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東北林區山林鴛鴦

2020-11-05 東北林區小坤

「飛龍」不是龍?是花尾榛雞!

推薦閱讀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新冠疫情給人類敲響了警鐘,濫食野生動物給公共衛生帶來重大安全隱患,再次提醒大家:嚴禁非法獵捕、運輸、交易、食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否則一經發現,法律必將嚴懲不貸!

花尾榛雞——飛龍!

「可能很多人對它感到很陌生。」

花尾榛雞?這是什麼動物?沒聽過啊

飛龍學名為花尾榛雞,屬於鳥綱松雞科。留鳥,頭小,頸短,胸凸脊平,爪細長,分五趾。比家鴿稍大,成鳥體重般在380-430克。翼短圓,不善飛,當遇到危險時,先伸長脖子觀察動靜,確認有危險再起飛,一次只能飛20-30米遠。腳強健,具銳爪,擅長行走和掘地挖食。鼻孔和腳都有被羽,以適應嚴寒。它的爪上具有櫛狀緣,在地面被冰雪覆蓋需在樹上覓食時,可以抓住冰滑的樹枝,這也是對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

花尾榛雞是林棲鳥類,主要生活在我國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及新疆東北部,特別喜歡棲居山谷或陽坡有漿果的稠密灌叢和山麓潮溼或者靠近水域的林內,常常在背風的山坡或倒木旁活動。白天常5-10隻一群在林中覓食,食性很雜,主食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實和種子。大興安嶺森林中的松子榛子、橡子以及野薇、各種野果都是它喜歡吃的食物,在繁殖期也吃一些鱗翅目的昆蟲、蝸牛、螞蟻等。覓食時榛雞群會分散開,各自找食,彼此間保持有一定的距離,並不時發出「gi-gi-gi"的叫聲相互聯繫。現在已經非常稀少,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一般都是雙宿雙飛,形影不離,素有「山林鴛鴦」的美稱。

為什麼叫「飛龍」?

民間有多種關於「飛龍」名字由來的有趣的說 法:

1、滿語諧音。生活在東北的花尾榛雞在滿語中被叫做「斐耶楞古」,意思是「樹上的雞」,後來取其諧音,稱為「飛龍」。

2、花尾榛雞的頸骨長而彎曲,就像龍骨一樣;它的爪子奇而獨特,爪面上有鱗,酷似龍爪。

3、相傳花尾榛雞是天上西王母的侍臣,封號「飛龍」侍者,長有六個腦袋。後來為了躲避殘暴的王母逃命到東北山林中。

4、花尾榛雞在國際上也是著名的狩獵鳥,它的名字來源可能與其能夠飛翔有關。

安能辨「我」是雌雄?

雌雄鳥的主要區別是雄鳥的喉部為深黑色,周緣有白色縱帶,具羽冠,體羽也更為鮮豔,特別是在春季的求偶期,雄鳥眼睛上部有鮮紅的眼瞼,煞是好看。雌鳥略有不同,上體較棕黃,頦黃白色,喉棕黃而具黑色羽緣、喉周的白色縱帶不顯著,至眼後中斷,額頭也不白。

花尾榛雞叫聲多樣,炫耀叫聲為拖長的吸吮音 tseeuu-eeti。告警時為快速的 pyittittittitt-ett-ett聲。繁殖期間鳴叫頻繁,且多為對鳴,尤其在清晨,叫聲高而尖。但雌雄有所不同,雄鳥叫聲為「唧一唧唧,唧唧,唧」,雌鳥為「唧—唧一唧唧」。

花尾榛雞被譽為八珍之首,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富有營養,在清朝乾隆年間開始把它作為歲貢鳥,是專門進貢給皇帝的美味佳餚,有「天上龍肉」之稱。如今其生存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加上森林砍伐和過度狩獵,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花尾榛雞密度大幅度下降,大興安嶺地區每公頃僅0.08-0.22隻,小興安嶺地區為每公頃0.10-0.17隻,而遼寧、天津北部和河北興隆等地則已經或者瀕臨滅絕。花尾榛雞的保護行動已經迫在眉睫,不要讓「飛龍在天」成為過去時。

相關焦點

  • 東北虎豹在吉林林區頻繁出現
    20年來,吉林大力推進森林經營戰略、經濟發展戰略、林區社會發展戰略轉移,天保工程區的山川林木、林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2016年發布的《吉林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報告》顯示,全省森林每年產生的涵養水源、固碳釋氧、生物多樣性保護、淨化大氣環境等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為7935.44億元,與2011年相比,增加2000.95億元。
  • 東北黑龍江牡丹江市雪鄉遊玩攻略
    林區主要分布的天然喬木樹種有紅松、雲杉、冷杉、落葉松、水曲柳、黃菠蘿、紫鍛、胡桃揪、掇、榆、柞、楓、排等; 亞喬木樹種有白山梨、山植、白丁香等多種;下木有杜鵑、嶽燁等幾十種; 藥用植物有近百種,藥用價值較大的有高山紅景天、山參、黨參、木靈芝、桔梗、黃條、五味子、刺五加、防風、擁寄生等。
  • 林區的白樺樹全是寶
    我的家鄉在黑龍江的林區,每次上山的時候啊,都能看到成片成片的白樺林,每當我看到林區的白樺是格外的美麗。這樣的感覺也說不出來,可能因為我是從小生長在林區,看到家鄉的白樺林也格外的觸景生情。我們林區的老人說,樺樹茸是樺樹的腫瘤所以,它的生長過程就是把樺樹的精華都吸取在樺樹茸身上。樺樹茸泡水常喝對身體的好處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明白的,而且樺樹茸還有降三高的功效。在這裡我就不多介紹了,咱們可以百度查一下。樺樹茸可以當之為白樺樹上第一寶可以說問之無愧。圖片中的樺樹茸是我上山的時候遇到的,非常小。但是樺樹茸非常稀少很難遇到,都是長在樺樹的頂端。
  • 戴上中科院衛星追蹤器,哈爾濱鴛鴦實現北鬥衛星定位
    為了配合東北溼地鳥類監測項目,弄清兆麟公園鴛鴦的遷徙情況,近日,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的副研究員王強與車春虎等鴛鴦志願者一道,給南遷而來的鴛鴦戴上鳥類衛星追蹤器利用北鬥+GPS衛星導航系統定位,該追蹤器可以記錄經度、緯度以及鴛鴦飛行的高度及速度等數據再過幾個月,就知道自己看護的鴛鴦在哪裡越冬了,志願者車春虎很高興
  • 中國最大的天然林區,樹種多紅松、落葉松、雲杉、冷 杉等
    東北林區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主要 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以中溫帶針 葉一落葉闊葉混交林為主。據近年統計資料,全區共有森林面積6.8億畝,佔全國森林總面積的37%。木材蓄積量達32億立方 米,佔全國木材總蓄積量的三分之一。
  • 數百隻罕見黑熊棕熊現身遼寧林區
    數百隻罕見黑熊棕熊現身遼寧林區 作者:李那 2018-09-20 10:10   來源:遼瀋晚報   近年來,隨著遼寧對天然林管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全省天然林蓄積量增長明顯,林地質量普遍提高,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多年不見的黑熊、棕熊現已有數百隻,狍子、獾子、大天鵝等數十種珍稀野生動物回歸林區,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  遼寧是全國自行開展天然林保護較早的省份。2002年,遼寧在全國率先自費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明確2001-2005年在全省範圍內禁止對天然林進行商業性採伐。
  • 野鳥形態圖鑑:雁形目·鴨科 鴛鴦 Aix galericulata
    雁形目·鴨科 鴛鴦 Aix galericulata (棲息在山林水邊的水鳥。雄鳥的羽色鮮豔而獨特,自古以來多被作為花鳥畫的素材) 在求偶過程中,雄鳥色彩鮮豔的羽毛髮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南京紫金山迎來70多隻鴛鴦棲居過冬!
    鴛鴦,素有「愛情鳥」美稱,是我國著名觀賞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估計,12月底紫金山將聚集鴛鴦上千隻,給古城南京增添一道靚麗的生態風景線。 二、鴛鴦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鴛鴦棲息於山地河谷、葦塘、溪流、湖泊等處,平時成對生活不輕易分離,它們擅長遊泳,會行走,飛行力也強。
  • 罕見貂熊現身新疆富蘊林區 中國僅存200頭
    【解說】近日,新疆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富蘊分局高山監控點,拍攝到一隻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林區現身的貂熊,貂熊身形介於貂與熊之間,有「月熊」之稱。貂熊能在這片區域出現十分罕見,是林區生態環境良好的具體反映,這也是阿勒泰地區首次拍攝到貂熊的影像資料。
  • 它全身是刺,樹枝可做成菸斗,根卻是稀罕物,人稱「飛龍掌血」
    今天咱們一起來認識一種植物,它的防護方式是全身長滿了刺,不讓人們靠近,人們常用它的樹枝來做菸斗,卻不知它的根才是稀罕物,人稱「飛龍掌血」。這植物就是飛龍掌血,它是芸香科植物,又名牛麻簕藤、小金藤、散血丹。葉子沒有柄,要是搓揉之後聞起來會有柑橘葉子的香氣,卵形、倒卵形或者倒卵狀橢圓形,葉片的邊緣有很多細小的裂齒。
  • 【林業資源】北山林區-闊葉林(二)
    在我國分布於東北、內蒙古、華北、西北和西南高山地區。青海省內主要分布於祁連山東段南坡的大通河、湟水、西傾山北坡的隆務河和黃河中、下段各林區的山地半陰坡、半陽坡。在全省山楊林面積中,大通河林區佔30%。適生於海拔2100~2900米的半陰、半陽坡,陽坡也有零星分布。上限常與紅樺、祁連圓柏相接,下限多與油松、青杄、白樺林鑲嵌或混生。
  • 臨海驚現穿山甲 目前已放歸山林
    9月21日下午5時許,臨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放歸山林。這隻成年雄性穿山甲,體重2.7公斤,約2周歲,身體健康。這也是近20年來,臨海市首次成功救護穿山甲。在確定了合適的放生林區後,9月21日下午5時,臨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與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技術人員將這隻穿山甲放生。穿山甲在簡單適應後,爬入林區深處。
  • 碧藍航線飛龍改裝備搭配 飛龍改裝備推薦
    碧藍航線中飛龍改的裝備大家是怎麼搭配的呢?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碧藍航線飛龍改裝備搭配,也是飛龍改裝備推薦,想知道飛龍改帶什麼裝備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 「禁野令」下,東北林蛙養殖業何去何從
    與很多生活在東北林區的人一樣,黑龍江伊春人王憲斌很小就捕食東北林蛙。「我們祖輩都抓,當副食吃。」在王憲斌記憶裡,上世紀70年代,一隻東北林蛙可以賣5毛錢,在當時是不小的數字。那時候沒有禁捕令,被瘋狂捕捉的東北林蛙,到上世紀70年代末就已瀕臨滅絕。在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人們開始探索東北林蛙養殖。
  • 北鬥新聞丨利用北鬥衛星定位技術,「哈籍鴛鴦」發現新的越冬地!
    據了解,「8852」是一隻今年5歲大的雌性鴛鴦,為了弄清「哈籍鴛鴦」的遷徙情況,去年8月,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強與車春虎等「鴛鴦粉」志願者一起,給園內生活的鴛鴦「可可」安裝了環志(8852)和太陽能野生動物衛星追蹤器。它利用北鬥衛星定位技術,信號更強,鴛鴦戴上後在哪越冬、飛多遠「一目了然」。
  • 東京城林區首現野生東北豹「真身」 目擊者:最近距離20米
    東京城林區首現野生東北豹「真身」 目擊者:最近距離20米 2020-06-29 20:56: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禕 責任編輯:
  • 鴛鴦究竟喜歡誰?
    所以,嫂子心心念念希望鴛鴦能在事業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做個姨娘。這個心思平時應該沒少在鴛鴦面前流露,不然,鴛鴦不會罵她,「怪道成日家羨慕人家女兒作了小老婆」。不怪嫂子如此想,假若鴛鴦一條腿邁進主子階層,全家就都成了「皇親國戚」,地位就會更穩固一些,人前說話更有底氣一些。但鴛鴦偏不動彈,一直沒什麼動作。是鴛鴦沒機會嗎?不。
  • 望山「看火」10年 做山林的守護者
    北京松山林場防火護林員不畏嚴寒與孤獨,值守瞭望塔守護山林安全望山「看火」10年 做山林的守護者  每年有一半的時間,閆建國都站在北京松山位於山脊線上的西坡瞭望站上,用眼睛「看火」。最近幾日,山裡的夜間氣溫已是零下八九攝氏度,站在水泥檯面上,寒風會從臉頰處橫掃而過。  「西坡瞭望塔,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