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企鵝,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沒有親身接觸,也大都在紀錄片中看到過它們憨態可掬的樣子。
企鵝是動物界鳥綱企鵝目鳥類的統稱,一共有18種,它們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僅有1種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島,即加島企鵝。由於分布區域極其狹窄,難以抵抗外界因素的幹擾,在這18種企鵝中,有5種屬於瀕危物種,它們分別是北跳巖企鵝、翹眉企鵝、黃眼企鵝、南非企鵝和加島企鵝。關於企鵝,還有哪些你需要了解的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不會飛的鳥類
企鵝是鳥類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類群,它們在演化過程中喪失了飛行能力,翅膀演變成了鰭狀,腳的位置也與眾不同,使得身體呈直立姿勢,所以跟人一樣「直立行走」。為了適應在水下遊泳,企鵝的羽毛也變得非常短,這樣可以減少阻力。你可別因為不會飛而小看企鵝,它們的遊速可以達到30km/h,一般時速也在10km/h左右。
繁衍後代
所有企鵝都是一夫一妻制,大多數種類的配對關係可以維持終身,如果其中一方死亡,另一方也會在下個繁殖季節再尋配偶。一般來說,大多數企鵝種類1年只繁殖1次,王企鵝則3年繁殖2次,南非企鵝、秘魯企鵝和加島企鵝1年可繁殖2次,條件惡劣時,加島企鵝有可能不繁殖。帝企鵝和王企鵝一次僅產1枚卵,其他企鵝一次可以產2枚卵。繁殖季節和每個種類所在的區域有關,大多數在南半球的春夏季開始繁殖,南非企鵝和加島企鵝則全年都有可能繁殖,帝企鵝是個例外,在南半球的冬天開始繁殖,氣溫通常在零下40℃左右。
在嚴寒中生存
並不是所有企鵝都生活在南極,因此不同種類的企鵝禦寒能力有比較明顯的差別,生活在南極大陸及周邊海域的企鵝具有較好的禦寒能力。企鵝的羽毛大多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能夠降低在冰冷海水中的熱量喪失速率。同時,部分企鵝可以控制流向四肢的血液流量,且腋下靜脈發達,能夠幫助流回心臟的血液加溫。在極其寒冷的情況下,在陸地上的企鵝會抱團取暖,也會通過移動的方式變換在群體中的位置。每種企鵝均有自己最適宜的溫度範圍,當溫度超過或低於這一範圍時,它們的生活便會受到影響。
自我保護的羽色
我們看到的所有企鵝幾乎全身都是黑白兩色(部分種類某些部位有其他顏色),腹部是白色的,背部是黑色的,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和許多動物一樣,企鵝在自然界也有天敵,例如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豹和虎鯨,以及一些猛禽等。當企鵝在水中捕食及遊泳時,它的羽色恰好是一種保護色,白色的腹部和從水中看向天空的顏色較為一致,而背部的黑色則和空中看向水裡時的顏色較為一致,正好為企鵝提供了良好的保護。
(本文科學顧問、資料來源:鳥類生態學博士胡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