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評測]那個「賣散熱器送顯卡」的映眾又雙叒叕到來了,之前我們評測過映眾冰龍2080,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出色,酷媽黑科技加持的散熱器確實功不可沒。這次評測室拿到的這款映眾2070也被套上了冰龍的代號,天氣逐漸變熱,就讓我們看看這款顯卡能否對付即將到來的炎夏吧。
顯卡本體
三風扇模塊
首先看顯卡主體,300x140x55mm的三維註定了他體積的不平凡,可替換風扇模塊讓這塊顯卡的定製度稍微高了一點。
頂部帶有LCD屏幕,可顯示溫度,核心頻率等實用信息,屏幕兩則透明的閃電狀亞克力板就是發光部分了。
延續傳統,映眾在這款冰龍2070上依然是採用了公版的PCB設計。
背部接口,3DP+HDMI+Typc C對一般用戶來說多到用不完,該有的都有了。
雙風扇模組使用的是兩個直徑10cm的風扇,扇葉上有導流槽,據說雙扇模組風量更大,噪音更小,是不是真的我們後面測試就知。
背板在這塊顯卡上是非常有必要的東西,為了支撐起分量十足的散熱器,冰龍顯卡使用了背板將受力平均分布在顯卡上,防止出現顯卡彎曲壞掉的問題,背板上也裝載了大面積的燈光模塊。
顯卡的厚度我們再用一罐肥宅快樂水對比一下,高約半罐可樂。5.5cm的卡高實際佔用快3個槽的高度了。
這麼厚實的散熱器光看外面也不怎麼過癮,拆開看就很實際了。
上手就來,擰掉核心四周四顆螺絲就可以卸下這個大塊頭散熱器了。拆下來看真的讓人驚嘆,兩根8mm和4根6mm鍍鎳熱管再加上鍍鎳銅底座,看著就爽到上天。
散熱鰭片數目也非常硬核,密密麻麻的,映眾官方稱散熱器上有140片金屬鰭片,至於對不對就交給大家自己慢慢數吧。
我們再來看一下PCB,核心使用了TU106-400-A1,剛開始還沒意識到,後來才發現這核心不是400A而是「初始性能較弱」的400,它的性能如何我們後面也會進行測試。顯存顆粒使用的是鎂光GDDR6,頻率14000MHz,單顆容量1GB,一共8顆組成256Bit 8GB,顯存帶寬達到了448GB/s。
10相供電看著也是非常有牌面。
雖然是採用了公版PCB,映眾也在PCB上印上了自家獨特的iCHILL LOGO,不過不拆開的話就看不到,所以算是一處比較信仰加成的地方吧。
供電接口為6+8PIN,有更換這款顯卡需求的用戶其電源其實都能滿足了。
背板以及顯存MOS管均熱板展示,均熱板裡面一堆插口就是冰龍的核心科技了。區域測溫控速,風扇獨立轉速等都是通過這塊均熱板智能控制。
均熱板覆蓋的區域幾乎遍及顯卡上的所有發熱大戶。
背板背面可以看到一條又大又長的LED燈條,背板整體也非常厚重。
在映眾的配套軟體中可以選擇燈效類型,自帶的燈效都比較酷炫。
要看一塊顯卡是否優秀,還是需要通過上機測試檢驗。
硬體平臺介紹 | ||
CPU | Intel Core i7-8700K | |
主板 | 華碩ROG MAXIMUS X FORMULA | |
內存 | 技嘉 AORUS RGB 3200MHz內存*2 | |
硬碟 | 浦科特 M8V 512GB | |
電源 | 鑫谷 崑崙 KL-650W | |
散熱器 | REEVEN RC-1401 | |
顯卡 | 映眾GeForce RTX 2070冰龍超級版 NVIDIA RTX 2080 Founders Edition NVIDIA RTX 2070 Founders Edition NVIDIA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 NVIDIA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 |
軟體平臺 | ||
作業系統 | Windows 10 x64 專業版 1809 | |
顯卡驅動 | NVIDIA GeForce 419.35 WHQL | |
理論測試項目 | 3DMark: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Ultra, Time Spy | |
DLSS測試項目 | 最終幻想15 Benchmark | |
常規遊戲項目 | 古墓麗影:崛起 古墓麗影:暗影 奇點灰燼 奇異小隊 |
這套配置也是評測室常用配置,穩定不翻車。
顯卡參數
RTX 2070顯卡參數對比 | ||
顯卡 | 映眾GeForce RTX 2070冰龍超級版 | NVIDIA RTX 2070 |
架構 | Turing | Turing |
核心型號 | TU106 | TU106 |
電晶體數 | 108億 | 108億 |
核心面積 | 445mm² | 445mm² |
製作工藝 | 12nm | 12nm |
流處理器 | 2304 | 2304 |
紋理單元 | 144 | 144 |
ROPs | 64 | 64 |
RTX-Ops | 45T | 45T |
顯存容量 | 8GB | 8GB |
顯存類型 | GDDR6 | GDDR6 |
顯存位寬 | 256bit | 256bit |
核心頻率 | 1410-1620MHz | 1410-1710MHz |
顯存頻率 | 14000MHz | 14000MHz |
顯存帶寬 | 448GB/s | 448GB/s |
TDP | - | 175W |
外接供電 | 6+8Pin | 8Pin |
這次評測室拿到的冰龍2070是TU106-400-A1核心的,初始頻率會比較低,只有1620MHz,但是通過配套軟體我們可以將顯卡超頻。
軟體內置EASY MODE超頻選項,有三檔可選,我們這裡直接拉到最大的10%進行後續測試。
理論測試結果
首先是簡單粗暴的3DMark測試,除了有FireStrike Extreme及FireStrike Ultra兩檔測試外,還有一項是針對遊戲PC的DirectX 12基準性能測試的Time Spy。
默頻情況下映眾RTX 2070在各項都不如公版的RTX 2070,FSU與FSE均與公版差了200分左右,TS差了100分。而超頻後分數一下子就上來了,FSE與TS分數領先公版多達400分。
然後是20系顯卡的新特性DLSS抗鋸齒技術的測試,這裡選用《最終幻想15》Benchmark進行測試,測試完畢會給出一個分數,以此對比顯卡之前的性能差距。
默頻情況下映眾RTX 2070表現依然不如公版,超頻後TAA反超公版約3%,DLSS也是約3%。
遊戲測試
我們使用了《古墓麗影:崛起》、《古墓麗影:暗影》、《奇點灰燼》和《奇異小隊》四款遊戲來進行測試,在兩個解析度下進行測試:4K(3840x2160)和1080P(1920x1080),畫質最高。
從遊戲測試結果來看,默頻下映眾RTX 2070與公版遊戲幀數差距不大,超頻後比公版遊戲幀數多了平均5幀。與上代顯卡相比,與GTX 1080不相上下,在個別遊戲中提升顯著;與GTX 1070相比則是全面碾壓。
壓力測試
本次顯卡體質測試加入了三風扇與雙風扇成績對比。
默頻
超頻
雙風扇超頻
在三風扇默頻下,映眾RTX 2070冰龍以99.3%的壓力測試通過率完成測試,非常優秀的成績。而在另外兩個設置下也都順利通過了壓力測試。
平臺功耗對比
鑑於無法只測試單個硬體的功耗,我們測試的都是整個平臺的功耗,因為其他配件都是一樣的。
可以看到,超頻後的映眾RTX 2070冰龍功耗要略高於默頻的RTX 2070,但在跑壓力測試的時候兩個頻率下的映眾RTX 2070功耗均比公版要低。玩遊戲時超頻後的冰龍比公版的功耗略高。
滿載溫度對比
溫度數據同樣是取自壓力測試下的溫度,三種情況下映眾冰龍的溫度均比公版低,且雙風扇跟三風扇的溫度差不多,冰龍散熱器的強大不是開玩笑的。
滿載噪音對比
默頻
超頻
雙風扇超頻
滿載噪音測試下,三風扇默頻只有50分貝,超頻後也只有51分貝,但更換成雙風扇後噪音就比三風扇的要大了,有點迷惑。
關於噪音:
0 -20 分貝:很靜、幾乎感覺不到;20 -40 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40 -60 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60 -70 分貝:吵鬧:有損神經;70 -90 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90 -100 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100 -120 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120分貝以上:極度聾或全聾;300分貝左右或以上:方圓20km的人不可修復性耳聾。
作為一款RTX 2070,映眾在它身上能做的應該都做完了:燈效,散熱,「性能」,它都已經是做到了最好。
至於性能為什麼要雙引號,其實對於TU106-400-A1晶片來說,這個性能表現在同晶片裡已經是非常出色了。與400A晶片相比就還是尚有一點距離。
再看價格,京東商城4299元,比起公版4399元的價格便宜100塊,一者擁有強勁散熱器+酷炫燈光,超頻潛力可觀。二者擁有400A晶片,性能天生有優勢,選擇哪款各位看官就請自行定奪了。
做完測試的超大陸對默認超頻的分級不是很滿意,怎麼說一大堆2070的BOOST頻率也去到了1830MHz,抱著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心態超大陸把基礎頻率拉到了1630MHz,強行讓BOOST頻率達到1830MHz。
把溫度與功率上限都拉滿,再把頻率拉過去,沒黑屏,然後正興衝衝準備去3DMark跑個分的時候。。
emmm,剛進去讀完條就黑屏彈出來了,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