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測溫,穿梭在疫情防控內外的利器

2020-11-24 PingWest

2003年非典時期武昌火車站,一位身穿白色防疫服的工作人員手持類似於相機的儀器,面向過往的人群。這可能是過往的旅客第一次在生活中接觸到熱成像儀,而對於高德紅外來說,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將熱成像技術和體溫篩查結合應用到公共衛生防控中來。

圖|身穿白色防疫服的工作人員

高德紅外民品副總經理王鵬先生回憶說,當時的熱像儀產品主要是面向工業場景的,非典發生後大家花費了幾天時間,改了一版用於人體測溫的熱成像儀,並迅速將設備配置到火車站、醫院等人流密集的場所。

2020年1月21日,武漢的三個火車站以及天河機場已經配備好高德紅外的測溫設備,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建立起來了。如果說非典時期高德紅外是臨場應戰,那麼今年年初的的新冠抗疫則是主動出擊。

圖|高德紅外的產品部署到火車站機場等場所

只需要在人群中看上一眼,溫度就會顯示在監測屏幕上,檢測有效距離可達 10 米,發現體溫異常信息自動報警,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怎麼解決測得準的問題?

「熱成像儀可以感知人體輻射出來的溫度,跟專業接觸式的水銀體溫計不同,熱成像儀並不能作為一個醫學上絕對的準確溫度判別。」高德紅外民品副總經理王鵬先生解釋說,熱成像測溫的優勢在於非接觸和測量效率高。

熱成像測溫儀被動接受來自人體發出的紅外線,紅外輻射的物理特性是含有熱量信息,熱成像設備通過紅外探測器進行「光電轉換」,再通過算法得到對應的溫度數據。算法的先進與否就決定了所得溫度數據與真實體溫的差異。


近十年來,高德紅外採集了上萬人次的環溫、溼度、紅外體表溫度、真實體內溫度、性別、年齡等多元關係樣本,特別是跟多家醫院、海關的檢疫各部門配合,建立一個詳實的資料庫,得到了一個恆溫與紅外體表溫度及人體體內溫度的三者一個超平面的關係,可以保證 10~35 度環溫下,根據測量的額頭的體表溫度來精準反算體內溫度。

怎麼解決看的準的難題?

當人們戴上口罩,五官信息被遮擋後,檢測儀器採集到的面部信息減少,導致紅外相機採集到的溫度無法跟人群匹配。「以前所有的產品都沒有怎麼採集過帶口罩的數據,因為以前人們都沒有一個長期戴口罩的行為,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難題。」王鵬先生坦言,在部署設備後也遇到了很多難題,缺乏數據的積累便是其一。

 設備要順利工作就要解決這個問題,高德紅外緊急安排佩戴口罩的人臉數據的採集和標註工作,將收集到的近 20 萬張圖片放在 GPU 伺服器上進行訓練,最後得到戴口罩的人臉模型,然後部署到測溫系統中,系統通過精準識別人群中額頭部位來進行測溫。

 

圖|佩戴口罩情形下人臉識別演示

活體判別也是檢測過程中的一個難題,像以往的識別方式需要被測試者進行一定程度的配合,比如需要做眨眨眼睛或者張嘴的動作,而可見光與紅外的結合的雙光活體判別可以大大提高檢測的效率和準確度,即使複雜的密集人流場景也不會漏報誤報。

圖|AI輔助雙光活體判別實現方式

一次紅外輔助診斷的嘗試

春節前後,武漢市內醫院醫療資源十分緊張,大量患者聚集在醫院,其中不乏很多潛在患者。武漢協和醫院醫生提議通過對比正常人雙肺的溫區與疑似患者的雙肺溫區,來輔助判斷潛在病患。

「說實話接到命令還是有一點驕傲的,但是要面對的現實就是必須進入一線疫區,直接面對新冠患者,但是我們公司的小夥伴接到命令後沒有任何的疑慮,上午接到通知,下午大家就準備好,直接殺過去了」王鵬先生同我們介紹那八九十天的經歷,很多人一天最多休息兩三小時。

在CT房的一個小房間裡面,患者在做完CT後來到這裡拍紅外圖片,近三個月收集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熱圖數據。但很遺憾,經過嚴格的分析,並沒有發現雙肺感染患者與正常人有明顯的溫度差異,也就是說通過對比溫度不能作為判別新患肺炎的標準。

探究紅外測溫技術的更多可能

疫情終將過去,人們對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視程度也將大幅提高,健康數據的檢測也將成為普通民眾的關注點之一,而體溫信息也將成為健康大數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夜視功能是紅外技術發展的核心功能,未來裝備熱成像的眼鏡,夜跑族也不用擔心從路邊竄出的不法分子。紅外技術在生活場景的安防領域也大有作為,旅客可以通過裝備熱成像手機配件檢測旅館中隱藏的攝像頭,保護個人隱私。

圖|支持紅外測溫的空調新品

從非典到禽流感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疫情,每一次突發性疫情的發生都是的紅外測溫產品需求爆發的節點,而疫情過後,市場對紅外產品的需求回歸正軌。而每一次需求的爆發都會讓紅外測溫技術與其他新興技術結合的試驗期,這可以讓市場更直觀的看到紅外技術的應用價值,為紅外產品應用到更多元的場景埋下伏筆。

相關焦點

  • 青島市南區農貿市場遠紅外線測溫設備為疫情防控提供精準測溫數據
    2020年12月24日上午,記者早早來到團島鑫大眾農貿市場,發現市場的3個入口,已經全部裝上了「遠紅外線測溫設備」,一改以往的人工測溫,全部由「遠紅外測溫」進行自動檢測,十分便捷。凡是進入市場的人員,只要佩戴口罩,亮出健康碼,就暢行無阻。以往人員擁擠在一起,排隊等候現象再也看不到了。
  • 早期疫情篩查和防控的「利器」——人體紅外測溫儀,您正確使用了嗎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居家自我防護,用人體紅外測溫儀測量體溫為何不準?甚至無法顯示溫度數據?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許多市民在使用該儀器時遇到困惑,發現部分測量數據存在較大偏差。人體紅外測溫儀是一種通過探測器測量被測對象(人體表面、耳腔等)的紅外輻射量,經適當修正後,輸出顯示身體某部位溫度的光電儀器。主要分為紅外額溫計、紅外耳溫計、紅外篩檢儀三種。人體紅外測溫儀作為體溫測量設備,廣泛應用在機場、車站、醫院等公共場所,不少市民也會自行購買使用。其在疫情防控中作用顯著。
  • 臨淄首套AI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投入使用,助力疫情防控提質增效
    AI紅外熱成像無感測溫正在替代傳統的體溫槍檢測手段,在臨淄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2月10日,臨淄首套AI紅外熱成像無感測溫系統,在臨淄區政務服務中心順利測試安裝投入使用。目前這套系統在濟青高鐵臨淄北站、北大醫療齊魯醫院、臨淄國際商會大廈等大流量防控區域正陸續測試安裝。
  • 疫情防控期間,煙臺免費計量校準紅外測溫儀器7638臺件
    23日,記者從煙臺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計量在支撐商品貿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疫情防控和支持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該局今年共強制檢定貿易結算用計量器具2.4萬臺件,免費計量校準紅外測溫儀7638臺件。
  • 煙臺疫情防控期間免費計量校準紅外測溫儀器7638臺件
    記者從煙臺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計量在支撐商品貿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疫情防控和支持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該局今年共強制檢定貿易結算用計量器具2.4萬臺件,免費計量校準紅外測溫儀7638臺件。
  • 聚光科技製造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部署防控第一線
    連日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斷擴散蔓延,全國各地陸續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同時,疫情爆發正值春運高峰期,全國的人員流動性激增,加大了疫情傳播的風險和防控的難度。  根據國家的權威發布,發熱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狀。
  • 渝企抗「疫」| 海康威視防控疫情同時全力生產,保障紅外測溫設備供給
    紅外測溫設備供給各大交通樞紐站疫情爆發後,海康威視迅速成立應急工作組,從研發、生產到供應鏈不同層面全力保障紅外測溫等相關設備的供給,助力疫情防控。相比傳統水銀溫度計和額溫槍,紅外熱成像測溫「高效」和「安全距離測溫」的兩大優勢更為突出。
  • 測溫安檢門築牢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舟共濟,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當前已初步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生活狀態的恢復,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實現有序工作學習生活與疫情防控之間的平衡?
  • 測溫安檢門防疫精確防控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都高度警戒,全力打贏疫情阻擊戰。為有效提升抗疫情工作效率,更好地切斷疫情傳播、擴散渠道,在人防的同時,全國各地充分運用「黑科技」,牢牢織起抗疫情防控網。這是領能科技最早開發的一款輔助型人體紅外測溫型安檢門,可以對通過安檢門的人員進行管制刀具和體溫測量,主要用於流感時期的人員安全檢查和體溫排查,具有測溫速度快,準確度高,使用方便等特點,具有手動溫度補償功能。應用場景適用於醫院、學校、海關、機場、車站、監所等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合進行體溫快速排查。
  • 紅外測溫,加入了疫情防控戰
    大概是此前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噱頭性報導太多,我們當時看到這條新聞時的第一感受,更多的是質疑——紅外測溫能為這次疫情防控提供多大幫助?AI技術又能給「測溫」幫上什麼忙?但在今天早上,素有「中國矽谷」之稱的北京市中關村下發了「江湖召集令」,向海澱區科技公司徵集與「紅外測溫產品」有關的人工智慧技術方案,欲提高以「大規模人群」為基礎的測溫精度。事實上,這份英雄貼,引發了我們新的思考——紅外熱成像技術勢必有哪些局限性,需要新技術的引入和「提攜」了。
  • 赤壁市一批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登錄校園!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好轉學生返校復學的腳步也漸漸臨近針對校園人流量大的特點赤壁市在校園安裝了一批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這些疫情防控利器的「上崗」>將為學生返校復學把好校園安全第一關3月25日,記者在市實驗小學大門口紅外熱成像測溫點看到,技術員正在對安裝完畢的紅外熱成像測溫系統進行最後調試。
  • 潞城紅外測溫成像儀-測溫攝像機價錢-【深圳捷易科技】
    {紅外熱成像人體測溫儀}廠家-廠家直銷,價格透明,歡迎諮詢捷易科技深圳捷易科技紅外熱成像測溫儀組成:人體測溫攝像機+黑體(校準設備,可選)+三角架+WINDOWS盒子+顯示屏深圳捷易科技C195非接觸式紅外熱成像測溫方案優勢:(1)拆機即用,10分鐘快速布控,可在固定出入口快速布控,事後可快速拆除
  • 菜市場「上崗」AI智能紅外測溫儀,解決人流密集地疫情防控難題
    菜市場是人員流動密集的場所,且環境潮溼,生鮮冷凍海鮮等食物混雜,但是由於人員流動大,疫情防控一直沒有教好的舉措,然而菜市場卻是病毒更容易滋生的關鍵得,如何保障菜市場。農貿市場等場所的防疫安全?人臉識別紅外測溫儀可以發揮哪些作用?現在通過智能AI就可以解決菜市場等場所的人員防控問題,並且在一些地區也早就用了AI智能技術人臉識別紅外測溫儀,利用人工智慧進行無接觸式疫情防控管理,可以說是非常先進哦!比如在今年8月份,廣東中山城區有菜市場就啟用了AI技術。
  • 紅外測溫儀測出的數據,誤差巨大,為何還被廣泛用在測溫防控?
    現在處在疫情期間,為了實時監控自己的健康狀況,很多人都會購買紅外測溫儀來測量自己的體溫。不僅如此,到了不得不出門採購生活用品時,可能從出門到超市,一來一回就被測量個好幾次。以我個人的親身經歷來講,每次從家中出來到出小區,再到進入超市,都要測近4次體溫。
  • 5分鐘安裝,即裝即用|高德紅外QT系列紅外人體測溫新品首發
    基於此,高德紅外精心研發出新一代人體測溫產品——QT系列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它延續了高德紅外測溫產品一貫的優良品質,深度融合AI智能算法,性能升級、體驗升級、性價比升級,以期為用戶打造常態化防疫首選的解決方案。
  • 青島市南農貿市場新上「遠紅外線測溫設備」!
    近日,市場的3個入口全部裝上了「遠紅外線測溫設備」,自動檢測體溫十分便捷。團島鑫大眾農貿市場相關負責人辛先生表示,疫情防控絲毫不能放鬆,農貿市場每天人流量非常大,多達1萬多人,單憑人工檢測效率低,難免有檢測不準和遺漏。而且市場每天早上入市,人員擁擠不堪。為此,市場主辦單位主動出資6萬多元,採購了3套「遠紅外線測溫設備」。自從12月17日新設備使用以來,得到眾人一致好評。
  • 紅外測溫技術成為快速進行人體測溫的有效手段
    溫度安檢門是預防傳播性疾病測溫快速篩查設備其中之一。所謂的測溫安檢門是將紅外測溫系統集成到傳統通過是金屬安檢門上,達到測溫、安檢的雙重目的,阻止體溫異常以及攜帶有違禁品的人員通過。而主流測溫安檢門主要為紅外測溫安檢門和熱成像測溫安檢門,在紅外測溫安檢門中紅外測溫探頭是測溫安檢門的關鍵部件,其原理,是通過接收人體發出的紅外電磁波,再將傳感器的升溫情況轉化為溫度信息,從而測量體溫。但是長期以來紅外熱成像技術更多地應用於軍事領域,並沒有成為一種日常的主流設備。
  • 科技支撐疫情防控 東營新型測溫安檢門築牢安全防護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2月11日訊(記者 李娜娜 陳麗偉)「當人的體溫超過37°3時,智能人體測溫安檢門就會自動發出警報,篩選出高體溫的人,可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在山東華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道智能人體測溫安檢門成了這裡的亮點,機器測溫代替手動測溫,避免了人員接觸,有效防止疫情的傳播。山東華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國棟介紹,該產品是在普通安檢門的基礎上,利用熱感應成像和智能分析技術綜合,對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熱病人進行有效篩選。
  • 江蘇豹小秘機器人 紅外測溫版豹小秘FAQ
    紅外測溫版豹小秘FAQ疫情面前,減少人員交叉感染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中關村在線 江蘇行情)近日,紅外測溫版豹小秘FAQ在中關村在線認證經銷商「南京恆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處有售!    獵豹移動和獵戶星空一直高度關注疫情防控進展,並希望通過自身能力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 亮亮視野發布AR+AI雙光譜紅外測溫方案
    來源標題:亮亮視野發布AR+AI雙光譜紅外測溫方案 雖然目前國內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但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風險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