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 10在差動放大電路分析中的應用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在自動控制系統中,往往需將一些變化緩慢的物理量(如溫度、轉速的變化)轉換為相應的電信號,並通過直流放大器進行放大處理。直接耦合放大電路雖能放大交、直流信號,但電源電壓的波動,電晶體參數隨溫度變化等因素會導致電路出現「零點漂移」。差動放大電路是一種利用電路結構參數的對稱性有效抑制「零點漂移」的直流放大器,它對差模信號具有放大能力,而對共模信號具有抑制作用。典型差動放大電路由2個參數完全一致的單管共發射極電路組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5/290593.htm

  Multisim 10是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I公司)推出的功能強大的電子電路仿真設計軟體,具有豐富的新型元器件及虛擬儀器、強大的Spice仿真、數據可視化及分析測試功能,可對模擬、數字、自動控制、射頻、單片機等各種電路進行原理圖設計、仿真分析及功能測試。Multis-im 10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原理圖捕獲和交互式仿真平臺,電路的設計調試、元器件及測試儀器的調用、各種分析方法的使用直觀方便,測試參數精確可靠,是應用廣泛的優秀EDA系統。本文以典型差動放大電路為例,主要探討Multisim 10的多種分析方法在電子電路仿真設計中的應用。

  1 電路設計

  在Multisim 10中建立了如圖1所示的典型差動放大電路。T1,T2均為NPN電晶體(2N2222A),電流放大係數β設置為80。撥動開關J1,J2可選擇在差動放大電路的輸入端加入直流或交流信號。數字萬用表用於測量直流輸出電壓,示波器用於觀測交流輸入/輸出電壓波形,測量探針用於仿真時實時顯示待測支路的電壓和電流。

    

 

  實際電路中T1,T2宜選用差分對管,電晶體的靜態電流ICQ不宜超過1 mA。由ICQ可選取兩管共用的發射極電阻Re,且Re不影響差模電壓放大倍數,僅對共模信號有較強的負反饋作用,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零點漂移」,穩定靜態工作點。由於兩個放大器的參數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通過電位器Rp對電路進行調零。

  基極電阻Rb1,Rb2應根據差模輸入電阻的要求選定。選取集電極電阻Rc1、Rc2時應使靜態工作點靠近負載線的中點。根據輸入端和輸出端接「地」情況的不同,差動放大電路有以下4種不同接法:雙端輸入雙端輸出、雙端輸入單端輸出、單端輸入雙端輸出、單端輸入單端輸出。

  2 靜態工作點分析

  圖1差動放大電路靜態時因輸入端不加信號,T1,T2的基極電位近似為零,因此電位器Rp兩端的電位均為-UBE(對於矽管約為-0.7 V),如電位器Rp的滑動端處於中點位置,計算靜態工作點為:

    

 

  Multisim 10中直流工作點分析方法是對電路進行進一步分析的基礎,主要用來計算電路的靜態工作點,此時電路中的交流電源將被置為零,電感短路,電容開路。進行靜態工作點分析時需將電路的節點編號顯示在電路圖上(見圖1),並需要選擇待分析的節點編號。依次執行Simulate/Analyses/DC Operating Point(直流工作點)分析命令,設置圖1中1,2,u01,u02,Iprobe2,Iprobe3為輸出節點(變量),得到圖2所示的靜態工作點分析結果:Ie=1.48 mA,Ic1=Ic2=0.732 mA,Uc1=Uc2=4.68 V,所測參數與式(1)~式(3)分析結果基本一致。

    

 

  3 參數掃描分析

  參數掃描分析用來研究電路中某個元件的參數在一定範圍內變化時對電路性能的影響。選擇圖1中電阻Re為參數掃描分析元件,分析其阻值變化對電路輸出波形的影響。圖1差動放大電路設置為交流信號輸入方式,設置正弦波輸入信號頻率為1 kHz、幅值為150 mV,依次執行Simulate/Analyses/Parametet Sweep(參數掃描)命令,設置掃描方式為Linear(線性掃描),設置電阻Re掃描起始值為5 kΩ,掃描終值為7.5 kΩ,掃描點數為3,設置輸出節點為u01,得到如圖3(a)所示參數掃描分析結果。當Re=5 kΩ時,由於T1管的靜態工作點偏高,其輸出電壓u01產生了飽和失真。可見,Re阻值的變化影響差動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

    

 

  4 溫度掃描分析

  溫度掃描分析用來研究溫度變化對電路性能的影響,相當於在不同的工作溫度下進行多次仿真。

  圖1差動放大電路設置為交流信號輸入方式,設置正弦波輸入信號頻率為1 kHz、幅值為10 mV,依次執行Simulate/Analyses/Tempera-ture Sweep(溫度掃描)命令,設置掃描方式為List(取列表值掃描),設置掃描溫度為0℃,27℃,120℃,設置輸出節點為u01得到如圖3(b)所示溫度掃描分析結果。隨著溫度的升高,T1管的輸出電壓幅值變小。可見,故溫度變化會影響單管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

  由於溫度的變化與T1,T2參數的變化相同,集電極靜態電流、電位的變化也相等,故輸出電壓u0的變化為零,可將溫度變化等效為共模信號,因此差動放大電路對溫度變化產生的「零點漂移」具有抑制作用。

  5 動態參數分析

  圖1電路的差模電壓放大倍數Aud與單管共射電路相同,且Aud由輸出方式決定,而與輸入方式無關。

  計算雙端輸出差模放大倍數為:

    

 

  5.1 傳遞函數分析

  依據傳遞函數分析可計算電路中輸入源與兩個節點的輸出電壓或一個電流輸出變量之間的直流小信號傳遞函數,同樣可以用於計算輸入和輸出的阻抗。

  將圖1電路分別設置為直流差模、直流共模信號輸入方式,依次執行Simulate/Analyses/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傳遞函數分析)命令,設置V3為輸入電壓源,設置輸出節點為u01,分別得到如圖4(a),4(b)所示傳遞函數分析結果。由圖4測得Aud1=-12.4,Auc1=-0.64,所測參數與式(5)、式(6)分析結果基本一致。

    

 

  5.2 直流信號測試

  撥動開關J1,J2,在圖1電路中兩輸入端加入直流差模信號ui1=+0.1V,ui2=-0.1V,通過數字萬用表測得uo1=2.246V,uo2=7.115V。計算Aud=(2.246-7.115)/0.2=-24.345,Aud1=(2.246-4.68)/0.2=-12.17,Aud2=(7.115-4.68)/0.2=12.175。在圖1電路中兩輸入端加入直流共模信號ui1=ui2=0.1 V,通過數字萬用表測得uo1=uo2=4.616 V。計算Auc1=Auc2=(4.616-4.68)/0.1=-0.64,Auc為零。直流信號測試參數與式(4)~式(6)分析結果基本一致。

  5.3 交流信號測試

  5.3.1 單端輸出

  在圖1電路中兩輸入端分別加入交流差模信號(函數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端接ui1、地端接ui2,構成單端輸入方式)及交流共模信號(函數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端同時接ui1,ui2),設置正弦波輸入信號頻率為1 kHz、幅值為10 mV。

  通過示波器觀測差模、共模信號輸入波形和單端輸出波形如圖5所示。由示波器測得:差模單端輸出電壓的幅值約為119mV,Aud2=11.9;共模單端輸出電壓的幅值約為6.4 mV,Auc1=-0.64。單端輸出測試參數與式(5)、式(6)分析結果基本一致。

    

 

  5.3.2 雙端輸出

  由於Multisim 10提供的示波器不能直接測量uo兩端的電壓波形,因此需通過後處理器對雙端輸出電壓進行觀測。在進行後處理之前需要對電路進行瞬態分析,然後將瞬態分析結果進行後處理。瞬態分析是一種非線性電路分析方法,可用來分析電路中某一節點的時域響應。在進行瞬態分析時,Multisim 10會根據給定的時間範圍,選擇合理的時間步長,計算所選節點在每個時間點的輸出電壓,通常以節點電壓波形作為瞬態分析的結果。圖1電路設置為交流差模信號輸入方式,設置正弦波輸入信號頻率為1 kHz、幅值為10 mV,依次執行Simulate/An-alyses/Transient Analysis(瞬態分析)命令,選擇圖1電路中節點uo1,uo2的電壓作為輸出變量,得到如圖6所示的瞬態分析結果。可見,uo1,uo2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後處理器(Postprocessor)是專門對仿真結果進行進一步計算處理的工具,不僅能對仿真得到的數據進行各種運算,還能對多個曲線或數據之間進行數學運算處理,並將結果繪製到曲線圖或圖表中,繪製的結果表現為「軌跡線」的形式。

  依次執行Simulate/Postprocessor(後處理器)命令,選擇對圖6瞬態分析結果中兩個節點(uo1,uo2)輸出電壓進行減法運算,得到的差模信號雙端輸出電壓uo波形如圖7所示。由圖7可測得uo的幅值約為242 mV,計算Aud=-24.2,雙端輸出測試參數與式(4)分析結果基本一致。圖1電路設置為交流共模信號輸入方式,通過瞬態分析和後處理器測得共模信號雙端輸出電壓uo幅值僅為0.062μV,Auc=6.2×10-6。可見,差動放大電路對共模信號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6 結語

  Multisim 10具有強大的電路設計和仿真分析功能,以典型差動放大電路為例,利用直流工作點分析和傳遞函數分析對電路的靜態工作點、差模及共模電壓放大倍數的仿真數據和真實值進行比較,利用參數掃描及溫度掃描分析了電路參數變化對輸出波形的影響,利用瞬態分析、後處理器分析對實際應用中難以觀測的雙端輸出電壓波形進行了測試,電路各項參數指標均與真實值相符,提高了電路的設計和分析效率。研究表明,利用Multisim 10進行電子電路計算機仿真設計,不僅速度快,效率高,參數測試精確可靠,而且可廣泛應用於電氣控制、電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動化等各種電路設計領域。

相關焦點

  • 基於Multisim 10的差動放大電路仿真分析
    差分放大電路利用電路參數的對稱性和負反饋作用,有效地穩定靜態工作點,以放大差模信號抑制共模信號為顯著特徵,廣泛應用於直接耦合電路和測量電路的輸入級。
  • 經典差動放大器應用電路詳解
    經典的四電阻差動放大器 (Differential amplifier,差分放大器) 似乎很簡單,但其在電路中的性能不佳。本文從實際生產設計出發,討論了分立式電阻、濾波、交流共模抑制和高噪聲增益的不足之處。 差分放大電路具有電路對稱性的特點,此特點可以起到穩定工作點的作用,被廣泛用於直接耦合電路和測量電路的輸入級。
  • 幾個經典差動放大器應用電路詳解
    簡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7031.htm  經典的四電阻差動放大器 (Differential amplifier,差分放大器) 似乎很簡單,但其在電路中的性能不佳。
  • 差分放大電路分析
    差分放大電路又稱為差動放大電路,當該電路的兩個輸入端的電壓有差別時,輸出電壓才有變動,因此稱為差動。差分放大電路是由靜態工作點穩定的放大電路演變而來的。 集成電路中電路都是用的各種恆流源作偏置,偏置電路中電流都是恆定不變的,所有的參數計算都是圍繞這個恆定的電流。
  • Multisim 10在單管共射放大電路教學中的應用
    Multisim 10在單管共射放大電路教學中的應用 曹鴻霞,冒曉莉,張 發表於 2011-08-18 11:56:14   摘要:利用Multisim 10仿真軟體對單管共射放大電路進行了計算機輔助教學。
  • 基於Multisim的負電阻特性分析及應用
    對搭建構成的負電阻和負電阻的串並聯連接以及負電阻和正電阻的串並聯連接進行了理論推導和Muhisim仿真實驗,兩種方法的結果一致且證明搭建構成的電路元件具有負電阻的特性。給出了一個負電阻的應用實例。得出了在存在負電阻的電阻串並聯等效變換中,負電阻的處理方法與正電阻一致的結論。
  • 差分放大電路特點_差分放大電路的作用
    差分放大電路簡介   差分放大電路利用電路參數的對稱性和負反饋作用,有效地穩定靜態工作點,以放大差模信號抑制共模信號為顯著特徵,廣泛應用於直接耦合電路和測量電路的輸入級。但是差分放大電路結構複雜、分析繁瑣,特別是其對差模輸入和共模輸入信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難以理解,因而一直是模擬電子技術中的難點。差分放大電路:按輸入輸出方式分:有雙端輸入雙端輸出、雙端輸入單端輸出、單端輸入雙端輸出和單端輸入單端輸出四種類型。按共模負反饋的形式分:有典型電路和射極帶恆流源的電路兩種。
  • 三運放差動放大器電路圖
    三運放差動放大器電路圖差動放大器的作用是把橋路的差模小信號放大並轉換為單端輸出信號。為了提高運算放大器的運算精度和共摸抑制比採用如圖12-5所示的三運放差動放大器,圖中A1,A2為電壓跟隨器,由於電壓跟隨器的輸入電阻遠大於測溫電橋的內阻,故減小了差動放大器與橋路之間的相互影響,減小了測量誤差,提高了差動放大器的運算精度,為減小差動放大器輸出的共模信號,提高共模抑制比,在A1、A2
  • 詳解差動放大器
    簡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7481.htm  經典的四電阻差動放大器 (Differential amplifier,差分放大器) 似乎很簡單,但其在電路中的性能不佳。本文從實際生產設計出發,討論了分立式電阻、濾波、交流共模抑制和高噪聲增益的不足之處。
  • 基於Multisim的三極體放大電路仿真分析
    三極體放大電路是含有半導體器件三極體的放大電路,是構成各種實用放大電路的基礎電路,是《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在課程學習中,一再向學生強調,放大電路放大的對象是動態信號,但放大電路能進行放大的前提是必須設置合適的靜態工作點,如果靜態工作點不合適,輸出的波形將會出現失真,這樣的「放大」就毫無意義。
  • 差分放大電路的CMRR與輸入電阻分析
    差分放大器和儀表放大器的CMRR主要受集成的差分放大電阻影響。因此掌握Trim電阻精度的工藝是製作儀放,差放的核心技術,可以參考Bruce Trump的博文「差動放大器—良好匹配電阻器不可或缺的器件」。
  • 高端電流檢測:差動放大器vs.電流檢測放大器(一)
    典型三相電機控制中的高端檢測  在上述所有配置中,監控負載電流的取樣電阻上的脈寬調製(PWM)共模電壓在從地到電源的範圍內擺動。利用從電源級到FET的控制信號可以確定這個PWM輸入信號的周期、頻率和上升/下降時間。因此,監控取樣電阻上電壓的差分測量電路要求極高共模電壓抑制與高壓處理能力,以及高增益、高精度和低失調——其目的是為了反映真實的負載電流值。
  • 大學物理實驗RC電路時間常數的Multisim仿真測試
    引入Multisim仿真技術可將實驗由單一的硬體方式向多元化方式轉移,在課堂教學中插入Multisim仿真演示實驗將顯著提高教學效果,並且Multisim仿真可方便改變測試方法、實驗方案、電路參數,利於培養學生的知識綜合、知識應用、知識遷移的能力,使實驗更加靈活和直觀。    文中以Multisim10版本給出RC電路時間常數的幾種仿真實驗測試方法。
  • 差分放大電路單端輸出和雙端輸出區別以及應用
    什麼是差分放大電路   差分放大電路利用電路參數的對稱性和負反饋作用,有效地穩定靜態工作點,以放大差模信號抑制共模信號為顯著特徵,廣泛應用於直接耦合電路和測量電路的輸入級。但是差分放大電路結構複雜、分析繁瑣,特別是其對差模輸入和共模輸入信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難以理解,因而一直是模擬電子技術中的難點。
  • multisim示波器使用方法及基本按鍵介紹
    打開APP multisim示波器使用方法及基本按鍵介紹 發表於 2018-01-04 10:07:44 它包含了電路原理圖的圖形輸入、電路硬體描述語言輸入方式,具有豐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工程師們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電路原理圖,並對電路進行仿真。Multisim提煉了SPICE仿真的複雜內容,這樣工程師無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術就可以很快地進行捕獲、仿真和分析新的設計,這也使其更適合電子學教育。
  • 電阻的放大器與分立差動放大器有什麼區別
    打開APP 電阻的放大器與分立差動放大器有什麼區別 發表於 2019-06-22 10:17:36 經典的分立差動放大器設計非常簡單
  • 等效電路法在放大電路分析中的應用
    摘要 在介紹了幾種常見放大電路的基礎上,主要以電晶體放大電路為例,闡述了放大電路等效分析證明,該結論適用於場效應管及其組成的放大電路中。關鍵詞 等效電路法;非線性;交流參數 等效電路法,又稱為低頻小信號模型,即在低頻小信號作用下的放大電路中,將放大電路中的基本元件看成一個線性雙口網絡,利用該網絡的h參數來表示放大電路的輸入與輸出特性便可得到一個等效線性電路,所以也稱為h參數等效模型。
  • 電流轉電壓電路設計應用
    當進行以電流形式輸出的傳感器電路設計時,通常會通過以下的步驟進行設計:首先電流轉換為電壓,然後進行電壓變換使其適合MCU處理的電壓範圍。從上面的步驟看出電流轉換電壓是電流形式輸出傳感器設計的一個重點。下文將從簡單到複雜進行電流轉電壓電路的分析。
  • 差分放大器工作原理和基本電路形式
    差動放大器電路又叫差分電路,它可以有效地放大交流信號,而且還能夠有效地減小由於電源波動和電晶體隨溫度變化多引起的零點漂移。被大量的應用於集成運放電路,常被用作多級放大器的前置級。 差分放大器工作原理和基本電路形式 差動放大器原理: 差動放大電路的基本形式對電路的要求是:兩個電路的參數完全對稱兩個管子的溫度特性也完全對稱。 它的工作原理是:當輸入信號Ui=0時,則兩管的電流相等,兩管的集電極電位也相等,所以輸出電壓Uo=UC1-UC2=0。
  • 跨阻放大器在光電傳感電路中的穩定性分析與處理方法
    由於光電二極體內部具有等效電容,所以在電路穩定性分析時,還需要結合放大器輸入阻抗特徵以及配置電路參數進行分析,進而將本篇內容安排在《放大器相位裕度與電路穩定性判斷方法》,與《放大器的輸入阻抗參數與應用仿真》之後。 如圖3.21(a)為典型的光電二極體傳感電路,光電二極體的電流信號通過跨阻放大器轉化為電壓信號。光電二極體可以等效為電阻,結電容,恆流源並聯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