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專家希望城市能迎接新機遇

2020-12-05 濟南立思辰留學

全球周小組討論了規劃,可持續性方面的挑戰

哈佛大學全球周活動周三在朗費羅廳繼續進行,討論了城市的未來。該小組成員包括設計,規劃,技術和經濟共同體的成員,採取了廣泛的方法,解決了城市領導人面臨的各種問題。

黛安娜·戴維斯(Diane Davis)是查爾斯·代爾·諾頓(Charles Dyer Norton)區域發展與城市化教授,設計研究生院城市規劃與設計系主任,他從研究城市規劃的局限性入手。例如,氣候變化正在影響城市發展。她說,但是,「環境問題無國界」,需要很少的市政當局可以提供的資源。她說,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城市從工業中心轉移到信息中心的過程也必須納入規劃之中。

在認真開始討論時,小組成員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領域解決了更多具體問題。西門子通勤和區域列車的銷售經理Christian Irmisch談到了運輸。Irmisch擁有德國卡爾斯魯厄技術學院的電氣工程學位,他承認,「火車是城市中最有效的公共運輸方式」,修建鐵路是一項長期投資,新技術可能提供更多可行的選擇。

哈佛總統德魯·浮士德(Drew Faust)開始討論。羅斯·林肯/哈佛大學攝影師

麻省理工學院城市新陳代謝研究小組主席,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約翰·費爾南德斯(JohnFernández)談到綠色建築運動的發展,討論了城市的「新陳代謝」或「城市在能源,食物和水方面的消費」。

他提出的數字表明,城市「人均」從每年最少的三到五噸資源「消耗」到150噸,他說明了未來的挑戰。他說,與農業地區消耗的兩到三噸相比,這一數字尤其令人不安。

費爾南德斯總結說:「城市新陳代謝的目標是開始定義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克萊頓·克裡斯滕森破壞性創新研究所研究員埃夫薩·奧約莫說,非洲為新興世界的城市發展提供了一個縮影。從食品到醫療保健等各種事物,來城市的新移民往往沒有機會,而是租金更高,價格更高。這不是必須的,Ojomo以奈及利亞麵條公司為例,該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基礎設施,包括發電廠和配電系統,以支持大力發展方便麵。通過這樣做,公司創造了就業機會,也服務於市場。奧喬莫說:「創新不一定是高科技。」 「解決一般人遇到的問題的創新-這就是可持續性。」

哈裡特·特雷貢寧(Harriet Tregoning)前任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他談到了政府在支持像Ojomo所述的努力中可以發揮的作用。作為案例研究,她提出了HUD的全國抗災能力競賽,該競賽提供了10億美元的救災資金。她解釋說,關鍵是首先不要徵求一個答案,也不要徵求任何答案。相反,她的辦公室鼓勵參與者尋找合作夥伴,並研究其市政當局可能面臨的獨特威脅,從氣候變化到對一名僱主的過度依賴。

她說:「這13個獲獎場所帶來了220個合作夥伴關係」。「他們在共同利益方面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獎金的範圍成倍增加。她說:「以不同的方式做非常重要。」 「這適用於所有規模。」

諮詢公司麥肯錫的資深合伙人和可持續發展專家Stefan Knupfer將對話帶回了出行和交通領域。他直接解決了氣候變化問題,對無人駕駛汽車的興起表示歡迎,並預測新技術將使城市更加清潔,安全和擁擠。

他說,效率將是這些變化的關鍵,他預計這些變化「將比人們認為的快得多」。努普弗指出,仍然存在著許多主要障礙,許多障礙在公眾中仍然存在。與許多創新專家討論的一樣,「城市將必須帶頭。」

相關焦點

  • 孔子這句話幾乎是哈佛大學校訓的文言版
    美國哈佛大學的著名校訓:時刻準備著,當機會來臨時你就成功了。孔子也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不患無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要憂慮沒有位置,而應憂慮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這句話與哈佛大學的校訓有異曲同工之妙,幾乎就是哈佛大學校訓的文言版。機會對於一個人的成功而言至關重要,而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迎接機會的到來,則更加重要。對於勤奮有準備的人而言,機會意味著成功;對於懶惰沒準備的人而言,即使再好的機會降臨也只能與之擦肩而過。
  • 哈佛專家:新冠病毒還要持續多久
    根據哈佛大學傳染病學專家的研究,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建模。但是當城市重新開放時,病毒仍將再次開始流行,而我看不到這些地方的長期計劃。」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寫道:「社會疏離措施可能需要持續數月才能有效控制傳播,並減輕病毒死灰復燃的可能性。
  • 哈佛大學研發新一代蟑螂機器人HAMR 既可陸地行走也能水下漫步
    哈佛大學研發新一代蟑螂機器人HAMR 既可陸地行走也能水下漫步  Emma Chou • 2018-07-05 14:06
  •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白樂瑞與妻子新冠病毒檢測為陽性
    網站harvardcrimson3月25日報導,24日,哈佛大學校長白樂瑞(Lawrence·S·Bacow)在給哈佛員工的電子郵件中宣布,他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是陽性,也就是說,這位校長感染了新冠病毒。
  •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導致行業倒退十年?!
    按照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心臟病專家喬納森·愛潑斯坦的描述,「整個研究領域遭受毀滅性打擊,整整一代年輕的研究人員遭受毀滅性打擊」。調查出爐:31篇論文數據造假今年10月中旬,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發布一項內部調查結果,認定曾在該機構任職的幹細胞領域頂尖專家皮耶羅·安韋薩教授有31篇學術論文存在實驗數據造假,需要撤稿。
  • 哈佛大學校長新冠肺炎康復:「感覺一夜間變成120歲老人」
    據美國哈佛大學校刊《哈佛公報》報導,此前確診新冠肺炎的哈佛校長勞倫斯·巴科(Lawrence Bacow)及其妻子已從感染中康復,「現在感覺好多了」。您能談談哈佛大學的學者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為解決冠狀病毒而進行的一些合作和工作嗎?巴科: 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是在新冠病毒對美國造成嚴重衝擊之前,就與中國廣州呼吸健康研究所( Guangzhou Institute of Respiratory Health)的同仁們開展合作。
  •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影響有多大
    哈佛幹細胞專家論文造假導致行業倒退十年?!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近期發布一項調查結果,在醫學領域,尤其是幹細胞研究領域掀起軒然大波。調查稱,作為心肌再生領域開創者和頂尖人物的皮耶羅·安韋薩教授有31篇學術論文存在數據造假,應予撤稿。
  • 哈佛大學校長夫婦確診新冠肺炎!美國成全球第三大受感染國家
    美國當地時間3月24日上午,哈佛大學在官方推特中發布推文稱,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巴考及其夫人阿黛爾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為陽性,現正居家治療。哈佛校長勞倫斯·巴考在致哈佛社區郵件中宣布,自己和妻子的檢測結果呈陽性,均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 哈佛校長夫婦何以感染?美國各大學在疫情中掙扎
    Bacow )就在一份致哈佛社區聲明中宣布,自己和妻子均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同一天,被譽為「病毒獵手」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感染與免疫中心主任、傳染病學專家利普金教授(Walter Ian Lipkin)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利普金教授目前僅有發燒、咳嗽等輕症現象。對媒體表示,自己的感染說明任何人都可能暴露在新冠病毒之下並被感染。目前紐約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達到15597例。
  • 哈佛大學:為自動駕駛汽車鋪平道路
    哈佛大學目前的努力正在幫助政府官員制定有關自動駕駛汽車的早期政策,並為有用的未來法律提供建議。努力的範圍從在包括波士頓在內的四個地方的馬拉松討論會到與波士頓官員一起解決類似問題的哈佛學生。喬恩·蔡斯/哈佛大學攝影師市長新城市力學辦公室的聯合主席克里斯多福·卡特說:「大體上,我們把重點放在路邊管理上,這是我們應該解決的下一個共享部分。」城市的車輛程序。「我們可以將其用作激勵某些行為,以及激勵某些類型的車輛或企業的工具。」
  • 鍾南山院士聯手哈佛大學攻堅新冠病毒;我國首顆5G衛星通信試驗成功...
    近日,鍾南山院士及其團隊在廣州與哈佛大學醫學專家再次進行了視頻會議,就新冠肺炎快速檢測診斷、臨床救治、藥物篩選、疫苗研究、流行病學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交流研討。參與本次會議的人員包括鍾南山院士、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教授、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院長George Q. Daley、哈佛大學醫學院副院長David Golan、哈佛大學醫學院免疫系主任Arlene Sharpe、麻省總醫院-麻省理工-哈佛雷根研究所主任 Bruce Walker、恆大集團總裁夏海鈞等。
  • 哈佛大學與當代高等教育——德裡克·博克訪談錄
    企業對於大學科研的新發現與新方向將有更好的了解, 而大學的科學家通過為企業開展諮詢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他們能接觸到以前接觸不到的資料庫, 他們能知道企業的難題在哪裡, 從而知道應該開闢什麼新的科研課題。甚至於有的教授自己創辦公司以後對自己的科研都有幫助, 比如他的公司為他帶來了更多的科研經費, 這比從聯邦政府那裡申請科研經費要容易得多。
  • 哈佛大學地理系的滅亡與地理學的重生
    在哈佛大學,1948年地理系的滅亡對哈佛、對美國地理學界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但是哈佛的地理學發展實際上並沒有停步。哈佛大學就是哈佛大學,不愧是學術的天堂,沒有地理系一樣可以引領地理潮流,可以影響世界。哈佛大學地理學發展只不過換了一種嶄新的發展方式而已。
  • 新冠肺炎患者為何失去嗅覺?哈佛大學研究給出解釋
    哈佛大學研究給出解釋 圖源:GETTY海外網7月29日消息通過精確定位最易受新冠病毒感染的細胞類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了患者的嗅覺是如何被改變的。通過對各種數據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會攻擊支持嗅覺神經元的細胞,而嗅覺神經元負責探測味道並將其傳遞給大腦。哈佛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桑迪普·羅伯特·達塔表示,「我們的發現表明,新型冠狀病毒不是通過直接感染神經元改變病人的嗅覺,而是通過影響支持細胞的功能。」
  • 對話哈佛大學教授:後疫情時代城市如何可持續發展
    ,哈佛大學教授愛德華·格雷澤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對後疫情時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出見解。在書中,格雷澤教授將城市稱作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因為城市的聚集作用,將人類所有最高質量的資源都集合在了一起,並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在採訪中,格雷澤教授也強調了這一觀點,他說中國有著上千年的城鎮化歷史,從某種意義上城市推動著這個文明的發展。然而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城市同樣面對著問題和挑戰。隨著人口和資源的向城市集中,交通擁堵,汙染等「城市病」層出不窮。
  • 哈佛專家:新冠病毒不會使人類文明屈服,但確實在一段時間內它把...
    CBS新聞記者採訪了美國流行病學專家、哈佛大學的Marc Lipsitch。Lipsitch警告說,世界上40%~70%(後調整為20%~60%,下同)的成年人將會感染新冠病毒,其中1%會因病毒引發的肺炎等症狀死亡。該病毒可迅速傳播,且感染者在知道自己被感染之前(潛伏期或無症狀感染者)也可傳播病毒。
  • 洞見未來 賦能機遇 | 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論壇暨馬光遠經濟講座...
    為洞鑑自貿區建立對於北京及副中心城市發展重要意義, 12月2日,「洞見未來 賦能機遇」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論壇暨馬光遠經濟講座成功舉辦。聚焦新時期、新機遇、新任務,共同探討通州區域的未來價值;剖析城市區域發展經濟增長引擎;深度挖掘區域的價值潛力。
  • 哈佛大學現「招生醜聞」,給錢就能上,清華大學無奈「躺槍」
    哈佛大學現「招生醜聞」,給錢就能上,清華大學無奈「躺槍」 前幾天,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版報導了一則關於「哈佛大學」的招生醜聞,新聞很明確指出有一位美籍華人(趙捷),為了讓自己的兩個兒子都能上世界名校哈佛大學,於是就拿150萬美元向哈佛大學擊劍隊教練(皮特·布蘭德)行賄。
  • 海航集團再次入選哈佛大學商學院教學案例
    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在哈佛大學會見哈佛商學院院長尼汀·諾裡亞。  人民網紐約電(記者 殷淼)日前,海航集團再次入選哈佛商學院商業案例,這是海航集團自2005年首次入選以來第4次入選哈佛商業案例。  據了解,海航集團曾以《海航集團:民航業的改革者》、《海航集團:開啟中國航空運輸業的新方向》和《海航集團: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球卓越企業》的案例分別於2005年、2008年和2016年入選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學案例。
  • 新基建、新機遇 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
    作為大會重要主題論壇之一,「2020新基建助力產業網際網路發展主題論壇」於28日下午正式召開。該論壇圍繞「新基建」這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邀請到新基建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人工智慧、網絡安全及智能製造業領先企業代表等,共同探索「新基建、新機遇,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的焦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