移動、中國電科等多家單位,使用國產無人機翼龍-2完成了我國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通信實戰演練,在無信號覆蓋區域構建起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平臺,創建了我國應急救援通信體系建設的全新方案。9月29日凌晨4時50分,翼龍-2無人機冒雨從貴州安順機場順利起飛,飛往四川木裡地區。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50期:首屆無人機人機大戰,AI輸了比賽卻...
    工信部推進無人機地理圍欄標準化 大疆再負重責近日,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布公告,公開徵集對《民用無人機地理圍欄數據技術規範》等2項強制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的意見。本次《民用無人機地理圍欄數據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由裝備工業司主管,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負責起草。
  • 俄羅斯科學院伊爾庫茨克科學中心代表團訪問地理資源所
    1月14日,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伊爾庫茲克科學中心主席庫茲明•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Kuzmin Mikhail)院士率代表團訪問了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並同該所領導和研究人員進行了學術交流。中國科學院科學資料庫及信息系統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孫九林院士,中國科學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趙川宇部長,地理資源所周成虎副所長、董鎖成研究員、莊大方研究員等參加了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