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問晨光生物:靠什麼實現10個世界第一的「夢想」

2020-11-25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閆立良

  見習記者 張曉玉

  大音希聲。有一家穩健低調的創業板上市公司,連續12年保持辣椒紅色素產銷量世界第一,10多年前就提出要打造10個世界第一或前列的產品,如今已有3個品種成為世界第一,這家公司就是被創始人盧慶國稱為「資本市場小學生」的晨光生物。

  這是一家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的高科技型上市企業,20年來一直專注於植物提取行業。公司首創辣椒紅色素連續提取分離技術,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辣椒紅色素生產強國。現在的晨光生物已經成為中國植物提取行業的領軍企業、全球重要的天然提取物生產供應商。其產品辣椒紅色素、辣椒精、葉黃素產銷量世界第一,辣椒紅色素產銷量更是佔據了世界份額的60%。

  晨光生物的這些光環,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它穩健成長的動力來自哪裡?可持續性究竟如何?它的10個世界第一的「夢想」何時能夠實現?

  帶著這些疑問,《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進晨光生物,直面高管,與研發、生產、銷售、財務等有關人員交流,同時藉助專業研究機構,深入剖析公司的後續發展潛力。

  問:全閉環產業鏈

  是怎麼建成的?

  2000年,曲周縣晨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改制誕生,主營產業為單一的辣椒紅色素。經過10年發展,2010年晨光生物登陸創業板,邁出了公司「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

  提到創業史,盧慶國(晨光生物董事長、總經理,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心生感慨:「到今年,晨光生物在創業板上市已經10年了,從創立初期的單一產品到現在的幾十個品種,今日的情況和當時上市的時候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我覺得這10年,我們在資本市場上實現了『強身健體』。」

  「公司能夠實現快速、穩健發展,上市是一個契機,技術革新則發揮了重要作用。」晨光生物董秘兼財務總監周靜介紹,公司以前提取辣椒紅,只提顏色不提辣味,因為當時的技術無法實現,後來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混合溶劑提取工藝實現了色素和辣素兼得,使辣素色素的提取率提高到了98%以上,帶動了行業的技術進步,並實現了辣椒精產品的進口替代。

  周靜表示,公司抱著「吃幹榨淨」的態度對待每一種原料。以辣椒為例,第一步,先把辣椒磨成粉,做成顆粒,辣椒籽作為食品原料直接賣掉;第二步,把顆粒中的顏色和辣味提取出來,剩下的殘渣可以作為飼料;第三步,整個加工過程通過有機溶劑提取,溶劑提取完之後可以再回收利用,整個加工過程沒有任何廢棄物。

  晨光生物研發總監高偉進一步解釋稱:「公司獨創的溶劑回收工藝使噸料消耗溶劑由原來的300千克降低至2千克—3千克。目前同行均採用番茄醬作為原材料,番茄皮籽源於番茄醬生產過程的下腳料,從番茄皮籽中提取番茄紅素專利技術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周靜感嘆:「好多創新,你說它難嗎?其實並不難。植提行業的創新更多的是意識的轉變,然後是技術進步,打開發展空間。」

  晨光生物能夠做到植提行業的老大,多品種產銷量連續世界第一,除了自身過硬的技術,也離不開上下遊客戶的支持。在狠抓科技創新不放的同時,晨光生物也著力提升與客戶互惠互利的緊密程度。

  「公司的科技服務有很多是免費給客戶的,意在增強客戶與公司的互動。」 晨光生物證券事務代表高智超告訴記者,以香辛料業務板塊舉例,晨光生物是國內很多餐飲企業的重要原料供應商,很多客戶都不會檢測辣度、麻度,公司自主研發的檢測方法,免費推廣給廣大客戶,客戶就可以將產品的辣度、麻度數據化、標準化,就可以按照不同地區對辣度、麻度等的飲食偏好,更好地做好配比。在這方面海底撈體現得最明顯。晨光生物是海底撈的第一大原料供應商,海底撈的火鍋底料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口味,公司按照不同地區對辣度、麻度等的接受程度,分類分度提取,客戶就可根據不同地區的飲食偏好,做好配比。

  經過20年的發展,目前晨光生物的產業鏈涉及了上遊的育種、種植,深耕中遊的植物提取、深加工,開始發力下遊終端產品,基本實現了全閉環產業鏈。在將原料「吃幹榨淨」做到極致的同時,晨光生物將注意力轉向了上遊育種端和下遊終端產品,意在淬鍊、豐富自己的全閉環產業鏈。

  問:植物「晶片」

  有沒有未來?

  育種是種植業、養殖業中最複雜的一環。高偉在這方面感觸頗深。

  「我們每年買種子的花費大約在1億元左右。目前種子採購面臨兩個問題,一是種子不純,容易被人卡脖子;二是賣方說漲價就漲價,所以公司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育種做起來。」一提到育種,高偉就顯得很痛心。

  高偉介紹,2015年公司研發人員僅30多人,到2019年,公司研發人員已有117人,佔員工數量8.7%。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年繼續引進專家、博士、碩士等專職研究人員,使專職研究人員達到200 名以上。

  從2015到2019年,晨光生物每年的研發投入保持約5%的增長,2019年研發投入1.85億元,佔營收比例為5.66%。研發投入與營收佔比均高於同行業公司。

  「育種,目前我們已經做了一部分,包括參股新疆天椒紅安,與隆平高科紅安在育種方面強化合作。今年在緬甸也開始育種。未來育種方面,會在提高鮮花的色素含量和增強抗病性等各方面努力。我們也一直在與中國農業大學、河北工程大學等高校合作。」周靜說。

  高偉稱,研發部已經成立育種組。公司在辣椒育種方面做得比較好,培育出了一些獨特的東西,是對全產業鏈的一個貢獻。

  「目前的育種工作主要分為兩項,一項是大田的常規育種,另一項是採用分子生物學,選擇一個高科技基因,直接進行解剖然後進行基因編輯。」高偉表示,經過努力希望能夠培育出更多的特色植物。

  晨光生物在育種方面「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值得稱頌,但這絕不是拍腦袋的行為,公司獨創的「五步走」工藝研發模式給了他們底氣。

  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主要的問題出在缺乏中試條件上。周靜表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晨光生物的項目開發,將傳統的小試、中試、工業化生產的「三步走」模式,做成了扎紮實實的「五步走」模式:實驗室小試摸索工藝,小中試,大中試,規模生產,專業化規模生產。這個模式可有效規避由於市場和技術不成熟而導致的企業盲目投資的風險,也是公司打造10個世界第一單品的底氣之一。

  「我們有『五步走』的先進經驗,再加上研發人員的工作熱情,相信育種工作會越做越好。」高偉對育種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問:工業大麻等

  新品開發是否順暢?

  晨光生物全資子公司騰衝晨光雲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2020年7月29日取得騰衝市公安局核發的《雲南省工業大麻加工許可證》,加工種類為工業大麻花葉。

  「工業大麻是一個規模非常大,未來前景非常好的一個典型的植物提取物品種。現在我們已經通過主管部門審批,具備了工業大麻種植和生產的條件。」一提到新品種開發,盧慶國馬上就興奮起來。他強調,晨光生物有能力也應該抓住工業大麻這個機會,走在行業前列,目標還是爭世界第一。

  需要注意的是,晨光生物加工CBD(大麻二酚,工業大麻的提取物)的生產線實際上是按照中試線的標準和要求去做的。目前公司已經實現一邊試生產,一邊銷售產品。

  「在工業大麻生產過程中,公司也在積極地謀劃建立新的大生產線。」盧慶國強調,公司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繼續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產品的綜合競爭優勢,在主力產品市佔率繼續穩步提升的基礎上,重點發展工業大麻、甜菊糖苷、菊粉、番茄紅素、替抗飼料添加劑、銀杏提取物等潛力品種,爭取早日實現「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即做成10個左右世界第一或前列產品。

  在夯實第二步戰略的基礎上,晨光生物開始將第三步戰略(做大做強保健品、中藥提取等大健康產業)付諸實施。

  晨光生物總經理助理、色素營銷事業部總經理盧穎表示,營養板塊實際上承載著公司的第二步目標,產銷世界第一的單品很有可能從這裡產生。這個板塊實際上也銜接著公司戰略的第三步。

  「晨光生物要做老百姓吃得起、真正有功效的保健品和藥品。目前公司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珍品油脂等終端產品已根據計劃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開展銷售工作。」盧穎稱,接下來公司會根據市場情況及自身經營策略逐步開展面向客戶的銷售。

  問:市場與擴張風險

  如何化解?

  雖然晨光生物是一家秉承穩健發展理念的公司,但市場開拓不達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以及海外分支公司的生產仍被機構視為公司面臨的三個風險。

  對於市場的這些擔心,盧慶國表示:「我覺得問題不大,現在公司已經不是純粹依靠單一產品,而是有幾十個品種對業績構成支撐,這些品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緩衝。因為不可能所有產品的高峰低谷重疊到一起。」

  「比如說像辣椒紅色素、葉黃素等,實際上也有一些波動。對於這些主打產品,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識地去降低波動的頻率。作為龍頭企業,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維護市場的穩定與平衡。」盧慶國認為,這幾年色素辣椒的價格非常穩定,與公司對辣椒種植產業的支撐分不開。原材料價格穩定,更有利於公司發揮技術進步、精細管理的優勢。

  從去年開始,晨光生物開啟了辣椒紅色素的預售模式。盧穎表示,因為公司的辣椒紅色素已經在世界佔到60%的市場份額,在這個基礎上公司也在摸索重新制定市場規則,希望通過預售的模式來提前鎖定客戶全年的需求。每年10月份開始收購辣椒的時候,同時開啟產品預售,今年準備把明年60%的銷售在12月份之前提前鎖定。

  企業要發展壯大,不僅在要在本土發展,更要考慮走出去的問題。晨光生物首家海外子公司印度晨光2012年進行試生產開啟全球化布局,隨後尚比亞和美國兩家子公司相繼成立。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和海外市場的風險,盧慶國給予了直接回應:「企業走出去的風險和機會是同時擴大的。地區政治局勢的波動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對海外工廠是有一些不利影響,但我們也在努力克服。我們利用視頻的形式對當地員工進行培訓指導,幫助他們獨立開展生產、釋放產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外工廠會逐步進入正軌。」

  「我們也在通過中信保在做海外資產的保險。當然更多的還是要提前有預案,企業應思考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階段採取什麼措施,這樣才能變被動為主動。另外,隨著公司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也是公司需要考量的一個戰略方向。」盧慶國說道。

  問:中央匯金

  等機構為何一直持倉?

  「我們在資本市場上嚴格來講還是『小學生』,上市之後邊幹邊學,公司也在逐漸熟悉、學習使用資本市場工具為實業助力。」盧慶國強調,因為他是做實業出身,思維上一直帶有生產和技術的影子,對技術覺得更親近。

  上市10年,年年現金分紅,4次送轉股份,晨光生物的成績單不俗。在資本市場運作方面,算上晨光生物IPO融資也僅有三次,其他兩次分別發生在今年6月份發行6.3億元可轉債以及2016年增發3.44億元。

  盧慶國強調,經過10年發展,公司在藉助資本市場發展方面有了一些心得,包括科技創新、產業鏈布局等方面。「如何以實體為支撐,借力資本市場,完成我們在植物提取行業做10個世界第一的目標,現在比原來更清楚了。」

  晨光生物2011年至2019年營收複合增速為13%、淨利潤增速為11%,僅個別年份波動較大。營業收入從2011年的10.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2.7億元,淨利潤從7503萬元增長到1.94億元。

  晨光生物的穩健表現也逐漸引起機構投資者的注意。從今年3月份起,機構公開發布的晨光生物的研報數量迅速增多,評級類別多為「買入」,少部分為「增持」,甚至有機構連續給出「強烈推薦」的投資建議。

  在機構投資者方面,中央匯金連續兩個季度出現在晨光生物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央匯金以持股577.04萬股名列晨光生物第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數與上季度相同。

  周靜表示,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的關注始終沒有斷過,它們持股變化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公司對這些不是很清楚。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的關注始終沒有斷過,它們持股變化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公司對這些不是很關注。

  財達證券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植物提取行業重在規模優勢,雖說提取技術不難,但提取的得率提升難度很大,需要多年摸索。晨光生物在辣椒紅、辣椒精和葉黃素能做到全球第一份額,說明其規模和布局很完善,這對公司業績構成支撐。

  10月27日,晨光生物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實現淨利2.06億元,同比增長39.28%。其中,辣椒紅色素銷量同比增長11%,市場份額繼續擴大,辣椒精收入同比增長15%,葉黃素收入同比增長84%,甜菊糖收入同比增長123%,工業大麻生產平穩運行,產品實現隨產隨銷。

  「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晨光生物的三個動向:一是二線品種份額的提升,二是尚比亞工廠毛利率的改善,三是保健品產品系列的豐富和營銷手段的拓展。」 上述財達證券相關人士提示投資者。

相關焦點

  • 從「新」出發⑥|晨光生物:創新「闖」出三個世界第一
    晨光生物作為一家跨界入行,沒有歷史積累,沒有原料、交通等優勢的企業,是如何靠技術創新發展壯大的?長城新媒體記者深入該企業採訪,尋找晨光生物高速發展的秘訣。起初,他們提取辣椒紅時只提顏色不提辣味,後來,他們自主研發成功混合溶劑提取工藝,使辣椒紅素獲得率提高到98%以上,辣素獲得率由35%提升到85%以上,實現了色素和辣素兼得,帶動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實現了辣椒精(辣素)產品的進口替代。有機溶劑提取工藝,就是晨光生物科研團隊搞出的「獨門秘笈」,這項技術使噸料消耗溶劑由原來的300千克降低至2千克—3千克,目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 晨光生物:植物提取領域的科技巨頭和隱形冠軍
    一、晨光生物持續交出靚麗業績 4月20日晚間,世界天然植物提取行業領軍企業晨光生物(300138.SZ)公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晨光生物2019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業績,全年營業收入32.65億元,同比增長6.59%,實現歸母淨利潤1.94億元,同比增長33.24%。
  • 點亮荒漠綠色夢想,上海晨光公益基金會首片「晨光林」揭牌
    2021年1月7日,「晨光公益林」捐贈儀式在甘肅省民勤縣昌寧鎮四方墩灘建舉行,上海晨光公益基金會捐贈的首片「晨光林」正式揭牌,為民勤縣的荒漠化防治貢獻一份力量。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加快了沙漠化的腳步,晨光文具在發展的過程中有能力且有資源去關注更多的社會議題,2020年底,上海晨光公益基金會與青梭公益發展中心以及甘肅省紅十字會達成合作,首批投入35萬元在甘肅省民勤縣種植600畝梭梭樹的晨光林,梭梭樹不僅能固沙還能改善土壤結構,而且還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以及氮磷鉀,增加土壤肥力滿足更多的植物生存,為我國防治沙漠化盡一份力。
  • 這五個能隨便毀滅地球的生物,一個靠一拳,最後一個僅靠一顆松果
    毀滅地球,這四個字說來容易,但是在我們這些普通人的眼中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對於某些生物來說,毀滅地球就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一件事情,或許地球在他們的眼中,只是一個單純一個球罷了,只要一揮手就能讓其不復存在。
  • 晨光生物: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
    晨光生物: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上市保薦書 晨光生物 : 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上市保薦書 時間:2020年07月09日 19:41:13&nbsp中財網 原標題:晨光生物: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
  • 晨光生物為全省14家醫院捐贈番茄紅素膠囊
    圖為3月9日,晨光生物給全省14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醫護工作者捐贈價值190萬元的番茄紅素膠囊。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說:「我們希望通過實際行動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復工復產做一些貢獻,盡一份責任。」圖為3月9日,晨光生物給全省14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醫護工作者捐贈價值190萬元的番茄紅素膠囊。
  • 晨光生物:葡萄籽提取物處市場上升期
    【晨光生物:葡萄籽提取物處市場上升期】晨光生物(300138)周四表示,葡萄籽提取物產品是公司系列產品之一,該產品已於前幾年投放市場,目前正處於市場擴展上升階段。
  • 《吸引力法則》:保持自身的吸引力,10個方法助你實現夢想
    吸引力法則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吧,它講的是,只要你在生活當中關注什麼事情,那麼你就將會吸引有關於這方面的事情來到你的身邊,有可能是力量,也有可能是和你一樣,一直在關注這方面的人,所以它所闡述的道理就是,在生活當中一定要多去關注那一些有關於美好的人和事,只有這個樣子,你的吸引力才會不斷的增加,你自身的能量也會不斷的增強
  • 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歷程:靠自主創新實現飛天夢想
    遙想當年,中國人只能羨慕擁有載人空間站的美國、俄羅斯,幾代人的飛天夢想還在醞釀;時至今日,中國的載人航天雖然白手起家,卻飛出了震驚世界的速度,發出了閃耀太空的星光。  舉世矚目的戰略部署  1986年,中國科技界迎來了一個溫暖的「春天」。
  • 晨光生物1月8日快速回調
    以下是晨光生物在北京時間1月8日09:30分盤口異動快照:1月8日,晨光生物盤中快速回調,5分鐘內跌幅超過2%,截至9點30分,報16.88元,成交295.45萬元,換手率0.04%。
  • 晨光生物(300138.SZ)擬投1.269億元建天然植物有效成分超臨界萃取...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10月21日丨晨光生物(300138.SZ)公布,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投建天然植物有效成分超臨界萃取項目的議案》,為實現建設世界天然提取物產業基地的發展戰略目標,加快產業布局,提高公司競爭力,公司擬投資1.269億元在貴陽市經濟開發區建設「
  • 晨光生物一天然類胡蘿蔔素項目獲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獎一等獎
    河北日報訊(記者梁韶輝)從晨光生物科技集團獲悉,在近日召開的中國商業聯合會主辦的2020年全國商業科技質量大會上,該集團「天然類胡蘿蔔素中關鍵危害成分測控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範」項目,榮獲2019年度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葉晨光3萬英尺高空跳傘成功 終極目標是登月
    葉晨光3萬英尺高空跳傘成功 終極目標是登月 2016-06-01 10:43:27此前,國內跳傘的最高紀錄由被譽為「亞洲翼裝飛行第一人」張樹鵬以8150米保持。  跳出機艙時溫度-40℃  Halo是高空跳低空拉傘的簡稱,一般在飛機上升到30000英尺的高度起跳,在距離地面約4500英尺(1371.6米)開始拉傘。葉晨光此次在完成Halo跳傘之前,需要做13000英尺的兩次熟練跳練習。它主要考驗跳傘員的勇氣以及在空中保持姿態的能力。
  • [公告]晨光生物:天然植物綜合提取生產加工項目一期年加工17500噸...
    2011年1-6月份實現營業收入5.3億元,出口創匯3745萬美元,利潤4735萬元,收入、利潤同步增長。天然色素產銷量居國際前列,是中國最大的天然色素生產和銷售企業,其中辣椒紅色素居世界第一位,佔到世界總產量的50%以上。同時公司生產的辣椒精、葉黃素、水溶色素等產品已暢銷國內外,產銷量也位居全國之首。
  • 科學家會問先知什麼?
    一切都有局限性:我們可以實現的高能量,我們可以接近絕對零的距離,可以看到宇宙的距離有多遠等。甚至在無限遠的將來,有些信息我們永遠也不會了解到。但是,如果我們能以某種方式知道不可知的東西,我們會選擇什麼?
  • 葉晨光:目前融資沒到位是事實
    葉晨光:沒有那麼嚴重。目前還有10-20人的團隊,我們還有深圳團隊,美國也有2個人還在做。  新京報:目前推出的產品是什麼情況?  葉晨光:目前市場只有一款酷鏡上市,是增強現實(AR)眼鏡,12·12本來預計發布炫鏡,是VR一體機,但因為融資沒到位,也擱淺了。  新京報:這次融資跳票涉及哪幾家資本?
  • 首都機場安保公司晨光班組:全力以赴 打好疫情防控之戰
    他們,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守護著國門第一道防線;他們以「安全第一,首當其衝」為口號,團結一致,不斷進取,朝著目標奮勇前進。他們,是首都機場安保公司晨光班組,該班組成立於2014年10月1日,現有員工84人,黨員1名,團員16名,平均年齡22歲,是一支作風硬、素質強、積極向上、充滿朝氣的優秀隊伍。班組主要負責T3通道控制崗位和工作人員通道及商檢貨物安全檢查工作。
  • JOJO:誰是最懂得粉絲管理的BOSS,第一名靠魅力就可以徵服世界
    愛動漫,聊動漫,歡迎大家觀看SJ依塵說動漫  在《JOJO的奇妙冒險》中BOSS們通常都會帶領著一批手下作戰,他們大多都是因為BOSS們的魅力才聚集在他的身邊,如何管理好這一眾粉絲就成了BOSS們最應該思考的事情,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誰是最懂得粉絲管理的BOSS,第一名靠魅力就可以徵服世界
  • 蟻族生存調查:五成否認弱勢 為實現夢想而"蟻"(二)
    核心提示:從年齡上看,蟻族存在「三十而離」的現象,即大學畢業後奮鬥5年左右的時間,如果在城市沒有實現夢想,大部分選擇了離開。人均居住面積10平方米及以下的被訪者佔了近六成(59.6%),與2009年的69.6%相比下降了10個百分點,人均居住面積在5平方米及以下的人數比例下降最明顯(由2009年的38.4%下降到2010年的20.4%),這主要是因為北京以外的其他幾個城市的蟻族租房面積相對大一些。
  • 世界最長公路海底隧道正式開工,創造五個世界第一!
    世界最長公路海底隧道正式開工,創造五個世界第一! 2020-10-31 來源:BICES北京工程機械展 10月29日上午,膠州灣第二隧道正式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