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遭1.3億巨款索賠 健力寶指其空手套白狼

2020-11-24 騰訊體育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閆曉光) 繼張海獲刑、李經緯等人受審後,健力寶集團又將張海和前公司董事祝維沙的一系列關聯公司告上法庭,共索賠1.3億。昨天此案第二次開庭審理。在法庭上,張海及祝維沙的代理律師互相將責任推給對方,紛紛稱對方應該承擔責任。

用健力寶的錢收購健力寶

在2002年至2004年期間,張海是健力寶的實際控股股東,是原任公司的董事長和總裁。而祝維沙則曾擔任過公司的董事和總裁。在原告健力寶集團看來,健力寶集團的資金在張海的控制下「左手出右手進」,而同夥祝維沙的關聯公司也從中實現了既能零成本持有股權,又能收回出資款的非法目的,挪用的款項達到人民幣1.3億。

原告起訴稱,張海與祝維沙等人收購健力寶的股權時,先由祝維沙從其控股的關聯企業挪用人民幣1.3億支付給佛山市三水區公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收購健力寶公司股權的出資款。隨後張海便開始想辦法挪出健力寶的資金補回出資。

就這樣,祝維沙在期間多次利用其旗下關聯企業進行轉帳,已達成其以健力寶集團資金購買該集團股權從而使其二人既能零成本持有股權又能收回出資款的「壯舉」。

追加兩被告和第三人

在昨天的庭審中,與此前開庭案件相比,新一批案件在事實及理由方面基本相同,惟被告單位發生變化。法院正式追加了祝維沙、北京金裕興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為被告,以及正天公司、靈思公司等為第三人。連同此前的北京裕興軟體有限公司、中山市創嘉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佛山市智興電子有限公司和盛邦強點電子(深圳)及張海,總共增至七被告。其中,除了創嘉公司的案件將在下月審理外,其他案件均在昨日審理完畢。

健力寶方面指出,張海、祝維沙及其關聯公司,在收購健力寶的過程中,從健力寶處侵佔了近一億元人民幣資金,他們的行為,使健力寶從一個經營良好的著名民營企業,變成一個負債十億元,幾近倒閉的企業。

張海及祝維沙互相推責

法庭上,同作為被告的張海及祝維沙,他們的代理律師的觀點卻表現得完全相反。

張海代理律師稱,張海對於涉案的款項並沒有佔有,也不是獲利者,而且刑事判決中法院認定的非法所得已被追繳執行。他指出,其實張海當時挪用侵佔健力寶資金時,祝維沙完全是知情的,而且積極參與。事件中,最大的獲利者應該是祝維沙,因而祝維沙應為該款項負責,張海不應承擔責任。

祝維沙的代理律師則表示,張海案的刑事案中,根本沒有提及祝維沙有參與犯罪,即使這些錢真是「贓款」,那也是祝維沙在不知情之下善意取得的,不應被追討這筆款項。他同時指出,在當時收購交易發生時,祝維沙僅僅是公司董事,他不是直接可以決定交易與否的高管,根本沒有操縱交易的可能。

該案審理了一整天,庭審至昨日下午5時許才結束。

[責任編輯:nickel xue]

相關焦點

  • 「神人」兵敗健力寶(組圖)
    就在這個時候,張海的名字第一次和健力寶聯繫起來。當時他的背後還有兩個人,一個是裕興科技老闆祝維沙,另一個叫葉紅漢。2002年1月16日,三水市政府宣布,張海以3.38億元的價格入主健力寶。張海神秘殺出擊敗了出價比他高的李經緯,這引起了種種傳聞和猜測。
  • 誰玩死了健力寶
    張、祝、葉三人以4∶3∶3的股權架構成立了佛山市三水正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並通過這家公司來接盤健力寶。但據媒體報導,當時葉紅漢並未出錢,只是以廣州白雲山上一處物業入股。  健力寶就這樣被臉如滿月的28歲青年張海以「空手套白狼」的財技握於手中。
  • 健力寶原董事長張海被證實外逃
    閱讀提示 | 14歲成特異功能神童、16歲是氣功大師、28歲健力寶掌門人、31歲身陷囹圄,就算出獄後,輿論對他減刑造假的質疑亦沒有消停。他就是今年40歲的健力寶集團原董事長、開封人張海。  張海一審被判15年,三次「立功」獲減刑,坐牢6年即出獄。今年1月10日,廣東省高院通報稱,張海立功減刑造假屬實,案件已經立案審查。
  • 資本運作淋漓盡致 張海如何將健力寶收歸囊中?
    特約記者張思傳報導 張海向來以其「資本運作」出名。自凱地系從資本市場銷聲匿跡之後,張海在收購和運作健力寶這場大戲中,又將其「資本運作」的高超手法運作得淋漓盡致。張海是如何調動各方資源把健力寶掌控在自己手裡達兩年之久的呢?
  • 健力寶前董事長張海獲刑15年
    健力寶前董事長張海獲刑15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3日 08:30 來源: 競報    12日,廣東佛山中院對備受關注的健力寶前董事長張海案作出一審宣判,以職務侵佔罪、挪用資金罪判處張海有期徒刑15年。
  • 健力寶事件:誰惹的禍?
    而來自健力寶內部人士的說法是,匯中天恆確實投入了1億多的資金恢復生產,匯中天恆的人急於掏錢主要是因為飲料的黃金銷售期春節快到了。等差不多準備好要開工生產了,衝突就發生了。匯中天恆準備的原材做成成品,貨值有3億多,春節期間銷售回款根本沒有問題,還不用打廣告,可以說不用成本就淨賺幾億元。
  • 【健力寶張海調查之四】倖存者葉紅漢
    作為接盤健力寶「三角聯盟」中最後的倖存者,葉紅漢歷經數次風波:2004年8月張海「下課」之後,健力寶幾度易主,先是祝維沙接手,後有北京投資人李志達入局,接著進入「非法經營時期」。終了,葉紅漢重回健力寶。  財新記者早年多方求證獲知,在張海、祝維沙、葉紅漢三人最初的資本組合中,張海、葉紅漢二人基本未拿現金。
  • 揭秘原健力寶董事長張海詭秘半生:從氣功大師到資本大鱷
    張海14歲時已經是有特異功能的氣功大師了,28歲入主健力寶,當時他用三個多億的資金掌控健力寶。從氣功大師到資本高手,有人用一個字來形容張海,就是神。角色三:資產大鱷神秘富豪一手控制百億資金 3.38億收購健力寶2002年1月16日,28歲的神秘富豪張海閃電收購健力寶。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張海履歷顯赫: 25歲接管中國高科,成為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張海還自稱可以一手控制上百億元的資金。
  • CCTV經濟半小時:"神人"張海兵敗健力寶內情詳解
    (圖片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截屏圖)    張海是怎麼把健力寶弄到手的,外界有各種傳聞,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張海瞞天過海,空手套白狼,用別人的錢,買到了自己的位子。更有人懷疑張海入主健力寶動機不純,醉翁之意在於圈錢,但張海堅決否認。從2002年接手健力寶到現在,三年時間,健力寶在張海的手中究竟變成一個什麼樣子呢?我們的記者最近到健力寶的老家,進行了探訪。
  • 張海律師:葉紅漢是最後贏家 張海並沒拿到贓款
    昨日下午宣判後,張海辯護律師張民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表示,自己對結果並不驚訝,但法院並沒有解釋清楚不採納律師意見的理由。  他認為,收購健力寶是公司行為,法院讓股東負責,進一步認定部分股東負責,最後落實到張海負責,但正天公司目前仍然是健力寶集團股東,讓張海負責沒有道理。
  • 如果沒有神棍張海,健力寶不會倒,外國可樂更不會佔領中國市場
    04 抽調資金蓋大廈1997年,李經緯為了健力寶的發展,想要把公司搬到廣州,並且決定要花10億建一座38層的大廈。那個時候健力寶一年的利潤在5億左右。資本積累的太快,導致的就是個人嚴重膨脹。由於建大樓投入的資金太多,健力寶也無力開拓市場,漸漸走上了下坡路。國外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趁機搶佔了市場。05 「氣功騙子」張海2002年,健力寶公司要公轉私,李經緯和管理集團拿出4.5億,想要買下政府75%的股份。
  • 張海被拘攪亂健力寶收購案 三水政府早有伏筆?
    、如何「侵佔健力寶資產」作出種種猜測和推理時,另一個嚴重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此前一直在三水政府、張海和匯中天恆之間爭論不休的股權問題是否會因為張海的被拘而再度生變。此前有人質疑,如果張海的罪名成立,那麼在張海時代健力寶所進行的股權交割就是非法的,在非法的基礎上又進行的與匯中天恆之間的股權轉讓自然就不成立。    股權交易是否已經完成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對此,一直關注「健力寶事件」的國內著名公司法專家吳越教授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張海消失後 三水政府、健力寶集團異常低調(圖)
    2005年3月28日12:35 體壇周報   記者王軍佛山報導據了解,與張海同時被拘留的還有健力寶集團原投資管理部總經理曹庭武、原投資管理部投資總監郭建函,而張海的合伙人祝維沙在北京也被佛山警方帶走。對此,三水政府和健力寶集團異常低調。  25日是周五,也是一周之中記者最為輕閒的時候,但是,編輯部的來電打亂了一切——「網上剛剛披露張海被拘留了,你明天馬上趕到廣州採訪。」
  • 3.38億賤賣,品牌價值被拋棄!直擊「健力寶」的衰敗真相!
    在我看來,健力寶走到今日之局,跟內部管理、政府的幹預等一系列因素有關,但最核心的,其實是真正把控健力寶的組織和管理者,沒有看到「品牌」這個無形資產,用製造思維來經營品牌,最終把這個好品牌做死了。一、3.38億賤賣健力寶1997年,是健力寶的巔峰期,也是它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 曾經輝煌一時的昔日霸主,健力寶是如何把自己作死的?
    健力寶誕生的第二年,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作為中國代表團的首選飲料,伴隨著中國團隊取得的佳績,健力寶一炮而紅。一夜之間,風靡全國。隨後的幾年裡,李經緯更是連續砸巨款打廣告、贊助各種體育賽事。而真正讓健力寶走上巔峰的,還是對1990年亞運會的贊助。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中國急需一場成功的亞運會,來吸引外商投資,帶動經濟的復甦。但是舉辦亞運會,需要錢,需要有人贊助。
  • 被「大師」、統一都看上的健力寶20年後還在掙紮上市
    出色的談判技巧,讓三水市深信他的資金實力和人脈,加之浙國投的身份背書,張海贏了63歲的李經緯。2002年1月15日,交易雙方宣布,三水政府向浙國投轉讓健力寶75%股份,作價3.38億元。在健力寶山莊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張海表態將親自經營健力寶,請李經緯出任虛職,李仰天淚目,滿眼的紅血絲。同年1月22日,健力寶法人由李經緯變更為張海。1月23日,李經緯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醫院。
  • 張海案揭密:「用健力寶的錢收購健力寶」
    佛山市檢察院指控,張海侵佔健力寶集團1.21億元,挪用健力寶集團9473萬元;其目的,按一位檢方證人的證詞所稱,「他用健力寶的錢收購了健力寶。」  這場至今令人難忘的「閃電收購」發生在2001年末。從2002年1月起,健力寶集團,這家有著17年歷史的國有民族飲料巨頭,變成了當時年僅28歲的張海的私人企業。
  • 健力寶,3.38億低價賣給他人,創始人李經緯「含淚仰天」!
    提起李經緯這位企業家或許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是提到他所掌管的企業品牌—健力寶!你一定聽說過,1984年誕生的健力寶,作為運動飲料的領頭羊,更是率先在飲料中添加了電解質,這在當時的中國可是史無前例的創新!緊接著李經緯更是將健力寶運動飲料的賣點與體育賽事相結合,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時,贊助了前去參加比賽的中國代表團。一時間,健力寶名聲大噪!而就是這樣一位傳奇的企業家在經歷了健力寶所帶來的輝煌成績後,無法掌控自己一手創立的品牌,最終因為涉嫌貪汙被告上法庭,被判處了15年有期徒刑!
  • 是誰搞垮了健力寶
    張海14歲時已經是有特異功能的氣功大師了,28歲入主健力寶,當時他用三個多億的資金掌控健力寶。從氣功大師到資本高手,他能把樹葉「由大變小」、他用意念「讓時間倒流」、他讓絕症患者「手到病除」,25歲他成為上市公司主席,28歲入主健力寶,30歲他在中國足壇掀起「中超革命」,有人用一個字來形容張海,就是神。
  • 曾經稱霸中國飲料市場的健力寶,為何現在卻淪為網紅飲料代工廠
    健力寶就這樣拿下了第六屆全國運動會的指定飲料。這個中國本土企業戰勝外來巨頭的事情呢也很值得玩味,媒體呢也紛紛的宣傳,隨後的訂貨會炸了進貨位兩個小時就訂出去了兩個億的貨。要知道這可是萬元戶都是很稀罕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憑此一役,健力寶徹底奠定了自己成為中國飲料行業巨頭的地位,展現出經商的破了以後李經緯又展現出了他在營銷方面敢為人先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