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驚現穿山甲 目前已放歸山林

2021-01-15 浙江日報

9月21日下午5時許,臨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放歸山林。這隻成年雄性穿山甲,體重2.7公斤,約2周歲,身體健康。這也是近20年來,臨海市首次成功救護穿山甲。

據介紹,這隻穿山甲是小芝鎮村民在鎮裡的振興路路邊意外發現的,考慮到周邊來往車輛多且不知如何放生,便請林業部門派人收走,希望穿山甲能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回歸大自然。

接到電話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工作人員立即前往將穿山甲帶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據了解,穿山甲被譽為「森林衛士」,主要以白蟻和螞蟻為食,一隻3公斤左右的穿山甲一次可以食用300到400克白蟻,能有效維護生態平衡。中華穿山甲曾廣泛分布於我國大陸地區長江以南17個省區市,但由於其棲息地被破壞和人類過度獵捕,分布範圍不斷縮小,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形勢嚴峻,刻不容緩。

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野生動植物與溼地資源監測保護工程師周佳俊:「這只是中華穿山甲,是我們浙江土生土長的穿山甲。現在有一些穿山甲是從東南亞走私過來的,叫馬來穿山甲,區別它們首先看體色。一般來說,中華穿山甲的體色偏黑,是青黑色的,馬來穿山甲的體色偏黃,是棕黃色的。其次看耳朵,中華穿山甲的外耳廓非常明顯,馬來穿山甲的外耳廓不是很明顯,也沒有中華穿山甲那樣大。如果展開,可以看到馬來穿山甲的鼻子比較尖長,中華穿山甲的鼻子比較短。這隻穿山甲的身體比較健康,達到放生標準。我們會等到黃昏的時候,找一個人少僻靜、林相比較好的地方放生。」

在確定了合適的放生林區後,9月21日下午5時,臨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與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技術人員將這隻穿山甲放生。穿山甲在簡單適應後,爬入林區深處。

據了解,為進一步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今年6月,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意味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文獻記載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的保護。非法捕獵、出售穿山甲,情節嚴重者可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為了食用而購買穿山甲者,也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周佳俊說,在我省,中華穿山甲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區和東部沿海地區,如仙居曾經也有過穿山甲的記錄。此次在臨海成功救護了穿山甲,說明全省範圍內中華穿山甲的種群狀況較好。穿山甲目前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隨著群眾保護意識的提升和宣傳力度的加大,穿山甲的生存環境也將會大幅改善。

相關焦點

  • 廈門:「少年」穿山甲誤入軍營 受款待後回歸山林
    廈門網訊(本組文/圖 廈門日報記者 張玉榕 實習生 劉啟龍)穿山甲緊緊縮成一團,被人捧在手心,輕輕放在草叢裡;眾人跟它保持一定距離後,它才舒展身體,拖著長長的尾巴,向樹林深處爬去——昨日,記者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一起,將這隻穿山甲放歸山林。此次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首次開展穿山甲野外放歸行動。據了解,這隻穿山甲誤闖軍營被捕獲,為了照料它,工作人員煞費苦心。
  • 穿山甲盤點:高級官員私藏鱗片被判/求購穿山甲卻等來公安?
    10月4日,安徽省歙縣大阜森林派出所民警接歙縣北岸鎮白楊村村民吳小春報警後,在路上救助一隻穿山甲。民警與吳小春一起將這隻穿山甲在適宜的山場放生。放生後,穿山甲迅速竄進草叢中,消失在叢林裡。綠會在10月11日前去調查還了解到,7月12日深夜,歙縣雄村鎮的曹某救助一隻中華穿山甲,歙縣桂林森林派出所民警於13日一早放歸山林。
  • 野生幼麂現身西昌邛海溼地 屬瀕危動物被放歸山林
    3月27日,記者從四川西昌邛海瀘山景區獲悉,3月26日,在邛海溼地五期內發現一隻野生麂子,目前已放歸山林。據了解,這已經是邛海瀘山景區第二次發現野生麂子。  3月26日早上9點30分許,在邛海溼地五期內,保安人員執行日常巡邏時發現了這隻麂子。經管理處人員核實,這隻麂子體型較小,應該是一隻幼獸,通過查詢和諮詢相關部門,了解到這是瀕危動物。
  • 榮昌仁義鎮驚現猴面鷹
    近日,重慶市榮昌區仁義鎮驚現這種鳥兒,經核實,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村民將猴面鷹帶回家中養傷。目前,該猴面鷹傷口已被處理,健康狀態良好,仁義鎮經發辦相關幹部及村民已將猴面鷹放歸大自然。    據了解,郭某前幾天在樹林附近的路邊發現該鳥。「我在路邊發現這隻鳥時,它的翅膀和腿部受過傷,感覺站都站不起來,也飛不走,很是可憐。」於是郭某決定將鳥帶回自己家中餵養,待其傷口痊癒後再放歸山林。
  • 中華穿山甲回家啦!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舉行野生動物放歸活動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攝大洋網訊 7月3日,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潮州市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放歸活動,包括4隻白鷳,10隻竹鼠,20條滑鼠蛇,6隻八哥等40餘只各類動物回歸大自然。其中,一隻中華穿山甲的野外放歸特別引人注意。
  • 不要混淆穿山甲種群測定和野外放歸,來源不確定不是藉口
    不要混淆穿山甲種群測定和野外放歸,來源不確定不是藉口 2019-08-12 2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追蹤:海口紅旗鎮一隧洞驚現多條蟒蛇 5條蟒蛇已被海南省動保...
    新聞追蹤《5條蟒蛇君湊一窩 請出洞》5條蟒蛇被省動保協會放歸山谷  涵洞再見我要去追尋詩與遠方蟒蛇被放歸大自然(省動保協會供圖)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4月7日訊(記者 王康景 王燕珍 文/圖)4月4日下午,海口市瓊山區紅旗鎮福宏村一涵洞內驚現多條蟒蛇
  • 餘姚現罕見白化黑眉錦蛇 現已經放歸山林
    原標題:餘姚現罕見白化黑眉錦蛇 現已經放歸山林 見習記者 鍾桑桑「我們這裡有條全身都是黃色的蛇,你們快過來看一看!」最後,陸先生把這條白化的黑眉錦蛇放歸山林了。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 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我國的中華穿山甲數量已降至約6.4...
    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我國的中華穿山甲數量已降至約6.4萬隻 圖源網絡【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進一步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文獻記載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嚴格保護。
  • 20釐米大蜘蛛「私闖民宅」 民警捕捉後放歸山林
    目前,這隻中華狼蛛已經被工作人員放歸山林。(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2020穿山甲生死之年|綠會致函希望科學救助
    近日,綠會穿山甲工作組收到志願者反映,稱2020年11月南寧海關查獲穿山甲活體並移交廣西林業局進行救助。鑑於目前我國已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且馬來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中華穿山甲一樣,均在我國本土有種群分布,並不屬於外來物種,綠會穿山甲工作組特向廣西林業局致函,望能以近自然環境的救護理論參與救助,同時為野外放歸奠定基礎,改變傳統救助方式死亡率高、野放率低的現狀。
  • 新田:村民非法捕獵販賣野生動物 民警查獲後將斑鳩放歸山林
    犯罪嫌疑人對非法捕獵和販賣野生動物的事實供認不諱,因涉嫌非法狩獵罪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當中。當天,工作人員對收繳的斑鳩作進一步檢查,確認無外傷,具備放飛條件,民警於當日將其放歸山林。森林公安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將重拳打擊非法獵捕經營野生動物行為。
  • 鄠邑民警查處非法養殖野生鳥類窩點 112隻野生鳥被放歸山林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張倩) 3月27日,在西安太平森林公園裡,西安公安鄠邑分局太平森林派出所的民警們放歸了112隻野生鳥兒。在獲得自由前,這些鳥兒被人非法飼養和售賣,鄠邑分局民警一舉打掉了這個窩點。
  • 鄱陽:近10年首次發現野生穿山甲
    7月2日中午,江西省鄱陽縣田畈街鎮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這是該縣近10年來首次發現此類物種。鄱陽縣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劉道理:這是一隻幼體,它名字叫穿山甲,是我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們近十幾年都沒發現過。據觀察,這隻野生穿山甲頭尾長約50釐米,重約2.5公斤,為幼體,全身覆蓋鱗片,呈灰褐色,身體狀況良好。
  • 東北豹幼崽因飢餓闖進吉林村莊 餵食後放歸山林
    經專家現場查看,這隻東北豹幼崽是因飢餓進入該村的,當晚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對其進行餵食後放歸山林。當日18時30分左右,琿春公安邊防大隊馬滴達邊防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在轄區春化鎮曙光村內發現一隻疑似野生東北豹。接警後,邊防派出所民警立即與當地林業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查看。經查,在曙光村村民於在善家院子中,發現一隻東北豹幼崽。  「當時它蜷在院子的角落一動不動,警惕地看著圍觀它的村民。」
  • 國內穿山甲養殖現狀如何 穿山甲養殖注意事項須知
    穿山甲表面覆有鱗片,是一種古老的物種,甚至於還有點像龍不過穿山甲本身卻比較溫順膽小,比較一般遇事就將自己團成一圈,生活習慣是晝伏夜出,以蟻類為食,生活於山林當中,一般要想捕獵得經過地區相關部門的批准。因為穿山甲比較膽小,常年穴居於山林,因此要想進行人工養殖,首先就要營造一種野生飼養的環境,這樣穿山甲的存活率才高。穿山甲算是一種比較奇特的動物了,不食肉不吃草,專吃蟻類,特別是白蟻,簡直是它的最愛,而且妹紙穿山甲每天大概要吃80~120克白蟻,而人工培育白蟻也比較麻煩,因此穿山甲的進食是飼養的一大難點。
  • 穿山甲為什麼不能吃?專家告訴你→
    據估計,一隻成年穿山甲一年能吃掉7000萬隻白蟻或螞蟻,這是我們為什麼要保護穿山甲的一個重要原因。穿山甲的生存現狀不容樂觀目前,穿山甲存在較大的滅絕風險,盜獵、非法貿易、棲息地喪失是威脅該物種生存的主要原因。
  • 加大穿山甲保護力度 嚴懲非法經營利用山甲保護級別調升
    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1989年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該物種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至今已達30餘年,其種群及棲息地狀況和保護形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中華穿山甲曾廣泛分布於我國大陸地區長江以南17個省區市,有專家認為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在我國局部區域也曾有分布。20世紀60年代,全國穿山甲資源量為85萬-90萬隻。
  • 走私穿山甲的中國式命運
    有時候,她看到的是穿山甲鱗片,堆在貨櫃裡,數以噸計,那需要從上萬隻穿山甲身上剝取。蘇菲,一個90後的女孩,她此前並沒有野生動物保護研究的履歷,目前是中國綠髮會穿山甲工作組的組長,談及工作,她顯得激動。
  •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時間:2018-11-22 15:38   來源:彭州市府辦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猴歸山鳥歸林多種野生動物 放歸白水河自然保護區 11月9日,由成都市林業園林局組織的保護月野生動物放歸活動在彭州舉行,近百隻(頭)野生動物放歸白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