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發燒」之年,人類有責任,更有義務一同救治生存家園

2020-12-04 覽世聽風蕭

自去年澳洲森林大火燃燒以來,地球的「溫室效應」可謂是得到了助推式的加劇,直接致使了南極冰川的快速融化,全球各地原本相對平衡的生態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

時至目前,根據專家對南北極的考察和研究發現,兩極的冰川已經融化了許多,隨著極地不斷出現的高溫反常現象,冰川量的大減超出了預期。

冰川的融解,直接威脅極地北極熊的生存,它們的家園正在逐漸消失。

冰川的消失,直接導致不少北極熊被迫遷移居住地,甚至是頻臨生死存亡的劫難。

同時在另一邊,南極企鵝也是未能倖免此難,冰山的消失,陸地的裸露,可生存的環境變得嚴峻。

看著一天一天褪去消散的冰川,似乎很惶恐不安又非常的疑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兩極冰川的融化,對人類的影響也是十分嚴峻的,直接來看,全球氣候紊亂無常,嚴重的將使得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地低部區。

有專家推測,假如極地冰川完全融化了,將會致使海平面上升至少50米,後果將是一場人類災難。

兩極和高原冰川的解凍,還會釋放被冰封很長時間的古老病毒,有研究團隊分別在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等地的冰川採樣中,發現了許多未知的病毒,直接威脅人類生命的安危。

因此,保護環境,愛惜生命,別讓像今年疫情一樣的慘痛情形繼續浮現不斷,每個人行動起來,就會鑄成人類一股強大的力量,去讓地球變得「健康」和美好!

相關焦點

  • 有聊丨地球「發燒」了,人類怎麼辦?
    2020年,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體溫正常」,成為一項特別重要的指標。諸位有沒有想過,如果「發燒」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情況?當然了,美國有的政客將火災歸咎於森林管理人員的責任。但科學家指出,所有這些正在發生的事情都是氣候變化的「預期後果」。而且,只要人類繼續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 新冠肺炎,是地球在發燒,人類才是病毒
    新冠肺炎的病症之一就是發燒,而且還具有傳染性很強、很快的特點!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大家都知道人體的發燒是人類抵禦、抵抗病毒侵襲的一種外在表現,也就是人體通過啟動免疫系統驅逐或者殺死病毒,附帶著能量過度消耗。其實,發燒既是人體免疫系統工作的能量結果,它也是通過改變環境溫度讓病毒難以生存的治病手段!後一項功能,中醫研究的爐火純青!
  • 地球「發燒」了,後果很嚴重
    地球「發燒」了,後果很嚴重 當曾經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橋段 突然降臨在現實生活中 不免讓人觸目驚心 我們的地球家園正在遭受著什麼
  • 超級地球.葛利斯,人類未來的家園
    當人類藉助更先進的儀器設備,認識超出銀河系時,終於,宇宙浩渺無際的神秘面紗揭開了。此時才知道,我們生活的家園,這顆藍色的星球,是多麼的滄海一粟!因為地球在銀河系是渺小的,銀河系在整個眾多宇宙星系中,也如地球一樣,塵埃得不值一提。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有14個地球之大,四季比地球更舒適
    ​自從人類意識到地球不是人類長久居住家園後,人類除了保護地球生態環境之外,更多的是打算離開地球,去往其他的星球生存。不過,由於人類對於生存環境條件是有一定要求的,因此即便在浩瀚的宇宙中,和地球生態環境相似的星球數不勝數,但因為距離等外在的原因,進入到人類視野中的類地行星還是極為有限的。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有14個地球之大,一年四季比地球更舒適
    自從人類意識到地球不是人類長久居住家園後,人類除了保護地球生態環境之外,更多的是打算離開地球,去往其他的星球生存。不過,由於人類對於生存環境條件是有一定要求的,因此即便在浩瀚的宇宙中,和地球生態環境相似的星球數不勝數,但因為距離等外在的原因,進入到人類視野中的類地行星還是極為有限的。但科學家們也不會因為距離的緣故,而去拋棄掉這些有可能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星球。畢竟,哪怕距離地球再近,人類如今也無法離開太陽系。
  • 越來越熱的夏天:地球發燒了,人類該怎麼做?
    2020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災難,從病毒到山火,再到蝗災、洪災、海嘯、地震和旱災,而今年夏天持續的高溫,更是讓人們難以忍受。地球母親正在不斷向人類發出警告:人類如果再不注意保護環境,將會受到大自然給予的最嚴厲的懲罰。在大自然面前,人類脆弱得不堪一擊。
  • 越來越熱的夏天:地球發燒了,人類該怎麼做?
    2020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災難,從病毒到山火,再到蝗災、洪災、海嘯、地震和旱災,而今年夏天持續的高溫,更是讓人們難以忍受。地球母親正在不斷向人類發出警告:人類如果再不注意保護環境,將會受到大自然給予的最嚴厲的懲罰。在大自然面前,人類脆弱得不堪一擊。
  • 麥可·傑克遜的Earth Song(地球之歌),地球是我們共同家園!
    大家好,我是作者小樂樂,對MJ的喜愛不單一是因為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他為世界帶來很多的正能量,因為MJ不僅喜歡做慈善,關愛兒童,而且對地球的綠色環保也是充滿了無盡的嚮往,MJ喜歡大自然也敬畏大自然更不喜歡人們破壞大自然,對於地球是我們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為此MJ還做了一首宣傳環保的歌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
  • 新地球被科學家找到,生態環境比地球好,有水有大氣適合人類生存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無數年的家園,但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工業革命的興起,人類對地球資源的挖掘日益加快,同時環境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溫室效應導致地球溫度逐年升高,南北極的冰雪開始融化。人口的不斷增長,未來地球必然會一步步不適合人類生存,而人類也將面臨一個重大的問題:移民。
  • 人類發現了「第二地球」,有水有氧氣溫度僅25度,比地球更適合
    文/鯨悅探索人類發現了「第二地球」,有水有氧氣溫度僅25度,比地球更適合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地球的生態也在急劇惡化,如果地球不負重荷的話,人類將何去何從。因此人類開始幻想著尋找「第二地球」,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人類還真的就發現了一個「第二地球」,在這顆星球上,有人類賴以生存的水和氧氣,而且溫度僅有25度,簡直比地球還適合人類生存。小夥伴們是不是很好奇呢?
  • 江蘇省綠化委員會、江蘇省林業局發出倡議書:履行植樹義務 共建...
    ※崇尚綠色理念,爭做綠色文化的傳播者植樹造林,綠化家園,是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擴大城市綠色空間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眾人栽樹樹成林,營造一片綠色,就是營造我們的生存之地;保護一片綠色,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 當地球發燒時
    氣象學家們相信,2019年將是人類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幾個年份之一。儘管這個夏天剛剛過去一半,但他們對此有十足的把握。對此,人類只能自我安慰道,雖然2019年很熱,但它很可能是未來若干年最涼快的一年。     為了應付熱,人們想出了很多辦法。
  • 【地評線】荔枝網評:守護地球,呵護人類共同的藍色家園
    習近平就守護地球提出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構築尊重自然的生態系統三點主張,強調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   呵護好地球這一全人類共同的家園,中國既是積極倡導者,又是忠實實踐者。
  • 正在發燒的地球
    >多家權威機構2月6日確認,2015年至2018年是自100多年前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四年,其中2018年是史上第四熱年。所有現象指向同一個結論:情況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更緊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在電子期刊《自然交流》上發表的文章預測,到本世紀後半葉,像熱浪這樣的致命災害將頻繁造訪某些地區,使得1/3的熱帶地區不再適合人類生存,幾十億人流離失所。
  • 科學家發現新家園,距地球約39光年,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對於這個家園,我們自然是期望能夠永遠生存下去。可現實往往非常殘酷,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快速發展的工業給這個美麗的家園不斷帶來破壞,讓地球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可能有人會說了,那我們可以停止發展工業,地球的生態不就能夠停止惡化了嗎?
  • 地球為什麼會發燒,這可能是迄今最根本的解釋
    地球變暖,碳排放是表面的。而我認為,地球變暖的趨勢很難得到遏制。地球爸爸用了幾十億年的時間,把從太陽中吸收的能量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儲存了起來。而工業革命以後,人們把這幾十億年的熱量逐漸釋放。我們需要先看現象,然後再探索解決的辦法。一、什麼是太陽能源?
  • 假如地球突然停轉10秒,人類會發生什麼?或許和恐龍結局相同!
    如果地球停轉十秒,世界會發生什麼?科學家:後果不堪設想!每個人都知道,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是人類唯一居住的地方。地球每時每分每秒都在不停運轉,在眾人的眼中,地球是何其的廣大。然而在整個宇宙中,地球卻是微不足道的一顆星體。
  • 科學家找到人類新家園,環境比地球還要好,是否有其他文明居住?
    人類科技進步必定會消耗大量資源,如果有一天資源被消耗完畢後,人類該何去何從呢?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快尋找人類新家園。自從地球上出現生命開始,至今已經有幾十億年歷史,這40億年的歷史中,地球的環境發生了很大改變,它送走了好一批地球霸主,生物們因為環境的惡化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地球上的生物似乎沒有永恒生存下去,最終都要面臨滅絕情況。
  • 地球不再唯一?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
    大家都在想,地球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人類需要找一顆備用的星球,它的溫度體積質量等如果能供應人類生存是再好不過的。然而因為難度過大,一直以來都沒找到合適的星球。而美國和德國科研人員一直不懈地堅持,終於有所發現。難道地球不再唯一了?這些科學家發現了24顆宜居星球,似乎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