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慈谿一企業13億貸款違約 7家銀行苦討債

2020-11-28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李意安 3月30日,經濟觀察報記者來到位於杭州灣新區濱海二路的寧波康鑫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康鑫化纖」)廠區,「康鑫集團」四個大字赫然立於廠房之上,門衛告訴記者,企業生產仍在進行。

早在兩年前,2015年3月康鑫化纖的貸款不良風險就開始逐漸暴露,幾乎所有到期貸款都轉化為不良貸款。

經濟觀察報從央行徵信報告中獲悉,康鑫化纖目前在7家金融機構仍有業務尚未結清,不良和違約負債餘額9.15億,除此以外,關注類貸款餘額也已經達到3.97億,而當前負債餘額為13.42億,從目前不良暴露的進度來看,極有可能全部轉化為不良。

然而,壞帳並不是它在當地銀行圈中聲名狼藉的根本原因。

就在寧波康鑫壞帳開始顯現的半年之後,2015年8月14日,一家名為江蘇鑫博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江蘇鑫博」)的企業在江蘇省宿遷市註冊成立。天眼查的資料顯示,該公司註冊資本金3億,公司法定代表人沈晶晶同時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並為公司的最大股東,股份佔比80%。除此以外,沈定康、沈鑫二人分別在公司擔任董事和職工董事,而沈定康是康鑫化纖的法人代表及最大股東,股份佔比59.7%,沈鑫則是康鑫化纖的二股東,股份佔比20.4%。

經濟觀察報從寧波慈谿當地公安處獲得材料顯示,沈晶晶出生於1994年4月,現年23歲,沈鑫出生於1987年8月,二人分別是沈定康的女兒和兒子。「沈晶晶現在應該還在國外讀書,這家企業真正的操盤人仍是沈定康。」上述接近康鑫人士透露,鑫博股份已經正式開始了企業的運營,「沈定康現在很少到慈谿的廠裡去了,多數時間是在江蘇的鑫博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班。」

經濟觀察報從天眼查上獲悉,目前,寧波康鑫已經身陷20多起法律訴訟中,多數案件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集中爆發時間正是2015年至今。與此同時,與其相關的5起失信信息集中爆發的時間段也是集中在2015年到2016年——不良爆發以後,由慈谿市人民法院和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的五起要求其承擔付款責任的判決「全部未履行」。「這些事實基本就可以判斷,這是一個典型的逃廢債事件。但是銀行現在幾乎一點辦法也沒有。」一家涉事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據我們了解,現在康鑫開工的不是老闆自己的生意,是他的朋友租了他的設備在繼續做這個產品,因為機器是專項設備,只能生產這種產品,所以工人還是他的工人,產品也還是那些產品。帶租拍賣的資產折扣率會更低,對銀行而言,也更為麻煩。」

經濟觀察報輾轉獲得沈定康手機,但幾次撥打並未接通。

事件始末

讓人唏噓的是,這家以化纖長絲為主要產品的企業曾經是慈谿當地的行業龍頭,也是慈谿前十強的企業,為當地的經濟發展作出過貢獻。從企業負債變化歷史來看,企業不良的集中湧現始於2015年3月,隨後便開始大面積地爆發。

而事實上,其廠房上豎著標牌的「康鑫集團」早在2003年就已經成立,也曾在銀行獲得過億元級別的項目貸款,2007年由於部分銀行抽貸造成企業資金鍊緊張,陷入過一輪危機。因為當時化纖行業形勢加好,並且有政府參與協調,慈谿各家銀行開始重新對其開始發放貸款。而寧波康鑫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當時成立,作為新的貸款主體。這家企業與康鑫集團共用廠房,法定代表人也為同一人,但彼此之間沒有任何股權關係。

從2007年到2017年,康鑫貸款總額由不足7億到達過巔峰時期的15億元。

回頭看來,貸款的攀升過程也讓人不勝唏噓。經濟觀察報從稅務機關獲得的企業財報和銀行獲得的企業財報數據出入之大讓人瞠目。

經濟觀察報從人行徵信系統查詢獲悉,公司從2010年到2014年,在各家金融機構的貸款總量分別為6.23億元、7.08億元、9.42億元、12.36億元、13.59億元。而在企業2013年、2014年稅務報表中則反映出現巨額虧順、資產負債率高於90%以上:企業 2013年的稅報利潤已經虧損1.136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了92.7%,而企業向銀行提供的報表顯示當年淨利潤1.2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6%,2013年企業增加銀行貸款2.94億元;2014年企業稅報已經虧損8171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8.3%,但在向銀行提供的年報為虧損1.3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6%,當年新增貸款1.23億元,兩年時間累計增加銀行貸款4.17億元。

「如果不是偷逃漏稅,就是騙貸。」一家涉事國有大行人士稱,「如果以稅務報表為準,那麼企業在2010年到2014年期間,通過偽造企業報表,新增銀行貸款7.36億元,完全構成銀行貸款巨額詐騙。」

而另一方面,經濟觀察報注意到,在工商註冊中,新成立的江蘇鑫博的主營業務與康鑫化工完全雷同,並在2016年8月18日在原先的主營業務中加入了「聚酯切片及彈性纖維的研發、生產、銷售;化纖織造加工;布料、服裝、針織品、梭織品、紡織品及紡織原料的研發、生產和購銷;化纖原料及化工原料的購銷」等項目。

一位涉事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康鑫另起爐灶的行為在當地引發了極為惡劣的影響。「一方面,這給國家信貸資金帶來了極大的損失,我們同業交流下來,這起事件,如果沒能有效解決的話,銀行的信貸資金至少損失70%以上,另一方面,如果這種企業的這種行為沒有得到相應的懲戒,可能會引發其他企業的效仿。」

13.42億不良難清收

值得注意的是,慈谿一隅,正在成為浙江省的不良高地。而此前,慈谿中小企業以軸承、化纖、白色家電、汽車配件等產業蜚聲全國,在浙江省縣級市中排名中也一度靠前。

2016年底,浙江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為2.17%,較年初下降0.2個百分點。而經濟觀察報從慈谿當地監管處獲得材料顯示,2016年,慈谿全市不良率為6.08%,對比2015年,慈谿不良率4.85%的數據,不降反升。其中,建行不良率達19.44%、中行為12.07%、招行為11.09%、工行為9.25%、平安銀行達10.83%、興業銀行達10.67%。

經濟環境陷入寒冬之際,隨著不良的大面積爆發,銀行們的處境被動不僅僅在於新增業務無從尋找,不良資產清收的難度也在不斷加大。

以康鑫化纖的不良來看,從2017年初的信息可以看到,建設銀行5.31億,農行2.43億、興業銀行1億,交通銀行3.97億已進入關注,除此以外,工商銀行9309萬的不良貸款也逼近1億額度,上海銀行、臨商銀行、杭州銀行、大連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均涉及不良貸款。

化纖行業的整體不振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克制不住投資衝動可能也是真正將企業推上這條道路的魔鬼。工商資料顯示,與沈定康擔任法人及高管的企業多達13家,其中涉及進出口貿易、房地產開發、摩託汽配等業務不一而足。寧波當地知名樓盤樊石花園,康鑫城等地產項目都為其主導開發。

起訴仍在進行。

經濟觀察報從各家銀行了解到,各家銀行對待康鑫帶來的不良問題處理手法不一。「一些有土地抵押的銀行,部分債務可以依靠以資抵債,解決一部分債務問題,但也僅僅只是一部分。佔地面積600多畝的廠區,杭州灣工業用地的拍賣價格大約是在三十萬一畝,這樣拍賣之後大約能回收2億左右。現在他的廠房設備租還處於租賃狀態,如果真的查封進行資產處置的話,租賃方的順位還排在銀行之前。」銀行人士稱,「還有一些銀行,迫於不良的壓力,對部分不良資產做了資產證券化的處理,將不良其從表內轉移到了表外;另有一些銀行則向上一級的分支行報備,希望能夠將不良劃撥到總行統一處理。還有一些涉事金額不多的則保持觀望,希望能夠跟著大行一起維權。這是目前大家的主要處理方式。」「針對康鑫化纖這種逃廢債的手法,可能需要有明確的舉證證明另一家公司為涉案公司資產轉移。但實際資產如何轉移,只有企業的財務最清楚,除非經偵介入或法院要出具配合調查令才有辦法查到,僅憑銀行自身的能力,很難取證。」一家涉事銀行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經濟觀察報。」

艱難維權路

杭州銀行一位貸後管理人員告訴經濟觀察報,對銀行來講,慣常的處理方式是「先民後刑」,兩條線不能同時進行。所謂「民」,指的是通過向法院起訴來進行資產處置,在司法領域屬於民事案件;而所謂「刑」,指的是向公安報案,申請經偵介入,屬於刑事案件。

而如今,銀行在維權境地正集體陷於兩難。從民事角度而言,處理流程完全沒有效率可言;從刑事角度而言,銀行自己不敢。「銀行行為是理性的,搶資產最重要,只有先向法院起訴,才能獲得優先處理資產的權利。資產處置的順位是抵押人、首封機構,然後才是此後參與到查封過程中的機構。首封機構還能決定處理資產的時間。」該人士表示。「整個流程中,一塊是訴訟、官司打完出審判書,一塊是執行,審判書結果的落實。立項相對清晰並且和法院關係好的話,整個流程節奏能稍微快一些。但整體而言,這類民事案件的處理流程會特別冗長。每一個流程環節都要進行公示,現在開庭被告人本人都已經不來出席了,他們不配合流程就會更長。」

經濟觀察報採訪了寧波一位法院人士,該人士則表示,法院工作也十分無奈:「近兩年經濟糾紛、金融債務這類的案件大量增加,樁樁件件都要按照正常的法律流程來走,工作量已經大了許多。但法院人手沒有增加。」

而一旦上升到刑事層面,情況卻又大為不同。另有建設銀行一位對公業務補充稱:「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以詐騙名義向公安報案,一旦被認定,銀行的相應負責人也會被認定為瀆職罪,向上追溯兩級,分行領導也要承擔相應責任。因此,通常銀行都不會選擇報案請求經偵介入。」「理論而言,在銀行自身流程合規、不存在重複抵押或資產評估價值過高等問題的情況下,銀行負責人要承擔的責任相應比較小,但問題在於,慈谿當地金融行業競爭頗為激烈,光是各家銀行的一級支行就有40多家競爭,前幾年新增貸款壓力較大,惡性競爭的情況也確實存在,無論是打價格戰還是盡職調查中的疏漏可能都確實存在,因此真的要在銀行人員的工作中進行追溯,要完全做到全流程的無瑕疵也十分困難。」

事實上,早在2014年10月,慈谿就成立了打擊逃廢債辦公司。「對銀行而言,監管部門在打擊逃廢債的工作中確實做了一些工作,但並沒有太顯見的效果。」

一位當地銀行人士透露,銀行業協會要求各家銀行上報「老賴」名單,第一批大家上報了80多家,但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到銀監、央行那裡就剩了10多家,最後只抓了4家。「打擊逃廢債」行動就算過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一起判決上為類似的情況提供了判決先例。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因為在庭審時發現,一家齒輪公司在為他人的銀行貸款作擔保而陷入資金危機時,另一機器人公司突然成立。這兩家公司不但經營範圍相同,生產場所相同,使用的機器設備也相同。更為重要的是,機器人公司的兩名股東,一名是齒輪公司的原職工,僅領取普通員工工資,另一名是齒輪公司老闆的親戚,擔任公司會計,卻不在機器人公司領工資。機器人公司的七成多員工是從齒輪公司轉過來的,兩家公司上下遊客戶的重合度高達70%。此外,機器人公司的註冊資金與其營業總額之間的比例明顯反常。在此案審理時,兩家公司還拒絕向法院提供相關的財務帳冊和會計帳簿。

寧波中級人民法院在處理這起金融借款糾紛的案件中,創新性地參照我國《公司法》有關法人人格否認的規定,首次判決寧波兩個股權和法人關係完全與之獨立的關聯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這起判決或將為該事件的處理提供審判依據。「銀行卡詐騙起刑點是人民幣一萬元,但因為是對公業務,10億8億的廢債竟然追溯無門。實在是匪夷所思。」上述涉事銀行的相關負責人感嘆,「經濟環境不好,企業家也不容易,這情況大家都了解,如果真的是企業破產倒閉,銀行認定壞帳之後計提核銷,計提損失。但是這麼大金額逃廢債的事情還是非常少見。」

相關焦點

  • 浙江慈谿企業逃廢債「借屍還魂」記
    記者查詢啟信寶另獲悉,康鑫化纖有16條限制高消費記錄,其中12條直指沈定康本人,自2016年起申請人包括工行慈谿分行、交行慈谿支行、農行杭州灣新區支行、上海銀行慈谿支行、工行杭州灣新區支行、興業銀行寧波分行、寧波銀行慈谿支行、杭州銀行寧波分行、光大銀行寧波分行等。
  • 2020年企業違約名單!21家1600億!
    來源:信託圈內人  今年共有21家企業「爆雷」違約,其中校企包括北大方正、紫光等,總計違約資金高達1600億左右,這其中包括永煤集團、中信建投等國企。  近期,國企信用風波一石激起千層浪,事件由點及面,迅速擴散引發市場恐慌情緒蔓延。這一風波不是從今年的11月才開始陸續爆雷,而是早有序章。
  • 寧波國貿家電欠近3億巨債老闆跑路 數家銀行捲入
    目前,已經停業的國貿家電面臨著近3億元的債務,包括未償還的1.91億銀行貸款,其中廣發銀行佔4900萬。其所有店面和公司資產已被查封,公司所有員工肄業在家。  國貿家電目前正謀求重組自救,已有多家公司表達了收購的意向,也已向北侖區政府提交了重組請示報告。
  • 皖經建73億債券違約,14家金融機構踩雷
    它也曾因熱心公益,入選 「感動非洲十大中國企業」。但如今,這家曾創造輝煌的公司,卻不得不面對70多億債券違約的窘境。被拖下水的金融機構,何時能拿回自己的錢?作者 | 雷晨來源 | 債市觀察基金大幅回撤2%,投資人險些驚出一身冷汗。
  • 寧波首個全職中科院院士「安家」慈谿
    兩個多月前,寧波大學引進首個全職院士,在寧波引起轟動。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作為寧波首個全職中科院院士的趙玉芬教授落戶在慈谿,並在慈谿設立公司轉化科研成果。趙院士和她的項目為何落戶慈谿?這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在寧波大學陽明學院三樓趙院士的辦公室,慈谿市的客人為院士送來了兩盆當地產的優質蘭花,趙院士直誇漂亮。同樣,對慈谿的環境,趙院士也是連連稱讚。
  • 寧波銀行:營收增長強勁、資產質量較好,成本收入比居高不下
    來源:零壹財經作者:楊茜雯截至2019年底,A股共有13家上市城商行。其中,寧波銀行在《銀行家》發布的「2018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報告」中,在3000億元以上城商行榜單上位列首位,並獲得了2018年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城商行」稱號,銀行整體經營水平較為優秀。
  • 56家企業入選寧波第二批外貿實力效益企業
    「雖然頭部企業中基、舜宇的年外貿額已近40億美元,但是一個城市,如果沒有像華為、海爾這樣的龍頭,就像跑步『少了一條腿』。」去年,全市共有進出口實績企業21413家,外貿額1億美元以上的企業卻剛滿200家。 在金字塔的頂部,寧波似乎始終差了「一口氣」。 「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既有一批領軍企業,又有集團軍,還有大量點多面廣的中小微做支撐,形成三角形的穩定結構。」
  • 寧波慈谿GDP超1737億元 繼續領跑浙江
    人民網寧波2月4日電 寧波慈谿市日前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8年該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7.03億元,同比增長9.8%,繼續領跑浙江各縣市。 慈谿是我國民營經濟活躍的區域之一,現有市場主體16萬餘家,其中工業企業1.8萬家,形成了家電、化纖、軸承、汽配等支柱產業。
  • 債市遭遇600億違約洗禮 信用市場痛苦重構
    而後,步入2015年,信用債違約案例逐步增多,其中,在公募債領域,就已經有14家發債主體公告違約風險或實質性違約。2015年4月7日、4月21日、5月26日,12湘鄂債、14波鴻CP001、11天威MTN2、12中富01分別公告了債券利息或本金(或回售款項)無法按期支付的公告。在4隻違約債券中,兩隻為公司債,1隻短期融資券和1隻中期票據。從發行主體來看,包含外企、民營和國企。
  • 慈谿化纖企業著手應訴美國反傾銷
    慈谿化纖企業著手應訴美國反傾銷 2006-03-08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本報寧波3月7日電(記者 徐園 通訊員 陳振鐸 盧萌卿)筆者今天從有關方面了解到
  • 寧波銀行提升小微服務質效 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施力
    為幫助小微企業恢復經營與正常生產,近日,國務院會議部署推動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會議上提出,明年實現普惠小微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再降0.5個百分點,貸款增速將繼續高於各項貸款增速。在幫助小微企業成長和發展上,寧波銀行一直非常重視該項工作的開展,並堅守「服務小微企業」基本定位,將服務小微企業作為自身發展的使命,金融助力小微企業成長發展。
  • 從慈谿企業十強榜單五年變化看 供給側改革重塑「慈谿製造」
    慈谿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十九大報告的部署,採取精準有效措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持續落實。  公牛集團持續領先  新動能引領快速發展  翻看2016年慈谿「十強」企業榜,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公牛集團有限公司,不僅如此,這家企業還在過去5年裡連續佔據榜首的位置。
  • 7.22億!廣發銀行因僑興債收到天價罰單,銀監會痛斥性質惡劣,僑興...
    發行總額十多億元,對於浙商財險來說,並不是一筆小數目,僑興集團董事長吳瑞林和廣發銀行開了保函。到期後,僑興集團告知由於周轉困難無法按時償還, 10多家金融機構拿著兜底保函等協議,先後向廣發銀行詢問並主張債權。此時廣發銀行卻否認曾有擔保,表示相關文件系偽造,並報警,一時間讓等浙商財險等相關機構大吃一驚。
  • 慈谿「三位一體」勾畫現代農業藍圖
    同時,組織「農合聯」會員參與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校對接、農企對接等,全市現有20多家合作社與華潤萬家、家樂福、大潤發等超市和社區直接對接,農超對接基地面積近11萬畝,訂單農業面積達到30萬畝,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市內外農戶30萬戶。組建農產品經紀人協會,鼓勵和引導會員開拓市場,組織相關鎮「農合聯」、專業合作社赴寧波、杭州等地果品市場開展慈谿農產品推介活動,積極拓展外地市場,推銷農產品達7.5億元。
  • 寧波發布未來2周停電公告 來看看有沒有你家
    、現代農業發展(14:00--15:00)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航豐自來水、八塘江四灶浦閘口變、庵東鎮人民政府閘口變、中國移動通信、慈谿峙山醫院、殘疾人聯合會、社會福利院、東三水產專業合作社、東三養殖場、新浦鎮水產養殖場、下一灶11、10、13#公變、寶傑電器廠、久強金屬製品、下一灶3、4、9#公變、馬潭路4、11、12、8、7、13、9#公變、中國電信股份、慈谿市慈航金屬製品有限公司
  • 寧波材料所慈谿醫工所入駐慈谿智慧谷並舉行項目推介會
    4月2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慈谿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正式入駐慈谿智慧谷,並舉行了簡單的入駐儀式。慈谿市、寧波工研院的有關負責人及部門負責人,寧波地區相關企業和投資機構負責人,美敦力公司專家、醫工所全體科研骨幹100餘人參加了儀式。慈谿市副市長胡建國主持儀式。
  • 寧波材料所所屬慈谿醫工所開園
    寧波材料所所屬慈谿醫工所開園 2019-09-20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活動中,寧波材料所與慈谿市政府籤署《關於共建慈谿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長期戰略協議書》,推動雙方深化合作。  學術委員會一屆一次會議聽取了各團隊在腫瘤精準診治材料與技術、PNA分子探針、基因檢測、眼科醫學影像和康復機器人等方向的情況匯報。
  • 企業債違約事件頻發,折射的問題怎麼破?
    ,其中華晨集團、永城煤電等多家企業債券違約事件備受關注。而今年以來截至11月22日,已經有98隻債券未及時撥付兌付資金髮生違約。  我們知道,企業發債可以短期內解決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問題,但它終究是要還本付息的。  這點其實與銀行貸款性質是相同的。只不過,銀行貸款需要企業提供抵押物,而企業發債很多是信用債。
  • 危險的關係-華晨債務違約
    作者:沈奇 安然1、華晨違約事件10月24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存續債券「17華汽05」,發生實質性違約;原本應於23日兌付本金10億元,利息5300萬元。這是繼此前銀行貸款、信託以及保險資金債權計劃違約之後,華晨集團首次在公開債券市場上違約。
  • 網商銀行參與「無接觸貸款」計劃 緩解小微企業壓力
    該計劃將推出十項「無接觸貸款」相關舉措,在半年內,全力支持全國約1000萬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農戶等。網商銀行動員100家銀行迅速集結加入該計劃。事實上,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網商銀行迅速反應,及時出臺多項措施穩定小微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