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貴州首鋼水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31」煤氣中毒等兩起較大事故的通報
安監總廳管四〔2018〕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有關中央企業:
2018年1月31日19時30分左右,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的首鋼水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水鋼)能源公司在對餘熱發電9#鍋爐檢修作業中發生一起煤氣中毒較大事故,造成9人死亡、2人受傷。位於廣東省韶關市的韶鋼松山有限公司在7#高爐餘壓發電檢修作業完成後,引送煤氣開啟盲板閥過程中,發生煤氣洩漏中毒較大事故,造成8人死亡、4人重傷、6人輕傷,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2月5日凌晨3時左右,
國務院領導同志對此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嚴肅查處問責,督促各地區、各鋼鐵企業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的落實落地,嚴防類似事故發生。
為深刻汲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切實加強鋼鐵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防範和遏制同類事故發生,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1·31」事故基本情況
1月23日,與水鋼籤訂鍋爐維修承包協議的公司進場開始作業。1月31日,該公司安排8人(全部遇難)對9#鍋爐進行爐內耐火磚砌築作業,其中4人通過人孔進入爐內負責砌築,4人在爐外平臺負責運送砌築材料。19時30分左右,爐外1人電話告知水鋼能源公司作業現場監護負責人(該負責人與另外2名現場監護人員均未在現場)鍋爐內有煤氣,隨後又返回現場作業。現場監護負責人電話通知另外2名現場監護人員(1人遇難、1人受傷)到現場組織施工人員撤離;同時向水鋼能源公司調度報告。調度隨即安排1名員工(受傷)到現場封堵水封。19時45分左右,現場監護負責人到達9#鍋爐入口處時,攜帶的可攜式一氧化碳報警儀顯示已爆表(超過量程1000ppm),故其未進入現場,等待煤氣防護站人員到現場後佩戴空氣呼吸器開始實施搜救。21時左右,11人全部送往醫院救治。2月1日1時51分,9人經搶救無效死亡,2人獲救。
據初步調查分析,事故原因是:由於隔斷煤氣的蝶閥、水封功能失效,大量高壓高爐煤氣通過蝶閥、擊穿水封、經過管道進入鍋爐爐內,並擴散至鍋爐周邊,造成作業人員傷亡,盲目施救造成監護人員傷亡,導致傷亡擴大。事故詳細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二、「1·31」事故暴露出的問題
該起事故暴露出水鋼在檢維修作業過程中安全管理不落實、有章不循、應急處置不當以及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差等嚴重問題,主要是:
(一)設備設施管理不到位。
水鋼日常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未對煤氣管道隔斷設備進行定期檢測、校驗,使其保持完好狀態。
(二)檢維修作業安全確認不落實。
在檢維修前安全條件確認時或作業過程中未能發現蝶閥功能失效,未能及時發現水封表層結冰無法正常補水造成水封水位降低的重大隱患,導致蝶閥不能有效阻隔高壓煤氣,水封被擊穿。
(三)安全交底流於形式。
現場施工作業安全交底、施工作業人員安全培訓走過場,現場作業人員未真正掌握煤氣洩漏時的應急技能,在發現煤氣洩漏的第一時間沒有組織施工人員撤離;而是在既沒有弄清原因、又沒有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報告後又返回現場,喪失了組織逃生的最佳時機。
(四)監護責任落實不到位。
現場監護人員未認真履行監護責任,擅離監護崗位;安全素質不高,接到煤氣洩漏報告後,未第一時間要求現場作業人員立即撤離,監護能力嚴重不足。
(五)應急處置不當。
應急救援預案針對性不強,應急處置存在嚴重失誤,事故發生後先行到場的兩名監護人員在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盲目進入現場施救,造成自身傷亡,損失進一步擴大。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當前,鋼鐵企業安排檢維修工作增多,加上極端天氣等影響鋼鐵企業安全生產的不利因素較多,易引發生產安全事故。針對這兩起事故暴露出的問題,提出以下要求:
(一)切實加強鋼鐵企業檢維修工作的安全確認和監督檢查。
檢維修工作歷來是企業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也是事故多發的重要環節。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要求,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高度重視企業檢維修工作的安全監管工作,督促企業深刻汲取這兩起事故的教訓,舉一反三,切實落實檢維修方案審核、相關方責任、交叉作業協調、設備設施安全確認、安全技術交底、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監護人員配備及現場監護等主體責任,切實防範事故發生。
(二)紮實推進鋼鐵企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
基於對當前鋼鐵企業安全生產形勢的分析和研判,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已印發《關於開展鋼鐵企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安監總管四〔2018〕6號),對鋼鐵企業煤氣儲存運輸使用、高溫熔融金屬、檢維修作業等方面存在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開展全面對標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及時按要求制定方案,抓好落實。要強化執法力度,檢查中發現企業存在重大生產安全隱患仍未採取任何措施進行整改的,要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嚴厲處罰;對整治不認真、整改不到位的企業,要按照上限給予處罰,採取停產整頓措施,並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三)重點做好鋼鐵企業煤氣作業等重點環節的安全管理工作。
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在執法檢查中要突出重點,重點督促檢查企業煤氣安全管理,通過執法促進鋼鐵企業主體責任落實。鋼鐵企業要針對煤氣作業和檢維修等重點環節,完善制度,強化現場管理,切實做好煤氣作業的停產、復產和檢維修工作;要認真分析煤氣作業風險,制定有針對性的煤氣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做好現場監護等工作,確保安全生產。同時,鋼鐵企業對安全生產設備設施應按照設備使用要求和計劃及時進行檢(維)修;要推廣和採用安全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淘汰落後的工藝和設備,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提升設備的安全性能,確保重點環節安全,防範事故發生。
(四)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
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督促轄區內鋼鐵企業認真組織企業員工和臨時進廠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和應急救援教育培訓,增強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掌握相關安全知識和應急救援知識,提高遇險時的自救和互救能力。要特別加強對檢維修作業現場監護人員的培訓,確保在檢維修監護期間不脫崗,發現異常情況時能立即停止作業,並採取正確的應急處理措施。
(五)有關中央企業和鋼鐵企業集團公司要切實做好企業安全生產統籌管理工作。
各有關中央企業和各類鋼鐵企業集團要切實擔負起本企業、本集團的安全管理職責,落實企業、集團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要按照本通報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開展鋼鐵企業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安監總管四〔2018〕6號)的要求,抓好本企業、本集團內部各企業工作的落實,對於不落實和工作不力的,相關安全監管部門要嚴肅追究企業、集團公司有關人員的責任。
請各省級安全監管部門迅速將本通報傳達到轄區內有鋼鐵企業的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所有鋼鐵企業,集團公司傳達到集團所有鋼鐵企業,並切實督促抓好貫徹落實。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
2018年2月5日
短短的二十多天
寶武韶鋼、寶鋼德盛
首鋼水鋼、興鑫鋼鐵、浦項制鐵
接連發生不應該發生的悲劇
目前已造成25死13傷
鋼企事故從未如此頻發過!
矛頭直指檢修
不!是「搶修」!
寶武韶鋼煤氣管道洩漏事故
2018年2月5日凌晨3:00左右,韶鋼7號高爐定修結束在送風過程中(註:是凌晨送風),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韶關項目部7名員工及甲方人員若干在餘熱發電操作室等待,TRT眼鏡閥突然發生煤氣洩漏,目前已造成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二人死亡,甲方六人死亡。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
寶鋼德盛不鏽鋼二人窒息死亡事故
2018年1月30日上午,精煉廠機械設備區域工程師(兼特種設備管理員)李某某牽頭負責1-4#汽包打磨項目,但不參與項目施工作業。10點10分許,氣體檢測合格後,連鑄中包塗抹工劉某某等6人分三組每組兩人進入汽包對4#汽包焊縫打磨,11:40許,李某某電話通知工段安全員詹某某停止作業,並通知作業人員撤離(註:上午11點40通知撤離,下午3點半才發現少人)。下午15:30分許轉爐工段長王某某組織工段作業人員點名時發現缺少王某某,隨即逐跨尋找王某某,下午16:12許,王某某發現王某某趴在3#汽包人孔口立刻將人託出並進行心肺復甦急救,其次發現李某某倒在汽包內,並組織搶救,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首鋼水鋼煤氣中毒事故
新華社貴陽2月1日電 (記者潘德鑫)記者從貴州省六盤水市有關部門獲悉,1月31日19時30分左右,地處該市的首鋼水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6萬千瓦發電機組鍋爐檢修過程中(註:晚上7點半檢修),11人煤氣中毒窒息。目前中毒人員搶救已結束,共造成9人死亡,2人已脫離生命危險。事件發生後,六盤水市相關部門即趕赴現場和醫院,會同首鋼水鋼公司相關人員指揮現場搶險救援及傷員救治。目前,事件原因正在調查之中。
連雲港興鑫鋼鐵高空墜落事故
近日,江蘇省安監局發布通知稱,2018年1月13日,上海寶燦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在連雲港興鑫鋼鐵有限公司開展檢維修作業時,發生一起高空墜落生產安全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傷。
浦項制鐵4名工人冷卻塔內窒息死亡
當地時間1月25日下午4點左右,位於韓國慶尚北道浦項市南區的浦項鋼鐵廠發生氮氣洩漏事故,4名工人冷卻塔內窒息死亡。事故地點位於制氧工廠,氧氣工廠第5層的冷卻塔在工人更換填充材料的過程中,發生了有毒氣體洩漏事故,在塔內工作的60歲李某等4人,因吸入有毒氣體,當即倒地昏迷,雖被送往醫院,但全部身亡。
以上幾起事故有一大共同點,那就是「檢修」,雖然事故具體原因都還在調查當中,但根據事故發生的時間,尤其兩起重大煤氣中毒事故,均是晚上作業,這是檢修,更是「搶修」!無形中加大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每個廠應該都給員工做過高爐煤氣安全知識培訓,帶煤氣作業如帶煤氣抽堵盲板、帶煤氣接管、高爐換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險工作,不應在雷雨天進行,不宜在夜間進行;作業時,應有煤氣防護站人員在場監護;操作人 員應佩戴呼吸器或通風式防毒面具。顯然,韶鋼指揮檢修的負責人、操作人員並沒有做到這些。
根據工業安全中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那麼2018年以來,國內各大小鋼廠已經或者正在發生無數起員工傷害事故,只是我們無從知曉罷了,得有多少人多少家庭今年不能團團圓圓、開開心心的過春節?
鋼企不能只追求利潤,「安全第一、質量第二、效益第三」,鋼鐵生產最重要的是安全,少賺一天哪怕是幾小時的錢,給掙血汗錢的工人多一點安全!
延伸閱讀一:鋼廠氣體常識篇
提到煤氣,提到煤氣中毒,一定就會使人想到鋼鐵廠,沒錯,就是鋼鐵廠。在鋼鐵廠存在三種形式煤氣:焦爐煤氣、高爐煤氣、轉爐煤氣。常常被稱為鋼鐵廠殺人不眨眼的「三兄弟」。
「三兄弟」的來源
煤氣是鋼鐵廠生產的副產品和重要能源,生產和使用量大。煤氣主要有焦爐煤氣、高爐煤氣、轉爐煤氣。煉焦炭時產生的煤氣叫焦爐煤氣;將焦炭送到高爐去煉鐵,它是作為還原劑使用的,把鐵礦石中的鐵還原出來,焦炭就生成了煤氣--高爐煤氣;還原過程中有多的炭浸入,鐵含炭高,需要脫炭,脫炭即為煉鋼,脫炭產生煤氣--轉爐煤氣。煉焦、煉鐵、煉鋼過程中煤氣的發生量很大:
焦爐煤氣:500m3-600m3/t
高爐煤氣:1000m3-1400m3/t
回收轉爐煤氣:50m3-100m3/t
「三兄弟」的脾氣
煤氣是混合物,由於成份不一樣,煤氣體現的危險性不一樣。從安全的角度,最關心的是一氧化炭、氫氣、甲烷三種成份,它們既是危險成份,也是有用成份,具有較高的熱值。體現煤氣的毒性上,實際主要是一氧化炭。煤氣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炭中毒。煤氣中的氫氣和甲烷具有爆炸性,爆炸極限越低,煤氣爆炸性越強。見下表:
通過這個表格看出來,焦爐煤氣中CO含量比較底,「毒性」(註:此「毒性」非指醫學、化學上的毒性,下面不再加引號)。相對最小,但爆炸性下限最低,爆炸性很強;轉爐煤氣CO含量最高,佔60-70%,毒性相對最大。高爐煤氣二者居中。
「三兄弟」殺人都有高招
1
焦爐煤氣容易爆炸(毒性相對較低)
焦爐煤氣爆炸下限5.5%左右,接近甲烷、氫氣。
2
轉爐煤氣極具毒性
轉爐煤氣的CO含量在60-70%。有轉爐煤氣通過煙囪放散,空中經過的小鳥「撲騰」一下就會中毒栽下來。
3
高爐煤氣壓力高,溫度高
高爐煤氣出爐壓力可達0.35-0.4Mpa(大型高爐出爐壓力可達4公斤,為了強化冶煉效果,提高產量), 爐頂煤氣溫度可達300OC。
煤氣的安全重點在哪裡?
高爐安全重點
高爐煤氣是焦炭和鐵礦石在爐內起化學反應產生的。焦炭主要是還原劑,焦炭和鐵礦石從爐頂逐步往下走,焦炭走到風口與被補進去的熱風一起燃燒,生成CO2,CO2再往上走碰到落下來的焦炭生成CO,CO碰到鐵礦石,將Fe2O3逐步變成Fe3O4、FeO,即鐵水。
CO不斷生產,並聚集在爐的項部,通過爐子的上升管把煤氣引出,這就是煉鋼的副主品。高爐涉及到什麼安全問題呢?對,爐內煤氣不能隨便跑出來。煤氣有幾個地方可能跑出來,一是爐頂裝料的地方。目前採取的是分段下料,分步隔離,堵住煤氣,讓料能下來,但堵不好就會冒煤氣。
高爐風口、鐵口、渣口套接不嚴冒煤氣。供風給爐內,進風口也易冒煤氣;鐵口、渣口不出鐵不出鋼時應堵住。所以從安全上要檢測這些地方的煤氣濃度,看看是否超標。
高爐爐頂裝料系統不嚴冒煤氣。爐頂裝料系統採取氮氣密封,保持高於爐內0.05 Mpa壓力,大小鍾拉杆、料罐的齒輪箱等處。
高爐冷卻系統進出爐壁不嚴冒煤氣。要有明確的警示標誌,一般人不能去,安全檢查也不能上去。
高爐風口以上各層平臺煤氣危險區。要有明確的警示標誌,一般人不能去,安全檢查也不能上去。
還要控制爐內壓力。爐頂有一個放散裝置,叫洩壓,洩壓不好,會導致事故。檢查時要到中控室檢查氮氣的密封壓力、齒輪箱的密封情況、冷卻水進出水溫度是不是正常,有沒有限制、報警等等。
轉爐安全重點
高爐內是一個還原反應,相反,轉爐內是一個氧化反應,它是把鐵水中的炭氧化(脫)掉,採取的辦法是用氧槍向爐內的鐵水吹氧,吹氧的過程就產生一氧化炭。回收爐內一氧化炭採用的是外延法,爐口不蓋嚴,外面的空氣會進來,產生的一氧化炭全部燒掉了,此方法叫燃燒法。轉爐煉鋼的前期和後期爐蓋是打開的。回收煤氣是在中間一段,煙罩落下來,不讓外面的空氣進去。
安全重點:
轉爐煙罩氧槍、副槍插入孔冒煤氣。固定煙罩和活動煙罩應密封好,密封的方法有多種,如沙、水、機械密封等。
轉爐加料系統冒煤氣。加料口加造渣、浠釋,去雜加石灰時,容易漏煤氣,這裡也要用氮氣氣封,要考慮密封的壓力,壓力有沒有報警等。
轉爐氧槍冷卻進出不嚴冒煤氣。壓力太大,煤氣會跑出來,壓力太小,空氣會進取。
轉爐爐口以上各層平臺煤氣危險區。也是不讓人隨便上去的,在這些區域作業是否按規定執行,有沒有制度,有無單人作業情況,作業是不是隨身攜帶一氧化炭報警器等。還要關注氧槍冷卻水洩漏、噴濺問題。
焦爐安全重點
焦爐煤氣的發生機理與前兩種不一樣,它是物理作用,是煤在在炭化室內(兩側是燃燒室)隔絕空氣的情況下加熱,經乾餾,使煤含有的一些有機物質蒸發出來,即為焦爐煤氣(如圖),通過上升管、集氣管(有調壓系統、煤氣放散系統),又引入下方作為加熱燃料。因此,焦爐煤氣安全主要有以下兩個重點區域:
焦爐地下室煤氣危險區。要監測濃度,易爆區,不能動火作業。
焦爐爐頂煤氣危險區。主要含裝煤孔作業,上升管不能堵塞,集氣管壓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高爐煤氣回收安全重點
煤氣必須要淨化,它從爐內出來時的含塵量為每立方米10克左右,到用戶需要達到10毫克左右,所以必須要把塵去掉。目前除塵有兩大類方法,一類是溼法,一類是幹法。不管是顯法還是幹法,都要先經過重力除塵器把大顆粒塵除掉。某鋼鐵廠事故情況:爐頂放散正常情況下,爐頂壓力是0.6公斤左右,事故時是1.2公斤,而放散閥的配重超過設計20%,放散閥沒有動作,重力除塵器放散閥配重多加了超過正常的73.5公斤,超設計20%,也沒有動作,壓力通過頂部的防爆板(規程沒有要求設置)洩漏,除塵器離廠房高度和直線距離為9米多(都不夠),煤氣擴散到出鐵廠,出鐵廠正出鐵,導致現場人員中毒。
高爐溼法除塵防止排汙系統冒煤氣,循環水系統帶煤氣。淨化水池,如果有管道,水位高時壓力可封住煤氣,當清洗水池時人員就會中毒)。2006年6月11日,某鋼鐵廠清洗水池時就發生了事故,地溝串入煤氣。
高爐幹法除塵防止出灰系統冒煤氣、電除塵控制煤氣含氧量不超過1%。防塵要密封,最好調溼。不要放幹灰。在重力除塵器處放幹灰,往往是出煤氣再關掉,非常危險,這種違章行為較普遍。
轉爐煤氣回收安全重點
轉爐煤氣回收有兩種工藝,一種叫OG法(如下圖),是一種溼法除塵,也就是雙文法(兩級文氏管)。文氏管是一種變徑管,當煤氣通過變徑管時,由小口徑通過大口徑時,壓力能變為動能,速度會增加,兩邊有水噴淋,汽水霧把塵粒粘住了。一級文氏管是一種液流文氏管,液流起洩爆作用,同時液流可滅煤氣帶來的火星。二級文氏管是一種可調口徑文氏管,調節口徑,可控制爐口的微正壓(5毫米水柱)。煙罩提升時,叫煙氣淨化,淨化的煙氣通過三通閥打向煙窗。
從安全考慮,轉爐(系統)煤氣間歇式回收,保持系統惰性(不回收也要充氮氣保持系統壓力,防止煤氣倒罐,所以有一個水封逆止閥)。第一、二級文氏管都在轉爐平臺以上,檢查時看不到,只能看風機房、後面的三通閥、水封閥、放散管,可檢查放散管高度是否符合要求,煤氣點燃了沒有,因為煤氣毒性很大,所以放散管必須高於30米。放散管必須防雷,下面要接地,水封、防止封隔斷時有沒有液流。
轉爐煤氣回收(LT法)安全重點
LT法是轉爐淨化的方向,是電除塵。煤氣通過煙罩、蒸發冷卻器(水蒸氣和水噴進去,降煤氣的溫度),通過電除塵器(一般4個電場)除塵,再通過煤氣冷卻器把溫度進一步降下來,再送到煤氣櫃。除塵器收下來的幹灰密封輸送,作為燒結原料。電除塵要嚴格控制進到電除塵系統的氧含量,控制煤氣櫃含氧量不超過2% ;轉爐LT法控制煤氣含氧量不超過1%。下圖系統中裝有氧含量雷射分析儀。另外,煤氣冷卻器的冷卻水要保持高低位報警。
轉爐煤氣回收流程(LT法)
焦爐
焦爐煤氣回收的物質是沒有燃燒過的有機物質,價值很高,比煤氣的價值還高。所以焦爐煤氣回收有淨化回收車間、苯精製等等後續工藝。從集氣管收集起來的粗煤氣要初冷,把溫度保持在28攝氏度左右,通過鼓風機輸送到後面工藝。鼓風機前是負壓系統,鼓風機後是正壓系統。通過電捕焦油器(類似電除塵)除焦油,再脫炭、脫硫、脫氰,回收氨,再把溫度進一步降低(脫硫時溫度上升了),再用洗油洗煤氣,回收裡面的苯。此時煤氣淨化過程基本完成了。
淨化過程中有許多塔,如反應塔、洗滌塔,脫硫塔、洗苯塔,也涉及到很多介質,如水、洗油等等。介質有一個排放的問題,有一個水封、油封的高度問題,一定要保持工作壓力在500毫米水柱以上。還有一個就是含氧量的控制,電捕焦油是高壓的電場,氧含量高會產生爆炸。
脫硫塔
淨化回收設備的安全重點
淨化回收設備之間與管網要可靠隔斷,因為淨化回收設備要經常檢修,要與系統脫離。
重力除塵器最高點應設放散閥。
布袋除塵器應設有煤氣高、低溫報警和低壓報警裝置,各箱體應設洩爆裝置。
電除塵器應設氧含量超標斷電控制。
溼法洗滌塔汙水排出管要保持水封有效高度。
高爐煤氣TRT入口管道上還應設有緊急切斷閥,應設有可靠、嚴密的軸封裝置。
管網輸送安全重點
管道
煤氣管道應採取消除靜電和防雷的措施。
高爐煤氣和轉爐煤氣等管道不應埋地敷設(如管道埋地敷設,管道腐蝕後,滲出的煤氣可能會洩漏到其他建築物內,導致事故),煤氣管道不應穿過不使用煤氣的建構築物。
在架空的煤氣管道下面,不得修建無關的建築物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架空管道要防止高溫熱源輻射(鋼水及車輛通過或停於下方是不允許的)。
煤氣管道的架設要防止被車輛碰撞(高度一般不低於5米);煤氣管道要防止地基沉陷、應力拉伸。
隔斷裝置安全重點
隔斷裝置失效是造成煤氣洩漏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可靠隔斷裝置有插板、盲板。
視為可靠的隔斷形式有:閥門+水封、閘閥(密封蝶閥)+眼鏡閥(扇形閥);閥門應有開度及方向的標誌。
水封要保持水封高度和溢流現象。寒冷地區應採取防凍措施(通蒸氣保溫)。
燃燒裝置安全重點
爐窯點火必須先點火、後開煤氣(先吹一吹,查看煤氣開關是否處於關閉位置)。
煤氣燃燒要防止回火、吹脫(對壓力有要求,還要求管道上有緊急切斷閥,當壓力低它就會關閉)。
煤氣管上應裝逆止裝置或緊急切斷閥、在空氣管道上應設洩爆膜。
煤氣、空氣管道應安裝低壓警報裝置。
煤氣燒嘴應有火焰監測裝置(火滅時將信號傳給繼電器,關閉閥門)。
煤氣燃燒器要有常明火(小火)。
放散裝置安全重點
防止人為中毒事故,一種方式是人工吹掃,通過放散管將其引走。吹刷煤氣放散管必須安設在煤氣設備和管道的最高處;或煤氣管道以及臥式設備的末端;放散管口必須高出煤氣管道、設備和走臺4m,離地面不小於10m。
調壓煤氣放散管管口高度應高出周圍建築物,一般距離地面不小於30m,所放散的煤氣必須點燃,並有滅火設施。
排水器安全重點
排水器是事故常發部位。
有人值守的值班室、操作室等不應設在排水器旁,排水器應有明顯的警告標誌;排水器的滿流管口應保持溢流。
煤氣櫃安全重點
煤氣櫃
煤氣櫃是重大危險源(臨界量5噸)。
煤氣櫃不應建設在居民稠密區;煤氣櫃周圍應設有圍牆(隔絕)、消防車道和消防設施,櫃頂應設防雷裝置。
煤氣柜上應有容積指示裝置,櫃位達到上限時應關閉煤氣入口閥,並設有放散設施,還應有煤氣櫃位降到下限時,自動停止向外輸出煤氣或自動充壓的裝置。煤氣櫃應設操作室,室內設有壓力計、流量計、高度指示計,容積上、下限聲光訊號裝置和聯繫電話。
煤氣加壓站與混合站安全重點
重點監控、關鍵部位。焦爐煤氣鼓風機—加壓機房被視為心臟,是易爆場所,照明燈具、開關、布線必須防爆,門窗要向外開,門窗面積不能小於容積的十分之一,平時和事故狀態下都要有通風等。
站房內設一氧化碳監測裝置,並把信號傳送到管理室內;站房內應有通風換氣裝置。
煤氣加壓機械應有兩路電源供電。
煤氣加壓機、抽氣機的排水器應按機組各自配置。
每臺煤氣加壓機、抽氣機前後應設可靠的隔斷裝置(1987年6月30日,某鋼鐵廠轉爐6萬立方氣櫃加壓機僅靠一個水封隔斷,爐氣串入值班室,站房的監測裝置失效,4人聽到煤氣衝破水封的聲音,沒有意識到是煤氣洩漏而去檢查,中毒死亡)。
其他附屬裝置安全重點
一些附屬裝置容易成為安全盲點,如:
蒸汽管、氮氣管(伴隨煤氣管)。停用時必須與煤氣設施斷開或堵盲板(防止斷氣時,閥門關閉不可靠,煤氣沿蒸汽管串入澡堂、食堂、辦公樓,歷史上發生多次此類事故。
補償器:宜選用耐腐蝕材料製造;廠房內不得使用帶填料的補償器。
洩爆閥不應正對建築物的門窗和走道。
管道標誌(要有介質、流向標誌,煤氣為灰色,管道還要有標高)和警示牌(所有的水封都要掛煤氣危險的警示牌,防過路人在此處停靠、休息)。
煤氣設施的人孔、閥門、儀表等經常有人操作的部位,均應設置固定平臺。
鋼鐵廠煤氣安全管理務實
在煤氣使用單位較多的企業中,應設煤氣調度室(生產、使用是波動的,還要停修,發生煤氣事故在緊急調度關閉,所以應設煤氣防護站,並半軍事化管理,設施按標準設置,並經常作應急演習)。
鋼鐵企業應設煤氣防護站或煤氣防護組,按計劃定期進行各種事故搶救演習。
煤氣設施應明確劃分管理區域,明確責任(哪個閥門該誰管都要明確),建立嚴格的制度。
煤氣管網、設施應建立技術檔案(如管網的走向、大中修記錄、設計圖紙、俊交工資料等等)。
煤氣危險區的一氧化碳濃度應定期測定,在關鍵部位應設置固定的一氧化碳監測裝置。作業環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許濃度為30mg/m3(24ppm)(8小時允許濃度,高了時間要縮短工作時間,有一個一氧化碳在身體內積累的問題)。
應對煤氣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的人員才準上崗作業。
有條件的企業應設高壓氧倉,對煤氣中毒者進行搶救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