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藥物靶標篩選中,CRISPR和RNAi誰與爭鋒?

2020-11-24 生物谷

RNA幹擾,圖片來自Richard Robinson from Wikipedia。


2017年4月30日/生物谷BIOON/---最近的一項利用CRISPR開展的研究駁斥了多年來利用RNA幹擾(RNA interference, RNAi)針對一種得到很好研究的癌症藥物靶標的研究結果[1]。但是對作為一種篩選工具的RNAi而言,這是將它釘在棺材裡的最後一顆釘子嗎?

大量的RNAi研究已證實編碼一種蛋白激酶的基因MELK對癌細胞是必需的。當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著手證實癌細胞對MELK基因的依賴性時,他們並未期待會有什麼意料之外的發現。但是,他們隨後發現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剔除MELK基因並未對癌細胞產生顯著的影響[1]。這就與之前的RNAi研究結果完全相反。

當這項研究上個月發表在eLife期刊上[1]時,美國桑福德-伯納姆-普利貝斯醫學探索研究所癌症研究員Alexey Terskikh(未參與這項研究)告訴《科學家》雜誌,「這是一項精心設計的研究。」他補充道,它提供一個例子說明「為何人們應當採用CRISPR作為一種更加嚴格的方法來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

這項研究絕對不會是駁斥基於RNAi實驗獲得的關於必需基因和潛在的藥物靶標的發現的第一項研究。相反,它進一步證實了多年來的報導:RNAi技術存在重現性差、具有脫靶效應以及有時會導致完全錯誤的結果。

在提到發表在eLife期刊上的關於MELK的這篇論文破壞了人們對RNAi技術的信心時,美國史丹福大學的Michael Bassik說,「恰當地說,RNAi長期以來就存在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這項研究確實破壞了人們的信心。當然,如果你閱讀了這篇論文,想知道,『我應當採用RNAi篩選還是CRISPR篩選?』那麼答案就是全部採用CRISPR篩選。」

但是它意味著利用RNAi鑑定新的藥物靶標之路終結了?不一定。Bassik說,「在發表這類籠統的觀點時,你必需非常小心。」他補充道,RNAi盔甲上的這個最新的裂縫「並不意味著RNAi篩選在鑑定藥物相互作用時它是無用的。」

壞名聲

RNAi技術利用小幹擾RNA(siRNA)或短髮夾RNA(shRNA)觸發具有互補序列的靶mRNA(即信使RNA)降解,因而抑制細胞中的特定基因表達。在2007年左右,這種技術在鑑定藥物靶標上非常流行,此後,全基因組RNAi篩選準確找出與對化療藥物敏感性增加相關的基因[2]。

但是RNAi的作用機制是非常不精確的。荷蘭癌症研究所的René Bernards(他的實驗室使用過CRISPR和RNAi)說,到目前為止,「我認為每個人都應注意RNAi的脫靶效應。它是這種技術的最大缺點。」導入的RNA分子不僅較低特異性地與脫靶轉錄本序列相互作用[3],而且它們也不可預測地幹擾調節基因表達的細胞機制。

Bassik說,「這能夠產生非常廣泛的影響」,並且補充道,當這些影響具有毒性時,研究人員可能最終對一種基因在細胞中的作用形成錯誤的看法,「有大量的例子表明製藥公司優先利用RNAi實驗結果來尋找藥物靶標,結果僅發現這些結果是錯誤的。」

最為聲名狼藉的被錯誤識別的藥物靶標之一是蛋白激酶STK33。2009年,研究人員已鑑定出STK33是攜帶著一種已知的癌基因突變的人癌細胞的活力所必需的。這項原始的研究的結果並不能夠在其他的實驗室中得到重複,隨後經證實,它一點也不是必需的[5],不過在此之前,它作為一種潛在的藥物靶標吸引了製藥行業的大量關注。

此後,隨著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變得越來越精確,在尋找新的藥物靶標時,人們對這種技術替換RNAi的潛力具有也越來越濃的興趣[5]。多個實驗室(包括Bassik團隊和Bernards團隊)最近利用這兩種技術開展的篩選進行面對面的比較。

Bernards說,「當我們採用CRISPR試劑時,脫靶效應明顯不那麼嚴重。這種技術具有更好的選擇性。」他補充道,根據他的團隊對這種方法的可重複性的比較結果,「明顯的是,CRISPR篩選具有更少的幹擾結果。我認為每個實驗室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Tim Mitchison(之前研究過MELK)說,結果就是,一些實驗室「真地拋棄了RNAi,而選擇了CRISPR。很多人認為CRISPR發揮得更好。」

還不是最終結局

儘管明顯對RNAi篩選缺乏信心,很多研究人員迄今為止並不準備在藥物靶標鑑別上放棄這種技術。RNAi敲降(RNAi knockdown)和CRISPR敲除的工作機制不同:前者部分抑制基因表達,而後者完全抑制基因表達。當考慮藥物開發時,這一區別變得非常重要。

Bernards注意到,「對任何一種藥物而言,實現對靶標100%的抑制是非常罕見的。你可以認為如果你需要完全清除所有的靶蛋白來產生一種表型,那麼藥物產生這種情形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答案很可能是不太可能的。」

他補充道,就目前而言,RNAi可能在這個方面具有優勢,不過CRISPR可能很快會趕上,這多虧CRISPR幹擾(CRISPR interference, CRISPRi)技術[6]。CRISPRi是一種利用CRISPR的特異性調節轉錄受到的部分抑制。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儘管存在一些挫折,RNAi可能仍然有用的另一種原因在於相比於在應用時有時使用的有缺陷的方法,過去的錯誤更少地反映在這種技術上。Bernards解釋道,在理想情形下,RNAi敲降結果應當會利用研究人員稱作為「金標準」的方法加以驗證。

他說,「你導入抵抗RNAi的基因版本,比如,靶位點序列發生突變的基因版本,觀察這是否會拯救這種表型」,並且補充道,這個過程在很多針對潛在藥物靶標的RNAi研究中缺乏了,「如果你不這樣做,那麼你會給自己帶來潛在的麻煩。」(毫無意外的是,2013年, MELK在膠質母細胞瘤細胞中接受拯救治療[7]。)

當然,CRISPR仍然有它自己的問題。美國斯隆凱特林癌症紀念中心RNAi核心機構主任Ralph Garippa注意到,僅最近將核酸切割酶Cas9引導到基因組中的特定位點上的嚮導RNA(gRNA)文庫進行改進,實現了較少的脫靶效應[8]。與此同時,他強調道,「脫靶效應不是歸於零,而不是變得更少」,並且補充道RNAi文庫繼續得到改善。Garippa告訴《科學家》雜誌,「對於任何新出現的技術,你必須想方設法克服它的細微差別和缺點。」

與此同時,一種顯而易見的解決靶標鑑定和驗證問題的方法是在進行臨床研究之前,利用CRISPR和RNAi而不是利用單個方法驗證靶標。Bernards說,「我們針對人基因組中的每個基因使用CRISPR和短髮夾RNA試劑。因此,當我們利用CRISPR觀察到一種表型時,我們利用短髮夾RNA進行驗證,反之亦然。我認為這將是比較理想的。」(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個人轉發,網站轉載請註明來源「生物谷」,商業授權請聯繫我們 。更多資訊請下載 生物谷 app.相關新聞閱讀:1.CRISPR/Cas9 mutagenesis invalidates a putative cancer dependency targeted in on-going clinical trialseLife, Published March 24, 2017, doi:10.7554/eLife.24179

2.Synthetic lethal screen identification of chemosensitizer loci in cancer cells
Nature, 12 April 2007, doi:10.1038/nature05697

3.Expression profiling reveals off-target gene regulation by RNAi
Nature Biotechnology, doi:10.1038/nbt831

3.Synthetic Lethal Interaction between Oncogenic KRAS Dependency and STK33 Suppression in Human Cancer Cells
Cell, 29 May 2009, doi:10.1016/j.cell.2009.03.017

4.STK33 Kinase Is Not Essential in KRAS-Dependent Cells–Letter
Cancer Research, December 2011, doi:10.1158/0008-5472.CAN-11-2495

5.Screening with CRISPR

6.Dial It Up, Dial It Down

7.Maternal Embryonic Leucine Zipper Kinase (MELK) Reduces Replication Stress in Glioblastoma Cells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August 16, 2013, doi:10.1074/jbc.M113.471433

8.Optimized sgRNA design to maximize activity and minimize off-target effects of CRISPR-Cas9
Nature Biotechnology, Published online 18 January 2016, doi:10.1038/nbt.3437
9.RNAi’s Future in Drug-Target Screening

相關焦點

  • Nature:利用體內CRISPR-Cas9篩選技術發現新的藥物靶標來增強癌症...
    這些研究人員報導剔除腫瘤細胞中的Ptpn2基因會使得它們對PD-1檢查點抑制劑更加敏感。這些抑制劑釋放免疫細胞上的「車閘」,使得它們能夠發現和摧毀和癌細胞。Haining說,「PD-1檢查點抑制劑改變了很多癌症的治療。儘管這類新的癌症免疫療法在臨床上取得成功,但是大多數患者並沒有從PD-1阻斷中獲得臨床益處。」
  • 科學家開發出新方法篩選新的癌症藥物靶標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癌症與血液疾病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篩查方法,即利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在小鼠體內測試上千個腫瘤基因的功能。他們利用這種方法揭示出新的藥物靶標,從而可能潛在地改進PD-1檢查點抑制劑(一類新的有前景的癌症免疫療法)的療效。
  • 上海藥物所開發抗新冠肺炎藥物靶標預測及虛擬篩選網絡應用平臺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網站消息,近日,《藥學學報》英文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發表了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開發的基於網際網路的抗新冠肺炎(COVID-19)藥物靶標預測及虛擬篩選平臺(D3Targets-2019-nCoV)的介紹文章。
  • Cell:通過CRISPR篩選鑑定出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基因和藥物靶標
    2020年10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為了確定SARS-CoV-2的新的潛在治療靶點,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紐約基因組中心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全基因組範圍內的功能缺失CRISPR篩選,以便系統地敲除人類基因組中的基因。他們研究了哪些基因修飾使得人肺細胞對SARS-CoV-2感染更具抵抗力。
  • 親和質譜技術:藥物靶標配體的高通量篩選
    研究者通常從大量化合物庫中篩選出與靶蛋白發生特異結合作用的小分子配體,如此的混合物篩選方式可以顯著提高篩選通量和降低成本。水雯箐研究員2016年初加入上海科技大學,在iHuman研究所建立了配體篩選與組學技術課題組,是國內較早開展親和質譜用於藥物靶標配體高通量篩選的學者之一。
  • 科學家發現了胰腺癌的新藥物靶標——PPP1R1B蛋白
    科學家發現了胰腺癌的新藥物靶標——PPP1R1B蛋白 2020-08-13 0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RNAi篩選揭示曼氏血吸蟲寄生蟲治療靶標
    RNAi篩選揭示曼氏血吸蟲寄生蟲治療靶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6 13:56:36 美國UT西南醫學中心James J. Collins III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創新藥物研發中的高通量篩選方法進展
    新藥開發的過程是漫長、複雜和不確定的,高通量篩選(High-throughput screening,HTS)是小分子藥物設計中用於發現起始化合物的策略之一。一般來說,當對靶標研究較少時,HTS是首選。根據與疾病的相關性,綜合考慮與其他靶標的聯繫以及創新性,來進行HTS的靶標或細胞模型的選擇。篩選技術的選擇是由靶標的可篩選性及其假定的化學易變性決定的。
  • 實例講解SiRNA設計,教你如何篩選有效靶點!
    這種RNA可以通過同源互補序列的mRNA為靶目標使特定的mRNA高效特異性降解的現象,因此又被稱為RNA幹擾(RNAi)。RNAi的應用包括功能基因組學,藥物靶篩選,細胞信號傳導通路分析等等。siRNA與蛋白組裝成誘導沉默複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一種由siRNA與Argonaute蛋白和Dicer酶複合形成的複合物),然後RISC識別靶位點,剪切並降解mRNA實現轉錄後水平的基因沉默。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藥學資料:藥物與作用靶標結合的化學本質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藥學資料:藥物與作用靶標結合的化學本質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陸續進行,怎樣備考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山東醫療衛生招聘的知識,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細胞》:激酶是潛在的新冠病毒藥物靶標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細胞》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指出,激酶是潛在的新冠病毒藥物靶標,一些針對激酶活性的藥物可以抑制病毒感染。研究人員稱,他們已確認了數種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激酶藥物,希望有關人員能儘快對其進行臨床測試。 在該項研究中,由美、英、德、法等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使用質譜分析法對新冠病毒如何修飾其宿主蛋白以促進病毒傳播進行了分析。
  • Molecular Cell:青年華裔科學家盧冠達另闢蹊徑,利用CRISPR進行基因組篩選
    為此盧冠達博士研究組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近期他們利用改進的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開發出一種篩選針對特定疾病基因的新方法。這一研究成果在線公布在Molecular Cell雜誌上。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由Cas9的DNA切割酶和識別基因組特定序列的嚮導RNA鏈組成。科學家們可以利用這一過程,在活的動物基因組中進行靶向突變,刪除或插入新的基因。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CRISPR-Cas9篩選癌症治療靶點功能基因組學可以克服癌症藥物開發的局限,如缺乏確定可靠的靶點和臨床療效差。由Wellcome Sange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Cas9技術,對來自30種癌症類型的324個人類癌細胞系進行了基因組的篩選。
  • 篩選2億種化合物 機器學習發現數百種潛在新冠藥物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2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藉助一種強大的機器學習方法,通過篩選約2億種化學物質,發現了數百種新冠肺炎候選藥物在研究中,團隊成員喬爾·科瓦列夫斯基用到了與新冠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的65種人類蛋白的配體,並為每種人類蛋白生成了機器學習模型,這些模型經過訓練,可從其3D結構中識別出新配體。
  • ...哮喘,靶標,楊永清,受體,平滑肌,針刺,蛋白,氣管,起作用,舒張...
    東方網記者劉曉晶、通訊員劉青2月9日報導:上海中醫藥大學楊永清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抗哮喘靶標發現和針灸效應物質基礎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研究成果「Transgelin-2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sthmatic pulmonary resistance」(哮喘治療新靶標肌動蛋白結合蛋白
  • 科學家發現表觀遺傳靶標SIRT6激動劑可抑制肝癌增殖—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發現表觀遺傳靶標SIRT6激動劑可抑制肝癌增殖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張健課題組與陳國強課題組合作發現了SIRT6的首個具有功能的變構激動劑MDL-800,並初步證實了SIRT6激動劑可以通過阻斷細胞周期來抑制肝癌增殖,研究為SIRT6作為新靶標的確認提供了證據,也為該靶標藥物開發提供了優質的先導化合物基礎。
  • ...Communications|整合藥物大數據與貝葉斯方法大規模預測藥物靶點
    總體而言,BANDIT是一個高效,準確的藥物靶點預測平臺,可加快藥物靶標發現和臨床應用的速度。圖片來源 Nature Communications背景藥物從實驗到臨床,通常需要數十年和十幾億美元的投入。對於一些從天然產物以及表型篩選中篩選出的小分子,研發過程中最大的瓶頸就是確定藥物靶標。
  • Nature:大規模CRISPR/Cas9篩選鑑定出600個癌症基因靶標
    2019年4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在作為同類規模最大研究之一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英國劍橋大學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和Open Targets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技術破壞了來自30種癌症類型的300多種癌症模型中的每個基因,並發現了癌症存活所必需的數千個關鍵基因。
  • Nat Med:利用CRISPR-Cas9進行全基因組篩選找到胰腺腫瘤弱點
    一些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進行基因篩選,在癌細胞內找到了一些可以用於開發潛在治療方法的基因弱點。最近,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在RNF43突變的胰腺導管腺癌(PDAC)細胞中進行了全基因組範圍的CRISPR-Cas9篩選,並找到了可以用於治療該類型癌症的潛在抗體藥物。這種類型的PDAC依賴Wnt信號進行增殖。
  • 專家指南:CRISPR實驗中如何選擇sgRNA
    通過研究1841個sgRNA中最有活性的sgRNA,他們得出了評分規則,並建立了一個網站,運用這些規則來設計sgRNA。這個網站的地址是:http://www.broadinstitute.org/rnai/public/analysis-tools/sgrna-design。一旦確定了可能最高效的sgRNA,那麼下一步需要進行一些過濾,以便進一步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