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植物保護|上海:秋季遷徙鳥類環志工作啟動

2020-09-22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本號訊(9月21日)隨著秋季鳥類遷徙高峰的到來,上海秋季遷徙鳥類環志工作在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啟動。東灘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最東端,為國際重要溼地,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網絡的中轉站之一,也是我國非常重要的遷徙鳥類環志點。近日,上海市野保事務中心組織人員赴東灘保護區參與鳥類環志工作。

圖片來源:網絡

崇明鳥類環志採取的獨特的上黑下白標識,通過回收環志鳥,可以了解候鳥遷徙的行蹤、年齡以及種群數量等寶貴信息。環志採樣工作主要包括環志佩戴、測量鳥類個體數據、拍照、採血、安裝追蹤器和放飛等內容。本次環志採樣涉及候鳥包括黑尾塍鷸、斑尾塍鷸、紅頸濱鷸和翹嘴鷸等,環志工作組挑選狀態良好、體型較大的黑尾塍鷸和斑尾塍鷸個體安裝了GPS定位裝置,以跟蹤其遷徙路線,為進一步開展遷徙候鳥研究工作採集數據。

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圖片來源:網絡

通過環志工作研究和分析遷徙鳥類的活動規律,是國際野生鳥類科研和保護工作的一項重要的措施,其工作成果對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上海市開展禽流感主動預警工作的重要支撐。(新聞來源:上海市林業局 編輯 王強)

相關焦點

  • 雲南鳥道雄關今年環志候鳥136種3083隻
    鳥道雄關位於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境內,每年秋冬交替時節,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候鳥從這裡經過,飛往緬甸、印度等地越冬,是候鳥遷徙的咽喉要道。經過全體環志人員努力,國際鳥類環志巍山站鳥道雄關今年共環志候鳥136種3083隻,其中琉璃藍鶲、紫壽帶、紅眉朱雀、赤朱雀等10種鳥類系首次亮相。
  • 雲南鳥道雄關今年環志候鳥136種3083隻
    △斑喉希鶥△橙翅柳鶯△赤朱雀據介紹,今年巍山縣林業和草原局組建了29人的鳥類環志工作組,於10月中旬全面啟動候鳥環志工作。鳥類環志是世界上用來研究候鳥遷徙動態及其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鳥類環志工作,可以了解鳥類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的關係、確認鳥類遷徙路徑、研究鳥類的生活史、研究鳥類的種群生態以及監測和研究疫源疫病。鳥類環志要在鳥類集中的地點(繁殖地、越冬地或遷徙中途停歇地)捕捉後,將帶有國家環志中心通信地址和唯一編號的特殊金屬環或彩色塑料環固定在鳥的小腿或跗蹠上,然後放飛,以便在其它地點再次捕捉或觀察到。
  • 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2020年鳥類環志工作
    按照大興安嶺地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的要求,近日,呼中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技科工作人員進行了2020年鳥類環志工作,工作人員利用14天時間,環志鳥類1500餘只,收取鳥類糞便樣本300多份,並按要求送到了地區動保處。
  • 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編制《青島市鳥類圖志》正式出版!快來認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璐 青島報導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於1984年建立,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鳥類環志站之一,多年來持續不斷開展鳥類環志工作,獲得大量數據和資料。在此基礎上,今年編制出版了《青島市鳥類圖志》。
  • 野生動植物保護|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廣東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的候鳥遷飛區,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有多處國際重要鳥區,每年有大量候鳥在春秋遷徙季節途經廣東省,並有部分在此越冬候鳥遷徙。全省555種野生鳥類中,留鳥有150種,佔27.0%;複合型128種,佔23.1%;遷徙鳥類277種,佔49.9%,這其中,遷徙過境鳥74種,佔26.7%,冬候鳥80種,佔28.9%,夏候鳥27種,佔9.7%,混合遷徙型鳥類96種,佔34.7%。
  • 護鳥環志兩不誤 隆回40名幹部為小鳥「站崗」
    給鳥兒環志。紅網時刻10月9日訊(通訊員 楊貴新 肖和平)10月7日,隆回縣屏風界候鳥保護站工作人員將一隻環志的鷺鳥放飛。據介紹,國慶長假期間,該縣共有40餘幹部職工堅守在護鳥崗,共環志夜鷺、池鷺、水雉、矛斑蝗鶯等鳥類10餘只。據鳥類環志家介紹,鳥類環志是指世界上用來研究候鳥遷徙動態及其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
  • 青海省林草局切實加強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管理
    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為積極應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防控,2月7日,省林草局就切實加強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下發通知,從本通知下發之日開始到5月底,組織開展以鳥類保護為重點的野生動物保護專項行動。
  • 野生動植物丨大批白鶴按時遷離吉林莫莫格溼地 仍有百餘只亞成體流連
    野生動植物丨大批白鶴按時遷離吉林莫莫格溼地 仍有百餘只亞成體流連 2020-06-02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市城陽區2020年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月啟動
    6日,青島市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月在城陽區天泰城學校啟動,城陽區相關部門、野生動植物保護志願者、師生代表300餘人參加活動,2000餘名師生觀看直播。  現場志願者發放了愛鳥護綠宣傳手冊和革除濫食野味陋習的宣傳海報。學生代表表演了大山裡的古箏合奏,觀看了野生動植物科普視頻。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作為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之一,青島對於野生鳥類的吸引力再創新「紀錄」。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獲悉,截至目前,在膠州灣溼地觀測到的野生鳥類極危物種已經達到5種,包括青頭潛鴨、黃胸鵐、中華鳳頭燕鷗、白鶴、勺嘴鷸等。據了解,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
  • 青島鳥類資源正在恢復 全球珍稀瀕危物種相繼現身
    信網4月26日訊 4月25日上午,青島市第三十八屆「愛鳥周」活動在市動物園舉行啟動儀式,本屆「愛鳥周」活動從4月25日持續到4月30日,由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青島市觀鳥協會、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青島市動物園管理處、青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 野生動植物保護|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本號訊(9月3日)近日小編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天津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天津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全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 10種鳥類首次亮相大理巍山
    近日,國際鳥類環志巍山站鳥道雄關今年的鳥類環志工作結束收網,今年共環志候鳥136種3083隻,其中琉璃藍鶲、紫壽帶、紅眉朱雀、赤朱雀等10種鳥類為首次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捕到。(10月22日攝)今年,巍山縣林業和草原局組建了29人的鳥類環志工作組,相關工作於10月15日全面啟動。環志期間,工作人員24小時分組輪流值班捕鳥,並按技術規程上環,準確鑑定鳥的種類,對所有種類進行測量並做好記錄,及時完成數據錄入工作後將鳥兒放飛。
  • 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果卓然 「神話鳥」暌違80年再現青島
    近年來,在青島市林業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平均每年都有2-3個新物種在青島被發現,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成果卓然。  博物館內的珍稀動物標本   11件瀕危動物標本落戶青島   啟動儀式現場   上午10點,2017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公益宣傳活動在青島濱海學院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聆聽青年人的聲音——保護瀕危物種,我參與,我行動!」。
  • 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3月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於近日評出。該活動由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保護地司、宣傳中心,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開展,入選大事著重於自然保護事業的影響力和公眾關注程度,經廣泛徵集、專家初審、評審等程序評出。
  • 放歸120條揚子鱷等當選去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
    原標題:2019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郭香玉)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保護地司、宣傳中心,以及中國綠色時報社聯合開展,入選大事著重於自然保護事業的影響力和公眾關注程度,經過廣泛徵集、專家初審、評審等程序評出。迄今為止,中國自然保護十件大事的評選活動已連續開展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