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晨晨
樓市差點失控,幸虧及時出手!
為保就業,穩經濟,財政和貨幣政策有所放鬆,炒房客又蠢蠢欲動。
深圳千萬豪宅秒光、百萬喝茶費重出江湖,學區房又炙手可熱。
疫情過後,報復性消費沒來,炒房客卻開始報復性搶房了!
更過分的是,他們在利用政策漏洞套利,全然不顧政策一番好意。
若全國效仿,樓市調控效果可能會功虧一簣。
4月20日,央行及時發文,直擊核心,堵死炒房漏洞,槓桿狂歡緊急剎車!
央行重拳出擊 注意三大異常現象!
4月20日,央媽果斷行動,大手一揮,降息!
1年期LPR較上月下調20個基點,將至3.85%;5年期以上LPR較上月下調10個基點,將至4.65%。
要知道,我國央行一直謹小慎微,都是5個基點,最多10個基點的「降息」。
這一次,央行開始加大力度,1年前和5年期基準貸款利率降幅,均創2019年8月份誕生以來最大。
這一次,為何要擰大水龍頭呢?
4月17日,最高規格領導會議明確對宏觀政策提出要求,採取「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影響。
財政政策,就是要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等。
貨幣政策,就是直接建議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更加靈活的保證流動性合理充裕,把資金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上。
這個政策語言表述,是最近一段時間一貫的基調,也非常直接明了。
我們在3月30日的文章《不再隱忍克制政策火力全開》也明確提出,以前只是常規的降息,這一次標誌著:逆(chao)周(chang)期(gui)調(kuan)節(song)新階段到來!
也就是說,降息一直都是貨幣政策的選項之一,過去一年內我們也一直在降息,這次降息的幅度雖然大,但是也在正常預期之中。
未來,貨幣政策還會繼續放鬆,降準、降息等等貨幣政策工具,還會經常見到,而且力度會不斷加碼。
這次會議,有三點需要特別注意。
第一個是,會議用「極不尋常」、「前所未有」等非常重的詞,來定性一季度局勢:
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這種表述非常少見,也充分說明了,當下環境確實不樂觀。因此,所有潛在刺激政策出臺的概率,統統需要向上調一個臺階。
過去可能出的刺激政策,這次肯定也會出;過去可出可不出的刺激政策,這次也會出;過去不會出的刺激政策,這次也可能會出。
第二個注意的點是,保就業再次提升至最高位置。
繼2018年7月31日重磅會議提出「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之後,4月17日這次又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無論是「六穩」,還是「六保」,就業都是排在第一位,優先級高於任何任務。
3月10日,領導人甚至破天荒,極其罕見的用接地氣的語言說,「只要今年就業穩住了,經濟增速高一點低一點都沒什麼了不起的。」
實際上,穩就業一直是我們的底線。
我們所有政策,包括降息等貨幣政策,雖然直接刺激中小企業活力,但是最終落腳點都是:穩就業!
第三個注意的點是,再次強調「房住不炒」,宏觀政策組合發生本質性變化!
過去,經濟遇到困難,政策組合就是「土地+財政」。
從上到下,宏觀政策都傾向於提升土地出讓,保證土地市場量價火熱,以便獲得財政收入。有了財政收入,就可以大搞基建。
土地財政跟房地產密切相關,房地產好了,也拉動龐大的產業鏈啟動。在基建和房地產雙重刺激下,製造業起來了,通脹也起來了。
現在,宏觀政策組合轉變為,「積極財政」+「貨幣寬鬆」+「房住不炒」。
這個組合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降低利率,降低企業和政府融資成本,刺激私人部門投資和消費,還能緩解政府債務壓力。
這個政策組合,是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後,以及美國次貸危機後,常用的政策組合。這兩國的經驗顯示,它對通脹的影響較小。
當下確實非常棘手,左右為難,步履維艱,但是所有最頂層政策,從來都沒有要放鬆房地產的苗頭。
從2016年房住不炒提出開始,我們的經濟就一直在去房地產化,就是要丟掉房地產這個「夜壺」。
貨幣政策超常規寬鬆?沒錯,但是這是為了拯救中小企業,穩就業,穩經濟。
5年期貸款利率有所下降?沒錯,經濟大環境不樂觀,居民收入壓力大,降低房貸利率,減輕他們的債務壓力,無可厚非。
無論如何,就業必須穩住,經濟必須起來,這是硬性要求。
另外,釋放出來的流動性絕對不能進樓市,房價絕對不能大漲,這也是硬性要求。
懸崖勒馬!槓桿狂歡急剎車!
最近,有個城市特別瘋狂,有點兒失控的跡象。
幸好,監管及時出手,否則恐慌情緒一旦蔓延至全國,持續四五年的樓市調控政策將功虧一簣,後果不堪設想。
這個城市就是深圳。
深圳部分熱點片區、熱點樓盤價格大幅上漲,個別豪宅樓盤被秒光,有的樓盤甚至「收取喝茶費」、「捂盤惜售」、「惡意加價」等等。
深圳房價火爆,全國人民都知道了,百度指數飆升至半年新高。
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深圳二手房房價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5.2%,漲幅位於一線城市之首。
實際上,這個平均數字也低估了深圳樓市的「溫度」,也跟大家的感受不一樣,像光明區、寶安區和坪山區,二手房房價漲幅完全超出了「正常範圍」。
學區房更是非常火爆,18.8%的購房者都選擇學區房,較之前10%的平均水平,幾乎翻了一番,漲的最兇猛的學區房分別是,大衝學校、寶安中學和寶安實驗。
最能反映深圳樓市的是,市場交易數據。二手房中介的新增客量、帶看量、新增客戶關注量等等數據,全面回升。
深圳中原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新房住宅網籤3152套,環比上漲279.8%,網籤面積32.38萬平方米,環比上漲279.9%。
深圳樓市這一波狂歡,主要就是有人轉空子,花式加槓桿,引爆投機狂潮。
據券商中國記者調查,這一波買房的主力,很多來自於一些「企業主」,正是這波人,炒熱了深圳房價。
這種投機的大前提是,由於受疫情影響,深圳出臺了一些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這個政策,讓一些心懷不正的「企業主」鑽了空子,「經營貸」變成了「房貸」。
怎麼做的呢?
先有一個在深圳註冊滿一年的公司,如果沒有可以去外面花幾千塊買一個,然後再花幾千塊「買」一些合同。
實在不想做「面子工程」,用剛註冊的新公司貸款也可以,只不過貸款的額度低一點。
企業主拿著自己名下(至少佔股20%以上)公司的營業執照、相關資產證明、銀行流水記錄、購銷合同等資料去銀行,銀行給你評估一下,就能給你放款了。
這個政策的本意是什麼?是希望企業主有所擔當,在公司經營困難的時候,大股東去貸款,然後給員工發工資,共同度過難關。
因此,銀行給了很多優惠政策,比如6個月貼息、12個月貼息等等。
不貼息的情況下,深圳銀行執行的貸款利率就低到4.35%,比很多地方的房貸利率都低;算上貼息優惠,貸款利率能低到2%以下。
出發點是好的,問題是,大股東把款貸出來後,沒有給員工發工資,而是去全款買房子了。
房子到手後,企業主立馬去銀行做了抵押,再把資金貸出來,用作其他用途。
看到沒,一圈下來,企業主低息空手套了一套房子。
花式加槓桿,投機套利,是這一輪深圳房價暴漲的直接原因。
幸好,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某支貨幣信貸處發布最新通知,要求深圳各銀行自查今年以來發放的房抵經營貸。
主要內容有三點:
1、明確核查3月末銀行房抵經營貸餘額;2、明確核查企業經營的真實情況,以及企業成立時間等;3、明確核查借款人持有被抵押房產的時間情況、借款人新購房產的情況、新購房產作抵押的貸款情況等、結塊人貸後新增房產的監測情況等。
這三個審核,就是為了堵住「經營貸」變「房貸」這個漏洞,有的放矢。
這也意味著,深圳火爆的樓市,要涼了!
央行果斷出手,深圳樓市狂歡急剎車,非常關鍵!
首先,這種套路操作非常先進,全國其他城市投機者還沒有發現,深圳監管機構果斷出手,直擊核心,把套路堵得死死的。
對其他城市的監管機構來說,可以立即效仿,能夠防患於未然。
其次,大家都知道,深圳是全國樓市的風向標,歷次房價反彈,都是從深圳開始。
如果深圳樓市熱潮全面蔓延,整個深圳房價大漲,加上貨幣等政策邊際放鬆,全國其他城市的房價很可能會效仿。
屆時大家若再形成「房價上漲」的一致預期,再調控就很難了,四五年的樓市調控效果可能會功虧一簣。
想一想這種情況,脊背後面就一陣發涼!
最後反思一下,為何一有機會,就先想到鑽空子炒房?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於炒房客的「懲罰」太輕了。
這些年,炒房客一直在試探各種底線,並從中獲益。所以,很有必要,讓一批炒房客先倒掉!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