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言
✦ 2001年6月4日早7時03分,新浪網忽然在自己網站的顯要位置發布了王志東辭職的新聞,稱王志東因個人原因辭職,辭去了包括執行長(CEO)、總裁、董事會董事三個重要職位。
據當時的媒體報導,王志東辭職是突然的決定。在飛赴美國開董事會之前,王志東並沒有表露出一絲要辭職的跡象。就在上飛機之前,他還與市場部的工作人員通電話,仔細叮囑一篇新聞稿的事。但等王志東昨日從美國回來,情況發生了突變。甚至他的家人也感覺非常突然。家人去機場接他時問:「董事會開得怎麼樣?」王志東答:「我不幹了。」
王志東是「新浪之父」,就在前一年他剛剛帶領新浪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完成了新浪的成人禮。
多年後,在王志東針對此辭職說道:離開新浪不是失敗,是意外。從新浪的籌備到上市,對我個人來說,作為一個項目,我已經完成了。離開的時候,新浪的業務、股東結構層面,已經變成極端複雜的問題。我當時在新浪就像走鋼絲,要去平衡各方利益。2001年,我想趁網絡泡沫的時候,對新浪重組,但當時提的方案,跟華爾街的想法不一樣。另外有些董事也想謀求某種私利吧,然後我就被從山頂給踹下來了。
說這些的時候,王志東似乎早已經看淡,正在開拓另一塊天地,新浪也已走馬燈般換了多個CEO。
鬥轉星移,時至今日,王志東的名字已少有人提起,新浪作為曾經中文網際網路的第一門戶,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也已經日薄西山,垂垂老矣,2020年9月28日,新浪宣布已經與New Wave控股集團達成私有化協議,退市已成定局。
王志東,1967年出生於東莞虎門鎮一個教師家庭,謂之神通也不過分,初中時期,他就設計了一個教學演示用的高組電壓表,參加地區教學儀器比賽拿了一等獎。後來又設計了「聲光過壓報警器」,拿了「全省科技小發明獎」二等獎。高中時期又拿到了學校的最高榮譽「
1984年王志東高分考入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在這裡他第一次接觸電腦,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沉迷於電腦領域中。大學期間,王志東曾獲第一、二屆"北京大學五四科學獎"。
1988年畢業後,一次,王志東兼職的客戶要求他把方正和四通雷射排版系統做一個兼容,他用了不到兩周的時間,就把方正的系統改了成功裝到四通的機器上,後來這個事被北大方正的創始人王選知道了,邀請他加入了方正工作。
1991年6月,王志東獨立研發出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3.0,被選為北大方正當年七大成果之一。這也意味著王志東是第一個寫出Windows中文平臺的程式設計師,一時間,王志東名聲大噪,以軟體奇才揚名業內,被譽為「軟體神童」,成為了中國矽谷的自由軟體工程師。
但是在之後的近一年的時間內,方正並沒有開始大規模推廣這款產品,王志東覺得自己「非主流」,傷心地遞交了辭職報告。
離開方正之後,1992年4月王志東和同學一起創辦新天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王志東開始第一次創業,創建了一個外掛中文平臺,他負責技術,同學負責推廣,獨立研製成功"中文之星"中文平臺軟體。但是最終由於和同學經營理念不符,最終不得不分道揚鑣。
不過,當時王志東名氣已經很大,四通集團一直都在關注他,四通集團成立於1986年,是著名的民營科技企業。1993年,王志東見到了四通集團總裁段永基,並且成功說服後者拿出500萬港元,投資他正在籌備中的軟體公司。那年年底,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正式成立。四通集團首先通過其香港上市公司四通電子出資350萬元在香港成立利方投資,約定王志東等技術人員持股30%,再由利方投資在國內與四通集團合資成立四通利方,集團追加投資150萬元,持股30%。
創辦四通利方後,王志東迅速推出了中文作業系統RichWin,拿下了當時國內中文作業系統80%的份額。
1997年9月,華登、愛芬豪、羅伯森·史蒂芬基金認可了四通利方850萬美元的身價以及外加10%的管理層期權。籤約一周之內,650萬美元風險投資打進了四通利方在北京的帳戶。通過此次融資,四通利方完成了國際化改造,並成為國內IT產業引進風險投資的首家企業。王志東主動提出不參與此次10%的股票期權分配,他的股份被稀釋到了13%。
此時的王志東,名氣遠遠超過了馬化騰、丁磊等人,成為了當時中關村的代表人物之一。
從1996年開始,四通利方就開始了網際網路業務的探索,不過只有「一小撮」人馬——汪延和李嵩波帶領的新驛多媒體小組,該小組於當年才因為與王志東在網際網路發展上的志趣相投而加盟四通利方,並成為
對1997年世界盃足球賽亞洲區十強賽的直播,使得四通利方網站的訪問人數在短時期內大幅上升,確立了中國第一足球網站的地位。著名的帖子《10·31:大連金州沒有眼淚》轟傳全國。
1998年世界盃期間,汪延從世界盃前方發回了大量的第一手世界盃新聞,成為「法國』98足球風暴」站點的王牌內容之一。在選舉國際足聯新主席時,汪延在世界盃新聞中心得到最新結果,通過國際電話傳回國內。國內迅速地將最新結果在站點上發布,報導速度甚至超過了法國世界盃官方站點。
1998年9月,王志東接到一個電話,是華淵中國區總經理打來的,華淵資訊網站是國外最大的中文網站,註冊會員多達19萬人,日最高訪問量突破了100萬人次。這位總經理領著
1998年12月1日,一場名為「利方掀起新浪」的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凱賓斯基酒店召開,四通在線與美國華淵資訊正式合併,新公司名為新浪,合併後的新公司延用了華淵的英文名「SINA」,王志東又用「新浪」作為公司的中文名。據資料顯示,sina一詞源於拉丁文的中國sino,在拉丁語系中,Sino是「中國」之意,而在古印度語中,Cina也是中國的意思,與英語China(中國)合拼,取名sina,意為「中國」。
1999年3月底新浪網獲得十多家風險投資的2500萬美元融資,同年10月又獲得6000多萬美元的超額融資,此時的新浪網已成為全球最大中文門戶網站。
從新浪成立的那一天開始,王志東和姜豐年就為上市全力向前衝。2000年4月13日,新浪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了中國幾大網際網路最早赴美上市的公司。也是第一家以VIE架構上市的公司。
王志東的新浪創造了VIE架構,這是一項極其巧妙的制度創新,它成功解決了這樣一個難題:在中國法律政策規定ICP不得有外資成分的前提下,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如何去海外上市。新浪創造了這個模式,為後來的諸多中國公司海外上市打開了一扇大門。
新浪雖然成功上市,不過,很快,網際網路泡沫破裂。短短3個月,納斯達克指數暴跌77%。全球至少有4800多家網際網路公司相繼倒閉。
中國的三大門戶網站也很慘——新浪股價從55美元跌到1.6美元,被劃為「垃圾股」;搜狐股價從13美元跌到0.8美元;而網易,市值蒸發了90%。
經過和華淵合併,經過3月的2500萬美元融資,經過10月的6000多萬美元融資,王志東原來的13%股份已經被稀釋得很薄了,有人推算過,認為不超過2%。
此時的王志東根本無法掌握自己和新浪的命運,這導致他最終離開了這家一手創立的公司。
從新浪離開後,2001年12月王志東創建了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9月20日,點擊科技對外宣布其研發的新概念產品——「Lava遊戲盒」正式面世,不過產品並沒有在市場引起多大反響。
2013年王志東開始第四次創業,這次他將目標放在線上教育,推出了一個供中小學學生、家長和老師互動交流的平臺,但很遺憾依舊沒能引起多大波瀾。
王志東說:「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我不會把我定位為一個程式設計師,一個CEO,或者一個商人,我認為我是一個實幹的夢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