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可能想像不到,不少科學家的科研對象是企鵝的大便!比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生態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們研究的一個課題名就叫做「企鵝糞便與南極生態的聯繫」,是的,關於企鵝糞便的那些知識,其實大有用途!
用糞便噴出個結界,阿德利企鵝到底是怎麼想的?
在網絡世界裡,咱們熟悉的那隻戴著紅色圍巾的QQ企鵝,原型是阿德利企鵝。
和帝企鵝一樣,這也是一種土生土長的南極企鵝。不過,和長得高大威猛、霸氣側漏的帝企鵝想比,阿德利企鵝自帶「萌寵」屬性,黑白配色加上白眼圈,走起路來晃晃悠悠、小胳膊撲稜撲稜,特別招人喜歡。
呆萌的阿德利企鵝不管做什麼,都顯得特別可愛,不過,這應該不包括它們噴射糞便的時候,不信你看。
在繁育期,阿德利企鵝會站在自己的巢邊上,撅起屁股釋放一下。時間一長,它們的巢周圍就會留下一道道條狀的痕跡,看看這些糞便組成的結晶,它們到底是用了多大的力氣在噴射啊!
你別說,還真有人正兒八經地計算過。2013年,有一篇論文正兒八經地探討了企鵝排便所需要的壓強,當然了, 科學家們不能直接把企鵝連到壓力表上,他們只是對南極企鵝和阿德利企鵝進行了一番「暗中觀察」,收集了包括企鵝糞便飛行距離等各種參數。
不僅如此,他們還估計了企鵝糞便的粘度,大概和橄欖油差不多。綜合這些參數,他們認為,企鵝「噴發」時的壓強,在10千帕到60千帕之間。研究者還特別自信地表示,任何看過企鵝排便的人,都會對他們的研究課題感興趣!
作為一種鳥類,糞便多也不算什麼特別稀奇的事,但因為阿德利企鵝數量龐大,再加上在繁殖期,它們特別喜歡聚居生活在巖石地面上,通過排便融化積雪,這樣一來,這場面就有點壯觀了。
有意思的是,它們的糞便還能改變南極洲的樣貌。在我們的印象裡,南極洲就是白茫茫的一片,但阿德利企鵝的粉色糞便,可以給雪白的南極大陸「上色」。
在企鵝寶寶們吃多了磷蝦時,它們的排洩物就會變成粉色,或是紅棕色。這是因為,磷蝦體內的天然色素蝦青素,有染色的效果。
不過,先別急著為企鵝粉色的糞便而少女心泛濫,因為,企鵝排洩物的腥臭味總能讓人「窒息」,幾乎每個踏上過南極的人,都將永生難忘這股味兒。
企鵝糞便,大有用途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科學家要在企鵝糞便上花這麼多功夫呢?這是因為,這些粑粑,對科學家研究它們的遷徙路線、統計族群數量增加等方面,很有幫助。
在2008年6月、7月時,南極地區連續爆發反常暴風雨,成千上萬隻企鵝被活活凍死,其中阿德利企鵝受災最為嚴重,種群數量銳減足足兩成。
好在最後天氣沒有繼續惡化,阿德利企鵝得以休養生息,可是棲息地被破壞,一些大型的企鵝聚居群落不得不離開原住地,往南遷徙。
這樣一來,就給科學家們出了道難題,對於人類來說,原本南極洲的氣候就非常惡劣,清點企鵝群落和數目的過程非常艱辛,而阿德利企鵝大大小小的群落數量又是以成百上千記,這一次它們大規模的遷徙,離開原住地,想要重新進行統計,無疑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這時,它們的糞便就幫上了大忙。機智的科學家們發現,阿德利企鵝不管遷徙到哪裡,它們的繁殖地都會留下面積廣大的糞便,而這些糞便,用太空中的人造衛星就能拍得到!
這麼一來,企鵝的種群數量和棲息地就很好確認了。只要通過衛星圖像,看看哪裡的糞便比較多就行了。科學家先是通過圖像技術,把拍到的糞便上色,然後按照比例放大,根據實地觀測,一個像素大概能對應多少糞便,結合一隻企鵝的糞便量進行計算,就可以知道它們對應的是多少企鵝。
一些企鵝數量比較少的群落,它們排出的糞便比較少,衛星拍攝不到,也沒關係。根據對企鵝糞便的實地考察,以及對生活習性的研究,可以推測出小型企鵝群落的聚集區以及它們的大致數量。
就是通過這種用衛星追蹤企鵝糞便的方式,科學家大致確定了97%的種群數量和它們的分布地區。
說起動物糞便,就不得不提它們作為「肥料」的用途,而企鵝的糞便,其實也滋養了整個貧瘠的南極大陸,養活了許多小動物。
在企鵝粑粑裡蘊含著碳、氮和磷等各種豐富的養分,有了這些,南極生物才能呈現出現在的多樣性。
可別忽視了它們的用處,研究發現,企鵝糞便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範圍可達1000米,越靠近企鵝棲息地的區域,整個食物鏈就越充滿活力。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土壤。
企鵝糞便部分會蒸發成氨分子,然後被風吹入土壤,這便為初級生產者提供了足夠的氮元素。據研究人員統計,每平方米土壤中有數百萬無脊椎動物,相當於其它區域的八倍之多。
很多人都覺得,企鵝除了特別可愛、會賣萌之外,似乎就沒什麼優點了,但現在你看,企鵝真的不是一無是處呀,至少我們必須承認,這群小傢伙,「又臭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