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磁場中心首個水冷磁體獲得最高26.9特斯拉磁場

2020-11-24 中國科學院

1月16日下午4時,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一片歡呼聲:該中心自主研製的第一臺水冷磁體在輸入10兆瓦的電源功率、2萬安培高穩定度電流下,獲得了預計的26.93特斯拉的磁場。這標誌著「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項目獲得了重大進展,也標誌著我國強磁場水冷磁體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自主設計、研製的水冷磁體和電源系統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是「十一五」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其目標是要建設穩態強磁場極端實驗條件,以便滿足我國物理、化學、材料、生命科學等多學科前沿探索對於穩態強磁場等極端實驗條件的需要,使我國的強磁場水平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項目包括了四臺不同特性參數的水冷磁體和一臺混合磁體,它們完全自主設計、研製。這些磁體共用一套高穩定度電源系統、大功率去離子水冷卻系統、自動控制和保護系統以及氦低溫系統。

本次試驗的高功率水冷磁體正是強磁場中心的建設目標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試驗所用的電源系統也是強磁場中心自行設計、研製的。

成功驗證了水冷磁體、電源系統和水冷卻系統

強磁場中心主任匡光力介紹說,水冷磁體的成功運行,有賴於三個要素:水冷磁體的設計及研製、大功率電源的穩定輸出、去離子水冷卻系統的正常運行。

強磁場中心研製的水冷磁體採用新型Bitter線圈設計。其研製及安裝要求非常苛刻,涉及多種工藝和步驟,如Bitter片需進行尺寸檢驗和冷卻孔的位形檢驗、去毛刺、拋光、鍍銀;線圈組裝時要求環境潔靜,數百至千片導體和絕緣Bitter片準確到位等。

為了讓磁體正常運行,獲得高強度磁場,還需要電源系統持續供電。本次實驗時,通電電流達到了2萬安培,輸出功率達10兆瓦,正是大功率穩定電源系統持續供電的結果。

與公眾熟知的超導磁體不同,水冷磁體在通入高功率電流後,會產生巨大熱量,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科研人員的解決辦法是用去離子水穿過磁體,帶走熱量——即使用與電源功率相匹配的去離子水冷卻系統來保障水冷磁體正常運行。

匡光力表示,調試成功達到預設指標,證明水冷磁體設計與研製技術是完全成功的,同時也檢驗了支撐強磁場磁體運行的技術裝備系統的適應性和可靠性。而且水冷磁體的設計思路、製造工藝及關鍵材料的選擇是相同的,只是為滿足不同的科學實驗需要,各磁體的結構尺寸、用電量大小及產生的磁場不同。因此,本次機時調試成功,為強磁場中心未來的其他三臺水冷磁體提供了經驗和保證。

創造單位輸出功率獲得磁場最高的世界紀錄

水冷磁體總負責人高秉鈞說,中國是世界上除美國、日本、法國、荷蘭之外,唯一擁有穩態強磁場水冷磁體裝置的國家。

目前水冷磁體所能達到的磁場最高記錄是由是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他們在用電輸功率20兆瓦情況下,穩態水冷磁體產生的最高磁場已達36特斯拉。美國強磁場實驗室用電13兆瓦的水冷磁體產生27特斯拉磁場,而法國強磁場實驗室用電10兆瓦的水冷磁體產生25特斯拉磁場。

因此,如作性能比較,強磁場中心自主研製的第一臺水冷磁體用電10兆瓦能產生26.93特斯拉磁場,具有國際先進性。

強磁場中心首個水冷磁體

科研人員在中央控制室開展調試

獲得最高26.9特斯拉磁場強度

相關焦點

  • 我國最高強度穩態磁場創造35萬高斯的新紀錄
    4月16日,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傳來消息:5號水冷磁體(WM5)在電流36700安培的條件下,獲得35萬高斯穩態強磁場,這是我國迄今獲得的最高強度的穩態磁場。  據了解,之前我國科學家主要依靠超導磁體來獲得高磁場,但因為超導磁體材料限制,一般可獲得最高磁場強度為20萬高斯,而想要獲得更高場強,則需要水冷磁體來實現。
  • 【安徽日報】科學島穩態強磁場創世界紀錄
    記者4月21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傳來喜訊:5號水冷磁體(WM5)在電流36700安培的條件下,獲得35萬高斯穩態強磁場,這是我國迄今獲得的最高強度的穩態磁場,創了世界紀錄。
  • 華中科技大學強磁場中心創造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
    11月22日,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創造了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的世界紀錄。此次該校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使用了具有獨立層間加固結構的單線圈磁體,孔徑為21毫米,電容器型脈衝電源供電,能耗7兆焦。磁體重量、電源能量不到國際同類型磁場系統的1/10,磁場強度更是一舉超過此前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60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高強度的脈衝平頂磁場。
  • 中國再次刷新脈衝磁場最高強度紀錄
    >   中新社武漢8月12日電 (周前進 程遠)據華中科技大學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
    驗收會上,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工程總經理匡光力作了項目建設總結報告。項目單位根據項目建設批覆要求,高質量地完成了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建設任務,建成了磁體技術和綜合性能國際領先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一是提出了一種水冷磁體設計創新方案,發展了一套全程可量化檢測的高精度裝配工藝。建成的水冷磁體中有三臺磁體的性能指標創世界紀錄,其中兩臺保持至今。
  • 中國超導磁體神級突破:不小心世界第一!-磁體,超導,磁場,物理,科技...
    據中國科學院官方消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用於混合磁體裝置的大型超導高場磁體上實現了10萬高斯的設計指標,為40萬高斯混合磁體的聯調成功奠定了一項關鍵基礎。
  •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與強磁場科學中心
    1982年,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將第三研究室的學科方向由聚變裝置的磁體設計和研製轉向強磁場實驗室高場磁體的設計和研製。高秉鈞研究員建成了20T的穩態混合磁體,後來他應邀到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工作,與當時的實驗室主任Hans一起提出了新的Bitter磁體方案,獲得了世界上最高的45T穩態混合磁體。
  • 合肥擬建設世界最高磁場強度的系列穩態強磁場裝置
    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如今,合肥已成為我國大科學裝置最集中的城市之一。7月16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舉行大科學裝置主題日活動,記者獲悉,正在加緊建設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工程有望明年年底竣工交付。同時,合肥「科學島」正預研建設一個世界最高磁場強度的系列穩態強磁場裝置,探索解決國家重大科技領域需求中的瓶頸問題。
  • 我研製成功磁場強度世界第二高的穩態磁體裝置
    ■資訊熱搜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磁體實驗大廳一片歡呼,自主研製的混合磁體裝置調試獲得圓滿成功,實現了任務目標——40萬高斯穩態磁場!它正式成為磁場強度在世界排名第二高的穩態強磁場裝置。
  • 強磁場下ZrTe5的反常熱電效應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副研究員張警蕾、研究員田明亮,南方科技大學教授盧海舟,上海師範大學教授王春明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穩態強磁場裝置,研究了拓撲材料ZrTe5在強磁場下的反常熱電效應,相關研究成果以Anomalous thermoelectric effects of ZrTe5 in and beyond
  • 【科技日報】我國穩態強磁場強度今年有望創世界紀錄
    全國政協委員、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負責人、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3月12日告訴記者,目前該穩態強磁場產生的磁場強度為42.9萬高斯,相當於地球磁場的80萬倍。「準備今年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相關條件,讓其磁場強度達到45萬高斯,比肩美國的穩態強磁場裝置,達到世界最強。」  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由五臺水冷磁體、四臺超導磁體、一臺混合磁體和系列外圍實驗測量系統構成。
  • 我國穩態強磁場強度今年有望創世界紀錄
    科技日報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張蓋倫)合肥科學島上,世界第二臺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正在運行。全國政協委員、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負責人、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12日告訴記者,目前該穩態強磁場產生的磁場強度為42.9萬高斯,相當於地球磁場的80萬倍。
  • 中國刷新人造脈衝磁場強度記錄 磁體成本僅為美國德國十分之一
    2013年8月6日晚,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取得重大突破,中心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成功實現了90.6特斯拉的峰值磁場,再一次刷新我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記錄,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後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 中科院電工所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新聞—科學網
    32.35特斯拉(T)的全超導磁體。該磁體採用了自主研發的高溫內插磁體技術,打破了2017年12月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32.0特斯拉超導磁體的世界紀錄,標誌著我國高場內插磁體技術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安徽日報】穩態強磁場,向45T世界紀錄衝刺
    」12月5日,面對記者的採訪,中科院穩態強磁場中心磁體科學部副主任陳文革研究員開門見山地說。  今年9月27日,穩態強磁場大科學裝置通過國家驗收,經過多年自主創新,強磁場研製團隊打破國際技術壁壘,成功克服關鍵材料國際限制、關鍵技術國內空白等重大難題,超越法國、荷蘭、日本等發達國家,建成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臺40T級混合磁體,建成三臺場強創世界紀錄的水冷磁體,建立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科學實驗系統,實現了我國穩態強磁場極端條件的重大突破。
  • 穩態強磁場在強磁場超高壓下合金超導電性研究方面獲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團隊利用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在強磁場、超高壓、低溫綜合極端條件下的超導電性研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在材料類國際頂尖期刊《AdvancedMaterials》上。
  • 中國大型超導高場磁體裝置研製獲得成功 能產生10萬高斯磁場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11月5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人員在用於混合磁體裝置的大型超導高場磁體上實現了10萬高斯的設計指標,為40萬高斯混合磁體的聯調成功奠定了一項關鍵基礎。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項目包括產生40萬高斯磁場的混合磁體裝置,它由口徑為920毫米的10萬高斯超導磁體及包含其內的30萬高斯水冷磁體組合而成,其中的水冷磁體已在9月份的單獨試驗中成功實現技術指標。大口徑超導高場磁體由於成本高、難度大、風險高、研製周期長等因素,成為混合磁體研製能否成功的關鍵技術之一。
  • 中國刷新脈衝磁場強度紀錄 躋身世界前三
    據華中科技大學8月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潘垣介紹說,磁現象是物質的基本現象之一。
  • 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開發出32T的超導磁體
    導讀近日,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打破了一項世界紀錄:他們測試了磁感應強度為32T的超導磁體,比之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導磁體的磁感應強度還要強33%,比一個小型冰箱磁鐵強3000倍。另外,「低溫超導材料」不僅需要工作在極低的溫度環境中,而且通常會在內部磁感應強度高於25特斯拉時停止工作,這也限制了超導磁體的磁場強度。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的單位,符號表示為T,一個小型冰箱磁鐵約為0.01特斯拉。因此,科學家們一直都在探索於相對較高的溫度條件下實現超導。
  • 中國造出磁場強度世界第二高的穩態磁體裝置,可研究量子行為
    中國造出磁場強度世界第二高的穩態磁體裝置,可研究量子行為 孫振/人民日報 2016-11-17 08:32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