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的危害和預防

2020-11-24 魯網

   雷電是發生在大氣層中的一種聲、光、電的氣象現象,主要反映在雷雨雲內部及雷雨雲之間,或者在雷雨雲與大地之間產生的放電現象。據有關部門估計,全世界平均每分鐘發生雷暴2000次,全球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超過1萬人,所導致的火災、爆炸等時有發生,嚴重威脅了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危害很大。

  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公布的10種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國十大自然災害之一。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電子信息系統在居民生產、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雷電災害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嚴重。中國有21個省、區、市雷暴日在50天以上,最多的可達134天。我國雷暴活動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8月。每年有三四千人因雷擊傷亡,造成財產損失達到50億至100億元。

  雷電通常會擊中戶外最高的物體尖頂,所以孤立的高大樹木或建築物往往最易遭雷擊。

  1、尖端放電與避雷針

  在強電場作用下,物體曲率大的地方(如尖銳、細小的頂端,彎曲很厲害處)附近,等電位面密,電場強度劇增,致使這裡空氣被電離而產生氣體放電現象,稱為電暈放電。而尖端放電為電暈放電的一種,專指尖端附近空氣電離而產生氣體放電的現象。

  當雷雨雲過境時,雲的中下部是強大負電荷中心,雲下的下墊面是正電荷中心,於是在雲與地面間形成強電場。在地面凸出物如建築物尖頂、樹木、山頂草、林木、巖石等尖端附近,等電位面就會很密集,這裡電場強度極大,空氣發生電離,因而形成從地表向大氣的尖端放電。

  避雷針是一根聳立在建築物頂上的金屬棒(接閃器)與金屬引下線和金屬接地體等三部分組成的防雷裝置。它的作用是使可能會襲擊建築物的閃電吸引到它上面,再進入地裡,藉以保護建築物。關於避雷針為何能防雷的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有人認為避雷針的尖端放電,中和了雷雨雲中積累的電荷,起到了消除電的作用。但近年來通過尖端放電電量計算,它遠不能中和所有電荷。

  2、人的閃電防護

  雷鳴電閃時在室外的人,為防雷擊,應當遵從四條原則。

  一是人體應儘量降低自己,以免作為凸出尖端而被閃電直接擊中。

  二是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要儘量縮小以防止因「跨步電壓」造成傷害。所謂跨步電壓是雷擊點附近,兩點間很大的電位差,若人的兩腳分得很開,分別接觸相距遠的兩點,則兩腳間便形成較大的電位差,有強電流通過人體使人受傷害。

  三是不可到孤立大樹下和無避雷裝置的高大建築體附近,不可手持金屬體高舉頭頂。

  四是不要進水中,因水體導電好,易遭雷擊。總之,應當到較低處,雙腳合攏地站立或蹲下,以減少遭遇雷的機會。

  雷電期間在室內者,不要靠近窗戶、儘可能遠離電燈、電話、室外天線的引線等;在沒有避雷裝置的建築物內,應避免接觸煙囪、自來水管、暖氣管道、鋼柱等。

  3、戶外避雷十大方法

  在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以確保安全: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幹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

  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髮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並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鍊等。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乾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並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儘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7、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於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併攏並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遊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託、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10、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併攏,跳離現場。

  4、有人遭雷擊怎麼辦

  1、人體在遭受雷擊後,往往會出現"假死"狀態,此時應採取緊急措施進行搶救。首先是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雷擊後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對傷者的身體恢復越好,因為人腦缺氧時間超過十幾分鐘就會有致命危險。

  2、其次應對傷者進行心臟按摩,並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

  3、如果傷者遭受雷擊後引起衣服著火,此時應馬上讓傷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燒傷面部,並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

相關焦點

  • 雷電入侵光伏系統危害很致命,農村用戶談雷色變,預防要早做
    其實人們對於雷電的敬畏與生俱來,從原始的群居社會,到現在的高科技時代,雷電的預防與躲避依舊是一老大難的問題。有人雷雨天站在外面玩手機被雷擊致死;有的養殖戶滿圈豬羊被雷擊而死;有人為躲避雨淋站在樹下被雷擊而死;近兩年,光伏發電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光伏發電給用戶帶來的收益也是顯而易見地,但是因為沒有做防雷措施,電站被雷擊引發火災讓用戶血本無歸,這些都是血的教訓!
  • 路燈應該如何預防雷電 雷電的四種類型介紹
    夏季是雷雨天氣出現的高峰時期,在這樣的天氣中,路燈經常會遭到雷電的損壞,夏季預防雷電就成為了路燈的必要保護工作。首先介紹下雷電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1.感應雷雲層之間頻繁放電產生強大的電磁波導致共模和差模幹擾,影響電氣設備運行。
  • 雷電的危害
    雷電是在雷暴天氣條件下發生的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令人生畏的放電現象。雷電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或龍捲。雷電是怎樣產生的?大氣中存在著大量的正離子和負離子,在雲中的雨滴上電荷分布是不均勻的,最外邊的分子帶負電,裡層帶正電,內層比外層的電勢差高。
  • 通信臺站雷電的危害及防護
    雷電是十大自然災害之一,隨著經濟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雷電災害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據有關資料統計,全世界每年因雷擊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0億美元以上。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國際減災十年委員會公布的對人類威脅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 如何預防雷電對人身的傷害
    雷電傷人的四種方式  雷電對人的傷害方式,歸納起來有四種形式,即:直接雷擊、接觸電壓、旁側閃擊和跨步電壓。  直接雷擊:在雷電現象發生時,閃電直接襲擊到人體,因為人是一個很好的導體,高達幾萬到十幾萬安培的雷電電流,由人的頭頂部一直通過人體到兩腳,流入到大地。
  • 大氣過電壓——雷電的危害
    又由於通道突然受熱和冷卻而形成的猛烈膨脹和壓縮,以及在高壓放電火花的作用下,使水和空氣分解,產生瓦斯爆炸,於是就發出強烈的「雷鳴」。當主放電完成以後,雷雲中的剩餘電荷沿著導電的通道流向大地,形成餘輝放電,其電流約為10-10A.3、直擊雷和感應雷1)直擊雷當雷雲通過線路或電氣設備放電時稱為直擊雷。
  • 雷電的形成、危害及防雷接地原理
    然而,雲層對大地的放電,對建築物、電子電氣設備和人、畜危害極大。雷擊通常有三種主要形式:其一是帶電的雲層與大地上某一點之間發生迅猛的放電現象,叫做「直擊雷」;其二是帶電雲層由於靜電感應作用,使地面某一範圍帶上異種電荷。
  • 雷電的基本形式及危害, 你了解多少?
    .雷電的危害 雷電有很大的破壞力,有多方面的破壞作用。 就其破壞因素來講,雷電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破壞作用: 1)熱效應:雷電放電通道溫度很高,一般在6000~2000°C,甚至高達數萬度。這麼高的溫度雖然只維持幾十微秒,但它碰到可燃物時,能迅速燃燒起火。強大雷電流通過電氣設備會引起設備燃燒、絕緣材料起火。
  • 雷電形成原理及雷電災害防禦措施
    隨著高層建築的不斷湧現和電子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雷電災害也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危害之一。每年夏季,全國各地都會發生雷擊災害事故,諸如電子信息系統遭到破壞、通訊中斷、建築物被毀、甚至危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
  • 黑龍江這些地區雷電黃色預警
    降雨同時可能伴有雷電、冰雹、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注意預防。【氣溫】今明兩天氣溫偏低,最高氣溫在16-20℃,27日起氣溫將迅速回升,27-30日最高氣溫達到26-29℃。【風力】今天白天風力較大,平均風力4-5級,陣風可達6級以上。
  • 秋季,如何高效預防白蟻危害?
    秋季,如何高效預防白蟻危害?其實,秋季可以作為預防白蟻危害的關鍵期,此時預防,也能達到不錯的效果。白蟻,不同於螞蟻,而是類似於社會性的蟑螂,喜歡穴居、群居,內部有精細的分工。白蟻危害常見於木質建築、經濟作物、林木苗圃、江河堤壩等,因其生活群體的龐大、隱秘,往往破壞力驚人。
  • 蜜蜂養殖,如何預防蜘蛛危害?做好這些管理,預防並不難
    導讀:在蜜蜂養殖中,我們通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病蟲害,除了我們常見的巢蟲與胡蜂的危害之外,通常還有鼻涕蟲、蟑螂、蜘蛛等危害。其實說起來這些蟲害除了巢蟲和胡蜂危害嚴重點之外,其它的蟲害對蜜蜂的影響是非常小的,只要我們做好相應的管理,想要預防蜘蛛之類的蟲害還是很簡單的,那麼我們該如何來預防蜘蛛對蜜蜂的危害呢?
  • 李穎談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及預防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中國微量元素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微量元素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李穎女士來和我們講講關於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以及平時需要怎麼去護理和預防。重金屬汞對於神經系統的危害極大,會導致注意力缺陷,語言和記憶障礙,運動及感覺能力的下降等。食物汞含量高容易引發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我們一生都在喝鋁鹽淨化的水,吃含有無數添加劑的食物。」李所長表示,這些重金屬在體內堆積,也會增加癌症的發病率,讓癌症離我們越來越近。
  • 霧霾是什麼,霧霾的產生、危害和預防
    今天小編就從霧霾的基本概念、霧霾的產生、霧霾的危害和怎樣預防霧霾四個方面談一談對霧霾的了解。霧是一種自然現象,一般會出現在每天的早晨或晚上。霧是水汽預冷液化或者水汽達到飽和形成的。當空氣中存在大量的水汽時,在一定的條件下,水汽凝結成微小的水滴懸浮在空氣中,阻擋人的視線,讓人看不清遠處的東西。所以霧的基本組成是微小的水滴。
  • 飛機是如何躲避雷電「襲擊」的?
    對於從事航空飛行工作的人員來說,了解雷暴的形成機制,清楚雷暴的危害,掌握雷暴信息,採取有效措施,避開或飛越雷暴天氣區,確保飛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義。雷暴產生的必要條件是:大量的不穩定能量、充沛的水汽、足夠的衝擊力。雷暴的種類主要有:鋒面雷暴、冷渦雷暴、高空槽和切變線雷暴、熱帶氣旋雷暴和熱力性雷暴等。雷暴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和日變化。
  • 怎樣消除和預防人體靜電的危害
    因而,易帶靜電的人要做好靜電消除和預防工作,以免發生意外。人體帶靜電的時候,如果接觸孤立於絕緣物體中的導電物體,常見的是金屬物體,例如門把手,由於尖端放電很容易致使人受到靜電擊打,疼痛無比。這種情況出現多次後,我們就需要注意了,可以確定是自己身體易帶靜電。下次再接觸孤立導電物體之前,先要做消除靜電。一般用雙手摸幾下牆壁或是地面,把人體所帶靜電釋放到大地。
  • 室內汙染物TVOC的危害和預防
    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化學結構可進一步分為8類:烷類、芳烴類、烯類、滷烴類、脂類、醛類、酮類和其他化合物,它們是室內空氣普遍存在組成複雜的一大類汙染物,有些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毒性、其中至少有十幾種被列入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和我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確定的優先監測汙染名錄。在非工業性室內環境中,可以見到50-130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他們都以微量或痕量水平出現。
  • 骨質疏鬆對身體有什麼危害?怎樣有效預防?
    骨質疏鬆對身體有什麼危害?怎樣有效預防?怎樣有效預防?  一、骨質疏鬆的危害  1、疼痛、身長縮短、駝背  疼痛是骨質疏鬆的常見表現,全身的骨頭疼,哪兒都疼,不定時疼,隨時都疼,因為骨頭裡有一種細胞叫破骨細胞,它會把骨頭都吞食掉,繼而發生疼痛;骨質疏鬆可引發腰椎壓縮性骨折,致使身長縮短3~6cm左右,年紀越大萎縮的情況越嚴重,負重量大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
  • 雷電是如何形成的?帶你進入雷電的世界,體驗它不為人知的一面
    在很久以前,雷電在人們的眼裡是超自然的現象,人們不了解它,不明白它是如何產生的,因此,對雷電十分的害怕和恐懼,把它看成是「天神」的不滿和發怒。到了近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對雷電有了認識,很多人對雷電進行了不懈的探索,有的人甚至為此而貢獻了寶貴的生命。
  • 如何有效的預防靜電危害LED顯示屏?
    打開APP 如何有效的預防靜電危害LED顯示屏?雖然靜電放電(ESD)不會對人體造成生命危險,但對LED顯示屏等半導體產品卻極易造成致命損傷,那我們來談談靜電放電對顯示屏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的預防。 第一、突發性損傷降低產品良品率,而增加企業成本 突發性損傷是指:LED產品元器件的兩個或多個針腳間的電壓超過元件介質的擊穿強度,造成元器件被嚴重損壞,功能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