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修人員操作失誤——黑龍江某風電場發生倒塔事故

2020-12-0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2020年1月2日,黑龍江某風電場29號機組發生倒塔事故,經過對現場的檢查,事故發生原因是檢修人員未能辨識大風天氣(約16m/s)工作的危險因素,盲目開展轉速測試時,比例閥、邏輯閥卡澀,導致葉片開槳速度快而回槳速度慢,風電機組發生葉輪超速倒塔。

1、事故簡稱:黑龍江某風電場29號機組倒塔事故

2、事故起止時間:2020年01月02日12時06分至2020年01月02日15時07分

3、事故發生地點:黑龍江某風電場29號機組

4、事故發生時氣象及自然災害情況:

氣溫:-16℃風速:11.7m/s 風向:東南 天氣:晴

5、安全周期是否中斷:是(√) 否()

6、事故等級(事故性質):B類一般事故

7、本次事故損失及影響情況:事故造成29號

850kW機組超速倒塔,塔筒及以上部件整體倒落至地面。

8、事故前工況:

事故發生前,風電場持續大風天氣,現場環境溫度-16℃,機艙溫度-6℃,風向東南,風速11.7米/秒,機組出力850.3kW,發電機轉速1660.64轉/分鐘,槳距角度-4.4°,液壓站系統壓力198.92bar。

9、事故設備情況:

29號機組類型:850kW

併網時間:2006年10月30日

出質保時間:2009年3月28日

最近定檢時間:2019年10月26日

該機組自投運以來,進行過三次大部件的更換,主要部件的維修更換情況如下:

10、事故經過:

2020年01月02日12時06分,值班人員發現29號風機報以下故障:

12時15分,李某、姜某、程某開具編號為「FJP-202001002」的風機工作票,前往29號風電機組消缺。

李某和姜某登塔,檢查與「800」、「410」故障相關的變槳機構和轉速傳感器,未發現異常。13時20分兩人下塔,復位並重啟29號風電機組,13時48分風電機組重啟後再次報出「800-變槳錯誤」故障。受低溫影響,29號風電機組塔底操作屏顯示不清,為了觀察故障現象,兩人於14時27分聯繫主控室進行遠程復位操作,但風電機組依然報出「800-變槳錯誤」故障。此時消缺人員無法確定故障原因,計劃利用風電機組控制系統的測試功能,輔助分析判斷設備故障原因。

15時01分,現場風速約16m/s,李某在塔底進行機組發電機轉速測試,將轉速定值設為300轉/min(額定轉速1620轉/min),啟動測試後29號風電機組突然發生異常,三支葉片變槳角度不受控制,快速從86°轉至0°,同時葉輪轉速迅速升高,在按下緊停製動無效後,兩人迅速撤離機組。15時07分29號風電機組因超速倒塔,發電機解體,定子、轉子散落在地面,基礎法蘭盤螺栓全部斷裂,未造成人員傷亡。

11、事故報告情況:

事故發生後,黑龍江公司於當日16時04分,向公司安全監督部、生產運營部負責人匯報風電場29號風電機組倒塔事故發生情況。安監部、生產部立即組織調查組前往現場開展調查。

12、事故搶救情況:

為防止次生災害發生,現場人員在臨近路口處設置警戒隔離線,並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檢查。

13、事故原因分析:

經調查,自2019年12月15日至事故發生期間,29號風電機組故障停機時葉片順槳速度遠小於設定值。檢測29號風電機組液壓系統比例閥,發現閥體鏽蝕且液壓油中含有雜質,閥芯卡滯不受控,導致葉片以8.5°/s快速開槳(正常範圍為1.5-2°/s);檢查邏輯閥時,發現閥芯被變槳液壓缸的雜質卡住,導致緊急停機時葉片以1.5°/s的速度緩慢順槳(正常範圍為11°/s)。做好安全措施後,將兩隻故障液壓閥換至正常風電機組進行實驗,發現實驗機組出現相同故障。

比例閥鏽蝕照片

比例閥不受控測試照片

雜質(疑似特氟龍碎屑)卡澀邏輯閥照片

比例閥測試結果及比較圖

邏輯閥測試結果及比較圖

根據液壓元件檢測結果判斷,在1月2日人員在機組維護模式下開展發電機轉速測試,由於比例閥卡澀不受控,槳葉迅速由89°變至0°,此時環境風速16m/s,導致至機組葉輪立刻處於超速轉動狀態。由於風電機組處於維護模式,超速故障延遲15-20s報出,控制系統無法立即發出順槳指令,人員發現機組葉輪超速後,按下緊急停機旋鈕,但邏輯閥芯卡澀,緊急順槳速度緩慢。

綜合上述,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檢修人員未能辨識大風天氣(約16m/s)工作的危險因素,盲目開展轉速測試時,比例閥、邏輯閥卡澀,導致葉片開槳速度快而回槳速度慢,風電機組發生葉輪超速倒塔。

14、事故暴露問題:

本起事故暴露出黑龍江公司人員安全意識不強、技能水平不高,風電機組運維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具體如下:

1.未能結合機組歷次故障數據和變槳測試結果,綜合分析判斷故障原因,多次復位後仍報出故障未引起警覺。在變槳故障原因不清楚、未確定變槳系統正常的情況下,大風天氣開展轉速測試,導致葉輪轉速失控。

2.大風天氣下,高風險作業辨識不到位,未能結合現場環境風險因素進行預控分析,並採取防範措施。

3.設備檢修規程不完善,G5X機型檢修規程中安全要求不明確,未規定變槳測試合格後,才能開展使葉輪旋轉測試的要求(如:發電機轉速測試等)。

15、對事故的責任分析和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依據《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規定(試行)》第十二條第六款規定,本起事故認定為B類一般設備事故。黑龍江公司對設備管理和人員培訓教育不到位,在本次事故中負主要責任。對事故相關責任單位及責任人處理意見如下:

1.黑龍江公司總經理作為公司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此次事故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給予通報批評,並處罰年度績效工資10000元。

2.黑龍江公司黨委書記,按照「黨政同責」的要求,對此次事故負有領導責任,給予通報批評,並處罰年度績效工資10000元。

3.黑龍江公司分管生產副總經理對此次事故負有直接領導責任,給予通報批評,並處罰年度績效工資10000元。

4.黑龍江公司經濟運行部兼安全監督部主任王某某對此次事故負有管理、監督責任,給予通報批評,並處罰年度績效工資15000元

5.區域風電場場長高某、副場長李某某對本次事故負有直接管理責任,給予警告處分,各處罰年度績效工資15000元。

6.風電場安全員(技術員)徐某某對本次事故負有現場直接管理責任,給予警告處分,並處罰年度績效工資12000元。

7.風電場當值值長李某某、主值班員姜某某對本次事故負直接責任,給予警告處分,各處罰年度績效工資8000元。

8.風電場值長(兼班組安全員)程某某對本次事故負其他責任,給予通報批評。

16、預防事故重複發生的措施:

(1)變槳系統測試(包括:緊急順槳、流量、調節、正弦測試)前,必須可靠鎖定葉輪鎖並偏航側風90°,隨時觀察風向,保持機組側風90°狀態。

(2)應按照檢修手冊規定步驟,進行緊急順槳、流量、調節、正弦測試,所有結果應符合規定要求,正弦測試中觀察液壓傳動系統無卡澀、抖動、噪音等異常現象。上述結果不合格,不得繼續運行,必須查明原因、立即處理。定檢維護時,按要求測量變槳傳動機構間隙,及時調整或更換問題部件。

(3)必須確認變槳測試正常,運行狀態無故障後,才可進行能使葉輪轉動的測試(包括但不限於轉速測試、電氣超速測試、葉輪超速測試)。對於報變槳故障(800系列)和液壓故障(200系列)的風電機組,未查清原因前嚴禁開展使葉輪轉動的測試、嚴禁盲目復位運行。

(4)全面測試、排查機組的液壓系統,按規定開展液壓油送檢工作。對液壓油中存在雜質的機組需整體更換液壓油,更換液壓缸,並開展油路清洗工作;對於液壓系統濾芯堵塞報警或超使用周期的機組,應及時更換濾芯,並檢查液壓油是否被汙染,如液壓油被汙染,需整體更換液壓油,並開展油路清洗工作。元件、油液更換及系統清洗過程應嚴格遵循機組檢修工藝,嚴禁液壓系統帶缺陷運行。

(5)加強故障數據分析,確保數據分析的結果與現場實際故障處理的結果相一致,徹底消除故障,嚴禁盲目復位及併網運行。

(6)對於其它液壓統一變槳型風電機組,結合實際情況,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來源:電力安全生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通報|黑龍江某風電場29號機組發生倒塔事故(附事故調查報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月2日,黑龍江某風電場29號機組發生倒塔事故,事故造成29號850kW機組超速倒塔,塔筒及以上部件整體倒落至地面,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調查報告1、事故簡稱:黑龍江某風電場29號機組倒塔事故2、事故起止時間:2020年01月02日12時06分至2020年01月02日15時07分3、事故發生地點:黑龍江某風電場
  • 遼寧某風電場45號機組機艙著火事故調查報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遼寧某風電場45號機組機艙著火事故調查報告來源:微信公眾號「電力安全生產」,ID:dianlianquan1、事故簡稱:某風電場45號機組機艙著火事故
  • 歷史上十一月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承包商河南鄢陵京順石化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在清洗E7001C、E7001D兩臺換熱器作業中,使用含鹽酸的清洗劑,並將清洗劑直接倒在含有硫化亞鐵和二硫化亞鐵汙垢的管束上,反應釋放出硫化氫氣體,導致9名作業人員中毒。
  • 警示信息——歷史上十一月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2017年11月30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烏魯木齊石化分公司煉油廠二車間發生管束突出導致的機械傷害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重傷、14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644.52萬元。事故直接原因:設備安裝公司施工人員在進行E2208/2油漿蒸汽發生器檢修時,帶壓拆卸油漿蒸汽發生器殼體與管箱的連接螺栓,螺栓斷裂失效,管箱與管束突出,撞擊現場人員導致人員傷亡。
  • 歷史上一月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為:海納貝爾化工有限公司現場操作人員違反操作規程,存在誤操作行為,導致空氣進入乳化釜內,與甲苯、金屬鈉混合發生爆炸。事故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操作人員在進行切罐作業時,錯誤開啟了該罐倒油線上的閥門,使高含硫的石腦油通過倒油線串入抽淨線,石腦油從抽淨線拆開的法蘭處洩漏。洩漏的石腦油中的硫化氫揮發,致使現場操作人員及車間後續處置人員硫化氫中毒。中石油蘭州石化「1·7」罐區爆炸事故2010年1月7日,蘭州石化公司316#罐區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重傷、5人輕傷。
  • 生態環境部:歷史上一月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為:海納貝爾化工有限公司現場操作人員違反操作規程,存在誤操作行為,導致空氣進入乳化釜內,與甲苯、金屬鈉混合發生爆炸。事故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操作人員在進行切罐作業時,錯誤開啟了該罐倒油線上的閥門,使高含硫的石腦油通過倒油線串入抽淨線,石腦油從抽淨線拆開的法蘭處洩漏。洩漏的石腦油中的硫化氫揮發,致使現場操作人員及車間後續處置人員硫化氫中毒。  中石油蘭州石化「1·7」罐區爆炸事故  2010年1月7日,蘭州石化公司316#罐區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重傷、5人輕傷。
  • 歷史上10月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9月14日上午9時許,該公司VOCs工段操作人員在對酸洗塔和鹼洗塔進行排液時,操作不當,將兩塔排液閥門全部打開,造成塔內有毒氣體外洩,操作人員中毒倒地,周邊員工在未採取有效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盲目施救,造成傷亡擴大。事故暴露出事故企業對VOCs治理設施安全風險辨識不到位、操作人員技能不足、臨近關閉安全管理鬆懈等突出問題。
  • 「消防天天見」歷史上六月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河北石家莊煉化「615」火災事故2016年6月1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22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脫硝設施吸收塔發生火災事故,造成4人死亡。事故直接原因是:作業人員在煙囪頂部防腐補焊作業過程中,由於隔離措施不到位,電焊焊渣從縫隙落到了除霧器層,引發聚丙烯材質的除霧器著火,高溫煙氣沿煙囪排出,造成作業人員高溫和中毒窒息死亡。
  • 國家能源局2020年二季度事故分析報告:全國發生電力人身傷亡事故13...
    吉林江南熱電有限公司專業分包單位哈爾濱龍陽電力冶金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在檢修2號爐2號磨煤機時,檢修作業人員更換磨輥軸承室密封膠圈後,在監護人員未在現場的情況下,採用具有危險性的氧氣進行回裝充壓實驗,發生爆炸,潤滑油密封膠圈壓片炸裂飛出將現場1名專業分包單位作業人員頭部和右手擊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 警示| 歷史上10月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9月14日上午9時許,該公司VOCs工段操作人員在對酸洗塔和鹼洗塔進行排液時,操作不當,將兩塔排液閥門全部打開,造成塔內有毒氣體外洩,操作人員中毒倒地,周邊員工在未採取有效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盲目施救,造成傷亡擴大。事故暴露出事故企業對VOCs治理設施安全風險辨識不到位、操作人員技能不足、臨近關閉安全管理鬆懈等突出問題。
  • 歷史上十二月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是:在進行脫硫塔檢修作業時,未按規定製定合理可靠的工藝處置和隔離方案,盲目排放脫硫液造成液封失效,憋壓在循環槽上部空間的煤氣衝破液封進入塔內,造成塔內作業人員中毒。另外,聚合廠房系磚結構而非防爆廠房,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導致事故擴大。安徽省淮南市超強化工公司「12•8」爆炸事故2008年12月8日,安徽省淮南市超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二甲基吡咯烷酮的設備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輕傷。事故直接原因:該公司生產二甲基吡咯烷酮的設備在檢修過程中,由於操作不當,造成導熱油洩漏遇高溫發生爆炸。
  • 二季度全國發生電力人身傷亡事故13起、死亡19人
    吉林江南熱電有限公司專業分包單位哈爾濱龍陽電力冶金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在檢修2號爐2號磨煤機時,檢修作業人員更換磨輥軸承室密封膠圈後,在監護人員未在現場的情況下,採用具有危險性的氧氣進行回裝充壓實驗,發生爆炸,潤滑油密封膠圈壓片炸裂飛出將現場1名專業分包單位作業人員頭部和右手擊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 焊接與切割作業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的原因
    火災爆炸事故的一般原因:火災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具有複雜性。但焊割作業過程中發生的這類事故主要是由於操作失誤、設備的缺陷、環境和物料的不安全狀態、管理不善等引起的。因此,火災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基本上可以從人、設備、環境、物料和管理等方面加以分析(1)人的因素。
  • 沙河電廠吸收塔火災
    近年來脫硫吸收塔火災事故頻發,如何在脫硫吸收塔檢修過程中即合理安排工期、嚴格控制質量又能確保不發生火災事故,成為各電廠檢修過程中的首要任務。脫硫系統整套啟動試運(或投產)後,設備安裝人員(或電廠檢修人員)進行設備消缺時,不辦理動火證,沒有採取任何防火措施,違章進行焊接或氣割作業,焊渣或明火引燃膠板(鱗片),造成火災。特別引起注意的是,大多數吸收塔失火事故是發生在消缺檢修人員撤離現場一段時間以後,並不是當時發生的。
  • 3起事故均與風電相關!國家能源局發布2020年8月事故通報!
    3起事故均為風電相關事故,分別為「8·9」 中國大唐所屬山東煙臺金嶺風電場觸電一般人身傷亡事故、「8·9」中鋁寧夏能源集團所屬內蒙古阿拉善新能源分公司高處墜落一般人身傷亡事故和「8·20」中國華能所屬內蒙古通遼風力發電有限公司觸電一般人身傷亡事故。  具體通報如下:
  • 警示信息——歷史上十二月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是:在進行脫硫塔檢修作業時,未按規定製定合理可靠的工藝處置和隔離方案,盲目排放脫硫液造成液封失效,憋壓在循環槽上部空間的煤氣衝破液封進入塔內,造成塔內作業人員中毒。2008年12月8日,安徽省淮南市超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二甲基吡咯烷酮的設備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輕傷。事故直接原因:該公司生產二甲基吡咯烷酮的設備在檢修過程中,由於操作不當,造成導熱油洩漏遇高溫發生爆炸。
  • 23天裡5家鋼企接連發生氣體洩露中毒重大傷亡事故!引起...
    位於廣東省韶關市的韶鋼松山有限公司在7#高爐餘壓發電檢修作業完成後,引送煤氣開啟盲板閥過程中,發生煤氣洩漏中毒較大事故,造成8人死亡、4人重傷、6人輕傷,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應急救援預案針對性不強,應急處置存在嚴重失誤,事故發生後先行到場的兩名監護人員在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盲目進入現場施救,造成自身傷亡,損失進一步擴大。
  • 1.67GW已併網項目檢修工作招標!涵蓋內蒙古地區12個風電場,工期...
    2公裡處、沙德格風電場位於烏拉特前期沙德格蘇木東2公裡處、烏達萊風電場地位於錫林浩特市西北75公裡處、那仁風電場地位於錫林浩特市西60公裡處、奈日木風電場地位於錫林浩特市西75公裡處,風電場檢修涉及的大部件吊裝主要包含齒輪箱、發電機、葉片、機艙、主軸、箱變及輸變電等設備,本項目由內蒙古北方龍源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統一招標,按照風電場分別籤訂合同。
  • 一個失誤致數名員工中毒送醫!電鍍企業危險性大
    然而由於電鍍生產要使用大量危險化學品原料,若操作失誤或設備故障極易發生中毒、觸電、化學灼傷、火災爆炸等安全生產事故,危險性極大。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該公司正在停工檢修電鍍生產線,工人在檢修清槽作業時,違反操作規程,擅自將清洗槽的積水用一個小水桶盛裝後,直接倒入清水槽臨近的鹼銅(含氰化物)過濾機的接水盤,隨後發生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