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運作淋漓盡致 張海如何將健力寶收歸囊中?

2020-11-24 搜狐網

  

  特約記者張思傳報導 張海向來以其「資本運作」出名。自凱地系從資本市場銷聲匿跡之後,張海在收購和運作健力寶這場大戲中,又將其「資本運作」的高超手法運作得淋漓盡致。張海是如何調動各方資源把健力寶掌控在自己手裡達兩年之久的呢?

  相關連接:最後的晚餐盡享魚翅鮑魚--講述張海被抓全過程

  鮑魚、魚翅、牛排、豬腳,這就是資本大鱷張海3月23日晚在東山賓館就餐時所點的菜,這頓4000元的晚飯也是張海被抓獲前「最後的晚餐」。3月29日,在抓獲張海的現場——東山賓館,幾位服務員向記者詳細地描繪了張海就餐的情況……點擊查看詳細>>

  利用新購得的獵物

  張海與資本市場的淵源甚深。1997年,張海持有股份的香港康達通過與香港中聯換股,先後引進了英特爾和巴林銀行等股東。而此後,張海和張金富等人的股份也從100%減少到10%左右。「這是一個不斷套現的過程。」張海曾經解釋。退出香港康達而成功套現的資金使張海開始打造凱地系。

  「四兩撥千斤」,充分利用新購得的獵物,是當時張海就已經形成的風格。張海曾對媒體表示,「凱地的資本模式是良性的反擴張,每一次的資本投入都不是很龐大,但肯定是最佳時機。比如水已經燒到99度了,凱地加上一度水就開了。」

  從資本高手的經驗談看,資本高手在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基本是一致的,即通過名下的投資公司掌控一家實業,畢竟有一家實業公司在手後,向同業或銀行借貸就暢順多了,然後再以此為平臺不斷收購,延長資金鍊的同時也就是套現的過程。

  2000年4月,凱地收購了深圳東方時代投資有限公司70%的股份。此次收購成為打造「凱地系」的關鍵一役。因為在此之前,東方時代剛剛入主由36所名牌大學發起成立的中國高科。正是站在中國高科的肩膀上,凱地才如魚得水地介入方正科技和中科健等多家高校和中科院背景的上市公司中。

  2001年,頻頻得手的凱地又先後收購銀鴿投資、深大通、浙江國投以及健力寶。幾乎在一年時間,凱地用資本鏈進行超級捆綁的關聯公司已經超過百億市值。顯然,在張海構築的投資體系中,凱地和東方時代是他牢牢掌控的資本鏈,每次併購的資金基本上源出於此。而併購回來的每一個公司,都成為凱地的子鏈條。與此同時,張海又充分調動子鏈條優勢,通過新一輪併購行為,衍生出又一個子鏈條,此謂資本市場上的「凱地系」。

  相關連接:張海涉嫌挪用資金被拘 足球「大亨」身陷囹圄

  當張海被拘留的消息被披露出來時,人們並沒有驚詫。甚至還有人會說———這小子終於被逮起來了。點擊查看詳細>>

  如何掌控健力寶

  凡事皆有度。張海及其幕後的「凱地系」的資金鍊越伸越長,所需要的運作資金也越來越多,同時,國內的資本市場也起了很大的變化,「凱地系」面臨的資本風險越來越大了。張海們及時看到其中的風險後馬上調整了策略。2002年初,張海輕取健力寶,收購模式與操作「凱地系」的手法一樣,業內的傳言是他以浙江國投為門面,以祝維沙的資金來收購健力寶的。

  2002年1月15日,三水政府向浙國投轉讓健力寶75%股份,作價3.38億元。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稱,原浙江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總裁陳帆在2004年年底因巨額表外理財被「雙規」後,向有關部門供出其受張海之託收購了健力寶股權。據說浙江國投出具了詳盡的健力寶創新計劃,還承諾將為三水帶來其他項目,於是半途殺出的浙國投在一個月左右就擊敗其他競爭對手成功收購健力寶。當年,健力寶集團董事會改組,包括李經緯在內的原董事一一去職,張海及其新信張金富、郭湧三人組成新董事會。

  然而,出手豪闊的張海,其實並不具備如此巨資。雖然掛了不少上市公司董事長或董事的名義,但據《財經》報導,張海首付的一億資金中,便有一筆是通過國債回購而來的短期融資。他必須尋找真正的買單者。

  據說,張海最先找的是方正。他專程找到魏新,建議方正出資,與他共同執掌健力寶。但是,魏新曾表示如果入股就必須由方正控制,否則最多只能給予短期的「過橋貸款」。而張海請方正入局,需要的只是資金。他並不願意失去企業控制權。最終談判不歡而散。

  相關連接:裂縫在舉牌方正中產生--張海與祝維沙反目內幕

  隨著3月27日張海的重要助手,也是健力寶董事之一的郭湧在上海某酒店被拘捕,健力寶集團已經總共有9名高層人士相繼被拘,這也意味著健力寶大案如今已經到了收口階段。隨著警方深入調查,一切謎底可能都會被揭開……點擊查看詳細>>

  2002年4月間,拉方正入夥未果的張海找到祝維沙,意欲借後者資金入局,以將之前自己短期拆借而來的2億資金解套。工商資料顯示,2002年3月20日,佛山市三水正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正天科技)成立,股東為張海、祝維沙、葉紅漢三人,三人所持股份為4:3:3架構。三人商定以正天科技名義出資,接盤健力寶。

  此後,浙國投名下的健力寶飲料廠100%的股份被全部過戶至正天科技名下,張海之前支付的股權收購款撤出,祝維沙的巨額資金打入了三水公投(三水區公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帳戶。變更當月,張海、祝維沙、葉紅漢三人同時進入健力寶飲料廠董事會,張海任董事長。但在健力寶集團,之前的董事會架構並未改變,仍為張海系三人。

  至時,健力寶已被張海徹底控制。在健力寶這個大平臺上,張海又開始延伸「健力寶系」資本鏈:2002年底入主河南寶豐酒業集團;收編原深圳平安足球俱樂部;間接控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平安保險和福建興業銀行;收購國內上市公司華意壓縮、雙環科技和西北化工。有意思的是,通過深圳健力寶足球俱樂部涉足國內職業足球後,張海又把他資本市場上的運作手法延伸到了足球圈,收購了遼足的控股權和參股上海國際永大。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揭秘原健力寶董事長張海詭秘半生:從氣功大師到資本大鱷
    張海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是身價過億的富豪,這時候他頭上的光環,已經換成了: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資本大鱷、健力寶掌門人。從氣功大師,到資本大鱷,張海究竟是如何變臉的呢?這時候,很多人還不知道張海以前的底細。然而在張海的老家河南,人們驚訝地發現:這個張海不是別人,正是14歲就成了氣功大師的那個開封神童。不過,這時候,張海號稱已經以3.38億元的價格購買了健力寶75%的股權。那麼,張海收購健力寶的巨額資金是從哪裡來的呢?張海對媒體說,是一個港商贈送的價值500萬元的股份,他用這個錢進行資本運作,從而成了億萬富豪。
  • 健力寶原董事長張海被證實外逃
    2008年9月27日,廣東省高院二審認定張海在獄中檢舉他人犯罪立功,將原審判決的有期徒刑15年改判為有期徒刑10年。2011年,張海獲假釋出獄。  張海一審被判15年,三次「立功」獲減刑,坐牢6年即出獄,皆因其「屢建奇功」。據媒體報導,張海之所以能檢舉搶劫案第一次立功,系因看守所人員出賣案情線索。而之後兩次減刑立了什麼功,沒有任何信息公布。
  • 【健力寶張海調查之四】倖存者葉紅漢
    【財新網】(實習記者 張霞 記者 林金冰)2014年正值健力寶誕生30周年,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健力寶)董事長葉紅漢在新年賀詞中放下豪言:「再塑民族運動飲料第一飲的輝煌品牌」。
  • 健力寶前董事長張海獲刑15年
    健力寶前董事長張海獲刑15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3日 08:30 來源: 競報記者從張海的其中一名辯護律師徐玉發那裡聽到了刑期。    徐玉發律師告訴記者,當時獲許進入的十多人都擠到了一間大約有十五六平方米的提訊室裡,張海本人就坐在提訊室的中間。當法官念到了具體的刑期後,張海頓時脖子一歪,滿臉失望的樣子。當法官問他是否要提起上訴時,他開始是表示要看完判決書才決定,但後來與代表律師商量後,決定當庭提出口頭上訴,書面上訴狀將在稍後時間提交,預計將會在農曆新年過後。
  • 誰玩死了健力寶
    4年之後,18歲的青年張海已經頭頂著「藏密大師」的頭銜,開始「經營」起自己的氣功保健生意,並賺得盤滿缽滿。  在通過「特異功能」賺下第一桶金後,僅僅初中畢業的張海迅速轉向了另一個更大的「魔術舞臺」——股權交易市場,並利用自己在「傳功」過程中建立的人脈打造出了「凱地系」這一資本平臺,開始了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的生涯。
  • 是誰搞垮了健力寶
    張海14歲時已經是有特異功能的氣功大師了,28歲入主健力寶,當時他用三個多億的資金掌控健力寶。從氣功大師到資本高手,他能把樹葉「由大變小」、他用意念「讓時間倒流」、他讓絕症患者「手到病除」,25歲他成為上市公司主席,28歲入主健力寶,30歲他在中國足壇掀起「中超革命」,有人用一個字來形容張海,就是神。
  • 健力寶能否鹹魚翻身?
    不久前,新健力寶的管理團隊首次公開對外亮相,健力寶股權的秘密由此真相大白,同時,健力寶新的產品和市場推廣策略也逐漸明朗。  新團隊亮相  此次亮相的新健力寶管理團隊基本是由張海的資本團隊和新近聘請的職業經理人組成,原健力寶董事長李經緯的團隊盡數出局。同時張海也將他收購後帶進健力寶的資本夥伴——此前分別出任執行總裁的馮七評和餘麗調離健力寶。
  • 張海消失後 三水政府、健力寶集團異常低調(圖)
    據了解,與張海同時被拘留的還有健力寶集團原投資管理部總經理曹庭武、原投資管理部投資總監郭建函,而張海的合伙人祝維沙在北京也被佛山警方帶走。對此,三水政府和健力寶集團異常低調。  25日是周五,也是一周之中記者最為輕閒的時候,但是,編輯部的來電打亂了一切——「網上剛剛披露張海被拘留了,你明天馬上趕到廣州採訪。」
  • 如果沒有神棍張海,健力寶不會倒,外國可樂更不會佔領中國市場
    04 抽調資金蓋大廈1997年,李經緯為了健力寶的發展,想要把公司搬到廣州,並且決定要花10億建一座38層的大廈。那個時候健力寶一年的利潤在5億左右。資本積累的太快,導致的就是個人嚴重膨脹。最終被政府拒絕,橫空出世的氣功騙子張海以3.38億,買下了股份,成了健力寶的掌舵人。李經緯雖然後期膨脹了,而且獨斷專行,但是他的商業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張海就不一樣,一點經營都不懂,就是一個純騙子。1974年,張海出生在河南,父母都是公務員。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張海不僅為人不正派,還走上了行騙的路。
  • 曾經輝煌一時的昔日霸主,健力寶是如何把自己作死的?
    曾經輝煌一時的昔日霸主,健力寶是如何把自己作死的?這兩個都是為了給健力寶做廣告,至於第三個條件,就是幫李寧做的廣告了,因為李經緯非常喜歡李寧。亞運會成功了,李經緯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江總的接見。在那個物質匱乏,消費者沒什麼可選的時代,這樣一種強有力的宣傳,成功將健力寶推向巔峰,也成就了李經緯人生最高光的時刻。但誰都沒有想到,這是健力寶最後的榮耀。
  • 健力寶事件:誰惹的禍?
    而在健力寶公司內部,其日常運作基本納入這個貿易公司旗下,公司的採購進貨以及發放工資、設立銀行帳戶等都將由新設立的貿易公司負責。  按照這種說法,匯中天恆的閃電收購打亂了三水區政府的計劃。於是,三水區政府在隨後的幾天開始觀望。  11月16日,匯中天恆與張海等人在廣州舉行了股權重組籤約儀式,三水區政府只是派了一個一般工作人員到場。
  • 張海被拘攪亂健力寶收購案 三水政府早有伏筆?
    陳筱紅       就在各界對於張海如何被揭發
  • 張海遭1.3億巨款索賠 健力寶指其空手套白狼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閆曉光) 繼張海獲刑、李經緯等人受審後,健力寶集團又將張海和前公司董事祝維沙的一系列關聯公司告上法庭,共索賠1.3億。昨天此案第二次開庭審理。在法庭上,張海及祝維沙的代理律師互相將責任推給對方,紛紛稱對方應該承擔責任。
  • 「神人」兵敗健力寶(組圖)
    時報記者龍成關攝廣州的健力寶總部大廈外景。時報記者巢曉攝  日前,匯中天恆在佛山市三水區與健力寶政府股東方籤下了接收健力寶集團的合同,意味著匯中天恆將重返健力寶。去年11月,匯中天恆宣布收購健力寶,但在去年12月初被強行趕出健力寶。歷經近半年時間的交鋒,圍繞健力寶集團產生的紛爭也終於告一段落。
  • 張海案揭密:「用健力寶的錢收購健力寶」
    在他執掌健力寶的近三年時間裡,昔日的飲料製造業明星開始與「資本」、「財技」掛鈎,並最終沉淪。自始至終,外界對於「資本能人」張海的進入及操盤充滿疑竇,直到今天的法庭上,方才藉由檢方的大量舉證得以一窺真相。  個中故事並不複雜,但已令健力寶傷痕累累。在臺灣統一集團的主持下,這家企業如今正在艱難中重新起步。過去的教訓彌足珍貴。
  • 健力寶迷局之窗 三水政府和祝維沙為何閉口不言
    從財務審計報告中,記者看到,目前俱樂部的兩大債務人同樣是三水正天和健力寶集團。前者欠俱樂部廣告費2380萬,後者欠俱樂部1800萬,據健力寶俱樂部財務人士透露,該筆資金被用於平安保險股權投資。     投資不到位,剛投入的錢又立刻被抽走,加之大股東對俱樂部的大量欠款,這是號稱熱愛足球的張海對於健力寶俱樂部的運作方式,而俱樂部的球員對張海的口惠而實不至失盡興趣也早已不是秘密。
  • 健力寶舊將出手"非凡" 蔣興洲體會當老闆的恐懼
    他將那些走街串巷蹬三輪送貨的小夥子稱作「經銷商的業務員」。    2004年12月,前健力寶銷售公司總經理蔣興洲率領長期跟隨自己的20多人的團隊,聯合健力寶在全國的19家主要經銷商共同參股成立了「深藍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000萬元。目標聚焦在二、三線市場,主打碳酸型產品「非凡可樂」。    「我們經營了半年,營業額已經突破了3000多萬。」
  • 三水市市長助理首次詳細披露健力寶股權轉讓內幕
    因為買家背後是張海的「凱地系」,因為媒體鍥而不捨地追逐真相,健力寶股權轉讓事件更顯得撲朔迷離。  記者:一些報導認為健力寶管理層與市政府有矛盾,而整個事件的幕後導演就是李經緯。市政府是否也這樣認為?  周永基:難道政府想把健力寶搞垮嗎?不是。對健力寶管理層也從來沒有說過不支持。健力寶原來的管理層是政府任命的,他們支不支持不會影響到實質的結果。「不賣給張海們賣給誰?」
  • [足球]回國第一時間面見張健 李鐵將加盟健力寶?
    東方網2月11日消息:在抵達三水後的第一時間內竟然是拜見恩師而不是前往國足報到,李鐵昨天的「行跡」頗是讓人覺得可疑,而之後在和朱廣滬以及張健的會面時,夠敬業的「狗崽」們又聽到了關於李鐵下賽季回國加盟健力寶的隻言片語,一切跡象都表明,在今年8月結束與埃弗頓俱樂部的合同之後,李鐵極可能回國投奔恩師加盟健力寶。
  • 誰在導演健力寶?
    2002年05月12日17:34:36 證券時報全景財經 羅光輝  浙江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出人意料地收購健力寶75%股權。實際運作這一股權收購的凱地系核心人物李友稱:「這好像一場地震,令許多人感到突然和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