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聯手哈佛大學攻堅新冠病毒;我國首顆5G衛星通信試驗成功...

2020-12-13 雷鋒網

鍾南山院士聯手哈佛大學攻堅新冠病毒

近日,鍾南山院士及其團隊在廣州與哈佛大學醫學專家再次進行了視頻會議,就新冠肺炎快速檢測診斷、臨床救治、藥物篩選、疫苗研究、流行病學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交流研討。參與本次會議的人員包括鍾南山院士、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教授、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院長George Q. Daley、哈佛大學醫學院副院長David Golan、哈佛大學醫學院免疫系主任Arlene Sharpe、麻省總醫院-麻省理工-哈佛雷根研究所主任 Bruce Walker、恆大集團總裁夏海鈞等。

哈佛校長Lawrence S.Bacow表示,哈佛大學非常感謝有機會參與攻克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題,他對哈佛大學和鍾南山率領的廣州呼研院共同合作、發揮各自科研優勢攻克新冠病毒肺炎充滿信心。

鍾南山院士表示,相信通過三方共同努力,一定能儘快形成一批科研成果,一定能對疫情防控、患者救治起到積極作用,最終徹底消除新冠病毒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脅。(人民日報)

國內新聞

國家衛健委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2月20日訊,國家衛健委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傳播途徑將「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改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接觸」前增加「密切」二字。增加「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中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第六版診斷標準取消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的區別。統一分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兩類。

第六版方案增加「康復者血漿治療」,建議適用於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用法用量參考《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方案(試行第一版)》。(億歐)

受疫情影響,6000萬部手機滯銷,其中2000萬部是華為

2月20日消息,據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的報告指出,2020 年春節期間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下滑了 50%~60%,目前市場有近 6000 萬部手機滯銷。

分析機構作出預測,認為此次疫情讓各大城市交通受限,北上廣深等城市客流量也明顯下降,是這些手機滯銷的主要原因。(網易科技)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疫情不會改變中國5G發展的良好勢頭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2月20日消息,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18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改變中國5G發展的良好勢頭,高通將深入加強與中國合作夥伴的技術合作,以期在抗擊疫情等公共衛生管理方面發揮5G的技術優勢。

孟樸表示,儘管疫情會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一些短期的不確定因素,但一些經濟新業態會在5G技術的賦能下得到進一步推動和升級發展,包括移動電商、無人零售、虛擬社交、在線娛樂、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網絡辦公、智慧城市等。(新華社)

IDC:2020年中國雲計算市場十大預測 多雲和雲原生將成主流

近日,IDC近日發布《2020年中國雲計算市場十大預測》,表示多雲和雲原生趨勢將漸漸成為主流。其中,報告預測內容包含分布式雲、API生態、多雲管理、數字採購、雲堆棧擴展、自動化開發生命周期、行業應用規模化、雲管理服務商、數據大爆炸和超敏捷APP。

IDC中國企業級研究部高級研究經理劉麗輝表示,雲計算十大預測主要涉及雲基礎設施、雲開發、雲應用和雲管理四個方面,其中多雲/混合雲、雲原生的預測過半,因此推算這兩個方向將成未來主流發展趨勢。為迎接新發展挑戰,各大雲服務商要做好充分技術準備及應對策略。(新浪科技)

華為承建馬爾地夫斯裡蘭卡海纜項目 總長約840km

近日,華為海洋宣布,該公司已經獲得承建由馬爾地夫--斯裡蘭卡的海纜項目(Maldives Sri Lanka Cable,簡稱MSC)的合同。

MSC海纜系統將應用華為海洋的高輸出功率鈦合金海底中繼器,可實現130公裡以上的跨段長度,以減少中繼器的使用數量,在保證相同傳輸容量的同時降低建設成本。

據悉,MSC海纜將於2020年底投入商用,目前已經進入實施階段。該項目將為馬爾地夫和斯裡蘭卡當地居民和企業提供高速、穩定、充足國際帶寬,並促進當地數字經濟的發展。(網易科技)

我國首顆5G衛星通信試驗成功

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 10Gbps 的低軌寬帶通信首發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在軌30天後開展了通信能力試驗。銀河航天2月19日披露,這顆5G衛星在國內第一次驗證了低軌Q/V/Ka頻段通信能力,並取得了通信試驗的成功。

銀河航天首發星型號負責人常明介紹,銀河航天首發衛星入軌以後,按照飛行程序姿態機動和模式切換正常,星載軟體、綜合電子、測控系統運行正常,銀河航天將繼續開展Q/V/Ka等頻段的通信性能測試。今後,太空網際網路有望成為5G乃至6G時代實現全球網絡覆蓋的重要解決方案。

常明介紹,銀河航天首發星開展的一系列試驗和測試將實現產品定型,後續發射的5G衛星將進行批量化生產。(北京日報)

國外新聞

法政府利用AI追繳逾7億歐元稅款

近日,法國經濟部宣布,由於改進了稽核稅務資料算法,2019年法國追繳偷漏稅金額達到7.85億歐元,比2018年度的3.42億歐元增加130%,使2019年法國稅收總額超過90億歐元。

報導指出,兩年前法國稅務部門引入人工智慧算法,現在結出豐碩果實。2019年,人工智慧遴選出10萬起可疑申報,而稅務部門從中追繳的稅金及罰金總計達到了7.85億歐元。

這套人工智慧算法名為CFVR,意即「鎖定欺詐及評估申請」,一開始主要針對法國500家企業,隨後擴展到3700個應課稅家庭。(歐洲時報)

微軟新Office應用正式發布iOS版

雷鋒網2月20日消息,微軟已經在Android平臺發布了Word、Excel 和PowerPoint三合一Office應用,如今iOS版Office應用也已經在App Store正式推出。

新的Office移動應用聚合了所有文檔,可以快速打開最近的文檔,集成了Sticky Notes。還支持從電腦發送文件到手機、將圖片轉換成文字或表格、掃描圖片或文檔至 PDF(Office Lens功能)、掃描二維碼、PDF 數字籤名等日常功能,還支持第三方存儲和Office模版。

微軟今天也預告了新版Office接下來的功能,包括Word聽寫、Excel卡片視圖、PowerPoint大綱轉PPT功能。(新浪科技)

歐盟將創建歐洲數據市場,追趕中美數字科技

2月20日消息,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計劃創建一個單一的歐洲數據市場,試圖匯集該地區深厚的工業專業知識,提升技術實力,追趕矽谷及中國重量級企業。

這項計劃是歐盟執行官周一提出的一系列數字市場改革的一部分,其中還包括控制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等公司數據控制權的措施。委員會提案中的其他內容包括新規則,涵蓋跨境數據使用、數據互操作性和製造業、氣候變化、汽車工業、醫療保健、金融服務、農業和能源標準。

除了單一的歐洲數據市場之外,歐盟委員會還計劃創建以關鍵行業為中心的小型數據市場。該計劃與一些歐盟國家對美國主要科技公司徵收數字稅的舉措同時出臺,美國政府譴責這些舉措等同於保護主義。(路透社)

美國稅局起訴Facebook 指控其欠稅90億美元

北京時間2月20日消息,據外媒報導,Facebook公司本周二在舊金山法庭開始面對一樁稅務訴訟。 美國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指控這家全球最大社交媒體公司欠下了90多億美元的稅務,這筆稅與該公司將利潤轉移至愛爾蘭的決定有關。

Facebook是全球第二大在線廣告銷售商,僅次於Alphabet旗下的谷歌。去年第四季度,其核心社交網絡的月用戶增長了8%,達到25億。每月大約有29億人使用該公司的下列應用程式之一: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或Messenger。(新浪科技)

Uber使用旅行報告工具提高乘客安全

近日Uber宣布,它將在其應用程式中推出一項新功能,允許乘客在旅途中報告非緊急安全問題。該公司表示,從一開始,反饋就是Uber的一部分,但研究顯示,由於分心,乘客可能不會在事後報告所有事情。現在,他們將能夠在乘客記憶猶新的情況下報告行程中的問題。

Uber表示,建立額外的報告渠道,Uber旨在鼓勵人們在方便的時候分享反饋,這有助於Uber更好地查明問題並指導幫助開發安全解決方案。(新浪科技)

特斯拉軟體被曝存漏洞

2月20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計算機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McAfee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的司機輔助駕駛系統存在潛在漏洞。他們通過在限速標誌上粘貼電子膠帶,從而誘使特斯拉汽車在限速區超速行駛。

McAfee高級威脅研究主管史蒂夫·波沃爾尼(Steve Povolny)表示,去年結束的18個月研究結果表明,特斯拉司機輔助駕駛系統中使用的機器學習存在弱點。其他研究表明,物理世界的變化會使這些系統變得混亂。(騰訊科技)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我國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電子科技大學」微信公眾號11月6日消息: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戳視頻,一起看震撼發射現場!
  • 首顆6G通信試驗衛星成功發射,驗證太赫茲技術提升通信速率
    央視新聞11月6日消息,今天(6日)上午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為了驗證該型火箭技術的成熟可靠,2015年,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進行了長徵6號首飛試驗,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為我國後續重型運載火箭長徵5號和長徵7號的運用實踐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電子科技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瞬間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 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記者丨樊英 許雯圖據電子科大官方微信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是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與微納星空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徐揚生教授表示,此次研製發射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成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成都11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電子科技大學今天對外公布,由該校和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的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當天上午11時19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據悉,這是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 我國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6G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在這13顆衛星中,有一顆名為「電子科技大學號」,它是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揚生教授表示,此次研製發射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是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標誌著我國航天領域探索太赫茲空間通信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 6G有哪些新技術?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6G有哪些新技術】記者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6g網絡什麼時候上市?
    11月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全球首顆6G通信試驗衛星上的太赫茲技術告訴你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其中一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是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的全球首顆面向6G的太赫茲通信試驗衛星。
  • 聯手恆大鐘南山抗疫進展神速 哈佛醫學院院長:史無前例
    哈佛鐘南山恆大共同召開線上會議今年2月,恆大集團攜手哈佛大學、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成立"中美新冠病毒肺炎科研攻關專家組",因匯集中美最頂尖醫療科研專家,被網友稱為國際抗疫"豪華天團",一舉一動備受關注。5月15日,哈佛醫學院召開線上媒體發布會,首次披露三方合作抗疫最新進展。
  • 全球首顆6G衛星發射成功!比5G快100倍,什麼是6G?
    11月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太赫茲通信技術領先全球
    今天對於四川來說是一個不尋常的一天,就在今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太赫茲通信技術領先全球長徵六號此次發射任務重大,除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同時還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徵六號火箭的國際訂單)和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太原號」科普衛星(八一03星)送入同步軌道。提到6G很多網友表示已經跟不上科技進步的步伐了,有很多網友表示:科技發展這麼快了,5G都還沒用上呢。
  • 全球首顆6G衛星發射成功!比5G快100倍,什麼是6G?
    11月6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首次技術驗證。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研發方之一的國星宇航最快明年登陸...
    鈦媒體11月6日消息,今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這標誌著,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正式進入6G探索時代。另據央視新聞報導,此次任務中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可謂「一箭十三星」,除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還搭載發射了NewSat9-18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研發方之一的國星宇航最快明年登陸資本市場
    鈦媒體11月6日消息,今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正式進入6G探索時代。另據央視新聞報導,此次任務中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可謂「一箭十三星」,除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還搭載發射了NewSat9-18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瞬間 本次發射的6G衛星命名為「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
  • 電子科技大學號: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11月6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箭13星,其中包含一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根據信息顯示,「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
  • 新突破!我國成功發射「6G衛星」,繼5G後再次領跑全球
    原創 杜峰 通信信息報繼5G時代實現彎道超車後,中國6G有望再次全球領先。據相關媒體報導,近日全球第一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對鍾南山院士新冠病毒「環境傳人」的研判不可姑妄聽之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環球網12月19日) 鍾南山院士作為我國資深傳染病醫學專家,在傳染流行病研究方面功績卓著,武漢發生疫情後,鍾南山院士忘我工作,對阻止疫情立下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