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疫情防控期間免費計量校準紅外測溫儀器7638臺件

2020-12-05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5月21日訊 (通訊員 莫言 曉東 雲利) 計量關係國計民生。5月20日是第21個世界計量日。2020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是「測量支撐全球貿易」,中國特別主題為「計量精準戰『疫』、助力復工復產」。記者從煙臺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計量在支撐商品貿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疫情防控和支持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該局今年共強制檢定貿易結算用計量器具2.4萬臺件,免費計量校準紅外測溫儀7638臺件。

用於貿易結算的計量器具需強制檢定

計量是貿易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現代貿易沒有沒有計量保證是難以想像的。「計量是把好貿易中商品數量關係的重要手段。貿易中很多商品都是根據商品的量來結算的,而商品的量必須藉助計量器具來確定。計量器具量值是否準確將直接影響買賣雙方的經濟利益,尤其是對大宗物料的貿易,影響更為突出。」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計量科副科長尚俐利介紹,計量也是把好貿易中商品質量關的重要保證,任何一種商品的質量,總是以若干個參數指標來評價的,而商品參數指標的科學測量都是依靠計量測試來完成的。隨著貿易的全球化,國際貿易的發展迅速,計量顯得更為重要。

計量對貿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哪些屬於用於貿易結算的強檢計量器具呢?據了解,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實施強制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的公告(2019年第48號)規定,非自動衡器、自動衡器、軌道衡、計量罐、加油機、加氣機、水錶、燃氣表、熱能表、流量計、出租汽車計價器、電能表、糖量計、水分測定儀、穀物容重器、乳汁計、電動汽車充電樁、電力測量用互感器等18類、24種計量器具屬於用於貿易結算用並納入實施強制管理的計量器具。

如何申請強制檢定呢?據煙臺市計量所收發室主任張東寧介紹,強檢計量器具使用單位申請強制檢定需登錄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業務管理系統,完成填報和審批後,由相應級別的國家法定計量機構組織實施,檢定合格後出具計量檢定證書,檢定不合格的出具檢定結果通知書。截至目前,今年以來該局計量所共檢定用於貿易結算的計量器具2.4萬臺件,為公平貿易提供了計量技術支撐。

 免費計量校準紅外測溫儀器

疫情發生以來,該局計量所積極主動請纓,加班加點,發揮技術優勢,為疫情防控提供快速高效的計量技術支撐。

深入一線檢測。疫情發生以後,快速反應,第一時間攜帶設備奔赴市區的汽車站、火車站、港行碼頭、救撈局、機場、高速入口等18處人口密集場所開展現場計量檢測,兩天時間免費檢測紅外體溫計135臺件,成為全省動作最快、質量最好、覆蓋面最廣的地市級計量技術機構之一。

開通綠色通道。疫情防控期間,市計量所抽調20餘名技術人員組成計量校準值班組,採取「三班倒」模式,及時受理疫情防控用測溫儀器檢測業務,保證隨到隨檢。

馳援威海檢測。在做好煙臺本地紅外體溫計校準工作的同時,落實省市場監管局的部署,毫不猶豫組織力量馳援威海檢測,在設備、人手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加班加點,持續奮戰,保證威海局送檢設備隨到隨檢。截止目前,共幫助威海檢測測溫儀器2000多臺件。3月10日,威海局為感謝煙臺局的馳援工作,專門送來一封情誼濃濃的感謝信。

免費校準紅外熱像儀。主動對接煙臺本地生產企業,商討校準工作方案。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檢測和免費技術指導,當天共檢測熱像儀39臺,為提高紅外熱像儀產品質量和疫情防控,提供及時高效的技術支撐。對該公司已經銷售到我市範圍內的9臺設備,輾轉到火車站、汽車站、機關單位等使用現場開展計量校準。一周時間內,圓滿完成該公司48臺紅外熱像儀的校準工作。

疫情防控以來,該局共為煙威地區的車站、碼頭、機場、高速入口、救撈局、出入境管理大廳、醫院、社區、藥店、商超、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免費計量校準紅外體溫計、紅外熱像儀7638臺件,主動承擔起市場監管人的責任和擔當。

科學規範使用測溫儀器

疫情防控測溫,科學正確是前提。「疫情防控場所應根據應用場景的人流量、環境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測溫儀器。」尚俐利介紹,人流量大、人員密集的場所要推廣使用自動化、智能化體溫監控和篩查設備,科學、有序、高效地開展體溫監測。紅外線測溫儀器一般應在室內恆溫無風或微風狀態下使用。醫療機構臨床診斷要使用具有醫療器械註冊證的體溫測量設備。

「要準確測量體溫,規範操作是關鍵。」尚俐利表示。使用手持式測溫儀器操作時要嚴格把握測量部位、測量持續時間和測量部位與探頭的間距等要素,提高測量的精準度。測溫結束後,要告知被測對象體溫正常與否。要經常將手持測溫儀的測量結果與接觸式體溫計比對校驗,發現異常及時校準。

溫馨提醒:測量人體溫度的儀器,主要分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大類。接觸式有:玻璃體溫計(水銀溫度計)、醫用電子體溫計等;非接觸式有:紅外耳溫計、紅外額溫計、

紅外篩檢儀等。從測量準確度來說,接觸式測溫計要高於非接觸式測溫計。煙臺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只有測溫設備檢測合格、操作規範、環境適合,才能準確測量出人體體溫。

紅外體溫計的注意事項:

1、紅外體溫計使用時對外部環境溫度有要求,應

按其說明書中規定的環境溫度範圍使用,超出該範圍會

產生誤差甚至不能使用。不同廠家的紅外額溫計對環境

溫度要求不盡相同,有的為(10~40)℃,有的為(16

~35)℃,使用前應閱讀說明書。

2、使用紅外額溫計測量體溫時,應將紅外額溫計

放置在測試環境中30分鐘,進行溫度平衡後,方可使用

該額溫計進行測量人體溫度。

3、測量額頭溫度時,應垂直於額頭中心,其距離

應按說明書規定的要求。不同廠家的紅外體溫計要求不

盡相同,有的為(2~5)cm,有的為(5~15)cm,距

離不符合要求會產生誤差。

4、測量額頭溫度時,額頭不能有任何遮擋物,比

如頭髮、帽子等,不能有汗水。

5、應注意探頭鏡片的清潔,如有汙染會影響測量準確性。可用醫用酒精擦拭鏡面。

6、測量時,應避免影響測量準確性的因素,如飲

開水或冷飲、劇烈運動、情緒激動、洗澡,從過冷或過

熱環境中剛剛出來等,如有,則等待30分鐘後再測量。

7、紅外體溫計可用於初步篩選,一旦發現體溫偏

高,還應使用玻璃體溫計進行確認。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期間,煙臺免費計量校準紅外測溫儀器7638臺件
    2020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是「測量支撐全球貿易」,中國特別主題為「計量精準戰『疫』、助力復工復產」。23日,記者從煙臺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計量在支撐商品貿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疫情防控和支持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該局今年共強制檢定貿易結算用計量器具2.4萬臺件,免費計量校準紅外測溫儀7638臺件。
  • 河北省計量院檢定校準疫情防控用計量器具35830臺件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伊始,省計量院提前結束春節假期投入到應急檢測中,積極主動與鐵路等部門就紅外測溫儀計量檢測工作進行聯繫,對各類人體溫度篩查測量儀器,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用品質量檢測用設備開展計量檢定、校準服務,結合返工潮、復工復產、返校復學等需求,集中開展重要交通樞紐、返校復學用測溫儀器設備專項計量服務行動。
  • 總覺得在外測溫不夠準!是體溫計不靠譜,還是根本沒用對?
    專家表示,正常體溫和發熱體溫相差2℃左右,即使有偏差,只要能正確使用紅外測溫設備,就基本可以實現體溫初篩的目的。與此同時,疫情發生以來,全國計量檢定機構正在全力調校測溫設備,對於紅外篩檢儀,可以通過提高報警閾值來保證篩查效果,對於紅外額溫計也在進行實驗室檢測和現場檢查,有問題的會要求立即更換。
  • 24天為2410隻紅外體溫計免費檢定校準!她是一名「有溫度」的計量人
    從1月24日(大年三十)到2月16日的24天裡,計量人趙尚宇帶領應急小組穿過粵西與粵北,完成對2410隻紅外體溫計的免費檢定校準。如急行軍般奔波,是因為她知道,溫度測量作為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檢測指標,其準確與否對於能否戰勝這場戰役至關重要。在過去28年的工作中,趙尚宇始終堅守在計量一線。
  • 計量專家:工業用的紅外溫度計是不適用測量人體溫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線,體溫計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的必備「武器」。2月10日下午,一名來自福州市閩侯甘蕉地區的企業人員林女士拿著三隻測溫儀器,來到福建省計量院一樓客服大廳,希望通過「24小時免費檢測」,為她剛從商場裡購買的這些「紅外額溫計」進行校準。當林女士剛從袋子裡將儀器取出來時,該院熱工所溫度實驗室主任劉萍就一眼認出這些是工業檢測用的紅外溫度計,不適用於測量人體溫計的「紅外額溫計」。
  • 鎮江對公共場所的紅外體溫檢測儀進行免費檢測校準
    近日,國內多地又出現了新的疫情,截止6號中午,全國共有48個中風險地區,1個高風險地區,在我們日常的防控工作中
  • 市場監督管理局開通人體測溫儀等計量儀器檢測業務24小時綠色通道
    新聞發布會現場據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新聞發布會(第六場)消息,為保證人體溫度測量儀順利有效完成監測任務,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發揮職能和技術優勢,組織開展免費監測校準服務,努力保障在用監測設備量值準確可靠。
  • 紅外測溫真的靠譜嗎?……關於測溫儀,你想問的都在這兒了
    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節點。人員回流讓機場、火車站等城市公共運輸場站以及工業園區、大型企業、寫字樓等人群集中區域的疫情防控壓力劇增。很多區域都配備了測溫工具進行基本疫情篩查。這些體溫篩查結果準確嗎?
  • 哈爾濱交通樞紐紅外線測溫儀全面校準!確保測溫數據準確確
    龍頭新聞訊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連日來,哈爾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為主要交通樞紐在用紅外線測溫儀進行了校準工作,為重點部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工作人員進行設備校準1月23日,市局計量處、市計量院相關工作人員做好紅外線體溫測試儀校準設備、人員、技術等方面準備工作,在省計量院大力支持下,分兩組歷時12餘小時,分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哈爾濱火車站、哈爾濱北站、哈爾濱西站、哈西客運站、三棵樹客運站、道外公路客運站現場開展校準工作,為9家單位(南崗公路客運站和延壽客運站
  • 早期疫情篩查和防控的「利器」——人體紅外測溫儀,您正確使用了嗎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居家自我防護,用人體紅外測溫儀測量體溫為何不準?甚至無法顯示溫度數據?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許多市民在使用該儀器時遇到困惑,發現部分測量數據存在較大偏差。人體紅外測溫儀是一種通過探測器測量被測對象(人體表面、耳腔等)的紅外輻射量,經適當修正後,輸出顯示身體某部位溫度的光電儀器。主要分為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紅外篩檢儀三種。人體紅外測溫儀作為體溫測量設備,廣泛應用在機場、車站、醫院等公共場所,不少市民也會自行購買使用。其在疫情防控中作用顯著。
  • 紅外測溫,穿梭在疫情防控內外的利器
    2003年非典時期武昌火車站,一位身穿白色防疫服的工作人員手持類似於相機的儀器,面向過往的人群。這可能是過往的旅客第一次在生活中接觸到熱成像儀,而對於高德紅外來說,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將熱成像技術和體溫篩查結合應用到公共衛生防控中來。
  • 凌海測量儀器檢測校準-計量校準公司
    公正.準確.高效」 的理念,創建儀器檢測校準中心,並與廣東省實驗室聯合會(GDLF)合作成立計量檢測技術內校員培訓中心, 實驗室設有:力學.長度.衡器電學.聲學.無線電.熱工.幾何量 等專業校準實驗室,可對以上類別範圍的各國儀器進行校準並 出具國家認可的法定計量校準證書.校準/檢測報告具有quanwei性. 可靠性.公正性.
  • 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如何保證測溫準確?
    今天,寧波市疾控中心聯合寧波市計量測試研究院專家為大家進行解讀紅外額溫計及紅外耳溫計使用。 1 體溫測量設備的分類 體溫測量設備主要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者最大的區別為是否接觸被測者的皮膚,目前疫情防控用的大多都為非接觸式測溫儀。從測量的準確度來說,接觸式的要高於非接觸式的。
  •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
  • 紅外測溫,加入了疫情防控戰
    大概是此前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噱頭性報導太多,我們當時看到這條新聞時的第一感受,更多的是質疑——紅外測溫能為這次疫情防控提供多大幫助?AI技術又能給「測溫」幫上什麼忙?紅外測溫的必要性事實上,「AI紅外測溫」的關鍵,仍然在於「紅外」二字,也就是生產紅外測量儀器必然要使用的「紅外熱成像技術」。
  • 青島市南區農貿市場遠紅外線測溫設備為疫情防控提供精準測溫數據
    2020年12月24日上午,記者早早來到團島鑫大眾農貿市場,發現市場的3個入口,已經全部裝上了「遠紅外線測溫設備」,一改以往的人工測溫,全部由「遠紅外測溫」進行自動檢測,十分便捷。凡是進入市場的人員,只要佩戴口罩,亮出健康碼,就暢行無阻。以往人員擁擠在一起,排隊等候現象再也看不到了。
  • 紅外測溫技術成為快速進行人體測溫的有效手段
    溫度安檢門是預防傳播性疾病測溫快速篩查設備其中之一。所謂的測溫安檢門是將紅外測溫系統集成到傳統通過是金屬安檢門上,達到測溫、安檢的雙重目的,阻止體溫異常以及攜帶有違禁品的人員通過。而主流測溫安檢門主要為紅外測溫安檢門和熱成像測溫安檢門,在紅外測溫安檢門中紅外測溫探頭是測溫安檢門的關鍵部件,其原理,是通過接收人體發出的紅外電磁波,再將傳感器的升溫情況轉化為溫度信息,從而測量體溫。但是長期以來紅外熱成像技術更多地應用於軍事領域,並沒有成為一種日常的主流設備。
  • 航天計量專家權威解答:關於測溫儀,你想問的都在這裡
    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節點。大規模人員回流讓機場、火車站等城市公共運輸場站以及工業園區、大型企業、寫字樓等人群集中區域的疫情防控壓力劇增。很多區域都配備了測溫工具進行基本疫情篩查。 這些體溫篩查結果準確嗎?能100%將體溫異常人員檢查出來嗎?我們去到的公共場所安全嗎?
  • 計量新聞聯播·計量技術機構動態│2020年第12期
    英國國家物理研究院(NPL)Graham Machin教授,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Klaus Anhalt博士,新加坡國家計量中心(NMC A*STAR)Wang Li博士以及中國計量院副研究員盧小豐、柏成玉分別作特邀報告。報告內容涵蓋紅外測溫儀應對公共衛生挑戰、紅外測溫基本原理、紅外耳溫計國際比對、紅外測溫儀的校準及應用等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