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晶科技:市場競爭激烈,但有諸多變數

2020-12-06 OFweek維科網

目前階段,光致發光的 QD-LCD已經商業化,全球每年幾百萬臺量子點電視的銷售量。

按照 IHS Market 的預測,全球 QLED TV 2020 年和 2021 年的銷量較 2019 年會有 57%和 103%的增長。

全球市場研究公司 Fact. MR 預測量子點顯示市場從 2019 年至 2027 年的複合年增長率會維持在 30%以上。

根據DSCC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和市場展望報告,量子點顯示屏的出貨量預計將從2020年的1060萬臺增至2024年的2800萬臺,複合年增長率為27.5%。

在此領域,納晶科技是國內的先行者。

更長久的未來,電致發光的QLED 成熟後,前景也非常廣闊,更具革命性。納晶科技也有布局:2019年報顯示已經初步探索並優化了電致無鎘量子點材料的合成,其外量子效率、器件壽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2019 年 9 月 11 日,納晶科技全資子公司納晶美國公司連同美國阿肯色大學理事會向美國德拉瓦州聯邦地區法院對美國 Nanosys.Inc 提請訴訟。被告 Nanosys.Inc 在美國生產量子點材料(包括但不限於Quantum Dot Concentrate?, Heavy Metal Free Quantum Dots, Hyperion? Quantum Dots)的行為侵犯了US7105051 專利權,該專利由美國阿肯色大學所有,授權給納晶美國公司獨佔許可權利。

Nanosys可是量子點材料的全球龍頭,納晶科技硬槓Nanosys,主動訴訟其侵犯專利權,在國內企業中少見。

看研發:

78項發明專利,14個博士,102個研發人員,佔全部員工半數,這是非常典型的科技創新企業。

然後看創始人:

彭笑剛,男,1964 年 2 月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1994 年 6月至 1996 年 7 月,就職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博士後研究;1996 年 7 月至 1999 年 6 月,就職於勞倫斯國家實驗室;1999 年 7 月至 2003 年 7 月,就職於美國阿肯色大學化學和生物化學系,任職助理教授;2003 年 8 月至 2005 年 7 月,就職於美國阿肯色大學化學和生物化學系,任職副教授;2005 年 8月至 2009 年 6 月,就職於美國阿肯色大學化學和生物化學系,任職教授;2005 年 1 月至 2009 年 6 月,就職於美國阿肯色大學化學和生物化學系,任職查爾斯-克麗蒂俠露化學講座教授;2009 年 6 月至今,就職於浙江大學化學系,任職教授,同時任職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彭笑剛教授長期從事溶液量子點合成化學、配體化學及應用研究,是該領域的國際領軍人物,他發明的量子點及納米晶合成方法、機理及合成路線,是目前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標準技術,其相關專利奠定了量子點應用的基礎,在國際上被上千個研究機構採用,並成為量子點工業化生產的標準方法。發表論文160餘篇(其中以通訊作者發表Nature 1篇、JACS 43篇),被引用超過50000次(Google Scholar資料庫)。

2019年國際顯示周(SID Display Week 2019),納晶科技董事長彭笑剛和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一起榮獲SID年度大獎。

因此,納晶科技技術領先,研發實力強大,所處行業前景很光明,有機會未來科創板 IPO。

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技術在落地應用的時候並不會一帆風順,納晶科技也不會因為有領先技術就一路高歌猛進,因為商業世界可不只看技術。

量子點電視商業化緩慢

2013年,索尼就推出了量子點電視。

2014年,國內的TCL也推出了量子點電視。

當時,很多業內人士很激動,比如有機構預測:2018年,量子點電視全球出貨量有望增至1870萬臺。

實際銷量如何呢?

根據IHS Markit的數據,全球量子點電視2019年銷量是600萬,2019年全球TV市場的總出貨量為2.4億臺,量子點電視的滲透率為2.5%。這個比例還非常低。當然,相對於競爭對手OLED,量子點電視銷量高的多。國內市場沒有找到數據,但是根據TCL和海信的數據,大概也就是100多萬臺。

不過,這個銷量離前幾年大家幾千萬銷量的樂觀預期,差距甚遠。

自 2017 年度起納晶科技的主導產品量子點膜已經批量向用戶出貨,2018年和2019年的增長率還不錯,但並不突出,因為增速落後於行業,落後於三星。

為什麼很看好的量子點電視普及速度沒有達到預期呢?

首先是價格,由於量子點目前主要應用於55寸以上的電視,所以一般價格都在萬元以上。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這個屬於高端產品,因此銷量有限。當然,現在量子點電視逐漸向中端進入,價格也不斷走低。2020年,TCL推出了C8至臻QLED TV,採用量子點Pro 2020技術,價格從55寸7999元、65寸9999元,到75寸12999元不等。

但是TCL  55寸的液晶電視,最便宜的一款是1999,這中間是幾千元的差距。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量子點電視雖然技術參數更好,但是肉眼並不會感覺差距很大。那為什麼不買便宜實惠的液晶電視呢?

要賣出高價,需要電視廠商具有品牌溢價。但是國內電視企業都是靠價格戰起家的,尤其是量子點電視的主推者:TCL和海信,品牌溢價能力不是非常強,中低端產品可以賣出去,高端電視很多人還是首選三星、索尼這些國外品牌。但是呢,不管是三星手機或三星電視,這幾年在國內市場的音量越來越小,存在感越來越弱。索尼則是大力搞OLED。所以國內市場起量慢。

Nanosys面向全球市場,而納晶科技目前的客戶只限於國內企業,因此也就是20%、30%的增速。

量子點電視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從顯示技術上來說,除了量子點,還有OLED、雷射、Mini LED、Micro LED等顯示技術正在崛起。

從目前市場的概況來看,量子點電視目前的體量略勝一籌,但是大部分市場被三星獨家霸佔,市場佔比超過90%,未來的不確定因素還很多。主要的參與者就是三星和TCL,廠商數量少,不過三星、TCL電視市場份額一個是全球第一,一個是全球第三,舉足輕重。

OLED市場,品牌眾多,LG、索尼、創維、海信、長虹、飛利浦、康佳等國內外家電大廠爭相進入,2020年增長幅度都達到50%以上,從未來趨勢來看將穩步增長。

雷射電視增幅非常大,但是基於小,短時間內很難撼動量子點、OLED的地位。

綜合來看,創新顯示技術市場百花齊放,目前主要是量子點和OLED技術的較量。OLED電視雖然現在出貨量不如量子點,但是差距正在逐步縮小。這兩年在超高端市場,量子點電視一直被OLED打壓,市場份額不斷失去。

所以,現在還不能說量子點電視一定可以領先。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另外,Mini LED、Micro LED等技術也是變數。

以上是行業的問題,納晶科技自身也被各種問題纏身。

戰略上沒有聚焦,企業管理缺乏經驗

量子點作為一種新材料,用途廣泛。2014年,納晶科技年報中寫道:

公司未來兩年的主要業務的經營目標均圍繞著量子點材料的研究、應用技術和工藝的開發和應用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來進行。具體分為 3 個方面:

① 新材料:無鎘量子點研究取得突破,具備進入應用開發的性能要求。

② 應用技術和工藝的開發:量子點材料在主動發光器件的研發取得一定進展;無鎘量子點生物偶聯標記取得突破。

③ 應用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量子點光轉換元件進入顯示器應用;量子點螢光免疫定量檢測試劑進入市場;量子點照明產品實現商業應用。

納晶科技一直在顯示產品、照明產品、生物多個領域推進。但是,一直到2019年,除了顯示產品有幾千萬的收入,其他領域只有一兩百萬的收入。

納晶科技本應該在探索一年後,就砍掉還是商業化早期的應用方向,聚焦到商業化成熟的現實產品線上。但是,納晶科技直到2020上半年,才將全資子公司北京納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0.00%的股權轉讓,裁掉生物方向的研發人員,砍掉生物這條線。

具體原因公司解釋的很清楚:公司全資子公司納晶生物因商業化進程緩慢,不能形成穩定的營業收入導致收入成本倒掛,自 2012年設立起多年連續虧損,量子點生物檢測業務已嚴重拖累公司業績,面臨破產的風險。因此,經慎重考慮本次處置以出售納晶生物股權的方式進行。

對於一個創業企業,早期可以多探索下方向,但是一旦方向清晰了,就應該聚焦,毫不猶豫的砍掉其他雜亂業務。因為創業企業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應該把人才、資金等資源聚集到最核心的地方去突破。

納晶科技如果可以早兩年砍掉生物線,應該會發展的更好。

這說明企業管理層對於企業的實際運營,經驗不是很豐富。

實際控制人是彭笑剛、高磊生,董事長彭笑剛是化學教授,專家型人才,技術厲害,管理方面應該還是欠缺經驗;總經理高磊生是做投資的,沒有實業運營經驗。

因此,公司高管層缺乏一個有豐富企業運營管理經驗,在把尖端技術進行商業化方面很厲害的人才。

這從公司2019 推出新產品量子點護眼平板PurePad也可以看出。

納晶科技的優勢在於上遊量子點材料,核心應該是提高量子點材料的良率和產能。但是,目前納晶科技的量子點材料還難以和國外同行Nanosys競爭,因為國內的量子點膜企業多數都是和Nanosys合作。

納晶科技從上遊進入了中遊量子點膜領域,但是這個領域競爭激烈,門檻不高,有了上遊的量子點材料、量子點膠水、阻隔膜,很多做光學膜的都可以進行生產,比如道明光學(002632)、激智科技、康得新、長陽科技(688299)、雙星新材(002585)、惟怡科技、中科納通、星爍

納米、南京貝迪等等。因此,量子點膜的價格應該會下降非常快。同時,量子點膜的下遊客戶高度集中,目前主要是TCL和海信,單個客戶的訂單量較大,因此更具有議價權。納晶科技在這個領域,面臨著應收帳款高、價格和毛利率下滑的困境。

2019 推出新產品量子點護眼平板PurePad,直接介入下遊消費電子產品,更是一個敗筆。因為消費電子是C端產品,銷售渠道和方式和量子點材料、量子點膜完全不同,公司也沒有任何的經驗。單獨一個量子點護眼概念的平板,靠一個創業公司,是推不動的。這個產品未來必然無法起量,然後慢慢消失。

這個從京東上慘澹的銷量也可以看出,最多幾千的銷量,而且不少明顯是刷量刷出來的。

從PurePad的定價可以看出公司的商業經驗不足,新品牌的價格居然比同樣產品的華為還價格高几百元。這怎麼賣的動?

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全球能量產上遊量子點材料的主要是Nanosys、QD Vision、Nanoco 和納晶科技。

量子點材料的設計和製備,是整個量子點顯示產業鏈中技術難度最高、價值量最大的環節,目前全球僅有美國Nanosys、英國Nanoco、美國QD Vision(被三星收購)和杭州納晶科技四家公司有核心專利。

美國 Nanosys 公司,2001 年成立,成立後融資超過 1 億美元,2013 年與 3M 公司合作,發布量子點光轉換膜產品。Nanosys 公司 2013 年的產量為每年 20噸(含量子點的濃縮液)。Nanosys是三明治結構量子點膜的發明者,薄膜式量子點背光源(QDEF)。QDEF主要由Nanosys公司主導,目前市面上所謂的QLED產品大多都是這種形式,很多量子點膜企業,都是採用 Nanosys 的量子點材料。目前,該公司經營著世界最大的量子點納米材料工廠,2018年產能超過25噸。此外,Nanosys擁有全球600多個已發布和正在申請的專利或獨家許可權,技術實力可見一斑。Nanosys控制著全球量子點市場的90%以上。該公司預計,其客戶將在2020年根據其技術出貨量超過1000萬臺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和電視。如今使用這種技術的品牌包括宏碁、華碩、惠普、海信、三星、TCL和Vizio。

3M公司與Nanosys公司合作開發出量子點膜產品。由於量子點膜市場主要集中在中國、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3M的產品價格、技術服務很難滿足客戶需求,已經退出。

日立化成與Nanosys合作,採用Nanosys的量子點粉體結合自主開發的樹脂,加工成量子點膜產品,目前主要在日本本土和臺灣地區推廣。

激智科技與Nanosys合作,採用Nanosys量子點粉體塗布量子點膜,目前產品應用於TCL、兆馳股份等客戶。

道明光學子公司華威新材自 2016 年起研發量子點膜技術,並在 2017 年與 Nanosys 達成合作,是國內較早一批進行量子點膜研發的企業之一。目前公司已初步具備了規模化生產量子點膜的能力,量子點膜的生產能力達到 300 萬平/年。

美國 QD Vision 公司,2004 年成立,成立後融資 8000 萬美元,2013 年發布的量子點背光管應用於日本 Sony 公司的電視機, 已經被三星收購,估值 4.5 億元。QD—Vision於 2013年率先實現了量子點電視應用,採用的是量子點管技術,管式量子點背光源(QD Tube)。三星收購QD Vision以後,也進行量子點膜的加工,但基本都是內部供給三星。

英國 Nanoco 公司,2001 年成立,成立後融資超過 4000 萬英鎊。Nanoco從成立之初就致力於無鎘量子點開發及應用,應用於照明、光伏和顯示行業。Nanoco積極與日本、臺灣、中國大陸企業合作,共同開發無鎘量子點膜等產品,合作公司包括華宏新技股份有限公司、康得新等。2018年,Nanoco 年產能 4 噸濃縮液。

2014年,納晶科技有一條量子點生產線,可年產10噸量子點濃縮液。

在2018年的國信證券的研報中披露,納晶科技量子點濃縮液總規劃 150 噸,可供應 55-60 寸電視 3600 萬臺,第一期預計建設 30 噸,對應 720 萬臺電視。另外還有100 萬平米自建量子點膜產線。

2019年,納晶科技的光學膜產能是50 萬平/年,實際生產量子點膜 44 萬平米,產能利用率是88%;量子點膠水是50噸/年,但是產能利用率非常低,才8%。2019 年

2020 年預計打樣及生產銷售量子點膜 135 萬平米。

另外,國內還有其他量子點材料企業: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普加福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達聚邦科技有限公司、廈門玻爾有限科技公司、張家港海納至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十餘家公司。

最大競爭對手Nanosys專注量子點材料,積累了非常多的專利和技術,然後和中遊的量子點膜企業進行合作,是一種輕模式。而納晶科技是全產業鏈運作,既生產量子點材料,也生產量子點膜,還介入下遊平板電腦,是一種重模式。對於創業企業而言,輕模式跑的更快,合作夥伴更多,競爭對手更少。重模式則相反。

量子點電視的兩個主力選手:三星和TCL,也是全產業鏈運作,但是他們規模龐大,掌握著下遊電視市場的高份額,垂直整合的全產業鏈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三星收購了量子點材料企業QD Vision ,還有自己的量子點面板。TCL有自己的面板企業:華星光電,在量子點顯示領域的公開專利數量已居於全球第二,超過1200件,並形成了涵蓋材料、器件結構、墨水和工藝的全產業鏈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因此,不排除TCL也會自己介入上遊量子點材料的生產。如果那樣,雖然量子點電視的增長很可觀,但桃子會被三星和TCL摘了,納晶科技並不會受益多少。

公司披露:2011年公司全資子公司納晶(美國)公司支付1,400,832.87美元取得美國NN-Labs,LLC(以下簡稱「NNL」)100%的股權,自2011年8月31日起,本公司對該公司擁有實際控制權。2019年三星對QD-OLED啟動大規模投資,基本實現了量子點顯示產品的產業化,搶先佔領了市場。三星、Nanosys等競爭對手對子公司NNL的市場份額形成極大衝擊,原有客戶幾乎流失殆盡,業務極度萎縮,2019年NNL員工除個別員工轉移到納晶(美國)公司外,已基本全部離職,NNL不再開展生產經營業務,生產經營全面停滯,未能取得銷售收入。基於此,公司對商譽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糟糕的公司治理

為了融資,公司不斷進入增發,稀釋股權,導致實際控制人目前持股比例太低,合計控制公司僅僅 20.26%的股份,導致很多重大事項上並無決策權。

2015年之前,天圖資本、TCL均投資了納晶,不過2015年納晶引入了新投資者: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目前前十大股東已經看不到天圖資本、TCL的身影,要麼全部退出,要麼大部分退出導致持股比例極低。

鴻商集團系是納晶科技當前第二大股東,合計持有納晶 19.00%的股份,這和實控人股份比例相差無幾。鴻商集團推薦童曉怡、袁青松擔任納晶科技的董事。

2019年,鴻商集團和納晶打起了官司。

原因:2015 年至 2016 年間,原告與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中信信託公司」 或「受託人」)籤訂了 3 份《資金信託合同》,作為委託人指令受託人中信信 託公司分別向被告寧波新薈菁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被告一」) 提供了 1 筆貸款、北京鼎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被告二」)提供了 2 筆貸款。後受託人與被告一、被告二總計籤訂了 3 份《人民幣資金貸款合同》。被 告一、被告二未按照上述《人民幣資金貸款合同》的約定清償貸款本息。原告 與被告一、被告二、彭笑剛(「被告三」)及高磊生(「被告四」)於 2018 年 9 月 15 日籤訂了案涉《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框架協議》(「《框架協 議》」),《框架協議》對被告一、被告二的貸款償還義務進行了確認,並對原 告要求被告一、被告二轉股的權利及被告一、被告二的股份轉讓義務進行了約 定。現被告一、被告二對於其在《框架協議》項下的合同義務仍未能按約履行。

簡單的說,就是二股東借錢給公司實控人,但是實控人沒錢還,於是撕破臉皮打官司。

然後,2019年實控人減持股份,所得資金全部用於歸還貸款,以儘快解 決與股東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合同糾紛訴訟。

法院判令被告向原告償還貸款本息 8334萬元,罰息和複利 840萬元,共計 9174萬元。截至2019年12月,上述款項已全部償清。

雖然實控人把貸款還清了,但是也付出了失去股份的巨大代價。

2020年,納晶計劃進行定增,鴻商集團及匯橋投資通過現金以每股 4 元的價格認購納晶科技定向發行的15,011,815股新增股份,向納晶科技支付認購股款總額為60,047,260元。本次收購完成後,則鴻商集團及匯橋投資合計持有納晶科技發行後共 30,023,630 股,佔比 20.15%,鴻商集團成為納晶科技第一大股東。定增完成後,鴻商集團超過公司股東新薈菁、高磊生和彭笑剛合計持有的 15.44%的股份。因此,彭笑剛和高磊生合計可實際支配的公眾公司股份表決權已不足以對公司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納晶科技將變更為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所以,定增完成後,原來的彭笑剛創始團隊就失去了控制權。公司未來的發展會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除了二股東和實控人有矛盾,小股東也有。

2020 年 3 月 19 日,公司召開了 2020 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並於 3 月20 日披露了有關股東大會決議公告。王狄參加了前述股東大會並對《關於審議<公司定向發行說明書>的議案》及其他三項相關議案投了反對票,認為其嚴重損害了王狄的利益,故起訴要求撤銷股東大會決議。反對的原因可能是低價定增,因為此次定增給納晶的估值只有6億左右。而上一輪定增,納晶的估值為15億。

不過此次定增如果順利完成,納晶可以還完貸款,也有更多錢投入研發,解決資金上的問題。

最後看看估值:

2020年,如果按照公司預估,可以實現1.64億收入,按照35%的毛利率,大概率是5740的毛利潤,但由於支出巨大,可能淨利潤仍然是虧損的,或者略微扭虧為盈。

2021年有望實現盈利。

由於定增完成後,實控人發生變化,因此兩年內無法進行IPO。那麼,一切順利的話,2022年可以申報科創板IPO。

假設2022年營收3.6億(50%的年化增長率),淨利潤率15%,那麼淨利潤為5400萬,參考道明光學25倍PE估值,市值有望達到13.5億。

當然,實際情況不一定這樣,還面臨著非常多的變數,比如產品價格下降很快,導致淨利率低於15%;量子點市場增長不達預期;TCL自建量子點材料;管理團隊發生較大變化等等。

【特別說明】文章中的數據和資料來自於公司財報、券商研報、行業報告、企業官網、公眾號、百度百科等公開資料,本人力求報告文章的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人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納晶科技(2):道路坎坷,前景光明
    納晶科技一直在顯示產品、照明產品、生物多個領域推進。但是,一直到2019年,除了顯示產品有幾千萬的收入,其他領域只有一兩百萬的收入。納晶科技本應該在探索一年後,就砍掉還是商業化早期的應用方向,聚焦到商業化成熟的現實產品線上。
  • 納晶科技對目前新型顯示市場的現狀分析及未來展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量子點電視依託優秀的畫質表現受到行業及消費者的擁躉,市場容量也在快速增長。在中國顯示行業的發展與歷練中,量子點技術也在不斷優化升級。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量子點新材料為技術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今年是納晶科技成立的第十個年頭,在這十年中,納晶科技見證了顯示行業內哪些技術的興衰?此次科鈦網有幸採訪了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聽聽納晶對目前新型顯示市場的現狀分析及未來展望。量子點:助力LCD穩固行業地位量子點顯示可以分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兩個階段。
  • 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飛一行蒞臨浙江納晶科技視察調研
    9月16日,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飛蒞臨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浙江納晶科技有限公司調研指導。市委副書記、市長湯飛帆,智造新城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根宏,納晶科技董事長彭笑剛,浙江納晶科技總經理蘇葉華等人陪同。
  • 「IPO價值觀」二極體/整流橋市場競爭激烈,晶導微依靠成本優化保持...
    不過,業績穩步增長,手握154項專利的晶導微卻選擇了創業板IPO。據筆者分析得知,晶導微的主力產品二極體、整流橋難以形成差異化經營,市場競爭激烈,只能依靠成本優化保持競爭力。二極體廠商眾多,市場價格戰持續晶導微主營業務為二極體、整流橋等半導體分立器件產品以及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SiP)產品的研發、製造與銷售。
  • 納晶科技:專注量子點材料的「拓荒者」
    「非典型新三板公司」,是納晶科技對自己的調侃;「量子點光電技術開發商」,則是納晶科技的真正定位。  行走在研發與商業平衡木上近10年的納晶科技,至今尚未盈利。但2017年,納晶科技邁出了關鍵性一步——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000萬元,商業前景豁然開朗。  日前,2018「前行的力量」新三板萬裡行調研活動走進納晶科技,尋找這家量子點半導體新材料科技公司的「亮光」。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高磊生表示,納晶科技不是一家講故事的公司,市場終究會看到它的價值。
  • 納晶科技:OLED電視VS量子點電視,誰更勝一籌?
    因此,從市場上來說,不能因為量子點電視是過渡性技術就沒有前途的結論,因為在同等顯示效果下,量子點電視具有價格、壽命、良品率高等其他優勢。在OLED電視成本遲遲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當下,量子點技術是一種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解決方案。量子點電視有可能具有較長的生命周期,可能長時間內都是 OLED的有力競爭對手。
  • 納晶科技:量子點光電技術量子點材料開發商
    但2017年,納晶科技邁出了關鍵性一步――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000萬元,商業前景豁然開朗。  日前,2018「前行的力量」新三板萬裡行調研活動走進納晶科技,尋找這家量子點半導體新材料科技公司的「亮光」。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高磊生表示,納晶科技不是一家講故事的公司,市場終究會看到它的價值。
  • 納晶科技受邀參加2020海峽兩岸(南京)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
    2020年9月10日-12日,由南京平板顯示行業協會、臺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共同主辦的「2020海峽兩岸(南京)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在南京隆重召開,納晶科技作為業內知名量子點企業受邀參加,康永印博士代表公司出席本次活動並發表了精彩演講。
  • MEMS麥克風市場迎來新機遇 市場競爭激烈是正常
    打開APP MEMS麥克風市場迎來新機遇 市場競爭激烈是正常 工程師3 發表於 2018-05-25 02:38:00 MEMS麥克風市場是巨大的,有很多機會。大廠商有各自方法來競爭,初創的小公司不斷湧進市場。因此,市場正在發生變化:樓氏電子的統治地位被削弱,市場佔有率從2010年的83%下降到目前的61%。然而,總體營收是擴大,樓氏電子的MEMS麥克風營收從2010年的1.735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4.77億美元。
  • 納晶科技受邀出席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顯示大會
    作為全球代表性量子點材料企業,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出席本次會議,納晶研究院技術總監康永印博士代表公司出席並發表精彩演講。量子點作為新型的發光和光電材料,有望在顯示等眾多應用領域產生顛覆性的影響,為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是下一代顯示技術最有利的競爭者之一。
  • 納晶科技與TCL籤訂量子點膜片供應商合作協議
    ,9月26日晚間,納晶科技公告,公司與深圳 TCL 數位技術有限公司當天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框架協議顯示,TCL 數字2017年開發及量產的量子點電視使用的量子點膜片以公司作為第一資源,在納晶科技保證交付及品質前提下,保障公司作為第一供應商的採購份額。
  • 納晶科技受邀參加2020新興產業大會並發表主題演講
    大會吸引了6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術專家及領先企業代表,就全球及中國的技術和市場發展趨勢,生產工藝和設備的新突破,最新材料解決方案和案例研究及應用解決方案展開熱烈討論。納晶科技高級研究員陳超博士應邀出席本次大會,並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量子點和Micro-LED峰會」上發表了主題為《QUANTUM DOTS FOR NEXT GENERATION DISPLAY APPLICATION》的報告。
  • 從實驗室研發到大規模生產 納晶科技量子點技術商用多點開花
    納晶科技是一家以量子點新材料為技術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一年多前在杭州總部接受採訪時,公司僅在辦公樓的一樓有幾間實驗室和車間。日前,上海證券報「2019新三板萬裡行」調研團隊再次走進納晶科技,公司已經在浙江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有了自己的材料生產基地。短短1年左右的時間,納晶科技發生了哪些變化?
  • 單晶價格「跌跌不休」,與多晶競爭愈顯激烈
    另一方面,因多晶供應鏈已大舉轉向金剛線切技術,使單晶產品面臨更激烈的價格競爭壓力。本周開始出現單晶電池價格低於砂漿片多晶電池片的現象,單晶矽片的每瓦價格也已低於砂漿切多晶矽片的每瓦價格。這波單晶降價預期將在12月第三周後才會有所改善。
  • 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8月,是一家以量子點半導體新材料(又稱納米晶)為技術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業務是量子點新材料的研究、製造及應用產品的開發,在新型量子點材料的設計、合成及表面修飾有一定優勢。公司成立後累計接受風險資本投資超過12000萬元人民幣。2011年被中國創投專委會組辦的首屆中國創業投資峰會評為優秀創業投資項目金獎。
  • 納晶科技亮相國際顯示博覽會UDE2019 彰顯量子點顯示硬實力
    納晶科技攜AM-QLED、量子點膜片、量子點模組、量子點舒眼平板PurePad、量子點顯示器等技術與產品精彩亮相,展示未來「視界」的無限可能。納晶科技一直走在創新技術的前沿,致力於「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創造高科技產品」。
  • 納晶科技收到全國股轉公司問詢函
    原標題:納晶科技收到全國股轉公司問詢函   3月11日,新三板
  • 納晶科技攜量子點舒眼平板PurePad閃耀CES ASIA2019
    在這次科技盛會中,納晶科技攜量子點舒眼平板PurePad參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參展觀眾的圍觀。納晶量子點健康顯示技術,開啟科技護眼時代基於量子點可調製技術,納晶科技聯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視覺健康與安全防護實驗室經過近千人次的人眼視功能實驗
  • 納晶科技量子點舒眼屏亮相2019中國公益護眼大會
    納晶科技受邀參展,同時公司CTO趙飛博士作為特邀嘉賓發表了主題為——《量子點健康顯示技術》的精彩演講。本次會議旨在匯聚、凝練、研討和推廣並為社會愛心力量參與「近視防控全民行動」搭建公益平臺,創新「公益護眼」服務模式,為各級地方黨政機關更好開展近視防控實施工作提供支持與幫助。
  • 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一行蒞臨浙江納晶科技調研
    8月12日下午,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蒞臨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浙江納晶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調研。衢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湯飛帆,副市長王良春,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根宏,納晶科技董事長彭笑剛、浙江納晶科技總經理蘇葉華等人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