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0日-12日,由南京平板顯示行業協會、臺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共同主辦的「2020海峽兩岸(南京)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在南京隆重召開,納晶科技作為業內知名量子點企業受邀參加,康永印博士代表公司出席本次活動並發表了精彩演講。
本屆大會以「合作共贏,創新產業鏈」為主題,從科技與產業融合出發,共同聚焦新型顯示產業鏈的創新整合和完善,為兩岸乃至全球顯示行業技術、產業上下遊對接和人才交流搭建合作平臺,吸引了近600餘位國內外企業界、學術界領袖參會。
近年來量子點顯示市場快速增長,市場潛力較大。集邦諮詢光電研究中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電視出貨動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抑制,預估年衰退5.8%,達2億521萬臺。其中,量子點電視預計出貨量年增長41.8%,達827萬臺。2020年雖然疫情導致全球電視出貨規模縮減,但量子點產品則受惠於「宅經濟」需求發酵,呈逆勢增長趨勢。
量子點是一種優異的半導體發光和光電納米材料,包括全光譜發光峰位連續可調、色純度高、穩定性好等,量子點顯示是利用量子點的特殊性能來實現高性能、低成本的顯示技術。納晶科技以量子點半導體材料為技術核心,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的量子點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擁有量子點綠色合成原始專利及300餘項國內外專利申請。
會上,康永印博士發表了題為《量子點顯示應用技術進展》的演講,分享了量子點顯示的發展趨勢——從技術演進的角度來講,量子點顯示技術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量子點背光源顯示技術(QD-LCD)(量子點膜QLCF、量子點QD LED等);第二階段是量子點彩膜方案(QD Color Conversion);第三階段就是量子點電致發光AM-QLED。

QD-LCD:液晶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量子點背光源技術(QD LCD)已經比較成熟,是低成本實現廣色域的理想方案,目前市場上的量子點電視大部分都應用了該項技術。應用該技術的量子點終端產品可以實現高達110%NTSC色域的顯示效果,顯著提高了畫質和色彩飽和度。納晶科技於2016年實現了量子點光致發光產品的商業化,2019年發布量子點健康顯示技術,目前已與TCL、海信、冠捷、飛利浦、小米、一加、京東方等知名品牌密切合作,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QD+OLED/Micro LED:帶來新一輪技術升級
QD+OLED/MicroLED指的是利用紅綠色QD量子點技術結合藍色OLED/Micro LED面板來顯示全彩顯示的一種技術方式。
據報導,三星將於今年年底關停旗下在韓國和中國所有LCD面板產線,對QD-OLED量子點面板產線投資110億美元,並使其逐步代替OLED成為下一代高畫質電視的標配面板。
QLED:顯示領域的未來之星
從光致發光走向電致發光,真正成為自發光顯示的QLED,是量子點顯示最關鍵的裡程碑。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類似,無需背光模組,相比 LCD屏,主動發光的AM-QLED屏在黑色表現、高亮度條件等場景的顯示效果更突出,功耗更小,同時規避了液晶顯示產品固有的漏光、可視角度差、響應速度慢等問題。相比OLED,量子點材料為無機材料,穩定性和壽命比有機發光材料更長,同時可實現廣色域與低成本,因此,未來量子點是有機發光材料的優秀替代材料。
此外,QLED具有輕薄、柔性的特點,可應用於可穿戴設備、手機、pad、個人電腦、家用電視和家庭影院等場景,前景十分廣闊。
而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QLED)技術難度較高,仍處於實驗研究階段,目前尚未實現商業化,由於QLED 性能更為優越,預計相關技術取得突破後,市場空間更大。目前納晶科技正努力推動QLED的產業化。
顯示產業的競爭最終是產業鏈綜合技術和產能的競爭,納晶科技始終堅持打造以自主智慧財產權為基礎的核心競爭力,加強相關材料產品的專利和產業布局,推動關鍵顯示材料國產化,與上下遊行業同仁一起助力中國新型顯示產業實現超越與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