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出價800萬賣傳家寶,文物局只給1萬被拒,轉身1980萬賣給故宮

2020-12-04 奇聞趣談史

文物這兩個字,聽起來就讓人熱血澎湃,它是人類歷史上遺留傳承下來的產品或遺蹟,它的存在彌足珍貴。

當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搶走了大批量的文物,後來日軍又來了,為了不讓剩下的文物再落入他國之手,1933年山海關失陷後,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決定將故宮的文物分批次運走。

故宮文物遷移

文物分五批運走,第一批就是瓷器玉器銅器等各種古物,共計兩千六百三十一箱,第二批是圖書館的各種古籍藏書,共計一千四百一十五箱。

第三批是文獻館和秘書處,他們開始裝箱較晚,卻比前三館都裝的多,共計五千六百七十二箱。

從1933年的二月到五月,歷時三個多月,故宮博物院共往外運出了一萬三千四百九十一箱。

還有其他各機關附贈文物六千零六十六箱,在上海租的庫房都放不下,只好又在英租界租了一處庫房,兩處都放的滿滿當當。

從1925年紫禁城改名,故宮開始了近五十年的動蕩歲月。百萬件國寶在戰爭中顛沛流離,先從北京運往南京,再由南京運往上海,後來上海又發生戰爭,這些國寶不得不又一次轉移。

之後就是再次運往南京,又運到四川峨眉大後方,之後戰爭結束,這些國寶才得以重見天日,重回故宮。

這一路歷經戰火與險途,歷經15年的風霜雪雨,中間被轉手無數次,可文物被送回故宮時,一件都沒有少,損壞不過萬分之一,堪稱是一個歷史奇蹟。

張先《十詠圖》

北京有一條著名的古文物街叫北京琉璃廠,這條街上向來繁榮,每天都有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前來淘寶。

這天北京文物公司的總經理秦公,向往常一樣平靜地坐在辦公室裡,忽然來了一位神秘的老先生,他帶了一件寶貝,讓秦公平靜地心忽然劇烈的震顫起來。

這位神秘來客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卷古畫說:"我這裡有一幅畫,我想知道他的價值,煩請您給看看,好嗎?"

秦公是有名的書畫專家,他只一眼就看出了這畫價值連城,是件古物。

展開花卷,映入眼帘的就是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誦芬寫妙",這是一幅山水人物畫,畫中有亭臺樓閣,也有花草樹木,環境優雅,氣勢恢宏,還有孩童結伴玩耍,遊人相聚於亭中。

整個場面都透露出一種平和安靜,盛世繁華的景象,畫卷上還有許多題字和註解,印章更是多到數不勝數。

每一個微末細節都在告訴他,這幅畫是真跡,而且是北宋年間的畫,畫的主人叫張先,這是他一生唯一一幅有記載的畫。

畫的是他父親生前詩作裡描寫的場景,對父親的想念促使他畫成了這幅畫,仿佛這樣他就和父親處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目光所及,看的是同樣的風景人物。

畫中所記載的當時的文化活動還有時人的穿搭生活習慣,都是現存的唯一的第一手資料,這畫流傳有序,後來被清廷收藏,乾隆帝,嘉慶帝,宣統帝,各位帝王輪番在上面蓋章,整幅畫上印章無數。

秦公通過和老先生聊天得知,這幅畫是他從祖上傳下來的,他家祖上是溥儀的近身侍衛,這畫是溥儀賞給他們家老祖宗的,老祖宗又把他當傳家寶傳下來。

如今傳到他這裡,家裡實在困難,就想著拿出來賣了,本想著是國家的文物,想800萬賣給文物局,誰知文物局說他這畫不值錢,就給1萬塊。

老先生是又生氣又捨不得,這才拿到這裡,想看看這畫到底值多少錢。

秦公聽後立馬跟老先生保證說,這就是真的,他願意替老先生拍賣這幅畫,為了讓老先生放心,他提前給了老先生200萬做定金。

在之後,他就放出消息,告訴大家《十詠圖》出世了。消息放出去後,一時間各界人士紛沓至來,吸引了許多收藏家的目光,連故宮博物館都派了人來。

這畫可稱之為國寶,即是國寶,那是絕不能讓它離開中國了,故宮博物館緊急向上面請求撥款,決定無論怎麼樣都要保住這幅畫。

1995年瀚海秋拍,當時的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和書畫鑑定專家親自前去現場,經過激烈的競價,最終以1800萬的價格,加上180萬的佣金,共花費1980萬,終於買下了這幅畫。

這幅畫如今正在故宮博物館展出,歷經幾次翻轉。這幅畫"進宮"又"出宮",再又"回宮",也算是萬幸之至。

國寶南遷遭反對

故宮博物院,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二十四位皇帝的居所,奇珍異寶無數。可為了守護這些國寶,我們也付出了血的代價。

當初國難當頭,故宮博物館領頭提議要把這些國寶裝箱南遷,並開始挑選箱子,不曾想被媒體知道了,媒體已經曝光,就引起了民眾的極大反響。

反對文物南遷的聲音一度佔領上風,反對者大多認為,古物南遷的行為就是在動搖民心,人民還沒有撤呢,你就先把文物搬走了,這不是重物輕人嗎?

更有甚者說,敵人還沒有打到北平呢,你就要先帶著東西逃走,這不就是還沒打,就認定了自己會輸嗎?這是在動搖軍心啊!

還有人,例如胡適,實在擔憂南遷到哪裡才算安全呢?再說了散出去容易,再聚起來,就猶如你把一把沙子散出去,想再聚起來可太難了。

南遷之路猶如上青天

支持古物南遷的人則認為,國土失去了,我們可以收復,可古物如果被搶了,想要收回來簡直是不可能,前不久的八國聯軍侵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正是因為有前車之鑑,我們才更應該引以為鑑,所以當北平再一次遭遇外敵壓境時,同意古物南遷的聲音終於佔了上風。

而當初反對國寶南遷的人士有許多也加入了南遷的行動中,為了防止反對南遷的勢力聯絡搬運工,北平戒嚴,把反對南遷的領頭人士都暫時拘禁起來。

在南遷過程中還發生了所謂的"易培基盜寶案",有人指責故宮博物館館長監守自盜,氣的易培基含恨而終。

"八一三"事變時,上海也將陷入戰亂,不得已國寶們又開始西遷,由於當時情勢危急,政府徵用了所有的人力物力,至南京時,任由2900箱國寶尚未運出,就發生了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

古物西遷分三路,最終匯聚到抗戰的大後方四川,一路上歷經艱險,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為之犧牲者不在少數。

中途頻繁遭遇日軍轟炸,也過過沒有橋梁的大河,我們就用竹筏一點一點的把書籍,古物都運過去了。

在嚴冬翻越白雪皚皚的秦嶺,"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可為了國寶,我們硬生生的翻過去了。

後來古物存在峨眉,又經歷一次大火,,看護人員和民眾拼死相救,才沒有讓火勢蔓延到文物保護區。

當時除了政府主導,民間也有許多組織人事都自發加入了保護文物的行列,一起守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

結語

在動蕩不安的戰亂年代,時刻都有危險,直到抗戰勝利,國寶們又運回北京博物館,經查,無一丟失,儘管遇到數不盡的危險,但國寶損失不過百餘件,數以百萬件,損失百件,不過萬分之一,大家都稱"古物有靈",這真是一個奇蹟。

這確實是一個奇蹟,是仰仗上上下下各階層,各方面人經過流血流汗,共同鑄就的奇蹟!

相關焦點

  • 老人叫價800萬賣祖傳字畫,專家估價1萬,老人轉身賣了1980萬元
    但曾經有個老人叫價800萬賣祖傳字畫,卻被專家估價1萬,老人轉身就賣了1980萬元。同樣的一幅畫,為什麼會出現跳樓價般的差距?如果老人相信了這個專家的話,豈不是要虧大了?賣畫的老人1995年,這個年近七旬的老人,拿著自己祖傳的畫作到當地的文物局找專家,想請他們幫忙鑑定自己的這幅畫到底值多少錢。因為自己著急用錢,所以他把自己內心的估價告訴了這裡的專家。
  • 老漢開價800萬賣祖傳字畫,專家說最多值1萬,老漢轉身賣了1980萬
    有這麼一位老漢開價800萬售賣自己的祖傳字畫,可惜經過專家鑑定之後說此畫的價值僅僅只值1萬,最多能給他1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漢徑直離開之後轉身賣了1980萬元!據老人所述,這幅畫是自己的祖傳寶物,自己的爺爺那一代傳下來的,所以自己一直視為珍寶。
  • 老漢開價800萬出手祖傳字畫,專家說頂多值1萬,老漢扭頭賣1980萬
    有這樣一位老漢開價800萬出手自己的祖傳字畫,然而專家鑑定後卻說這幅畫頂多值1萬元,不過讓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老漢離開之後扭頭賣了1980萬元!據老人所述,這幅畫是自家的祖傳寶物,是爺爺那一輩傳下來的,所以自己一直把此畫視為珍寶。後來家裡面經濟狀況出了問題,為了緩解家中的經濟情況,這才忍痛割愛。
  • 九愛手機halove H1發布 2999隻賣給父母
    九愛手機halove H1發布  2999隻賣給父母     與傳統通過放大字體、提高音量等粗放型階段的老年機不同採用高通八核心處理器     邵晨曦告訴我們九愛歷時140天對861位父母和623為子女深入調研發現,父母和年輕人同樣喜歡大屏高顏值高性能的手機,為此halove H1還配備了更高清的5.5英寸JDI屏幕,配備前置800
  • 故宮紀念鄭振鐸誕辰120周年
    他就是新中國第一任國家文物局局長鄭振鐸先生。日前,「紀念鄭振鐸先生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在故宮建福宮花園敬勝齋召開,與會嘉賓一起回顧了鄭振鐸先生的過往。  鄭振鐸先生是我國近現代學貫中西的文學家、翻譯家,同時也是優秀的史學家、文物鑑賞家和收藏家。他19歲考入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今北京交通大學)。五四時期他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與瞿秋白合編《新社會》旬刊。
  • 村民養出一頭「長角牛」,牛角長度近1米,出價30萬主人也不賣!
    在古代人們曾以牛為名,給老人們祝壽,以表示對老人的尊敬,可見牛這一種動物是有靈性的,也備受人們的喜歡。牛不僅能供及給人類食用,還能幫助農民耕種,在農村牛是見怪不怪的了,但美國的這頭牛就厲害了。 美國村民養了兩頭長角牛,其中一頭牛角非常的厚大而厚,讓人看了都擔心這頭牛是否會因牛角太重,而得頸椎病了,而另一頭長角牛,光是角的長度就接近了1米的程度
  • 網傳漁民捕獲一條128斤重野生黃花魚 賣了310萬!
    據悉,這隻黃花魚通體金黃,賣相很好,最終以310萬的高價被一位神秘客人買走。這在當地產生了不小的震撼。(重量128斤)野生黃花魚數量稀少,目前瀕臨滅絕。這種魚的魚膠甚為珍貴,素有貴如黃金之說。新聞詳情2009年4月,福建福鼎市兩個漁民出海時,撿獲一條奄奄一息的84斤重黃唇魚,一名溫州老闆以98萬元買下,一轉手以125萬賣給一個廣州老闆。
  • 丹宸永固: 故宮的歷次重修
    新中國成立後的大修   新中國成立後,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至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國務院雖每年向故宮撥出維修專款,但古建專家們賴以增長經驗的大修只進行過兩次,第一次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另一次在1974年。
  • 老人遊故宮迷路 決定靠太陽辨方向走回家(圖)
    餘老伯說,旅行社帽子上的電話字太小,自己又不識字,所以無法聯繫到家人  老人遊故宮迷路  在故宮迷了路  老人打算走回家  昨天上午,記者看到餘老伯時,他的腳部發腫、有水泡。  餘老伯說,他參加的是瑞安一家旅行社北京六日遊,10月12日出發。根據行程安排,13日是在北京故宮遊玩,17日結束旅程返回瑞安。
  • 浙江老人遊故宮迷路 靠太陽辨別方向走6天到天津
    在北京故宮跟丟了旅行團後,餘老伯打算徒步走回家去,花了6天5夜,他到達天津。幸運的是,餘老伯的親屬找到了餘老伯。  「我再不敢出去旅行了!」餘老伯心有餘悸。這段「京囧」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在故宮迷了路  老人打算走回家  10月24日上午,記者看到餘老伯時,他的腳部發腫、有水泡。
  • 當年那隻搶手的「中國第一藏獒」,被富豪3000萬拿下,後來怎樣了
    當年那隻搶手的「中國第一藏獒」,被富豪3000萬拿下,後來怎樣了現在大家都喜歡養寵物來陪伴自己,給寵物一個家的同時,這些寵物也能陪著自己,一些寂寞,當然,市面上的寵物大部分都是貓啊狗啊之類的,也有一些比較稀有的寵物像蜥蜴和蛇等冷血動物
  • 浙江一老人遊北京故宮迷路,靠太陽辨別方向走了6天到天津
    在北京故宮跟丟了旅行團後,餘老伯打算徒步走回家去,花了6天5夜,他到達天津。幸運的是,餘老伯的親屬找到了餘老伯。「我再不敢出去旅行了!」餘老伯心有餘悸。這段「京囧」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在故宮迷了路老人打算走回家10月24日上午,記者看到餘老伯時,他的腳部發腫、有水泡。
  • 天價藏獒值800萬主人不賣 配種前必吃蟲草羊腎
    號稱天價藏獒的「天龍」 記者 史宗偉 畢克勤 攝這隻藏獒 800萬元主人也不賣配種一次要價15萬,繁育的頂級小犬要賣百萬元>昨日,來自西南各省市的近百隻藏獒齊聚陳家坪展覽中心,在西南首屆純種藏獒展上一展雄風。
  • 638萬件!北京可移動文物盤清家底兒
    原標題:638萬件!北京可移動文物盤清家底兒   截至4月1日,北京申報的普查可移動文物達6383254件/套,佔全國的18.93%。其中,珍貴文物數佔全國的22.76%,可移動文物普查總數與珍貴文物數量均居全國前列,珍貴文物數全國第一。
  • 夾縫裡的單霽翔:故宮院長想做事也得「抖機靈」
    上元燈節夜遊故宮的活動還沒結束,爭議已經從四面八方湧來。人們對這次活動的熱情超過了單霽翔和工作人員的預期,3500張門票卻有3000萬人在搶。黃牛手中贈票的價格一路炒到1萬5,堪比當紅小鮮肉見面會門票。「全國各地的都在搶。」黃牛老鍾向諮詢者分析門票緊俏的原因,他手裡的一張贈票就以1萬2的成交價被一位山西煤老闆買下。
  • 老人挖出雪白太歲賣了50萬 網友:太歲這麼值錢?
    原題:老人挖出雪白太歲值50萬揭秘秦始皇找尋不老藥——來源:中國網-中國新聞網  導讀:近日,青島城陽一老人挖出雪白太歲,賣得50萬元。據了解,老人是一郭姓棗農,今年70多歲,因種植的棗樹得了病,要砍掉重栽。
  • 【2020轉165】一個騙子自述:我是這樣把保健品賣給老人!
    1、洗腦一家來自浙江溫州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我就讀的中醫藥大學校招,招聘面試官並沒有告訴的是,這是保健品銷售。與公司籤約後,我和同伴們被溫州總部安排在雁蕩山參加了為期一周的封閉式培訓。
  • 鄭振鐸當年如何搶救古籍文物,國家典籍博物館與故宮展開紀念
    就任國家文物局局長之後,他主持成立了文物徵集小組和北海團城文物收購點,陸續將王獻之《中秋帖》等許多文物精品收歸國有。且自己又率先垂範,將其多年購藏的六百餘件陶俑悉數捐獻給了國家。他還倡議從事文物工作的人員,不能購買和收藏文物。
  • 故宮博物院也是自負盈虧單位,館長低調的說前年只有15億
    從沒想到中國企業家年會的現場這位大咖竟然如此之大,掌管著全北京面積最大和房屋數量最多並且在北京正中心的故宮的掌門人。很多人都想不到為什麼故宮博物院院長會來參加中國企業家年會並成為演講嘉賓,當聽過院長的演講後無不佩服這個上了年紀的老人,這個故宮的掌舵人竟然還有一腔熱血並將故宮再次救活。
  • 《尋寶》 20160101 我有傳家寶
    《尋寶》 20160101 我有傳家寶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一支點翠髮簪、一把太師椅、一套文房四寶……一件件傳家寶中蘊含的是先輩的智慧,傳承的是中華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