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我國穩態強磁場強度今年有望創世界紀錄

2020-12-08 中國科學院

【科技日報】我國穩態強磁場強度今年有望創世界紀錄

2018-03-13 科技日報 張蓋倫

【字體:

語音播報

  合肥科學島上,世界第二臺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正在運行。全國政協委員、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負責人、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3月12日告訴記者,目前該穩態強磁場產生的磁場強度為42.9萬高斯,相當於地球磁場的80萬倍。「準備今年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相關條件,讓其磁場強度達到45萬高斯,比肩美國的穩態強磁場裝置,達到世界最強。」

  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由五臺水冷磁體、四臺超導磁體、一臺混合磁體和系列外圍實驗測量系統構成。「幾十年來,在強磁場下做出的原創成果非常多,其中有19項獲得了諾貝爾獎。強磁場條件,也被稱為諾貝爾獎的搖籃。」匡光力說。

  這一裝置中還有些獨一無二的精妙設計。比如,建成了國際上首個掃描隧道顯微鏡—磁力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合一的組合顯微鏡,該系統安裝在20萬高斯的超導磁體上,可對材料進行表徵研究。匡光力說,形象地講,這是將3種顯微鏡裝在針尖上。

  團隊還建成了國際首創水冷磁體掃描隧道顯微鏡系統。由於超導磁體提供的磁場強度不足,要想在超高磁場中探測表面電子態,就必須要用到水冷磁體混合磁體。但水冷磁體靠水流冷卻磁體,其在運行時會有巨大的水流震動,對原子尺度的測量來講影響很大。「我們攻克了這一難題,為科研人員開墾了強磁場狀態下進行掃描隧道顯微鏡觀測這一『處女地』。」匡光力表示。

  去年9月,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正式竣工,通過驗收。據介紹,迄今為止,已有170多個用戶單位的1600多個課題組在該裝置上開展科學研究,並已產出若干原創性科學成果。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8-03-13 01版)

  合肥科學島上,世界第二臺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正在運行。全國政協委員、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負責人、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3月12日告訴記者,目前該穩態強磁場產生的磁場強度為42.9萬高斯,相當於地球磁場的80萬倍。「準備今年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相關條件,讓其磁場強度達到45萬高斯,比肩美國的穩態強磁場裝置,達到世界最強。」
  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由五臺水冷磁體、四臺超導磁體、一臺混合磁體和系列外圍實驗測量系統構成。「幾十年來,在強磁場下做出的原創成果非常多,其中有19項獲得了諾貝爾獎。強磁場條件,也被稱為諾貝爾獎的搖籃。」匡光力說。
  這一裝置中還有些獨一無二的精妙設計。比如,建成了國際上首個掃描隧道顯微鏡—磁力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合一的組合顯微鏡,該系統安裝在20萬高斯的超導磁體上,可對材料進行表徵研究。匡光力說,形象地講,這是將3種顯微鏡裝在針尖上。
  團隊還建成了國際首創水冷磁體掃描隧道顯微鏡系統。由於超導磁體提供的磁場強度不足,要想在超高磁場中探測表面電子態,就必須要用到水冷磁體混合磁體。但水冷磁體靠水流冷卻磁體,其在運行時會有巨大的水流震動,對原子尺度的測量來講影響很大。「我們攻克了這一難題,為科研人員開墾了強磁場狀態下進行掃描隧道顯微鏡觀測這一『處女地』。」匡光力表示。
  去年9月,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正式竣工,通過驗收。據介紹,迄今為止,已有170多個用戶單位的1600多個課題組在該裝置上開展科學研究,並已產出若干原創性科學成果。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8-03-13 01版)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我國穩態強磁場強度今年有望創世界紀錄
    科技日報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張蓋倫)合肥科學島上,世界第二臺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正在運行。全國政協委員、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負責人、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12日告訴記者,目前該穩態強磁場產生的磁場強度為42.9萬高斯,相當於地球磁場的80萬倍。
  • 【安徽日報】科學島穩態強磁場創世界紀錄
    記者4月21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傳來喜訊:5號水冷磁體(WM5)在電流36700安培的條件下,獲得35萬高斯穩態強磁場,這是我國迄今獲得的最高強度的穩態磁場,創了世界紀錄。
  • 【安徽日報】穩態強磁場,向45T世界紀錄衝刺
    「我們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就是全面衝刺45T世界紀錄! 」12月5日,面對記者的採訪,中科院穩態強磁場中心磁體科學部副主任陳文革研究員開門見山地說。  今年9月27日,穩態強磁場大科學裝置通過國家驗收,經過多年自主創新,強磁場研製團隊打破國際技術壁壘,成功克服關鍵材料國際限制、關鍵技術國內空白等重大難題,超越法國、荷蘭、日本等發達國家,建成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臺40T級混合磁體,建成三臺場強創世界紀錄的水冷磁體,建立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科學實驗系統,實現了我國穩態強磁場極端條件的重大突破。
  • 華中科技大學強磁場中心創造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
    11月22日,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創造了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的世界紀錄。此次該校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使用了具有獨立層間加固結構的單線圈磁體,孔徑為21毫米,電容器型脈衝電源供電,能耗7兆焦。磁體重量、電源能量不到國際同類型磁場系統的1/10,磁場強度更是一舉超過此前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60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高強度的脈衝平頂磁場。
  • 我國最高強度穩態磁場創造35萬高斯的新紀錄
    4月16日,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傳來消息:5號水冷磁體(WM5)在電流36700安培的條件下,獲得35萬高斯穩態強磁場,這是我國迄今獲得的最高強度的穩態磁場。  據了解,之前我國科學家主要依靠超導磁體來獲得高磁場,但因為超導磁體材料限制,一般可獲得最高磁場強度為20萬高斯,而想要獲得更高場強,則需要水冷磁體來實現。
  • 合肥擬建設世界最高磁場強度的系列穩態強磁場裝置
    合肥晚報訊 大科學裝置,被譽為「國之重器」,是以實現重大科技和公益服務為目標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如今,合肥已成為我國大科學裝置最集中的城市之一。7月16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舉行大科學裝置主題日活動,記者獲悉,正在加緊建設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工程有望明年年底竣工交付。
  • 穩態強磁場領先世界
    可實現40萬高斯穩態磁場的混合磁體裝置。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穩態強磁場國家大科學工程」,獲2019年安徽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特等獎,這是安徽省科技獎勵設立以來首次評選出的特等獎成果。該項目團隊經過多年自主創新,打破國際技術壁壘,建成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臺40萬高斯級混合磁體,建成三臺場強創世界紀錄的水冷磁體,使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條件從無躍升至世界領先水平。
  • 我研製成功磁場強度世界第二高的穩態磁體裝置
    ■資訊熱搜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磁體實驗大廳一片歡呼,自主研製的混合磁體裝置調試獲得圓滿成功,實現了任務目標——40萬高斯穩態磁場!它正式成為磁場強度在世界排名第二高的穩態強磁場裝置。
  • 中國科研團隊預研建世界最高強度穩態強磁場裝置
    吳蘭 攝 中新網合肥7月18日電(劉鴻鶴)坐落於安徽合肥的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承擔了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包括已建成的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SHMFF)和正在建設中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7月17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發布消息稱,目前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已取得眾多國際領先成果。
  •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
    驗收會上,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工程總經理匡光力作了項目建設總結報告。項目單位根據項目建設批覆要求,高質量地完成了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建設任務,建成了磁體技術和綜合性能國際領先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一是提出了一種水冷磁體設計創新方案,發展了一套全程可量化檢測的高精度裝配工藝。建成的水冷磁體中有三臺磁體的性能指標創世界紀錄,其中兩臺保持至今。
  • 中國科研團隊預研建世界最高強度穩態強磁場裝置—新聞—科學網
    ,包括已建成的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SHMFF)和正在建設中的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7月17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發布消息稱,目前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已取得眾多國際領先成果。 「在專家組對我們這個項目驗收的時候,評價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磁體的技術和綜合性能,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
    創世界紀錄的系列水冷磁體、國際一流水平的混合磁體及其磁體支撐裝備系統;國際唯一的高場掃描隧道顯微系統、國際獨創的組合成像顯微系統;國際領先的強磁場、超高壓、低溫綜合極端實驗條件。在國際上實現了強磁場實驗條件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使我國穩態強磁場科學研究條件躍升至世界一流水平,SHMFF 已成為國際五大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之一。截至 2018 年底,SHMFF 運行累計機時數為 360 475 個,開展實驗課題數 2 094 個,用戶論文總數 1 261 篇(其中 SCI 論文1 134 篇)。
  • 探秘「穩態強磁場」,探索前沿科學寶藏
    強磁場是探索科學前沿的一種極端實驗條件,在發現新現象、催生新技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位於中國合肥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已建成3臺場強創世界紀錄的水冷磁體,建成場強排名全球第二的40T級混合磁體,將向45T的世界紀錄發起衝擊。
  • 中國刷新脈衝磁場強度紀錄 躋身世界前三
    據華中科技大學8月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潘垣介紹說,磁現象是物質的基本現象之一。
  • 中國造出磁場強度世界第二高的穩態磁體裝置,可研究量子行為
    中國造出磁場強度世界第二高的穩態磁體裝置,可研究量子行為 孫振/人民日報 2016-11-17 08:32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再次刷新脈衝磁場最高強度紀錄
    >   中新社武漢8月12日電 (周前進 程遠)據華中科技大學12日確認消息:該校自行研製的脈衝磁體近日實現90.6特斯拉(特斯拉是磁感應強度單位)的峰值磁場,再次刷新中國脈衝磁場的最高強度紀錄,使中國繼美國、德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突破90特斯拉大關的國家。
  • 我國實現脈衝平頂磁場強度新突破
    新華社武漢11月23日電(記者李偉)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22日成功實現64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刷新了此前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60特斯拉脈衝平頂磁場強度世界紀錄。  「脈衝平頂磁場兼具穩態和脈衝兩種磁場的優點,能夠實現更高的強度且在一段時間保持很高的穩定度。」
  •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與強磁場科學中心
    1982年,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將第三研究室的學科方向由聚變裝置的磁體設計和研製轉向強磁場實驗室高場磁體的設計和研製。高秉鈞研究員建成了20T的穩態混合磁體,後來他應邀到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工作,與當時的實驗室主任Hans一起提出了新的Bitter磁體方案,獲得了世界上最高的45T穩態混合磁體。
  • 華中科大脈衝磁場強度刷新紀錄 創世界第三
    實驗前的雙線圈磁體實驗後取出的83T雙線圈磁體中新網武漢11月10日電(艾啟平 萬霞程遠)華中科技大學10日對外公布一項重大科研成果:依託該校建設的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籌),其自行研製的中國國內首個雙線圈脈衝磁體成功實現了83特斯拉的磁場強度,刷新了中國脈衝磁場強度紀錄,使中國非破壞性磁場強度水平躍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
  • 啥是「穩態強磁場」? 下午兩點,來認識這個熟悉的陌生人
    電可以生磁,磁場可以改變電子結構、原子排列結構等,強磁場因此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極端科學研究環境,其研究範圍非常廣泛,在物理、材料、化學、生命科學、藥物學研究等學科的前沿基礎研究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其中有19項成果獲得了諾貝爾獎。  說到「穩態強磁場」,很多人可能會感覺陌生。不過其實你可能早就接觸過它。例如,磁共振成像(也就是核磁共振成像,一聽到「核」是不是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