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晶科技AM-QLED印刷顯示研發中心
⊙林淙 記者 吳正懿
「非典型新三板公司」,是納晶科技對自己的調侃;「量子點光電技術開發商」,則是納晶科技的真正定位。
行走在研發與商業平衡木上近10年的納晶科技,至今尚未盈利。但2017年,納晶科技邁出了關鍵性一步——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000萬元,商業前景豁然開朗。
日前,2018「前行的力量」新三板萬裡行調研活動走進納晶科技,尋找這家量子點半導體新材料科技公司的「亮光」。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高磊生表示,納晶科技不是一家講故事的公司,市場終究會看到它的價值。
量子點「發光」
量子點又稱為半導體發光納米晶,是一種一般粒徑介於1—10nm之間的納米顆粒,受激後可以發射螢光。由於不同尺寸的量子點,其電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的程度不一樣,因此可在受到外來能量(光、電)的激發後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覆蓋從藍光到紅外光的整個區域。
基於這一原理,納晶科技從電致發光和光致發光兩個思路切入,分別聚焦量子點材料和量子點發光二極體兩大研究方向,並形成量子點光轉化材料與器件的主要業務板塊。
2002年,納晶科技的前身NN-Labs公司由著名化學家彭笑剛在美國創建,2009年落地杭州。其間的風風雨雨,見證了一家科技型公司艱難的研發之路。回憶過往,有兩次重大挫折給聯合創始人高磊生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一次是我們在照明應用領域研究4年後宣告失敗,還有就是2014年、2017年兩次瀕臨資金鍊斷裂。」
比起研發突破的艱難,資金鍊斷裂之痛更加直接且猛烈。「我們大大小小做過7次融資,一共融了大約4億多元,『燒錢』不算很多,但還是出現了兩次資金危機。」
近年來,儘管大眾對「量子點」概念還有些陌生,但它在顯示領域的應用已然興起,量子點材料應用開始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許多品牌商陸續推出了量子點液晶電視,並逐步向顯示器、平板、筆記本和手機等中小尺寸延伸。
「現在正處在量子點材料應用的『爆發前夜』,但納晶科技仍不敢太樂觀,生存是第一位的。」高磊生將納晶科技稱為「非典型新三板公司」,「納晶這種新材料類的硬科技公司,發展過程非常不確定,想像力又沒網際網路公司那麼大,一路發展下來,要感謝股東的信任。」
說起納晶經歷的窘境,高磊生顯得頗為平靜:「心不心酸都是個人體會問題。雖然我常開玩笑說幹完這屆就不幹了,但其實肩上背負著那麼多投資者的希望和責任,哪能撂挑子啊。」
從PPT到生產線
「當然,我們不是只講故事的公司。」高磊生說,以前我們融資需要PPT來路演宣講,而現在,納晶有了自主研發的產品。
作為量子點材料領域的領先者,納晶科技的對標公司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UNIVERSAL DISPLAY等極少數幾家國外企業,其核心競爭力之一是完備的專利體系。
據介紹,納晶科技擁有授權專利66項,另有授權使用專利14項,申請中專利97項。員工總數不過160多人的公司,擁有一支超80人的技術團隊。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當年研發投入達3347.21萬元,較上年增加410.76萬元。
納晶科技的產品正走出實驗室。2017年,公司完成了量子點材料和量子點膜一體化生產,其中顯示產品中的量子點膜成功量產並開始批量供貨。另外,公司重點研發的電致發光QLED項目也取得了重要進展:4英寸全彩AM-QLED顯示屏開發完成,實現全屏點亮。
納晶科技小心翼翼地尋找研發與商業的平衡點。一方面,新型量子點材料的研發工作還將繼續加大,公司致力成為技術方案及產品的主要供應商,以推動量子點液晶顯示產品的普及。另一方面,爭取QLED達到或接近商業化水準。「我們還需要繼續完善器件結構設計和列印工藝,突破量子點印刷技術的技術難題。」公司一位技術人員補充說。
值得一提的是,納晶科技位於衢州的材料生產基地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達產後,材料年產能將達到150噸量子點濃縮液。公司董秘張玉仿說:「全部達產後,完全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創新「排頭兵」
高磊生原本在投資機構工作。他與化學家彭笑剛系大學同學。納晶科技創立之初,他給自己的定位只是「幫助公司融資」,不想後來卻臨危受命出任總經理一職,全面負責公司的經營和管理。「做企業肯定更累,但比起投資,做企業的價值認同感更強。」高磊生說。
2014年8月,納晶科技在新三板掛牌,完成了幾次增發融資,公司治理結構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這家尚未盈利的「非典型新三板公司」,成為新三板創新層的科技公司排頭兵。
「從2009年VC進來,我們開始做財務審計。掛牌之後,這一塊肯定更加規範。無論是內控、制度,還是信披,我們都更像一家上市公司一樣去考慮問題。」
在量子點光致應用,納晶科技是中國第一家實現量子點管(QD Tube)和量子點膜(QD Film)產業化的公司,與液晶顯示相結合的量子點光轉換產品已向TCL、海信、冠捷、惠科等知名品牌供貨。2017年是納晶量子點膜進入市場的首年,公司銷售收入超過4000萬元,為未來「點亮」了想像空間。
在量子點電致應用領域,納晶科技承擔國家十三五重點專項,以量子點發光材料為核心基礎,通過列印工藝製備AMQLED顯示屏取得重要突破。在AMQLED領域,我國企業在核心材料、原型器件研發以及製程技術等方面都有一定先發優勢,並且掌握著相當數量的關鍵技術和專利。
「科技一直是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高磊生如是說。與此同時,納晶科技還將目光投向量子點在傳感器、新能源和生命科學等更廣泛領域的潛在應用價值。公司已經布局光伏玻璃和傳感器用的量子點材料,並將適時延伸基礎研發至碳量子點、鈣鈦礦和納米線等其他先進材料,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高磊生表示,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對創新型企業開放上市通道,納晶科技將繼續努力,朝著更高的目標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