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CD22103的AMI/HDB3編解碼電路分析與實現

2020-11-30 電子產品世界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751.htm

現代通信藉助於電和光來傳輸信息,數字終端產生的數字信息是以「1」和「0」2種代碼(狀態)位代表的隨機序列,他可以用不同形式的電信號表示,從而構造不同形式的數位訊號。在一般的數字通信系統中首先將消息變為數字基帶信號,稱為信源編碼,經過調製後進行傳輸,在接收端先進行解調恢復為基帶信號,再進行解碼轉換為消息。在實際的基帶傳輸系統中,並不是所有電波均能在信道中傳輸,因此有基帶信號的選擇問題,因此對碼型的設計和選擇需要符合一定的原則。當數位訊號進行長距離傳輸時,高頻分量的衰減隨距離的增大而增大,電纜中線對之間的電磁輻射也隨著頻率的增高而加劇,從而限制信號的傳輸距離和傳輸質量,同時信道中往往還存在隔直流電容和耦合變壓器,他們不能傳輸直流分量及對低頻分量有較大的衰減,因此對於一般信道高頻和低頻部分均是受限的。對於這樣的信道,應使線路傳輸碼型的頻譜不含直流分量,並且只有很少的低頻分量和高頻分量。其次,傳輸碼型中應含有定時時鐘信息,以利於收端定時時鐘的提取,在基帶傳輸系統中,定時信息是在接收端再生原始信息所必需的。一般傳輸系統中,為了節省頻帶是不傳輸定時信息的,必須在接受端從相應的基帶信號中加以提取。再次,實際傳輸系統常希望在不中斷通信的前提下,能監視誤碼,如果傳輸碼型有一定的規律性,那麼就可以根據這一規律性來檢測傳輸質量,以便做到自動監測,因此,傳輸碼型應具有一定的誤碼檢測能力。當然,對傳輸碼型的選擇還需要編碼和解碼設備儘量簡單等要求,但以上的幾點是最主要的考慮因素。

本文採用的傳輸碼型為ami碼和hdb3碼,由nrz碼經編碼電路得到。硬體實現電路基於專用集成晶片cd22103,他是一個lsi sos集成晶片,完成ami/hdb3編解碼功能,應用於2.048mb/s和8.448mb/s傳輸中,支持ami/hdb3編碼,碼率範圍為50kb/s-10mb/s,並在某種程度上與ccittg703的推薦一致。hdb3發生編碼和接收解碼在獨立的編碼器和解碼器區段中進行,所有的發生器和接收器的輸入和輸出都與ttl兼容。

2 傳輸碼型

2.1 單極性非歸零(nrz)碼

nrz碼用高電平和低電平(一般為零電平)分別表示二進位信息「1」和「0」,在整個碼元期間電平保持不變。nrz碼的產生方法很簡單,但是由於信號中含有較多的直流分量和低頻分量,再加上nrz碼本身沒有檢錯和糾錯能力,不適合信道傳輸,因此,在基帶傳輸中,信號送入信道傳輸之前,通常對nrz碼進行碼型變換,使其轉換成適合信道傳輸的碼型。

2.2 傳號交替反轉(ami)碼

ami(alternate mark inversion)碼信碼「0」用0電平表示:信碼「1」交替用「+1」和「-1」的歸零碼表示,因此,ami碼對應的波形是佔空比為0.5的雙極性歸零碼,即脈衝寬度τ與碼元寬度(碼元周期、碼元間隔)ts的關係是τ=0.5ts。ami碼無直流分量,低頻分量較小,能量集中在頻率為1/2由碼率左右處,因而他特別適宜在不允許這些成分通過的信道中傳輸,雖然在ami功率譜中無定時脈衝的頻率分量,但只要對基帶信號進行必要的非線性處理(如全波整流或平方),即可提取定時信號。ami碼的另一個優點是具有一定的檢錯能力,因為信號是按交替規律進行傳輸,若收端的碼不符合這一規律,就可能出現錯碼;由於其具有上述優點,因此得到了廣泛應用;

ami碼的主要缺點是他的一些性能和信源的統計特性有關。首先,他的功率譜形狀與信碼中「1」碼出現的概率有關;其次,當信碼中出現較長的連「0」時,由於ami碼長時間不出現電平跳變,使提取定時信息時較困難。

2.3 三階高密度雙極性(hdb3)碼

hdb3(high density binary-3)碼是ami碼的一種改進型,主要是為了克服ami碼中連「0」時所帶來的提取定時信息的困難。他的編碼原理為:首先將信碼變換為ami碼,然後檢查ami碼序列中連「0」的情況。當出現4個以上的連「0」時,將每4個連「0」小段中的第4個「0」位變成一個非0的破壞位v,其極性和前一個非「0」位同極性。這樣就破壞了「極性交替反轉」的規律。可以在接收端很快發現破壞位,使原信碼得到恢復。但也破壞了ami碼無直流分量的優點,為了保持無直流分量這一特點,還必須保證相鄰v碼也應極性交替。這一點在相鄰v碼之間有奇數個非「0」位時,可以得到保證;當有偶數個非「0」位時,就得不到保證,這時再將該小段第一個「0」位變換成+b或-b,b的極性與前一個非「0」位相反,並讓後面的非「0」位從v位開始再交替變化。

雖然hdb3碼的編碼規則比較複雜,但解碼卻比較容易,從上述原理看出,每一個破壞符號v總是與前一個非0符號同極性(包括b在內)。這就是說,從收到的符號序列中可以容易地找到破壞點v,於是也斷定v符號及其前面的3個符號必是連0符合,從而恢復4個連0碼,再將所有的-1變成+1後便得到原消息代碼。

hdb3碼保持了ami碼的優點,克服了ami碼在遇到連「0」長時難以提取定時信息的困難,因而獲得廣泛應用。ccitt已建議把hdb3碼作為pcm終端設備一次群到三次群的接口碼型。

2.4 nrz,ami,hdb3碼之間的對應關係

假設信息碼為0000 0110 0001 0000,對應的nrz碼、ami碼,hdb3碼如圖1所示。

分析表現,ami碼及hdb3碼的功率譜如圖2所示,他不含有離散譜fs成份(fs=1/ts,等於位同步信號頻率)。在通信的終端需將他們解碼為nrz碼才能送給數字終端機或數/模轉換電路。在做解碼時必須提供位同步信號。工程上,一般將ami或hdb3碼數位訊號進行整流處理,得到佔空比為0.5的單極性歸零碼(rz|τ=0.5ts)。這種信號的功率譜也在圖2中給出。由於整流後的ami,hdb3碼中含有離散譜fs,故可用一選頻網絡得到頻率為fs的正弦波,經整形、限幅、放大處理後即可得到位同步信號。

3 ami/hdb3碼編解碼電路

3.1 電路分析

ami/hdb3碼的編解碼原理框圖及電路原理圖分別如圖3,圖4所示。



該碼型變換電路採用專用集成晶片cd22103對ami/hdb3進行編解碼,其第3腳接+5v時為hdb3編解碼器,接地時為ami編解碼器。輸入的nrz信號通過編解碼器輸出兩路並行信號+hdb3-out和-hdb3-out,他們都是半佔空比的正脈衝信號,分別與ami/hdb3碼的正極性信號及負極性信號相對應,這兩路信號經單/雙極性變換後可得到hdb3碼。本電路中給出的兩種單/雙極性變換方法,一種是採用模擬開關cd4052,將兩路單極性信號作為控制信號輪流選通+5v和-5v,輸出信號即為hdb3碼,這種方法得到的hdb3碼碼型規律,現象明顯,便於觀察,在教學實驗系統中通常被採用;另一種是採用變壓器耦合得到hdb3碼,這種方法提高了信號傳輸能力,在實際工程中被廣泛採用。

在對ami/hdb3碼進行解碼之前,同樣也是將信號經雙/單極性變換得到相應的正極性信號和負極性信號再送解碼晶片。這裡對應上面的兩種方法,第一種採用對信號上拉電平,由於對信號上拉電平值的不同所對應的控制門限不同,可通過判決整流電路(74hc04)選出兩路極性信號,這兩路極性信號同樣也是半佔空比的正脈衝信號;第二種經變壓器耦合後通過二極體半波整流便可達到雙/單極性變換的目的。

欲對hdb3信號解碼得到nrz信號,必須從hdb3碼中提取位同步信號。由於hdb3碼本身不含有位同步頻率成分,故不能直接從hdb3碼中提取位同步信號。雙/單極性變換器及相加器構成一個整流器,hdb3碼經全波整流後得到的正脈衝信號hdb3-d中含有位同步信號頻率離散譜。

在cd22103中,全波整流的過程已經集成在晶片內部,晶片的第10管腳輸出便是hdb3-d信號,該信號通過選頻網絡(並聯諧振迴路)二次選頻即可得到與位同步信號同頻率的正弦波信號,這裡要注意的是選頻網絡的諧振頻率應與編碼時鐘頻率一致,正弦波信號經過判決、整形後可得到同頻率的方波信號,此方波信號作為解碼器的時鐘信號輸入,和hdb3碼經單/雙變換得到的兩路單極性信號+hdb3-in和-hdb3-in分別送到cd22103的第5腳、第13腳和第11腳,即可得到解碼輸出nrz信號。

3.2 晶片說明

本電路中採用的編解碼晶片cd22103的引腳及內部框圖如圖5所示,引腳及功能說明如下。

pin1:nrz-in 編碼器nrz信號輸入端;

pin2:ctx 編碼時鐘(位同步信號)輸入端;

pin3:ami/hdb3 碼型選擇端:接ttl高電平時選擇hdb3碼;接ttl低電平時選擇ami碼;

pin4:nrz-out hdb3解碼後信碼輸出端;

pin5:crx 解碼時鐘(位同步信號)輸入端;

pin6:rais 告警指示信號(ais)檢測電路復位端,負脈衝有效;

pin7:ais ais信號輸出端:有ais信號時為高電平,無ais信號為低電平;

pin8:vss 接地端;

pin9:err 不符合hdb3/ami碼編碼規則的誤碼脈衝輸出端;

pin10:ckr hdb3碼的匯總輸出端;

pin11:-hdb3-in hdb3解碼器負碼輸入端;

pin12:ltf hdb3解碼內部環回控制端,接高電平時為環回,接低電平時為正常;

pin13:+hdb3-in hdb3解碼器正碼輸入端;

pin14:-hdb3-out hdb3編碼器負碼輸出端;

pin15:+hdb3-out hdb3編碼器正碼輸出端;

pin16:vdd 接電源端(+5v)。

cd22103主要由發送編碼和接收解碼兩部分組成,工作速率為50kb/s-10mb/s。在發送部分,當ami/ hdb3端接高電平時,編碼電路在編碼時鐘ctx下降沿的作用下,將nrz碼編成hdb3碼(+hdb3-out,-hdb3-out兩路輸出);接低電平時,編成ami碼。在接收部分,在解碼時鐘crx的上升沿作用下,將hdb3碼(或ami碼)譯成nrz碼。另外,cd22103可在不中斷業務的情況下進行誤碼檢測,檢測出的誤碼脈衝從err端輸出,其脈寬等於收時鐘的一個周期,可用此進行誤碼計算;可檢測出所接收的ais碼,檢測周期由外部rais決定。據ccitt規定,在rais信號的一個周期(500s)內,若接收信號中「0」碼個數少於3,則ais端輸出高電平,使系統告警電路輸出相應的告警信號,若接收信號中「0」碼個數不少於3,ais端輸出低電平,表示接收信號正常。

4 結語

本文給出的ami/hdb3編解碼電路實現方法經實際硬體電路測試,信號波形、頻譜符合理論分析,同時給出的兩種產生ami/hdb3碼的方法,既可滿足教學實驗的現象觀察,便於加深對信道編解碼原理的理解,也可滿足實際的通信系統傳輸要求,可進一步用於e1系統pcm語音編碼後的信道編碼中,具有很實際的應用價值。

相關焦點

  • 基於LabWindows/CVI的光譜分析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採用自製的RS232串口通訊接口卡,並運用美國NI公司的虛擬儀器程式語言LabWindows/CVI開發分析軟體,實現了單色儀的自動定位、掃描、數據分析、數據處理等功能。該光譜分析系統運行良好,提高了測試效率。
  • 基於WiFi的智能插座電路及原理分析
    打開APP 基於WiFi的智能插座電路及原理分析 發表於 2017-11-15 16:52:20   硬體是電路的物質基礎。它在軟體的協調配合下運行,實現系統功能控制,完成控制任務。硬體包括:電源、變壓器部分、控制部分、繼電器部分等。控制系統的軟體,指的是它的全部程序,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大類。   2、階段智能插座控制方式對比   智能插座就是一個網際網路時代賦予智能化的開關控制器。
  • 基於Nios II的AT24C02接口電路設計與實現
    本文在討論了I2C通信協議的基礎上,利用FPGA技術,設計了NiosⅡ與AT24C02」之間進行通信的接口電路。本接口電路能產生基於I2C通信協議的讀寫操作時序,成功實現了對AT24C02的讀寫功能。由於所有的時序,都是由硬體產生,因此,本設計具有控制簡單、成本低廉等特點。
  • 基於腦電的駕駛疲勞檢測系統設計與實現,包括原理圖、電路圖等
    基於腦電的疲勞駕駛檢測系統的設計思想為:首先要通過腦電採集電路採集腦電信號,再對其進行小波去噪處理,去掉腦電偽跡和高頻噪聲,最後通過處理分析腦電信號,從而給出駕駛人員的疲勞程度。該算法的地位相當於快速福利葉變換在經典傅立葉分析中的地位,已成為各種硬體實現的直接理論依據。
  • 基於Multisim的三極體放大電路仿真分析
    0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5239.htm放大電路是構成各種功能模擬電路的基本電路,能實現對模擬信號最基本的處理--放大,因此掌握基本的放大電路的分析對電子電路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LDPC 碼解碼算法及性能分析應用設計
    目前,LDPC碼是最有希望在廣泛的信道範圍取得香農容量的誤差糾正技術[3],在保證LDPC 碼糾錯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編解碼器實現的複雜度是研究的重點,引發了信道編碼界的研究熱潮。1 LDPC 碼編碼LDPC碼是一種性能非常接近香農極限的「好」碼,它是惟一用校驗矩陣來表示的線性分組碼。LDPC碼的編碼主要分兩步進行,首先構造奇偶校驗矩陣,然後是基於奇偶校驗矩陣的編碼算法。
  • 9種乙太網接口的設計與實現,涵蓋原理分析及電路圖
    基於STM32F的高速乙太網接口的設計與實現現代數據採集和監控系統的網絡化,對信息傳輸速率和傳輸距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採用STM32F103微控制器和W5300晶片搭建的網絡系統,結構簡單、易於實現。文中通過對系統的硬體結構及總線接口的介紹,闡明了系統的硬體實現;通過對W5300的驅動程序及測試方法的詳細分析,明確係統的通信過程。
  • 基於TL431簡易電路實現電壓檢測的方法
    電壓檢測是光纖通信設備必備的功能,是實現設備的掉電警告的信息來源,從而達到上報掉電警告到後臺伺服器或網管,雖然當前有專用的電壓檢測晶片,但隨著通信設備成本下降的迫切壓力,就必須尋找更加低廉且性能穩定的替代電路,那麼使得成本降低,從而提高了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 繼電器實現三輸入與門電路分析
    打開APP 繼電器實現三輸入與門電路分析 FreeSaber 發表於 2020-11-12 11:53:01 繼電器 下面的電路是基本的繼電器電路,如果將控制電路的輸入看成A端,工作電路的輸出看成F端,可形成一種簡單的輸入和輸出,而且F和A之間符合下面的關係。
  • 基於CPLD晶片和C8051F020實現聲探測系統數字電路的設計
    基於CPLD晶片和C8051F020實現聲探測系統數字電路的設計 張德,侯志國,江 發表於 2021-01-12 09:46:30   作者:張德,侯志國,江麗,張向暉,羅曉松 被動聲源探測定位技術是一種利用聲學傳聲器陣列和電子裝置接收運動目標的輻射噪聲
  • 基於IEEE802.1 6e標準的LDPC編碼器設計與實現
    摘要 根據IEEE802.16e標準中對LDPC碼的定義,利用FPGA對編碼器進行了實現。雖然在高斯信道中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校驗碼)碼相比其他編碼方法具有更優良的性能,但是由於其逼近香農限的性能是在較長的碼長情況下才能得到體現,使得實現起來具有相當大的複雜度,即便是當今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也很難直接實現較長碼長的編碼和解碼。
  • 基於FPGA數字門電路的實現
    1門電路原理在數字電路中,門電路是最基本的構成單位,可以說,任何複雜的數字電路系統都可以通過我們耳熟能詳的與門,非門,或門,與非門,異或門等等組合實現。對於各種門電路的邏輯特徵,想必大家都掌握得爐火純青,腦海裡可以毫無壓力地隨時浮現著各種0和1的組合。然而,搭建一個門電路實驗卻並不容易!我們以下面的與非門電路為例。
  • 基於PADS軟體對高速電路的設計與實現
    首先,由於高密度引腳及引腳尺寸日趨物理極限,導致電路極低的布通率;其次,由於系統時鐘頻率的提高,引起的時序及信號完整性問題;高速數字電路(即高時鐘頻率及快速邊沿速率)的設計將成為主流。由於PADS Logic9.0和PADS Layout9.0兩軟體運行速度快,加之功能強大,有些簡單的操作可以實現複雜的功能、快捷鍵方便、視窗寬等優點。PADS軟體好用,易上手,是現在市場上使用範圍最廣的一款EDA軟體,適合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需求;而且高端軟體(如Cadence allegro)能實現的功能PADS軟體也都能實現。
  • 基於STM8S的LCD驅動電路和LCD顯示原理分析
    基於STM8S的LCD驅動電路和LCD顯示原理分析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2-03 11:31:17 一、LCD的顯示原理。
  • 一種基於功率放大器的恆流源電路設計及實現
    我們設計了一種基於AT89C51的恆流源控制系統,電流輸出0〜100A,電流精度≤2%,電壓輸出15V,能實現快速、高精度、靈活、多功能的控制要求,在斷路器可靠性試驗中提供了穩定、精確的試驗電源。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7261.htm主電路的組成主電路是由電壓電流調節電路,升流變壓器,電流檢測反饋電路,輸入控制和顯示等幾部分電路構成的,以上各個模塊都是由AT89C51來控制的,其總體構架如圖1所示。
  • 基於電流控制電流傳輸器的電流模式積分電路的設計和分析
    摘要:介紹了電流模式電路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概況,與電壓模式電路相比較,電流模式電路的主要性能特點。並介紹了廣泛應用於各種電流模式電路的第二代電流控制電流傳輸器原件的跨導線性環特性和埠特性,以及其基本組成共源共柵電流鏡,並提出了基於共源共柵電流鏡的新型COMS電流傳輸器。
  • 基於CPLD的壓電生物傳感器檢測電路設計
    介紹了一種基於複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的壓電生物傳感器檢測電路。該檢測電路以高性能CPLD(MAX7128)為核心,實現了對壓電生物傳感器10MHz高頻信號的測量與採集,以及所採集的頻率數據動態、實時顯示以及頻率數據串行通信等功能。
  • 無線滑鼠系統電路設計方案大全(三款電路設計原理詳細)
    無線滑鼠系統電路設計方案(一) 設計的無線滑鼠,以CC2430為控制晶片構成發射電路和接收電路。 無線滑鼠系統電路設計方案(二) 無線觸控滑鼠的工作原理 系統工作的主體為51系列MCU,發射和接受兩部分。其發射部分主要由觸摸檢測屏、MEMS加速度傳感器、MCU和nRF2401發射模塊組成,主要功能是實現對手勢運動趨勢信息的採集和發送。
  • 基於IPM模塊的舵機控制電路設計
    摘要:為了實現水下自主式機器人的控制,設計了一種基於IPM模塊的舵機控制電路。該電路將舵機控制信號與舵機位置反饋信號比較獲得的直流偏置電壓信號作為脈寬調製晶片UC1637的輸入信號。UC1637根據輸入直流偏置電壓信號的變化輸出不同佔空比的PWM信號驅動IPM模塊內部不同IGBT的通斷,從而實現舵機的控制。
  • 步進電機控制電路的實現方法
    從步進電機及細分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入手,論述了步進電機細分控制電路的實現方法。關鍵詞:步進電機;細分控制;電路設計。SPWM 比較常見的實現方式有等面積法、軟體生成法、硬體調製法。(3)方式選擇。通過對上述兩種實現方式的原理進行分析可知,SPWM 的計算過程相對比較煩瑣,從而使得所需的計算量比較大,計算所得的結果,會佔用大量的內存空間。不僅如此,SPWM在實時控制方面的效果並不理想,因實現過程需要加入雜波信號,使整個控制系統的結構變得過於複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