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5時許,臨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放歸山林。這隻成年雄性穿山甲,體重2.7公斤,約2周歲,身體健康。這也是近20年來,臨海市首次成功救護穿山甲。
據介紹,這隻穿山甲是小芝鎮村民在鎮裡的振興路路邊意外發現的,考慮到周邊來往車輛多且不知如何放生,便請林業部門派人收走,希望穿山甲能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回歸大自然。
接到電話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工作人員立即前往將穿山甲帶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據了解,穿山甲被譽為「森林衛士」,主要以白蟻和螞蟻為食,一隻3公斤左右的穿山甲一次可以食用300到400克白蟻,能有效維護生態平衡。中華穿山甲曾廣泛分布於我國大陸地區長江以南17個省區市,但由於其棲息地被破壞和人類過度獵捕,分布範圍不斷縮小,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形勢嚴峻,刻不容緩。
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野生動植物與溼地資源監測保護工程師周佳俊:「這只是中華穿山甲,是我們浙江土生土長的穿山甲。現在有一些穿山甲是從東南亞走私過來的,叫馬來穿山甲,區別它們首先看體色。一般來說,中華穿山甲的體色偏黑,是青黑色的,馬來穿山甲的體色偏黃,是棕黃色的。其次看耳朵,中華穿山甲的外耳廓非常明顯,馬來穿山甲的外耳廓不是很明顯,也沒有中華穿山甲那樣大。如果展開,可以看到馬來穿山甲的鼻子比較尖長,中華穿山甲的鼻子比較短。這隻穿山甲的身體比較健康,達到放生標準。我們會等到黃昏的時候,找一個人少僻靜、林相比較好的地方放生。」
在確定了合適的放生林區後,9月21日下午5時,臨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與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技術人員將這隻穿山甲放生。穿山甲在簡單適應後,爬入林區深處。
據了解,為進一步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今年6月,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意味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文獻記載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的保護。非法捕獵、出售穿山甲,情節嚴重者可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為了食用而購買穿山甲者,也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周佳俊說,在我省,中華穿山甲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區和東部沿海地區,如仙居曾經也有過穿山甲的記錄。此次在臨海成功救護了穿山甲,說明全省範圍內中華穿山甲的種群狀況較好。穿山甲目前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隨著群眾保護意識的提升和宣傳力度的加大,穿山甲的生存環境也將會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