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固鎝:蘇州明皜出貨量穩定增長,矽麥克風已開始批量出貨

2020-12-05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11月15日,蘇州固鎝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參股公司蘇州明皜傳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明皜」)在第三季度的出貨量穩定增長,特別是穿戴設備領域,持續達成新客戶的導入;同時受晶片國產化的利好驅動,公司的核心產品在國內一線品牌客戶的導入取得很大進展;新產品矽麥克風已開始批量出貨。

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蘇州明皜資產總額為 7213.21 萬元,所有者權益為 1023.87 萬元,累計銷售收入 4849.21 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9.24%,累計淨利潤-745.86 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1.98%。

在蘇州固鎝控股子公司蘇州晶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晶銀」)方面,蘇州固鎝表示,2019 年前三季度,蘇州晶銀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向市場推出定製化服務,依靠產品的差異化和精細化擴大競爭優勢,公司前三季度銷量和銷售額均實現同比增長: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公司資產總額為 44,332.52 萬元,所有者權益為 34,577.11 萬元,主營業務收入為 76,567.12 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27.95%,淨利潤為 7,761.44 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25.09%。目前蘇州晶銀新廠房主體建築已接近封頂,一切正常進行中。

關於公司整體經營狀況方面,蘇州固鎝表示,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主營業務仍是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封裝。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520,374,951.43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7.4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84,496,261.35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21.61%;實現基本每股收益 0.116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22.11 %。

據了解,蘇州明皜成立於2011年10月,註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其中蘇州固鎝出資700萬元,佔註冊資本總額的70%。公司經營範圍:微機電傳感器晶片和器件的工藝開發、設計(限於電腦開發及設計),並提供相關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相關工藝軟體開發。

2014年3月6日,蘇州明皜完成了註冊資本變更的工商登記手續,蘇州明皜註冊資本由1000萬元人民幣調整為800萬元人民幣後,蘇州固鎝對其增資1000萬元人民幣,增資後蘇州固鎝出資1700萬元人民幣,佔註冊資本的94.44%。(校對/Candy)

相關焦點

  • 中國每年出貨5億部手機,所用陀螺儀傳感器卻幾乎全部進口
    但去年我國出貨的5億部手機所用陀螺儀傳感器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花了多年的時間,我們完成了研發,也實現了小批量生產。」陀螺儀設計企業水木智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雪松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儘管我國有六七條相關的中試生產線,但是目前沒有一家能夠幫助我們實現大規模量產。」
  • 蘇州固鎝收購晶銀新材及轉讓晶訊科技 一買一賣資本運作「忙」
    本次交易完成後,結合蘇州固鎝原已持有的晶銀新材54.80%股權,公司將直接持有標的公司100%股權。根據天健評估出具的《評估報告》,截至評估基準日2019年12月31日,晶銀新材100%股權在收益法下的評估結果為10.4億元,其所有者權益帳面價值為3.55億元,評估增值6.87億元,增值率為193.65%。
  • [互動]蘇州固鎝:自製晶片型號主要有整流二極體晶片等
    原標題:[互動]蘇州固鎝:自製晶片型號主要有整流二極體晶片等   蘇州固鎝
  • 鴻利智匯:UVC LED已批量出貨,MiniLED小批量出貨
    目前,鴻利秉一生產的殺菌消毒UVC LED已經批量出貨。鴻利智匯稱,鴻利秉一為公司聯營企業,按持股比例採用權益法進行核算,其利潤增長對公司業績有積極影響。該公司在涉及Mini LED領域的巨量轉移技術、大尺寸面板上有大幅度突破,已與轉移設備廠商達成戰略合作。在產能方面,鴻利智匯Mini LED將以廣州為主要生產基地,深圳為研發中心,有多款產品已完成小批量試產,大批量試樣,部分機型具備量產能力,因Mini LED需求增加,公司Mini LED業務正在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擴產。
  • 智慧型手機裡的矽麥克風幾乎都是蘇州造
    這種微小的矽麥克風,如今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電腦、耳機、數位相機等消費電子中。昨天,領跑全球矽麥克風生產的樓氏電子(蘇州)有限公司相城新廠投產,新廠比原廠址擴容一倍,預計年產矽麥克風10億片,幾乎覆蓋所有智慧型手機市場。樓氏電子(蘇州)有限公司矽麥克風事業部總經理濮玉兵告訴記者,傳統的駐極體麥克風,需要人工組裝元器件。
  • 累計出貨量達10億顆!敏芯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
    累計出貨量達10億顆!敏芯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敏芯股份官方宣布,公司MEMS傳感器出貨量達到10億顆!公司主要負責人及員工代表出席了本次出貨儀式,共同見證敏芯這一歷史時刻。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剛博士就產品出貨量達到10億顆表達了良好祝願,他表示未來矽麥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對敏芯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歡迎更多有能力的優秀人才加入敏芯;同時不斷加強產品布局,使產品更加多元化,有更多的產品增長點。敏芯是以推動國內MEMS產業鏈發展為使命,全產業鏈國產化的晶片設計公司。6.7億元!
  • 走進樓氏全球最大矽麥克風工廠:探訪120億個麥克風背後的故事
    近日我們專程前往蘇州,拜訪樓氏電子在蘇州的工廠,同時這裡也是全球最大的麥克風生產基地,為大家來探訪累計出貨120億個麥克風背後的故事。蘇州工廠目前除了矽麥克風的生產之外,也負責做高端陶瓷電容器的生產,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通訊和醫療等領域。樓氏的動鐵單元和助聽器元器件則主要分布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工廠生產。
  • 上半年顯示器面板出貨量以京東方為首 中國大陸面板市佔率攀至38%
    京東方在武漢的第二座10.5代廠投入量產電視面板,並策略性將部分8.5代線產能由生產電視面板轉往顯示器面板,剛好搭上疫情使IT產品需求大增,以及三星電子(SDC)宣布將在年底退出LCD面板供應,讓京東方有機會擴增更多產能出口,今年上半年出貨量攀升至2,020萬片,年成長19%。
  • 激智科技:量子點膜已小批量出貨
    摘要 【激智科技:量子點膜已小批量出貨】激智科技(300566)在今日下午舉行的2016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量子點膜產品已經順利通過冠捷、中電熊貓、TCL、海信、微鯨、PPTV、暴風等公司的驗證,目前各家均在小批量出貨階段。
  • 大幅增長!2019上半年光伏組件企業出貨量及排名一覽
    晶科能源2019年Q1出貨量為3037MW,Q2出貨量為3386MW,故其2019年H1出貨量為6.423GW,較去年同期增長33.56%,持續蟬聯組件出貨第一。據晶科Q2財報顯示,預計到2019年底單晶生產能力將達到5WG,並且開始另外5GW產能擴張,其最終產能將增加至16.5GW。截止目前,其矽片,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組件產能分別達到10.5 GW,7.4 GW和12.6 GW。
  • 鋰電池又一即將供不應求的環節,這家公司出貨量及利潤率有望翻倍
    星源材質:鋰電池又一即將供不應求的環節,這家公司明年出貨量翻倍,利潤率也有望翻倍星源材質是國內鋰離子電池隔膜龍頭企業。公司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隔膜研發、生產及銷售,是我國為數不多邁入國際市場、向國際知名鋰離子電池廠商批量提供隔膜產品和技術服務的領軍企業之一。
  • 樓氏電子SiSonic MEMS麥克風出貨量突破30億大關
    打開APP 樓氏電子SiSonic MEMS麥克風出貨量突破30億大關 秩名 發表於 2012-05-21 08:50:48
  • 去年全球光伏逆變器權威排名出爐 總出貨126.74GW且同比增長18%
    該報告基於年度銷售統計、公開文件、生產商、開發商的數據,對全球各大逆變器企業的出貨量進行了完整統計和分析。中國逆變器軍團在全球市場上的表現依然搶眼,不管是出貨量,還是銷售額佔比,都佔據了顯赫的位置。中國軍團陣容強大2019年全球逆變器的出貨量為126.735GW,同比增長18%。
  • 華為手機強勢增長 42%,蘋果小米OV出貨量暴跌
    10月31日消息,近日第三方數據調查公司 Canalys 發布消息顯示,華為手機(含榮耀品牌)在國內市場出貨量達到了 4150 萬部,市場份額增至 42%,佔據國內手機廠商首位,而第二至第五名的分別是 vivo、oppo、小米、蘋果,最重要的是第二至第五名的市場份額總和也僅達到 50%。
  • MiniLED背光明年出貨量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打開APP MiniLED背光明年出貨量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DSCC 發表於 2020-12-03 17:19:13 DSCC發布最新報告,隨著三星和中國品牌推出帶有MiniLED背光源的液晶電視,預計MiniLED技術在2021年將獲得較快速發展,MiniLED背光出貨量將從2020年的50萬臺增加到2021年的890萬臺,同比增長約17倍。
  • IDC:第三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約690萬臺 同比增長21.7%
    「新冠疫情」帶來的需求增長以及人口普查項目的大單採購,讓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創下了自2014年以來單季最高同比增幅,其中Slate Tablet(傳統直板式平板電腦)出貨量約334萬臺,同比下降11.6%;Detachable Tablet(支持官方鍵盤平板電腦)出貨量約357萬臺,同比增長87.9%。
  • IHS Markit:2018年大尺寸TFT液晶面板出貨量仍有所增長
    特別是在電視和顯示器面板的帶動下,面板出貨面積增至1.9909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0.6%。2018年,中國面板製造商京東方(BOE)的B9 10.5代工廠開始量產,點燃了65英寸和75英寸大尺寸顯示屏的價格戰。
  • 明年智能手錶出貨量超七千萬,但耳機才是可穿戴行業增長的主力
    Gartner 預測,2019 年,可穿戴設備的全球出貨量將達到 2.25 億部,較 2018 年同比增長 26%;明年終端用戶在可穿戴設備上花費預計可達 420 億美元,其中智能手錶將佔超過 160 億美元。
  • 2017年動力鋰電池出貨量排名_第一居然不是比亞迪
    鋰電池出貨量排名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統計,2017年1-9月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42.6GWh,同比增長32%。其中,全球出貨量前十動力電池企業合計達30.98GWh,佔整體的73%。   從出貨量排名來看,松下仍然位居首位,寧德時代緊隨其後,名次比2016年上升一位,而去年排名第二位的比亞迪的名次下滑至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