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寶之父」隕落始末

2021-01-19 守捉使

1

2004年6月28日,李寧集團在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上市。

開盤當日,李寧家族身價一舉超過16億。在喧囂熱烈的氣氛中,兩鬢已經有些泛白的李寧卻格外平靜。

在接受已經等待多時的媒體的採訪時,李寧默默地朝西北方向的廣州看了一眼。

180公裡外的廣州珠江醫院裡,他的人生導師李經緯,此刻還是「待罪之身」,正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

1988年,漢城奧運會,體操比賽場。

被譽為「體操王子」的李寧,在觀眾的歡呼聲中,緩緩走向比賽場地。無數國人滿懷期待,都覺得這位柳州小夥子會延續之前在世界大賽中的驚豔表現,毫無懸念地拿下這次比賽的冠軍。

結果事與願違,在吊環比賽中,李寧意外出現失誤,錯失獎牌。

一時間,批評的洪流滾滾而來,甚至被諷刺為「體操亡子」。從漢城返回北京的李寧,下了飛機早已看不到昔日簇擁的人群。

灰頭土臉的李寧此時已經在思考退役後的事情,不過,他沒有注意到,就在機場偏僻通道的盡頭,一個手捧鮮花的高大身影正在等著他。

這個人,就是健力寶的創始人李經緯。

此時的健力寶風頭正勁,幾乎統治了國內飲料市場。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不溫不火,而後來佔據半壁江山的娃哈哈還沒有成立。

李經緯抱了抱失落的李寧,淡聲說道:「跟著我吧,你的名字和面孔就是最大的價值。」

其實,這並不是兩人第一次相見,早在1984年,李經緯和李寧的人生軌道就已經交織在了一起。

 

2

1939年,當李經緯還在娘胎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因為戰亂去世,母親生下他不久後改嫁,只能將他寄養在孤兒院。

從掙扎中成長起來的李經緯給人擦過皮鞋,當過印刷工人,只要能吃上口飯基本上都做過。

好在他運氣還不錯,因為酷愛打籃球,李經緯結識了佛山市三水縣武裝部的一位領導,被推薦當上了縣體委副主任。

1973年,34歲的李經緯因為性格直爽,「不會做人」,被下放到縣裡的一個作坊酒廠當副廠長。

看著眼前的幾口米酒缸,倔強不肯低頭的李經緯親自背著米酒跑到各地走街串巷地推銷。直到開發出一條啤酒生產線,李經緯才站穩了腳跟。

1983年,到廣州出差的李經緯偶然在路邊喝到了一瓶易拉罐裝的可口可樂,驚喜不已。

此時全國的飲料市場已經逐漸打開,河南的少林可樂、杭州的西湖可樂紛紛走到臺前。幹過體育的李經緯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把飲料和體育結合起來,做一款運動型飲料?

四處打聽消息的李經緯得知廣州體育科學研究所的歐陽孝正在研製,但缺乏經費支持。恰巧李經緯的表弟區盛連正在廣東桌球隊擔任主教練,在他的穿針引線下,雙方一拍即合。

1983年3月,在三水酒廠狹小的生產車間裡,經過了整整120次實驗的健力寶終於問世,李經緯進入了新世界。

這一年,剛剛在第六屆世界盃體操賽上勇奪六金大放異彩的李寧正在為來年的洛杉磯奧運會緊張準備著。

 

3

1984年3月,在距離奧運會開始只有5個月的時候,李經緯野心勃勃地想拿下這塊肥肉。

很快,李經緯等來了機會。通過廣東省體委的渠道,他得知即將在4月7號舉行亞洲足聯代表大會,能否先聲奪人就在此一舉。

但此時的健力寶剛剛通過產品品鑑,一沒有工商註冊,二沒有商標圖案,連用什麼材料包裝都沒確定,怎麼送到會議桌上去?

李經緯決定加快節奏,快刀斬亂麻,幾項工作一齊動手。為了能夠更加吸引人,他提出使用易拉罐做外包裝,不過,這項決定很快引起了極大爭議。

此時中國尚無一家易拉罐生產企業,家小業小的三水酒廠更是沒有易拉罐生產線。

為了趕時間上線,李經緯通過各種關係,終於在深圳百事可樂的生產線上擠出了200箱健力寶飲料,並順利登上了亞足聯的會議桌。

看到眼前這款從未見到過的飲料,代表們都覺得非常新奇,而亞足聯主席端起健力寶的照片,也被作為廣告推了出去。

消息傳到國家體委的耳朵裡,名聲大振的健力寶在奧運會自選飲料的選拔中脫穎而出,成功跟隨中國軍團來到洛杉磯,成為官方指定飲料。

在中國女排的比賽中,日本的一名記者看到女排姑娘們休息時在喝一種從未見過的飲料,於是寫了一篇很有噱頭的報導《靠「神水」快速進擊》。

這篇新聞稿在被中國記者讀到後,經過一番修飾發表在了《羊城晚報》上,名字改為《「中國魔水」風靡洛杉磯》。伴隨著國人們的自豪感,健力寶的熱度一漲再漲,銷量也跟著一飛沖天。

這一年,中國代表團一共獲得了15枚金牌,而21歲的李寧不負眾望,獨得三金兩銀一銅,成為最亮眼的明星。


4

1987年,健力寶已經成為國內飲料市場的領頭羊。

在與可口可樂競爭六運會指定飲料資格的時候,可口可樂出價100萬,李經緯直接把價格出到250萬,還額外贊助了10萬元的健力寶飲料,毫無懸念地一舉拿下。

在六運會閉幕式上,李經緯向在場的8萬名觀眾每人贈送一罐健力寶飲料,現場一片橙黃色海洋。

趁著熱度,李經緯又將健力寶廣告搬上了央視,「要想身體好,請喝健力寶」的廣告開始傳遍大江南北。

在六運會結束不久的健力寶訂貨會上,僅僅兩個小時,訂單就突破兩億元,三水酒廠賺得盆滿缽滿。

也是在這一年,健力寶完成了第一次改制。

在中國銀行廣州分行等公司的參股下,合資性質的廣東健力寶集團正式成立。在董事會中,三水政府成為最大股東,縣經委主任擔任董事長,李經緯出任總經理。

1989年12月份,李寧宣布退役。在健力寶的贊助下,26歲的李寧在深圳體育館舉行了告別晚會。

晚會上,兩人相擁而泣。此時的李寧有三個選擇:一是到廣西體委當副主任,二是到國家隊當教練,三是去深圳辦一所體操學校。

但這三條路李寧都沒有選,在眾人的疑惑中,李寧加入了健力寶,擔任李經緯的私人助理。

1990年,在李經緯的言傳身教下,李寧籌劃著建立一個以其名字命名的服裝品牌。為了表示支持,李經緯將健力寶的一幢樓改造成服裝廠,然後出資入股,開始生產李寧牌運動服。

也是在這一年,北京舉辦亞運會。

曾經嘗過奧運會和六運會甜頭的李經緯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他掏出1600萬贊助亞運會,並砸下250萬為李寧拿下火炬傳遞的贊助。

當李寧身著李寧牌運動服,從西藏姑娘達娃央宗手裡接過亞運會聖火時,舉國沸騰。

乘著東風,在亞運會閉幕後僅僅1個月的時間,李寧就收到1500萬的訂單,正式步入商場。

 

5

1994年,健力寶創立十周年,看起來依舊勢不可擋。

為了擴展海外市場,李經緯投資500萬美元在美國帝國大廈買下一層樓作為辦事機構,而太空中也有了全球第一顆以企業命名的行星—三水健力寶星。

不過,就在這一年,李寧提出獨立運作服裝品牌,並分三次將健力寶投入的1600萬還清,徹底退出健力寶集團。

雖然李寧對李經緯心懷愧疚,但企業股份改制專家的一句話還是說服了他:「你只是脫離健力寶,又不是脫離李經緯,健力寶並不等於李經緯。」

對此,李經緯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全力支持。此時的他已經隱約意識到,產權歸屬將是決定健力寶何去何從的關鍵,也是最棘手的問題。

在健力寶的前期發展中,三水政府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無論是土地、設備還是外匯,只要健力寶有需求,基本上立即到位。

但三水政府也給健力寶設置了不少門檻,比如為了確保就業率,政府規定本地人必須佔到健力寶員工的45%以上。除此之外,各種裙帶關係和利益輸送更是不絕如縷。

不過,在健力寶的強勁勢頭下,這一切並沒有浮出水面。

 

6

1997年,健力寶的業績達到54億,在產量、產值、銷售收入和納稅四項指標中均在飲料行業排名全國第一,並與茅臺、五糧液一道入選中國第一批馳名商標。

健力寶和李經緯都來到了巔峰。

在一年,投資8億元的38層高樓「健力寶大廈」開始在廣州動工。李經緯和三水政府的矛盾正式浮出水面。

由於懷疑李經緯想將健力寶總部搬移三水,並且頻頻在各地設立分廠,三水政府開始收縮財權,集團開發的新產品必須經過政府審批才能夠劃撥經費,招商引資也必須經過政府的同意。

在這一年秋天,李經緯全力推動的健力寶港交所上市在即將通過的關頭,被三水政府以李經緯團隊沒有香港暫居證,因此不能購買H股原始股票為由拒絕,一怒之下的李經緯直接放棄上市。

長期「獨斷專行」的李經緯和三水政府愈行愈遠。

也是從這一年起,健力寶開始走下坡路。在亞洲金融危機的風波下,加上修建新大廈造成的資金緊張,健力寶的銷量一路下跌。

1999年,李經緯提出在公司內部實行員工股份合作制,由管理層自籌4.5億買下三水政府持有的股份,並在三年之內分期付清,但三水政府再次以「用健力寶來買健力寶之嫌」為由拒絕。

這一年,李經緯正好滿60歲。


7

2001年,健力寶的銷售業績已經下滑到31億,跌至低點。

此時「國退民進」正是高潮,TCL被賣給了創始人李東生,美的集團也被何享健拿下,而看不到經營出路的三水政府也有意將健力寶出售。

但三水政府的第一選擇並不是李經緯,而是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和宗慶後旗下的哇哈哈集團。不過,在李經緯的四方周旋和軟硬兼施下,終於將這兩家公司「勸」出談判席。

2002年1月9日,李經緯來到三水市長李貽偉的辦公室當面質問:「同樣是4.5億,三水市為什麼一定要把健力寶賣給外人,卻不肯讓我們買回來?」

李貽偉隨即表示:「要買可以,我給你們一個星期的時間。」

不過,就在六天之後的1月15日,三水政府在健力寶總部向浙江國投以3.38億的價格轉讓了75%的股份。

在這場籤約儀式上,63歲的李經緯坐在左邊的角落裡,仰天含淚,一語不發,陪他一起來的李寧也是滿臉沮喪。

九天之後,李經緯突發腦溢血,從此再也沒有站起來過。


8

接替李經緯的,是28歲的「氣功大師」張海。

早在1988年,初中畢業考入河南大學武術專修班的張海便自稱有「特異功能」,後來又迅速成為「藏密大師」。

憑藉著這層身份,張海結識了不少名流大佬,快速出圈上位,在2000年時便已經是「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

上任後不久,為了慶祝健力寶成立18周年,張海便斥資400萬元包下新加坡豪華遊輪「處女星號」邀請客戶和媒體出席,成為當年亞洲最大的郵輪活動。

之後,」大刀闊斧」的張海迅速丟掉了健力寶的核心業務,並陸續推出了休閒飲料「第5季」、「爆果汽」等品牌,但都是做多少虧多少。

2004年,健力寶集團出現資金危機,負債達到30億,負債率超過70%,已經開始發不出工資。

一年之後,張海因為涉嫌虛假投資、做假帳和侵佔集團資金被健力寶內部舉報,後來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而與張海同樣有牢獄之災的,還有出局的李經緯。


9

2002年10月,輪椅上的李經緯因被舉報涉嫌貪汙而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的職務。

事情起因在2000年的改制之前,為了處理一筆4000萬元的員工福利基金,李經緯等5位管理層決定為全體職工買成保險。

不過全員保險還沒有鋪開,五位高管的保險已經到位,李經緯投保了331.88萬,其他人均在200萬左右。

雖然剩下的三千萬基金在來年全部分給了員工,但李經緯確實碰到了紅線。

不過,直到2011年,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才審理了這一案件,最終以貪汙罪判處李經緯有期徒刑15年,並沒收個人財產15萬元。

判決之後,李經緯沒有上訴,身患肝癌的他保外就醫,看到老朋友,他嘴裡反覆說的只有兩句話:「有錯但無罪」「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晚年的李經緯每天都要抽四五包煙,在生命的最後兩個月,被禁止抽菸的他就把點燃的煙放在桌子上一點點地看著它燃盡。

2013年4月22日,74歲的李經緯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在追悼會上,50歲的李寧多次流淚不能自持。李經緯中風以來的全部醫療和喪禮費用,全部是李寧掏出的。

此時的他,永遠忘不了1988年在機場通道等著他的那位前輩。

李經緯落幕了,但爭議遠沒有結束。

有人認為他自負獨斷的性格將他拖向了深淵,並牽累了健力寶。

也有人覺得李經緯只是時代悲劇的承重者。

大浪淘沙,沉浮起落。是非成敗轉頭空,也只能湮沒塵煙中。

1、健力寶創始人李經緯謝幕,李寧李小雙等人送別,網易財經

相關焦點

  • 健力寶之父:李經緯!
    在李志強看來,李經緯有膽識,有魄力,視事業如生命,「李經緯掌管的健力寶,對於那個時代來說具有標杆性的意義,開創了體育營銷的先河。當然,李經緯也不是什麼問題都沒有,有些事情他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性格方面,有時過於自負,容易得罪人。」瞻前顧後,李經緯不願主動改善與政府的關係。一切就註定了。
  • 除了懷舊,誰還在喝健力寶?
    在健力寶網站上,其品牌介紹的開頭,單句成段地寫道:「健力寶,民族運動飲料之父。」而首頁中突出展示的則是健力寶與故宮聯名後「龍鳳呈祥瓶」的包裝設計,滿屏中國風的圖案似乎也與「民族飲料」的定位相符。
  • 是誰搞垮了健力寶
    張海14歲時已經是有特異功能的氣功大師了,28歲入主健力寶,當時他用三個多億的資金掌控健力寶。從氣功大師到資本高手,他能把樹葉「由大變小」、他用意念「讓時間倒流」、他讓絕症患者「手到病除」,25歲他成為上市公司主席,28歲入主健力寶,30歲他在中國足壇掀起「中超革命」,有人用一個字來形容張海,就是神。
  • 健力寶大敗局:李經緯的雙面人生
    健力寶當時甚至貢獻了三水稅收的40%-50%,市委書記曾力挺健力寶稱:「三水人每發100元,就有46元來自健力寶。」 此後十五年,健力寶牢牢佔據中國「民族飲料第一品牌」的位置,被指定為人民大會堂國宴飲料。 健力寶在輿論頭條一待就是十幾年。
  • 健力寶怎麼了?健力寶的包裝突然變潮了
    說到國民飲料,一般第一時間會想到健力寶,對於這款陪著8090的小夥伴們長大的魔水,必須擁有姓名。健力寶1984年誕生,同年奧運會之後被譽為「中國魔水」,經歷了風風雨雨依然跑在新時代的賽道上,這些都是讓健力寶稱為國民飲料的條件,最重要的一點,健力寶是帶氣兒的,俗稱:國產肥宅快樂水!
  • 張海案揭密:「用健力寶的錢收購健力寶」
    張海案揭示出健力寶亂局真相——「用健力寶的錢收購健力寶」  11月6日下午5時許,歷時三天的庭審結束。32歲的張海否認了檢方的全部指控。  佛山市檢察院指控,張海侵佔健力寶集團1.21億元,挪用健力寶集團9473萬元;其目的,按一位檢方證人的證詞所稱,「他用健力寶的錢收購了健力寶。」  這場至今令人難忘的「閃電收購」發生在2001年末。從2002年1月起,健力寶集團,這家有著17年歷史的國有民族飲料巨頭,變成了當時年僅28歲的張海的私人企業。
  • 健力寶:「中國魔水」何以魔法盡失?
    10月24日的《南方周末》頭版頭條刊登長篇報導《李經緯隕落》,在這篇報導,把李經緯稱為褚時健第二,同樣把矛頭指向體制困境。不過,這篇文章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在健力寶發展的後期,李經緯與三水市政府之間糟糕的關係加速了健力寶的衰落,諸如遷都風波,改制受阻、國有資產流失、賤賣健力寶等諸多怪現象,看得讓局外人直搖頭。在這種大背景下,健力寶最終易幟,李經緯最終失足是無可逃遁的宿命。
  • > 探訪健力寶
    健力寶的現在時  銷售委員會實質運作;分公司調整  健力寶前銷售公司總經理蔣興洲及其團隊在今年早些時候的離職曾引發了業界對於健力寶銷售層能否繼續保持穩定的懷疑,此間也有個別人士指出,健力寶最大的問題可能出在銷售層的穩定上。  根據記者最新得到的消息,就在蔣離職被批准當天,健力寶方面就宣布由此前組建的銷售委員會進入實質接管和運作。
  • 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運動飲料 健力寶一直很專業」
    健力寶作為國家老字號民族品牌,27年來一直專注於運動飲料,普及運動健身鍛鍊的概念,在運動飲料這塊「風水寶地」上,健力寶一直很用心在經營,也一直很專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讚譽,創造了一幕幕回味無窮的精彩畫面。  事實上,誕生之初的健力寶似乎就是專為體育而生,為運動而生:第一代魔水對奧運會、全運會等一系列國內外賽事的贊助,開啟了中國「運動飲料」品類與體育營銷推廣的先河。
  • 葉紅漢重掌健力寶帥印 統一收購健力寶100%股權
    本報記者伍靜妍發自廣州  昨天,記者從廣東健力寶集團(下稱「健力寶」)內部獲悉,原健力寶運營總裁葉紅漢正式走馬上任健力寶董事長,而臺灣統一企業集團(下稱「統一」)華南總部一高層也向記者透露,統一已經正式接手健力寶貿易公司100%股權。
  • 匯中天恆正式入主健力寶 否認把健力寶賣給統一
    經銷商退出健力寶 9000萬元投資由三水政府還清  匯中天恆入主健力寶完成了實質性一步。  另外曲冰還透露,目前健力寶集團的董事會以及管理高層都已經產生,由CASA派出的楊猛、楊允中、健力寶健康產業派出的蔣冀、趙愈勃和三水公投公司派出的譚超組成。楊猛、蔣冀、趙愈勃均是匯中天恆成員,楊允忠曾是健力寶集團的律師,譚超則一直是三水公投在健力寶的代表。此外,蔣冀、楊猛已經分別被任命為健力寶集團總裁和副總經理,另外一位健力寶老員工、一直負責投資管理的鄭貴輝被任命為副總經理。
  • 健力寶助力體育運動發展,健力寶運動飲料新品不斷
    1984年,健力寶公司在與廣東體育科學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研製出了一款含鹼性電解質的飲料,被命名為「健力寶」,商標上「J」字頂頭的點像個球體,是球類運動的象徵,下半部由三條曲線並列組成,像三條跑道,是田徑運動的象徵。從整體來看,那個字的形狀又如一個做著屈體收腹姿勢的體操或跳水運動員。
  • 健力寶事件背景
    1984年6月 健力寶誕生 1985/7/26 健力寶飲料被評為首屆全國最佳運動飲料 1986/11/5 健力寶獲全國運動飲料評比第一名 1987/4/10 廣東運動飲料有限公司改名為廣東健力寶有限公司 1988年 組建改名為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 1989/11 獲國家體委授予的「體育事業貢獻獎
  • 誰玩死了健力寶
    半個月後,曾經與張海共同控股健力寶的原股東之一葉紅漢,通過其下屬公司受讓8.87%的健力寶國有股權,加上此前通過轉讓獲得的股權,成為擁有健力寶集團67.37%股權的單一控股股東。有未經證實的消息顯示,此前已經通過收購獲得健力寶銷售權的臺灣統一企業,可能最終從葉紅漢手中收購健力寶的控股權。
  • 沒了「親爹」的健力寶又被賣了!曾經風靡世界的「中國魔水」是如何...
    熱點剖析繼達能出售樂百氏、中糧集團出售五穀道場後,今日中國快消食品行業又爆出一項重大資產出售事件:統一集團作價9.5億元人民幣出售健力寶貿易(佛山市三水健力寶貿易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2007年,統一公司不顧健力寶複雜的身世取得了健力寶貿易的全部股權。時隔十年,「中國魔水」再次被轉手,而接手者正是曾經養大了健力寶的「娘家人」——健力寶集團。
  • 誰在導演健力寶?
    誰在導演健力寶?2002年05月12日17:34:36 證券時報全景財經 羅光輝  浙江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出人意料地收購健力寶75%股權。實際運作這一股權收購的凱地系核心人物李友稱:「這好像一場地震,令許多人感到突然和震驚。」
  • 健力寶及飲料行業
    從「方正股變」到入主健力寶,背後的「凱地系」,引起無數投資者和經濟媒體極度關注,身處漩渦中心的神秘主角張海自然也成了備受關注的人物。…>>詳訊【發表評論】總裁張海聲稱要做大健力寶 投機資本會變性嗎?
  • 健力寶能否鹹魚翻身?
    不久前,新健力寶的管理團隊首次公開對外亮相,健力寶股權的秘密由此真相大白,同時,健力寶新的產品和市場推廣策略也逐漸明朗。  新團隊亮相  此次亮相的新健力寶管理團隊基本是由張海的資本團隊和新近聘請的職業經理人組成,原健力寶董事長李經緯的團隊盡數出局。同時張海也將他收購後帶進健力寶的資本夥伴——此前分別出任執行總裁的馮七評和餘麗調離健力寶。
  • 健力寶進入葉紅漢時代
    曾經沸沸揚揚的健力寶股權風波,似乎已經塵埃落定。但是,健力寶到底何去何從,卻並沒有那麼清晰———全盤接手健力寶銷售的臺灣統一,是否真的已經成為它事實上的主人?  本報記者 李明偉 劉華 杭州報導  曾經沸沸揚揚的健力寶股權風波,似乎已經塵埃落定。但是,健力寶到底何去何從,卻並沒有那麼清晰———全盤接手健力寶銷售的臺灣統一,是否真的已經成為它事實上的主人?  曾經的股東方代表張海,已是身陷囹圄,其對於判監15年的上訴,最近亦被駁回。
  • 健力寶徹底告別國資
    財經(13版)健力寶徹底告別國資  葉紅漢接手最後國有股權  本報訊(記者李永紅)曾經是中國第一飲料品牌的廣東健力寶,昨天正式告別了最後一縷國有資產的痕跡。記者昨日從珠海產權交易中心獲悉,健力寶集團最後8.87%的國有股權已完成轉讓,受讓方為健力寶現任董事長葉紅漢掌控的廣州亦揚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