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世界紀錄!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開發出32T的超導磁體

2020-12-08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近日,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打破了一項世界紀錄:他們測試了磁感應強度為32T的超導磁體,比之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導磁體的磁感應強度還要強33%,比一個小型冰箱磁鐵強3000倍。

背景

超導,是指某些物質在一定溫度條件下(一般都是極低的溫度)電阻降為零的特性。1911年,荷蘭科學家H·卡茂林·昂內斯發現,將汞冷卻至 -268.98℃(4.2K)時,汞的電阻突然消失了。此時,汞實際上就成為了超導體。超導體,具有一些列的優秀特性,例如零電阻、反磁性、量子隧道效應,因此它可應用於發電、輸電、儲能、磁懸浮列車和熱核聚變反應堆等方面。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4.2K 是一個極低的溫度,非常接近絕對零度(0K)。長時間以來,極低的溫度條件也限制了超導體的應用。另外,「低溫超導材料」不僅需要工作在極低的溫度環境中,而且通常會在內部磁感應強度高於25特斯拉時停止工作,這也限制了超導磁體的磁場強度。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的單位,符號表示為T,一個小型冰箱磁鐵約為0.01特斯拉。

因此,科學家們一直都在探索於相對較高的溫度條件下實現超導。1986年柏諾茲和繆勒發現了35K 超導的鑭鋇銅氧體系。這一突破性發現導致了更高溫度的一系列稀土鋇銅氧化物超導體的發現。通過元素替換,1987年初美國吳茂昆(朱經武)等和我國物理所趙忠賢等宣布了90K 釔鋇銅氧超導體的發現,第一次實現了液氮溫度(77 K)這個溫度壁壘的突破。柏諾茲和繆勒也因為他們的開創性工作而榮獲了198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直到2015年8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化學研究所發布公報稱,其研究人員發現,高壓下的硫化氫會在零下70攝氏度(203K)時失去對電流的阻礙能力。此時,超導臨界溫度最高紀錄已經達到203k。

高溫超導體不僅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工作,而且對於磁體設計者和科學家們更重要的是,它也可以在高強度的磁場中工作。

創新

近日,總部位於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打破了另外一項世界紀錄,他們測試了磁感應強度為32T的磁體,比之前世界上最強的超導磁體的磁感應強度強33%,比一個小型冰箱磁鐵要強3000倍。

12月8日,新型磁體的磁感應強度達到32T。這種「32T」的磁體由傳統的低溫超導體和新型高溫超導體結合而成,使得物理學家們可以研究材料,探索電子之間是如何交互的以及它們的原子環境,為我們帶來一系列的新型設備。

(圖片來源:MagLab)

技術

32T的磁感應強度是由該實驗室的工業合作夥伴牛津儀器製造的低溫超導磁體,與一種由釔、鋇、銅、氧組成的高溫超導材料YBCO結合而製成。MagLab 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與SuperPower Inc.公司合作多年,採用這種巧妙的材料形成可靠的磁場。作為整個過程的一部分,他們開發的新技術可用於絕緣、加強和斷開系統。

作為超導磁體,32T具有非常穩定的均質磁場,適用於高度靈敏的實驗。它結合強度和穩定性,對於研究人員來說,可謂兩全其美。

價值

MagLab 負責監督這項建設的科學家 Huub Weijers 表示,對於這項破紀錄的影響來說,32T只是剛剛開始。Weijers 表示,他們正在開闢一個新領域。雖然他們還不知道極限是什麼,但是它超過了100T。這項創新所需的材料已經存在。他們與100T的目標之間相隔的只是技術和美元。

MagLab 的首席科學家、物理學家 Laura Greene 表示,新型磁體為科學家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新見解。科學家們希望它能為一系列研究領域帶來了新突破。物理學家們對於量子物質的進展特別感興趣,量子物質描述了新型超薄材料、拓撲材料和複雜磁性材料中奇特的物質狀態。

這種新磁體成為了高溫超導特性的裡程碑。這種32T新磁體成為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發現:「高溫超導體」的首個主要應用。幾十年來,超導磁體的世界紀錄一直都在緩慢遞增,而這次飛躍比以往40年來所有的提升都要更大。

(圖片來源:MagLab)

MagLab 主任 Greg Boebinger 表示,這項創新在磁技術方面是具有轉折性意義的一步,標誌著市場上的真正變革。這種尖端的磁場設計,不僅在實驗室中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種新型實驗技術,而且還將提升其他科學工具的功能,例如全球的X光和中子散射工具。

對於MagLab來說,這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一年。32T是過去13個月測試得到的第三次世界紀錄,還有去年夏天測試得到的41.4T的常導磁體,以及2016年11月份達到全磁場的36T的系列串聯混合磁體。

明年,這種新設備可供科學家使用。和實驗室中的所有磁體一樣,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可以利用它,在物理、化學、生物、材料、健康、能源等領域探索新的發現。

關鍵字

磁、超導

參考資料

【1】http://news.fsu.edu/news/science-technology/2017/12/12/national-maglabs-latest-magnet-snags-world-record-marks-new-era-scientific-discovery/

相關焦點

  • 美國新超導磁體再次打破世界紀錄,「32T」成就史上最強電磁鐵
    導語:對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National MagLab)來說,打破記錄已經是家常便飯的事了。就在12月8號,該團隊用他們的最新項目——被命名為32T的超導磁體,再次創造了一個世界紀錄,重新奪回了曾在2014年8月失去的「世界上最強的電磁鐵」的名譽。
  • 中國科學家研製出高磁場超導磁體 破世界紀錄
    科學家研製出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正在實驗室測試的高磁場全超導磁體(位於液氮罐體中)中科院電工所供圖中國科學報訊12月6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秋良團隊採用自主研發的高溫內插磁體技術,研製出了中心磁場高達32.35特斯拉(T)的全超導磁體。
  • 中科院電工所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新聞—科學網
    32.35特斯拉(T)的全超導磁體。該磁體採用了自主研發的高溫內插磁體技術,打破了2017年12月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32.0特斯拉超導磁體的世界紀錄,標誌著我國高場內插磁體技術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超導磁體打破世界紀錄!
    )發表了關於目前世界上最強的超導磁體,能夠產生創造新世界紀錄的45.5特斯拉的磁場強度,打破了之前發表於Nature上45特斯拉的記錄。由此產生的磁場強度超過了目前最先進的磁鐵實驗室所使用的阻抗式磁鐵。同時,新磁鐵的強度也超越了傳統的超導磁鐵和「混合」超導—阻抗磁鐵。
  • 32T 超導磁鐵研製成功,將推動各領域研究進展
    這並不是國家強磁場實驗室(National MagLab)第一次打破相關記錄了。然而,該團隊曾於2014年被別人搶走了「世界上電阻性最強磁鐵」的寶座。直到2017年8月,國家強磁場實驗室憑藉旗下名為「項目11」的磁鐵又將這份殊榮奪了回來。其項目 11 磁鐵達到了磁場強度 41.4 特斯拉。
  • 32T 超導磁鐵研製成功,將推動各領域研究進展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現已上線,年度訂閱用戶每周直播科技英語講堂,還有科技英語學習社區哦~)近日,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National MagLab)創造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超導磁鐵(superconducting magnet),比先前紀錄的最強磁鐵強上
  • 超導磁體打破世界紀錄
    6月12日,Nature上(doi:10.1038 / d41586-019-01869-1)發表了關於目前世界上最強的超導磁體,能夠產生創造新世界紀錄的45.5特斯拉的磁場強度,打破了之前發表於高磁場實驗室材料科學家David Larbalestier和同事通過由銅酸鹽超導體製成的線圈運行強電流,以產生低能耗的磁場。
  • 中國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向科技文明創造者們致敬
    從人民日報發的官方微博中我們了解到,中國在科技領域又有了突破性進展,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王秋良團隊成功研製出了一個中心磁場高達32.35特斯拉的全超導磁體,並且自主研發了高溫內插磁體技術,該技術的出現,打破了2017年12月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32.0特斯拉超導體的世界紀錄,標誌著我國已成為世界高場內插磁體技術研究領域的引領者。
  • 中國刷新脈衝磁場強度紀錄 躋身世界前三
    據華中科技大學8月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潘垣介紹說,磁現象是物質的基本現象之一。
  • 中國再次刷新脈衝磁場最高強度紀錄
    >   中新社武漢8月12日電 (周前進 程遠)據華中科技大學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 【安徽日報】穩態強磁場,向45T世界紀錄衝刺
    「我們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就是全面衝刺45T世界紀錄! 」12月5日,面對記者的採訪,中科院穩態強磁場中心磁體科學部副主任陳文革研究員開門見山地說。  今年9月27日,穩態強磁場大科學裝置通過國家驗收,經過多年自主創新,強磁場研製團隊打破國際技術壁壘,成功克服關鍵材料國際限制、關鍵技術國內空白等重大難題,超越法國、荷蘭、日本等發達國家,建成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臺40T級混合磁體,建成三臺場強創世界紀錄的水冷磁體,建立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科學實驗系統,實現了我國穩態強磁場極端條件的重大突破。
  • 美國費米實驗室刷新加速器磁鐵磁場強度世界紀錄
    美國費米實驗室刷新加速器磁鐵磁場強度世界紀錄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美國能源部費米實驗室的科學家日前宣布,他們獲得了加速器轉向磁鐵迄今最高場強——將磁鐵冷卻到零下270攝氏度左右時,創下14.1T(特斯拉)的新世界紀錄。
  • 【安徽日報】科學島穩態強磁場創世界紀錄
    記者4月21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傳來喜訊:5號水冷磁體(WM5)在電流36700安培的條件下,獲得35萬高斯穩態強磁場,這是我國迄今獲得的最高強度的穩態磁場,創了世界紀錄。
  • 再次創造世界紀錄:費米實驗室實現加速器磁體14.5特斯拉場
    費米實驗室的磁鐵團隊又創造了加速器磁體的世界紀錄,這是該實驗室在2019年創造了紀錄後,再次打破了這一紀錄。對於給定的環形尺寸,光束的能量越大,加速器的磁鐵就需要越強,才能使光束保持航向。磁鐵設計的核心是一種叫做鈮錫的先進超導材料。電流流經該材料時,會產生一個磁場。因為當材料被冷卻到非常低的溫度時,電流不會遇到任何阻力,所以它不會損失能量,也不會產生熱量。所有的電流都有助於磁場的產生。換句話說,科學家們可以獲得大量的磁能。磁場的強度取決於材料所能承受的電流強度。
  • 再次創造世界紀錄:費米實驗室實現加速器磁體14.5特斯拉場
    費米實驗室實現加速器磁體14.5特斯拉場費米實驗室的磁鐵團隊又創造了加速器磁體的世界紀錄,這是該實驗室在2019年創造了紀錄後,再次打破了這一紀錄。在2020年6月的一次測試中,由美國能源部費米實驗室(Fermilab)磁體團隊設計並製造的演示磁體實現了加速器轉向偶極磁體14.5特斯拉的場強,超過了他們之前14.1T的記錄。這是滿足未來強子對撞機的苛刻磁體要求邁出的重要一步。如果建成,這樣的對撞機將比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17英裡圓周大型強子對撞機大4倍,,後者在7.8T的轉向場下運行。
  • 中國造出磁場強度世界第二高的穩態磁體裝置,可研究量子行為
    中國造出磁場強度世界第二高的穩態磁體裝置,可研究量子行為 孫振/人民日報 2016-11-17 08:32 來源:澎湃新聞
  • 走進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中國建設的加速度
    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創造了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的世界紀錄。在物理學家看來,這無異於開闢了研究微觀物質世界的新天地。「我們可以用它測量熱電信號,研究材料的自旋動力學,這對存儲材料的改進提升將有極大的幫助。」
  • 中科院再立新功,全超導磁體研製成功,美國領先的領域還剩多少?
    就在近日,中科院再次傳出好消息,再立新功將美國的記錄打破,也讓人們發出感慨,美國領先的領域還剩多少?據俄羅斯媒體最近的消息稱,中國科學家日前成功研製出了全超導磁體,打破了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在2017年創下的記錄。
  • 強磁場中心首個水冷磁體獲得最高26.9特斯拉磁場
    1月16日下午4時,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一片歡呼聲:該中心自主研製的第一臺水冷磁體在輸入10兆瓦的電源功率、2萬安培高穩定度電流下,獲得了預計的26.93特斯拉的磁場。這標誌著「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項目獲得了重大進展,也標誌著我國強磁場水冷磁體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中國超導磁體神級突破:不小心世界第一!-磁體,超導,磁場,物理,科技...
    據中國科學院官方消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用於混合磁體裝置的大型超導高場磁體上實現了10萬高斯的設計指標,為40萬高斯混合磁體的聯調成功奠定了一項關鍵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