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張思傳報導 張海向來以其「資本運作」出名。自凱地系從資本市場銷聲匿跡之後,張海在收購和運作健力寶這場大戲中,又將其「資本運作」的高超手法運作得淋漓盡致。張海是如何調動各方資源把健力寶掌控在自己手裡達兩年之久的呢?
相關連接:最後的晚餐盡享魚翅鮑魚--講述張海被抓全過程
鮑魚、魚翅、牛排、豬腳,這就是資本大鱷張海3月23日晚在東山賓館就餐時所點的菜,這頓4000元的晚飯也是張海被抓獲前「最後的晚餐」。3月29日,在抓獲張海的現場——東山賓館,幾位服務員向記者詳細地描繪了張海就餐的情況……點擊查看詳細>>
利用新購得的獵物
張海與資本市場的淵源甚深。1997年,張海持有股份的香港康達通過與香港中聯換股,先後引進了英特爾和巴林銀行等股東。而此後,張海和張金富等人的股份也從100%減少到10%左右。「這是一個不斷套現的過程。」張海曾經解釋。退出香港康達而成功套現的資金使張海開始打造凱地系。
「四兩撥千斤」,充分利用新購得的獵物,是當時張海就已經形成的風格。張海曾對媒體表示,「凱地的資本模式是良性的反擴張,每一次的資本投入都不是很龐大,但肯定是最佳時機。比如水已經燒到99度了,凱地加上一度水就開了。」
從資本高手的經驗談看,資本高手在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基本是一致的,即通過名下的投資公司掌控一家實業,畢竟有一家實業公司在手後,向同業或銀行借貸就暢順多了,然後再以此為平臺不斷收購,延長資金鍊的同時也就是套現的過程。
2000年4月,凱地收購了深圳東方時代投資有限公司70%的股份。此次收購成為打造「凱地系」的關鍵一役。因為在此之前,東方時代剛剛入主由36所名牌大學發起成立的中國高科。正是站在中國高科的肩膀上,凱地才如魚得水地介入方正科技和中科健等多家高校和中科院背景的上市公司中。
2001年,頻頻得手的凱地又先後收購銀鴿投資、深大通、浙江國投以及健力寶。幾乎在一年時間,凱地用資本鏈進行超級捆綁的關聯公司已經超過百億市值。顯然,在張海構築的投資體系中,凱地和東方時代是他牢牢掌控的資本鏈,每次併購的資金基本上源出於此。而併購回來的每一個公司,都成為凱地的子鏈條。與此同時,張海又充分調動子鏈條優勢,通過新一輪併購行為,衍生出又一個子鏈條,此謂資本市場上的「凱地系」。
相關連接:張海涉嫌挪用資金被拘 足球「大亨」身陷囹圄
當張海被拘留的消息被披露出來時,人們並沒有驚詫。甚至還有人會說———這小子終於被逮起來了。點擊查看詳細>>
如何掌控健力寶
凡事皆有度。張海及其幕後的「凱地系」的資金鍊越伸越長,所需要的運作資金也越來越多,同時,國內的資本市場也起了很大的變化,「凱地系」面臨的資本風險越來越大了。張海們及時看到其中的風險後馬上調整了策略。2002年初,張海輕取健力寶,收購模式與操作「凱地系」的手法一樣,業內的傳言是他以浙江國投為門面,以祝維沙的資金來收購健力寶的。
2002年1月15日,三水政府向浙國投轉讓健力寶75%股份,作價3.38億元。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稱,原浙江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總裁陳帆在2004年年底因巨額表外理財被「雙規」後,向有關部門供出其受張海之託收購了健力寶股權。據說浙江國投出具了詳盡的健力寶創新計劃,還承諾將為三水帶來其他項目,於是半途殺出的浙國投在一個月左右就擊敗其他競爭對手成功收購健力寶。當年,健力寶集團董事會改組,包括李經緯在內的原董事一一去職,張海及其新信張金富、郭湧三人組成新董事會。
然而,出手豪闊的張海,其實並不具備如此巨資。雖然掛了不少上市公司董事長或董事的名義,但據《財經》報導,張海首付的一億資金中,便有一筆是通過國債回購而來的短期融資。他必須尋找真正的買單者。
據說,張海最先找的是方正。他專程找到魏新,建議方正出資,與他共同執掌健力寶。但是,魏新曾表示如果入股就必須由方正控制,否則最多只能給予短期的「過橋貸款」。而張海請方正入局,需要的只是資金。他並不願意失去企業控制權。最終談判不歡而散。
相關連接:裂縫在舉牌方正中產生--張海與祝維沙反目內幕
隨著3月27日張海的重要助手,也是健力寶董事之一的郭湧在上海某酒店被拘捕,健力寶集團已經總共有9名高層人士相繼被拘,這也意味著健力寶大案如今已經到了收口階段。隨著警方深入調查,一切謎底可能都會被揭開……點擊查看詳細>>
2002年4月間,拉方正入夥未果的張海找到祝維沙,意欲借後者資金入局,以將之前自己短期拆借而來的2億資金解套。工商資料顯示,2002年3月20日,佛山市三水正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正天科技)成立,股東為張海、祝維沙、葉紅漢三人,三人所持股份為4:3:3架構。三人商定以正天科技名義出資,接盤健力寶。
此後,浙國投名下的健力寶飲料廠100%的股份被全部過戶至正天科技名下,張海之前支付的股權收購款撤出,祝維沙的巨額資金打入了三水公投(三水區公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帳戶。變更當月,張海、祝維沙、葉紅漢三人同時進入健力寶飲料廠董事會,張海任董事長。但在健力寶集團,之前的董事會架構並未改變,仍為張海系三人。
至時,健力寶已被張海徹底控制。在健力寶這個大平臺上,張海又開始延伸「健力寶系」資本鏈:2002年底入主河南寶豐酒業集團;收編原深圳平安足球俱樂部;間接控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平安保險和福建興業銀行;收購國內上市公司華意壓縮、雙環科技和西北化工。有意思的是,通過深圳健力寶足球俱樂部涉足國內職業足球後,張海又把他資本市場上的運作手法延伸到了足球圈,收購了遼足的控股權和參股上海國際永大。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