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億賤賣,品牌價值被拋棄!直擊「健力寶」的衰敗真相!

2020-12-05 旅遊看焦作

說起健力寶,不少人可能還有印象。它曾是中國最火的飲料品牌,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進軍中國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記得在1984年時,奧運會中國代表團需要運動型飲料的支持,健力寶創始人李經緯拿出三水酒廠5年的利潤——25萬,大膽地贊助中國12支奧運隊伍,一批健力寶便跟著奧運隊員了美國,這在當時真可謂是一場豪賭。

隨著李海峰奪金,打破了中國運會零金牌記錄,以及女排的獲勝,健力寶一下子就火了起來。那個時候,全國來三水酒廠訂貨的商家把道路堵得水洩不通,且有錢都不一定訂得到健力寶。講真,這麼多年以來,從沒有哪個品牌在最火的時候,能跟當時的健力寶媲美。

然而,在1997年,健力寶的巔峰期(年營收達60億元左右)之後,健力寶業績便急轉直下,如今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

在我看來,健力寶走到今日之局,跟內部管理、政府的幹預等一系列因素有關,但最核心的,其實是真正把控健力寶的組織和管理者,沒有看到「品牌」這個無形資產,用製造思維來經營品牌,最終把這個好品牌做死了。

一、3.38億賤賣健力寶

1997年,是健力寶的巔峰期,也是它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當時,李經緯想把健力寶總部遷去廣州。但是,總部的遷移、健力寶大廈的建設都未獲得三水政府的批准。三水政府的舉動也能理解,因為健力寶當時貢獻了三水縣近50%的稅收以及一定的就業崗位,總部遷移勢必使得三水政府的財政銳減,就業率上也會受影響。

通過這次事件,我們也能看到,健力寶的實權還是在政府手裡,李經緯實質上僅是一個「打工者」。

而後,李經緯為了徹底解決官企矛盾這個「命門」,想拿出4.5億購買三水政府持有的健力寶所有股份,分3年付清。但三水政府認為他是用健力寶的利潤來購買,拒絕了。最後,三水政府將健力寶賣給浙江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作價 3.38億元。這一事件,折射了很多東西,也給未來不少的創業者們敲了一記警鐘。

而就今天來看,三水政府以3.38億元就把健力寶賣了,真可謂是賤賣,當時的健力寶可是市值60億的企業,這個品牌的價值難道就值這麼點?真正掌控健力寶的三水政府確實是目光短淺了,用「製造思維」來衡量「品牌思維」,不禁讓人須臾萬分。

二、新人上位,卻放棄了健力寶

如果說,健力寶被賤賣,經歷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不可避免的,那後來的品牌沒落卻是有可能避免的。因為,健力寶雖被賤賣,但只要後來接盤的人,能很好的經營這個品牌,還是能活得很好的。然而,張海上位後,卻放棄了健力寶的核心價值。

當時,張海認為健力寶不是一個完全的功能性飲料,它應該是一個大眾化的飲品,最終應被當飲料喝掉,而不是作為運動飲料被喝掉。這個品牌策略的錯誤判斷,直接把健力寶推向了懸崖邊緣。

據悉,張海進入健力寶後,重新創造了 「第五季」和「爆果汽」這兩個全新定位的產品,並在營銷上下了血本:砸3100萬元在央視世界盃直播時播放「第五季」廣告、請日本明星濱崎步做形象代言人等。不得不承認,張海在營銷上做得很成功,這兩款產品一時之間大火。

但他卻沒有弄懂一個品牌最核心的價值點,這種價值不僅知是名度、美譽度,還要「有內容」。通俗點講,「第五季」和「爆果汽」是茶、水、果汁,定位於大眾飲料,本身的可替代性非常強,一時的營銷最多能把它們打造成短時間的「爆品」,熱度過後自然就被遺忘了。(後來的市場反應也說明了這一點。更悲哀的是,如今的很多品牌還在走這條老路。)

不像原來的健力寶,它具有「功能性」、迅速補充體力的核心價值,能被時時刻刻想起;不像王老吉、加多寶等涼茶,具有「降火」的核心價值等。這些品牌的生命力更強,存活的時間更長。然而,張海卻撿芝麻丟了西瓜,把最有價值、最值得保護的健力寶的品牌價值降低了,這回是真的把健力寶「作死」了。

而後,健力寶又被賣了。最近的一次交易在2016年11月,統一以9.5億的價格將健力寶100%的股權轉讓給了中信旗下的淳信資本。

可以說,健力寶在被賣來賣去的過程中,真正掌控它的「人」,都沒有用心來「愛」這個品牌,僅是用「製造思維」來經營它,沒有真把握健力寶背後的無形價值。而真正熱愛這個品牌的李經緯,卻無緣掌控這個品牌,最後落寞去世,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相關焦點

  • 健力寶被賤賣 一個國產名牌的三個最慘教訓!
    編輯/金錯刀頻道 山嵐(微信公眾號:金錯刀)  曾經幹翻過可樂的國產名牌,如今卻只能9.5億賤賣,健力寶的易手讓刀哥突然想起了一張照片。   含淚仰天,不發一語,這張照片被稱為「20世紀中國企業家最悲傷的照片。」  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當年健力寶的傳奇?
  • 健力寶,3.38億低價賣給他人,創始人李經緯「含淚仰天」!
    提起李經緯這位企業家或許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是提到他所掌管的企業品牌—健力寶!你一定聽說過,1984年誕生的健力寶,作為運動飲料的領頭羊,更是率先在飲料中添加了電解質,這在當時的中國可是史無前例的創新!緊接著李經緯更是將健力寶運動飲料的賣點與體育賽事相結合,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時,贊助了前去參加比賽的中國代表團。一時間,健力寶名聲大噪!而就是這樣一位傳奇的企業家在經歷了健力寶所帶來的輝煌成績後,無法掌控自己一手創立的品牌,最終因為涉嫌貪汙被告上法庭,被判處了15年有期徒刑!
  • 三水市市長助理首次詳細披露健力寶股權轉讓內幕
    因為買家背後是張海的「凱地系」,因為媒體鍥而不捨地追逐真相,健力寶股權轉讓事件更顯得撲朔迷離。  昨日,三水市市長助理周永基接受了本報獨家專訪,首次詳細披露了健力寶股權轉讓的過程與細節。「我們與張海沒有私下交易」  記者:三水將75%的股份作價3.38億元出讓給浙江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有人說這個價錢賣得太低了,市政府怎麼看?  周永基:三水沒有賤賣健力寶!75%的股份作價3?38億元,按此推算,100%的股份就是4?5億元。
  • 含淚仰天、紅極一時的健力寶為何消失
    說健力寶之前就不得說說他的創始人-李經緯先生吳曉波曾這樣評價李經緯:一瓶魔水,廿載豪情,從來中原無敵手半腹委屈,十年沉默,不向人間嘆是非李經緯,1984年創建「健力寶」品牌;1990年創建「李寧」品牌;1994年把全球第一顆以企業命名的行星命名為「三水健力寶星」;199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2002年,63歲的李經緯因涉嫌轉移國有資產6000萬元被有關人士檢舉後
  • 解讀健力寶事件:諸多怪象背後蘊藏著巨大價值
    健力寶貿易公司是在健力寶風波發端時(12月6日)成立的新公司,為國有獨資企業,法人股東為三水區公有資產委員會。     訂貨會的狀況似乎表明健力寶集團正沿著三水區政府設定的方向走去——以健力寶貿易公司來承接健力寶集團的品牌和銷售。此時,手握健力寶集團91.1%股權的李志達歸於沉默,張海高調回應媒體的指責。
  • 誰還記得健力寶的品牌教訓?
    同樣,在成功的品牌塑造中,誰也不可否認公關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因為那些經典的案例,仍為現在的人們津津樂道。如果廣告是萬能的,那它就是萬萬不能。儘管中央電視臺梅地亞會議廳人聲鼎沸,但依然無法否定公關給企業創造的巨大價值。然而,我們今天要說下盲目廣告投入、產品定位失敗的品牌案例。
  • 誰玩死了健力寶
    健力寶的另一名原股東——香港上市公司裕興科技董事局主席祝維沙,在多番股權轉讓後,收回初始投資,黯然出局。  5年前,正是這三人以3.38億元的代價獲得了健力寶的75%股權,成為這家國有企業的實際控制人。那時,健力寶仍是中國飲料第一品牌,年銷售額達30多億元,淨資產近5億元。
  • 曾經輝煌一時的昔日霸主,健力寶是如何把自己作死的?
    曾幾何時,我們一直以為健力寶有可能在國際上挑戰可口可樂的地位。然而幾次易主後,雖然今天的健力寶還在,但早已沒有了昔日的輝煌。儘管如此,當我們今天再回顧中國企業發展史的時候,依然能夠看到健力寶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從誕生走向輝煌,再走向衰敗,健力寶都反映出了企業經營中很多典型的問題,對於今天的企業家和創業者,都有很深刻的借鑑價值。
  • 是誰搞垮了健力寶
    這裡有「 樣板市場、創建品牌、單品創新突破、堆頭、新品推廣、品牌組合、產品管理、促銷策略、員工忠誠度、鋪貨、庫存管理、員工管理、薪酬設計、產品、節日拜訪、轉型、穩定團隊、利潤、促銷、合夥生意、做大做強、選經銷商 」等專業文章。張海14歲時已經是有特異功能的氣功大師了,28歲入主健力寶,當時他用三個多億的資金掌控健力寶。
  • 健力寶的救贖:從李經緯到李文杰
    2002年1月15日,三水市政府向浙江國投轉讓健力寶75%的股份,作價3.38億元。  自此,健力寶進入代表浙江國投的「張海時代」,李經緯黯然退場。  健力寶的命運,就這樣倉促地被交到年僅28歲的張海手裡。
  • 誰在導演健力寶?
    雖然浙江國投並不是健力寶的真正收購者,但是這家「被委託收購人」被資方委以如此重任,顯示其對資本市場的左右力量同樣不可小看。浙江資本一直是各大機構爭相合縱連橫的重要力量。為得到這一地區的資金支持,凱地系旗下的東方時代去年底曾在浙江國投增資擴股時以2億多元資金持有23%股份,是浙江國投的第二大股東。
  • 「健力寶之父」隕落始末
    這個人,就是健力寶的創始人李經緯。此時的健力寶風頭正勁,幾乎統治了國內飲料市場。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不溫不火,而後來佔據半壁江山的娃哈哈還沒有成立。李經緯抱了抱失落的李寧,淡聲說道:「跟著我吧,你的名字和面孔就是最大的價值。」其實,這並不是兩人第一次相見,早在1984年,李經緯和李寧的人生軌道就已經交織在了一起。
  • 從「戴罪病逝」的李經緯,看健力寶是怎樣從如日中天到被搞垮的...
    為了角逐世界,李經緯決定改變健力寶偏居一隅的小格局,將總部從三水搬到廣州。1996年,他主導投資10億在廣州新建了高38層的健力寶大廈。在那份協議裡,已然擁有強勢地位的健力寶,其品牌價值的評估價是0,此後的所有協議、直至出售,其品牌估值都是0。李經緯自然不可能就此放權。他做了兩手工作,一方面,公司全面抵制來審核查帳的新加坡人,拒不交出商業資料;另一方面,國內媒體也被招攬而至,「健力寶被賤賣他國」的新聞一時間鋪天蓋地。
  • 健力寶重歸國資懷抱 但這位創始人再也看不到了
    對於出售的原因,統一(中國)相關人士解釋稱,由於健力寶集團授予健力寶貿易在中國地區的品牌專屬授權將於2016年12月到期,面對中國進入消費升級的新趨勢,健力寶集團大股東堅持健力寶定位為民族品牌的歷史地位。統一企業則希望重新賦予健力寶新的產品內涵和品牌精神,對於品牌定位的差異,雙方協商後決定將健力寶品牌由統一集團賣給淳信資本。
  • 將傳統文化融入品牌內涵,健力寶華麗轉身再出發
    當今,國潮深受年輕人的追捧,眾多國民品牌打破固有印象,借國潮這一「東風」進行轉型升級,健力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飲料市場的消費主體大多是90後、00後,他們中的有些人沒有機會親身感受健力寶的輝煌,但是他們卻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健力寶的產品與文化,這是因為健力寶始終堅持品牌年輕化,注重與年輕人的溝通,用健力寶飲料產品展示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
  • 張海案揭密:「用健力寶的錢收購健力寶」
    張海案揭示出健力寶亂局真相——「用健力寶的錢收購健力寶」  11月6日下午5時許,歷時三天的庭審結束。32歲的張海否認了檢方的全部指控。  佛山市檢察院指控,張海侵佔健力寶集團1.21億元,挪用健力寶集團9473萬元;其目的,按一位檢方證人的證詞所稱,「他用健力寶的錢收購了健力寶。」  這場至今令人難忘的「閃電收購」發生在2001年末。從2002年1月起,健力寶集團,這家有著17年歷史的國有民族飲料巨頭,變成了當時年僅28歲的張海的私人企業。
  • 沒了「親爹」的健力寶又被賣了!曾經風靡世界的「中國魔水」是如何...
    第二年,這個數字躥升至1650萬元,再下一年是1.3億。1987年,廣東健力寶有限公司成立,健力寶成為當年全運會和之後1990年亞運會的最大讚助商,聲名大噪。在經營健力寶的過程中,李經緯的經營才能不斷展現,「拉環有獎」的促銷創意至今仍是營銷界的經典案例之一。
  • 健力寶:從三水酒廠破圈而來的民族飲料品牌
    當年6月26日,三水健力寶飲料廠便在這個大背景下正式成立。好風憑藉力,更何況那是一個充滿變革與創新的時代,健力寶從一誕生就風華正茂。在機緣巧合之下,它成為當年國家奧運代表團的首選飲料,被譽為「中國魔水」。此後,它一度成為「民族飲料品牌」代名詞。健力寶走向世界的同時,也開闊了三水人的視野,與全球接軌。
  • 健力寶:「中國魔水」何以魔法盡失?
    不過,這篇文章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在健力寶發展的後期,李經緯與三水市政府之間糟糕的關係加速了健力寶的衰落,諸如遷都風波,改制受阻、國有資產流失、賤賣健力寶等諸多怪現象,看得讓局外人直搖頭。在這種大背景下,健力寶最終易幟,李經緯最終失足是無可逃遁的宿命。也許還有一個問題應該被提出,在李經緯隕落的背後,三水市政府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 「神人」兵敗健力寶(組圖)
    3.38億元閃電收購  2001年前後,國內出現了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熱潮。這時候的健力寶由於內部管理體制等多方面原因,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廣東省三水市政府決定進行重組,推出健力寶75%的股權作為標的公開尋求買家。  健力寶重組消息傳出後,國內外10多家企業紛紛提出購買意向。其中健力寶創始人李經緯也出價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