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見習記者 陳紅
6月1日,蘇州固鎝(002079)發布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向蘇州阿特斯、崑山雙禺、汪山等購買其持有的蘇州晶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銀新材」)45.2%股權。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蘇州固鎝今年4月底還計劃全部轉讓持有的蘇州晶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訊科技」)33.78%股權。這一買一賣之間的輾轉騰挪背後又蘊含了公司怎樣的考量?
「蘇州固鎝主營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封裝,而晶銀新材主營電子漿料,該業務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本次收購晶銀新材主要是為了進行內部資源整合,加強對子公司的控制,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綜合競爭實力。」有不願具名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轉讓可能是考慮到蘇州晶訊近年來主營業務持續處於大幅下降及微利狀態等原因。」
4.7億元控股晶銀新材
根據草案,蘇州固鎝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晶銀新材45.20%股權。根據天健評估出具的《評估報告》並經上市公司及交易對方友好協商,確定晶銀新材45.20%股權的交易作價為4.7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後,結合蘇州固鎝原已持有的晶銀新材54.80%股權,公司將直接持有標的公司100%股權。
根據天健評估出具的《評估報告》,截至評估基準日2019年12月31日,晶銀新材100%股權在收益法下的評估結果為10.4億元,其所有者權益帳面價值為3.55億元,評估增值6.87億元,增值率為193.65%。
同時,蘇州固鎝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形式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3億元,用於支付本次交易的現金對價、晶銀新材項目建設費用、補充流動資金、中介機構費用及相關稅費等。
本次交易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3億元。其中,7888.96萬元募資用於支付本次收購晶銀新材交易的現金對價;1.27億元募資用於晶銀新材一期年產太陽能電子漿料500噸項目;8500萬元募資用於補充標的公司流動資金;1000萬元募資用於支付中介機構費用及相關稅費。
「目前,晶銀新材一期年產太陽能電子漿料500噸項目的廠房原本已經在建設當中了。」蘇州固鎝證券辦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收購晶銀新材,公司肯定是看好該企業往後的發展,收購後會對經營和財務或有積極影響。」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截至2019年12月31日,晶銀新材資產總額為4.63億元,所有者權益為3.55億元,2019年實現營收9.69億元,同比增長21.71%;淨利潤8789.32萬元,同比增長6.79%。
「近年來,晶銀新材發展穩健,逐漸成為蘇州固鎝重要業績增長點。本次購買資產,是蘇州固鎝收購控股子公司晶銀新材的少數股東股權。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力,提升公司經營能力等。」上述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逾2000萬元轉讓晶訊科技股權
今年4月底,蘇州固鎝稱,為了整合及優化公司業務發展,改善公司資產結構,公司與蘇州通博電子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通博」)籤訂協議,擬轉讓蘇州固鎝持有的蘇州晶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訊科技」)33.78%的股權、共計1020萬股股份,轉讓價格經評估機構評估及雙方協商後決定為每股2.02元人民幣,共計人民幣2060.4萬元。
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蘇州通博持有晶訊科技33.78%的股份,同時蘇州固鎝不再持有晶訊科技股份。
對於本次股權轉讓交易,蘇州固鎝獨立董事認為,本次股權轉讓是公司實際經營和未來發展需要,有助於公司進一步優化戰略布局,提高運營和管理效率。不存在損害公司及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晶訊科技成立於2008年4月1日,公司主營半導體器件和高分子、陶瓷新材料器件的研發設計,及相關電子元器件和模組的研發、加工、製造及銷售等。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資產總額為7329.94萬元,所有者權益為5952.34萬元;2018年,公司全年銷售收入4366.55萬元,同比下降10.02%;淨利潤為154.93萬元,同比下降93.53%。2019年銷售收入5269.03萬元;淨利潤為355.38萬元。
根據評估報告顯示,晶訊科技採用收益法的評估,在評估基準日2019年9月30日的淨資產帳面值為5365.61萬元,評估後的股東全部權益資本價值(淨資產價值)為4284.22萬元,評估增值-1081.39萬元,增值率-20.15%。
「從年報數據來看,晶訊科技主營業務持續處於大幅下降及微利狀態,近年來公司產品研發和銷售力量不足,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較弱。而本次出售晶訊科技主要是蘇州固鎝優化業務發展,改善公司資產結構,集中資源發展主業。」上述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說道。
(編輯 田冬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