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是地球在發燒,人類才是病毒

2020-12-04 鷹視評論

十幾年前,讀過一本書:《活著的地球》。它描述了地球的誕生、成長、活動等等生命跡象,印象中地球就是一個活著的生命。這個印象一直影響著我的世界觀和宇宙觀,讓我總是認為地球既可以是宇宙的一個分子,也是一個具有思維、反應能力和自我調整的龐大生命體。現在人們早已經忘了這個令人警醒的觀點,也許這才是人類需要追求的真理。

01新冠肺炎的人體調節機制

我們正在經歷的新冠肺炎是一場瘟疫,它是人類有史以來經歷的最大和廣泛的瘟疫之一。伴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新冠肺炎也成了全球化的伴生品。

新冠肺炎的病症之一就是發燒,而且還具有傳染性很強、很快的特點!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大家都知道人體的發燒是人類抵禦、抵抗病毒侵襲的一種外在表現,也就是人體通過啟動免疫系統驅逐或者殺死病毒,附帶著能量過度消耗。其實,發燒既是人體免疫系統工作的能量結果,它也是通過改變環境溫度讓病毒難以生存的治病手段!後一項功能,中醫研究的爐火純青!

人體是一個精妙的和不可言喻的生命系統,之所以人類能夠存在這麼悠久的歷史,就是因為人類具有強大的自我調劑系統,而遠不是人類自以為傲的所謂科學知識和能力。什麼有效藥、什麼疫苗,人類自以為洞見了的醫療的宇宙客觀真理,實際上卻只是局限於一個小小空間的「井底之蛙」眼界。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新冠肺炎就是地球生病而啟動自我調節的外在表徵和內在治癒手段。

02地球在生病,新冠病毒是有效藥

新冠肺炎發生導致了非常宏觀和有效的結果:地球上的人類出現了很大的改變。新冠肺炎以來,以中國為代表,國家實施了「封城」、「隔離」的政策,現在全世界都在跟著學習,說白了就是人類在被動地減少活動。而這些活動減少的結果就是減少了能量的消耗:石油價格跌到了歷史低位當然是因為用量減少的原因,從而自然能量(碳排放)減少了;用電量減少了自然燃煤量也減少了,同樣是能量(碳排放)減少了;人類死亡率增加了,總體耗能自然也是減少了。

能量減少是為了什麼?能量減少反饋給地球的好處就是,地球「發燒」的速度會降下來,從而能夠保持地球正常地進行「生命活動」——注意不是人類的活動。

一個新冠肺炎就降低了人類的活動(最明顯的就是人類所謂的GDP增長),從而導致了地球的繼續發燒,這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功能,它就是要讓地球回歸正常。這個時候,我們就明白了:地球生病發燒的原因是人類不斷增強的活動(主要是經濟活動)。這樣來看,人類就是地球這個生命體生病發燒的根本原因:人類是導致地球生病的病毒!新冠病毒只是應對人類這個病毒的有效藥!

03南極已經「高燒」20℃

看看與新冠肺炎並行、更多是前置的地球的變化吧:2020年2月7日,來自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南極半島阿根廷科考站埃斯佩蘭薩觀測到新的創紀錄溫度是:18.3℃,它打破了本世紀2015年創下的17.5℃的紀錄。

緊接著,之後的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洲西摩島又記錄下了20.75℃的高溫天氣!這比該島於1982年記錄下的19.8℃紀錄又提升了1℃(上述18.3℃的記錄此前為南極大陸上的最高溫紀錄)。

人類身體的溫度上升到37℃以上,就屬於發熱發燒的範圍了,雖然我們不知道地球的發熱發燒範圍在哪裡,但是持續提升的溫度必然已經讓地球已經進入到了「不可忍受」的程度,所以南極已經發燒了!

04北極也「上火」了

談到了南極,你就會想到北極,難道北極也升溫了?其實,北極不僅升溫發燒了,北極更是已經「上火」了。2020年2月14日,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個研究項目的數據:在僅僅30萬平方公裡的北極地區,已經發現了200萬個甲烷排放熱點,這相當於每平方公裡有7個甲烷排放熱點。請記住,這只是人類觀察到的數據,如果進行更加仔細探測,恐怕數字還會增加。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北極地區的凍土層快速融化的結果:北極地區到處都是堅冰化水後形成的湖泊,過去被「封印」在凍土層中的大量甲烷就從湖水中冒著泡湧出來。這不就是人體上火而皮膚發炎潰爛的景象嗎!

人類的存在導致了地球變暖發燒,發燒的地球也試圖通過高溫發燒來驅逐變暖的「元兇」。

05地球須退燒,人類是病毒

不管是南極的高溫發燒,還是北極的「上火」潰爛,這都是地球生病的症狀,同時它也是地球自我治癒所採取的手段。

首先,造成地球發燒的原因是人類不斷增長的經濟活動。也許你認為人類自己在給自己製造陷阱,但是,人類的活動是可以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內的,過度了就會帶來損害。

其次,地球發燒所造成的對於人類自己的損害正是地球發燒的目標和追求——減少人類及其活動,例如洪水、乾旱、蝗災、森林大火就是和人類的對抗。

第三,如前述,減少、阻止、阻礙人類活動的新冠肺炎病毒就是對付人類過多經濟活動的「靈丹妙藥」而不是病毒,它是對人類的警告、警示。

中國文化中有「天人一體」的說法,這是要讓人們和大自然融為一體,而不是無休止、無顧忌地從大自然中索取,這個時候人類就是地球生命的一部分了。反之,人類無限膨脹自己的欲望,無限從大自然中索取,那人類就不僅僅是地球身體中的病毒了,更會成為地球身體上的「癌症」,到時候非被切除不可!

相關焦點

  • 地球發燒,人類是最後的病毒
    可能有人看到35℃攝氏度這個字眼覺得大驚小怪,但是要注意湯姆·馬修斯說的是溼球度而不是溫度,溼球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氣狀態下,空氣中水蒸氣達到飽和時的空氣溫度,在空氣焓溼圖上是由空氣狀態點沿等焓線下降至100%相對溼度線上對應點的幹球度,而幹球度才是我們平常可以用溫度計測量出來的溫度!
  • 病毒的真相!透過新冠肺炎看龐大的病毒世界(二)
    病毒的真相!透過新冠肺炎看龐大的病毒世界(二)來源:藥智網|中華小吃 近日WHO總幹事譚德塞宣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並表示情況將進一步惡化。疫情走到今天,中國基本穩定了,但世界又起來了。筆者上一篇文章《病毒的真相!
  • ...冠狀病毒|病毒|新冠肺炎|感冒|口罩|大蒜|蝙蝠|sars-cov-2
    3.孩子們無法捕捉到新冠肺炎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以被感染。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病例都是在成年人中發生的,但兒童卻沒有免疫力。實際上,初步證據表明,兒童感染的可能性相同,但他們的症狀往往不太嚴重。4. 新冠肺炎就像流感一樣SARS-CoV-19引起的疾病確實具有類似流感的症狀,例如疼痛,發燒和咳嗽。
  • 【植樹節】南極「發燒」,高溫將導致古老病毒被釋放...地球需要...
    最近,當全世界都在關注新冠肺炎的時候,另一場災難正在醞釀之中。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西摩島測得氣溫達20.75℃!但如今,南極也開始「發燒」了。這意味著本應該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的南極,此時的溫度甚至高過了很多中國的北方城市。
  • 有聊丨地球「發燒」了,人類怎麼辦?
    2020年,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體溫正常」,成為一項特別重要的指標。諸位有沒有想過,如果「發燒」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可如今,才9月中旬。地球「發燒」了火災和颶風不斷出現,背後的原因正是全球氣候變暖。當然了,美國有的政客將火災歸咎於森林管理人員的責任。但科學家指出,所有這些正在發生的事情都是氣候變化的「預期後果」。而且,只要人類繼續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 地球「發燒」了,後果很嚴重
    地球「發燒」了,後果很嚴重 2020年伊始 註定不平凡 全球都籠罩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之下 然而未受到病毒侵襲的南北極 也似乎在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刷著「存在感」 白雪皚皚突然「血流成河」 北極甲烷「大爆發」預言成真
  • 天體生物學家:新冠肺炎病毒來自去年的一顆流星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2日報導,英國知名的天體生物學家錢德拉·威克拉馬辛哈,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認為當下正在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病毒,並不是來自地球上的蝙蝠之類的動物,而是來自太空中的流星。威克拉馬辛哈是英國白金漢天體生物學中心的博士,他說,是去年10月墜落在中國的一顆流星將新冠肺炎病毒顆粒帶到了地球,之後借著盛行風在地球的北緯40–60° 的區域傳播,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一緯度區域裡的國家和地區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最為嚴重。
  • 新冠肺炎康復者的24天:沒有咳嗽發燒,我以為是小感冒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2日電(魏薇 實習生 邵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各地抗擊疫情的戰鬥也仍在繼續。據國家衛健委通報,截至2月11日24時,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兵團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44653例,死亡1113例。
  • 地球正在開啟地獄模式,人類是地球的病毒,病毒是地球的免疫力
    我們親愛的祖國,春節被新冠肺炎突然襲擊,武漢封城全國大停擺,疫情還在全球蔓延中。,是生活會逼迫人類一次次脫胎換骨。因為病毒永遠不會消亡,人類消滅不了病毒,只會命運與共和諧共生。人類是地球的病毒如果以人為中心來看,病毒就是敵人是殺人狂魔,一種讓殺人於無形的邪惡力量,把人類當成待宰的羔羊,人類歷史就是和病毒的戰鬥史。如果以地球生態為中心,那麼人類就是地球最大的病毒。
  • 結構生物學解鎖新冠肺炎病毒
    科學家積極研發疫苗和解藥,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進行研究, 首重了解病毒分子間的確切的形狀和結構,才有機會研發出解藥和疫苗。 先前的抗流感藥物,例如:特敏福(Tamiflu)和瑞樂沙(Relenza),都是透過解構病毒的方法,才研發成功。
  • 也許,新冠病毒不過是地球毀滅人類前,一次小小的警告!
    毫無疑問,這一次的新冠肺炎,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和威脅,但讓人感慨的是,這次疫情,對於整個地球來說,似乎並不算是什麼壞事,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讓日益惡化的地球生態有所緩解,近25億人被隔離在家,讓二氧化碳排放、工業汙染、林業礦業資源的砍伐挖掘等等人類活動,都大幅度減少,地球似乎終於有了些許喘息之機,開始漸漸恢復了昔日的一點生機。
  • 臺灣出現醫生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已傳至社區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2日臺灣新增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2例為境外輸入,2例為本土病例。本土病例為臺灣北部某醫院醫師及其護理師女友,這是臺灣第二次發生院內感染,且首次有醫師染疫,也將病毒傳至社區。
  • 新冠發燒和普通發燒的最大的區別
    新冠發燒和普通發燒的最大的區別。 新冠發熱主要以低熱為主,普通發熱的體溫可以是低熱、中等熱或者高熱。
  • 世衛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 新冠肺炎簡稱 NCP
    世衛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 新冠肺炎簡稱 NCP延伸閱讀:簡稱有了:新冠肺炎,英文NCP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2月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現場發布關於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為「NCP」。
  • 《血疫:伊波拉的故事》:人類也許才是地球的「病毒」
    伊波拉(Ebola virus)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的伊波拉河地區被首次發現,這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產生伊波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感染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
  • 香港沙田瀝源邨祿泉樓新增一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沙田瀝源邨祿泉樓新增一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中新社香港6月13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13日通報,截至當日16時,香港新增一宗本地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該個案病人的住所位於此前有多人確診的沙田瀝源邨祿泉樓。
  • 新冠肺炎病毒竟是天外來客?
    文中描述,COVID-19「乘坐」一種相對脆弱和鬆散的碳質隕石到達地球,並於2019年10月11日襲擊了中國東北部。文中假設帶有病毒的隕石碎片和顆粒在大約一個月至六周後抵達武漢。2019年11月底至2019年12月初,武漢地區出現了第一例由COVID-19引起的肺炎病例。
  • 哈佛科學家:4種方式可能終結新冠病毒,大流行結束或快於預期!
    新冠肺炎病毒已開始在全球流行,至少50個國家和地區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確診病例昨天更是已超過30萬,並且還在以極快的速度增長,繃緊了全世界人民的神經。不過一位哈佛醫學院癌症和HIV / AIDS研究部門的創始人,美國應對愛滋病和炭疽危機的核心人物——威廉·哈茲爾廷博士近日在福克斯新聞發表文章,稱社會工作者在對抗冠狀病毒的戰爭中可以發揮關鍵作用,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可能比預期更快結束。
  • 病毒的複製傳播與繁衍是怎麼回事?由新冠肺炎談病毒
    就拿當下我們正在抗擊的新冠肺炎來說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體是一種先前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冠狀病毒屬於單股正鏈RNA病毒,既往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6種,此次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屬於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第7種。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同源性達85%以上。」
  • 人類為了發展肆意破壞地球,堪稱地球上的病毒,會造成什麼危害?
    今天想分享一個觀點:人類是地球的病毒。如果以人為中心來看,病毒是人類的敵人,是一種殺人於無形的邪惡力量。病毒把人類當成待宰的羔羊,人類卻拿它束手無策,說人類歷史就是和病毒的戰鬥史也不過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以地球為中心來看會怎麼樣呢?將宇宙看作一個龐大的生命體,那麼銀河系就是它的一個器官,地球則是宇宙全景圖像微小的細胞,那麼地球上的人類屬於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