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發生地震?地震是怎樣產生的呢?如何儘量逃脫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有網友表示,在地震發生前,電視裡彈出了預警信息。
說起地震,人人都心有餘悸,印象最深的應當屬於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芮氏7.8級)和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芮氏8.0級).這兩場地震,是我國建國以來,最大的兩場地震。造成幾十萬人喪生。因此人們對於地震的關注度歷來是很高的!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呢?哪些地方容易發生地震?地震是否可以預測?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地震(earthquake),又稱地動、地震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球的板塊
地震帶分布
在板塊之間往往是容易發生地震的區域,因此地震帶一般分布如下
也就是說,河北、四川、青海、西藏、雲南、新疆、福建、臺灣等地易於發生地震。它們都位於地震帶的地方。其他地方地震發生的概率很低。如河北的唐山地震(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四川汶川地震(處於南北地震帶)
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
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 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洩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地震預測
當前的科技水平尚無法預測地震的到來,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震也是無法預測的。對於地震,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提高建築抗震等級、做好防禦,而不是預測地震。但是可以在地震前幾十秒發出預警,這個時間對於住得比較低的人還是有機會的!
地震波分為橫波和縱波(高中地理應該學過)
縱波,跑的比橫波快,一般縱波過後20秒內橫波就會到達,這個橫波會讓建築左右晃動,比縱波破壞力更強,因此最佳的逃生機會,就是在橫波沒來之前的20秒逃離。或者找地方躲藏,一般為這樣幾個地方
儘量躲在牆角,不要躲在桌子下面,除非桌子很堅固,否則會被砸斷,起不到保護作用!
喜歡我文章的可以點個關注哦,以後會有更多的風景分享、和城市地理分析、科普之類的文章。今年自然災害頻繁,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