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尼號歷時七年飛行後成功進入土星運行軌道

2020-12-01 浙江在線

  北京時間今天上午10時36分,備受關注的「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飛船主發動機點火成功,開始進入土星預定軌道。美國國家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現場瞬間爆發出了一陣陣掌聲,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激動地互相擁抱、握手,為了這一刻,他們已經期待了7年。

  10時57分,在距土星56000公裡時,由於進入土星勢力範圍,在引力的作用下,卡西尼號略有加速,飛行速度達到26公裡/秒。屏幕上顯示卡西尼在正常運轉,點火之後一切都很順利。

  「到目前為止都是好消息,一切正常!」從美國國家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直播現場不斷傳來令人振奮的聲音。中午12時12分,卡西尼號探測飛船成功在土星軌道運行,成為進入土星軌道的第一艘人造飛船,並從此開始為期4年的環繞土星飛行之旅,探索這個有環的行星和其所屬的神秘衛星、迷人的土星環以及複雜的磁場。預計在這4年任務期間,卡西尼號共將環繞土星76圈,近掠土星52次,7次近掠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45次。預計今晚9時卡西尼號將傳回首批照片和數據。

  18國260位科學家參與

  這項耗資30多億美元的土星探測計劃,由歐美18國、260位科學家投注心力,共同合作。而卡西尼號探測飛船是不同國家的三個航天局的協作成果,有17個國家參與建造了這艘飛船。卡西尼號軌道器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下屬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建造和管理。惠更斯號探測器由歐洲航天局建造。義大利航天局則為卡西尼號提供了用於通訊的高增益天線。來自世界各地總共超過5000位科學家將會參與研究收集到的數據。

  科學家每人一顆幸運花生

  擁有上百萬個零件的卡西尼號在經歷了如此漫長的飛行之後,在今天上午點火之前,這一切還都是懸念。雖然科學家似乎不應迷信,但在卡西尼號開始點火之前,美國國家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裡的科學家們還是每人吃了一顆代表運氣的幸運花生。如大家所願,到目前為止,這次重大的外太空探索活動一切順利。

  三次與地球失去聯繫

  據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介紹,在今天進入土星軌道的過程中,卡西尼號有三次與地球無法保持聯繫。第一次是飛越土星環A環上空時,約有25分鐘時間失去消息;當穿越寬度為4000公裡的土星環環縫時,與地球保持了6分鐘左右的聯繫後,再次被B環擋住,暫時失去聯繫約20分鐘;當飛船接近土星大氣層時,第三次和地球失去聯繫。

  規模最大最複雜的行星探測器

  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是人類迄今為止發射的規模最大、複雜程度最高的行星探測器,它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的一個合作項目,主要任務是對土星系進行空間探測。最近時可至950公裡,以拍攝泰坦表面的高解析度影像以及進行雷達觀測。卡西尼號探測器以出生在義大利的法國天文學家卡西尼的名字命名,其任務是環繞土星飛行;惠更斯號探測器是卡西尼號攜帶的子探測器,它以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惠更斯的名字命名,其任務是深入土衛六的大氣層,對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進行實地考察。

  卡西尼漫長而不平凡的太空之旅

  經過7年的飛行,今天飛船進入環繞土星軌道期間的關鍵時刻,穿過土星光環平面,開始4年土星之旅;2004年12月25日,惠更斯號探測器將從卡西尼號軌道器分離,開始其為期22天的前往土衛六之旅;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號開始降落,穿過土衛六多雲的大氣層,大約兩個半小時後著陸,探測器按計劃在大約世界時09時00分接觸到土衛六上層大氣邊緣;2008年6月30日,卡西尼號基本任務完成。

  本世紀人類難以登上土星

  今天上午,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博士等專家在回答觀眾的提問時說,以目前的物理手段,本世紀人類難以登上土星。據介紹,人類預計將於2030年才能登上火星,而更為遙遠的土星到本世紀末人類將難以「涉足」。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土星表面情況,其平均密度只有0.70克/立方米,如果把它放在水中,它會浮在水面上。人類探測器無法立足。此外,其緻密大氣層使得人類即使登陸也難以獲得充足的太陽能源。今天卡西尼號克服重重困難經歷6年多時間才到達土星,並且只是購買了「單程票」。人類即使最快來回也需要七八年的時間,這也只是從土星邊繞一圈而已。 

相關焦點

  • 「卡西尼」號土星探測時刻表
    北京時間7月1日  10時10分——「卡西尼」土星探測飛行器旋轉角度,其高低增益天線保護飛船在穿過土星環平面時免受塵埃粒子撞擊。  10時36分——太空船啟動引擎減速,依靠土星重力進入運行軌道。  12時12分———「卡西尼」號進入土星軌道。
  • 卡西尼號探測器的土星之旅,衝向土星,完成最後的使命
    從進入土星大氣層到最後燃燒分解可能只需要三分鐘的時間,除非是被迫信號中斷,否則卡西尼號最後一刻都向地球傳遞它所看到的景象,完成它最後的使命。如此近距離地去觀察土星是前所未有的,這會是卡西尼號留給我們的最後的禮物。
  • 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6年35.2億千米,最終卻成為土星的一部分!
    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燃料耗盡,科學家將其控制向火墜毀,而北京時間19點55分,卡西尼號與地球失去了聯繫,進入土星大氣層,成為土星的一部分,卡西尼號的任務也由此結束。1997年10月份,卡西尼探測器攜帶了27種最先進的科學儀器設備,進入了太空。科學家們希望通過該探測器環繞土星飛行,並且對土星及其大氣,光環,衛星,磁場等進行深入的考察,為人類進步了解土星提供數據支撐。
  • 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6年35.2億千米,最終卻成為土星的一部分
    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燃料耗盡,科學家將其控制向火墜毀,而北京時間19點55分,卡西尼號與地球失去了聯繫,進入土星大氣層,成為土星的一部分,卡西尼號的任務也由此結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計劃一共有17個國家參與,並且卡西尼號作為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最激動人心的大型國際合作課題之一,也是最受人期待的。
  • 服務13年後,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最後任務是自我墜毀
    自2004年至今,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Cassini)飛船就一直圍繞著土星飛行。為人類提供了這個氣態行星的大量第一手資料。在服務了13年後,卡西尼號即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執行它的最後一項也是最為悲壯的任務,在土星和土星光環之間進行多次大膽穿越,最終在土星大氣中墜毀。科學家預期,一些最不可思議的發現將在這個過程中誕生。
  • 卡西尼號探測器進入新軌道觀測 並拍攝土星的「冰月亮」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近日進入新的軌道開啟新的任務模式,可對土衛五進行觀測,並拍攝到這顆土星冰月亮的畫面。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控制下進入新的軌道,由土星赤道上空通過,此舉的目的在於讓探測器能夠對土衛五進行觀測。
  • 曾幫助人類更好地認識土星的「卡西尼號」探測器的土星之旅!
    其中,它們的攝像頭可以提供至少50萬張土星拍攝、土星環和土星衛星的先進照相設備,雷達可以通過其氣層掃土衛六坦表面,其他設備可以監測土星大氣,探測磁場和塵埃等,這些先進的功能,使卡西尼號成為20世紀最先進的行星探測器之一經過近7年的飛行和超過35億公裡的旅程,卡西尼號探測器飛船於2004年7月1日進入環繞土星的軌道,並開始了它的考察、研究和探索工作。
  • 告別卡西尼號探測器!
    除非是被迫信號中斷,否則卡西尼號會最後一刻都向地球傳遞他所看到的景象,完成他最後的使命,如此近距離的去觀察土星是前所未有的。這會是卡西尼號留給我們最後的禮物。它是1997年發射升空離開地球的,那個時候他還叫卡西尼惠更四號探測器。這是因為它是有兩個探測器合體的。卡西尼號是環繞土星軌道飛行的軌道探測器。
  • 卡西尼號探測器開始最後任務 1個月後將墜入土星
    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記者張奧 實習記者于洋)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卡西尼開始了在土星周邊最後5圈的探測」,BBC報導稱,由歐洲宇航局和美國宇航局聯合發射的「卡西尼」號無人探測器即將在9月燃料耗盡,墜入土星。
  • 「卡西尼號」任務結束後,為何安排它墜毀土星?答案讓人害怕
    而「卡西尼號」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徹底研究土星,為此它還攜帶了專門用來研究土衛六的「惠更斯號」探測器,而「惠更斯號」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著陸其他行星的衛星的探測器。卡西尼號在1997年被發射升空,歷時七年於2004年到達土星軌道,在太空服役13年後,最終於2017年9月15日結束任務並墜毀土星。
  • 永遠的卡西尼號——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的使命「終章」
    在經過四年的辛勤工作後,卡西尼基本上完成了所有的預定任務。按理說,我們已經可以和11歲高齡的卡西尼說拜拜了,但卡西尼號續的能力著實讓人感嘆。此時的卡西尼仍然狀況良好,在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後又繼續續了9年時間,卡西尼號為何會如此長壽呢?
  • 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為何要選擇自毀?
    卡西尼惠更斯號任務(簡稱卡西尼號)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太空探索任務。美國航天局與歐空局和義大利航天局(ASI)合作發射了這一任務。這次任務的目標是詳細研究土星、它的衛星和土星環。這次探險任務是為了紀念兩位科學家(讓·多梅尼克·卡西尼和克裡斯蒂安·惠更斯)而得名的。
  • 這正是卡西尼號墜毀土星的地方
    正因為如此,當探測器結束了大結局並開始進入土星的大氣層時,這對任務團隊來說是一個苦樂參半的時刻。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土星大氣中墜毀的地點是白色的,圖片版權:NASA/JPL-Caltech/Space Science Institute儘管任務已經結束,科學家們仍在忙於研究探測器發回的數據。
  •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致敬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
    歡迎來到科學急診室,我們今天了解一下卡西尼號探測器。太空飛行器僅僅是依靠天體的引力實現了轉彎,可是環繞太陽運行的行星則有點不同。由於行星本身也具有速度,所以上述的引力彈弓現象是發生在行星運動的情況下。在太空飛行器靠近行星後,行星的運動會改變太空飛行器的引力勢能,行星的部分動能將被轉化為太空飛行器的動能也就是說經過引力彈弓後的太空飛行器的速度會發生改變。所以這種引力彈弓效應本質上就是消耗行星的動能來為飛行器加速或減速,我們大家也不要擔心行星的動能被以這種形式消耗掉從而停止公轉了。
  • 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入新軌道對土衛五進行觀測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近日開啟了新的任務模式,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控制下進入新的軌道,由土星赤道上空通過,此舉的目的在於讓探測器能夠對土衛五進行觀測。在此之前,卡西尼號探測器的軌道繞行土星的極地上空,這條軌道限制了探測器對土星其他衛星的飛掠探測,僅能夠對土衛六「泰坦」進行觀測。
  • 美國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在23年前的今天,1997年10月15日(農曆1997年9月14日),美國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基於卡西尼號的觀測數據,研究人員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和報告已超過2500篇,所涵蓋的內容包括發現土衛二「恩克拉多斯」噴出水冰和有機顆粒,對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泰坦」烴湖的首次觀測,通過對土星一場罕見巨型風暴進行觀測發現的大氣劇變以及其他很多有趣的現象
  • 卡西尼探測器在土星軌道上傳回照片,上面的內容,顛覆科學家認知
    -惠更斯探測器卡西尼-惠更斯探測器是唯一進入土星環繞軌道的探測器,它距離太陽已經非常遙遠,土星與地球最近時理論單程通訊時間都需要1.26個小時!1997年10月15日泰坦VB/半人馬將卡西尼-惠更斯探測器送入太空,7年之後的2004年7月1日進入環繞土星的軌道
  • 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最新土星高清照片
    據國外媒體報導,過去幾個月來,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已幾次近距離飛越土星衛星,捕捉土衛六「泰坦」上一個湖泊反射陽光以及土衛二「恩克拉多斯」正在上演的冰火山活動的壯觀景象。以下30幅有關土星系統的照片均是「卡西尼」號飛船在最近拍攝的。
  • 太空13年之旅「卡西尼號」在土星發現了什麼?
    2004年5月18日,經過了接近7年的漫長的星際旅行,那顆擁有著美麗光環的行星所產生的引力,第一次開始超過太陽對卡西尼號的引力,這代表著卡西尼號正式進入了土星系統。然而這並不代表著卡西尼號成功地進入了土星系統。
  • [圖]在卡西尼號墜入土星之前 回顧其捕捉的一些精彩瞬間
    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探測器花了七年時間飛行近22億英裡到達土星附近。2004年後它開始拍攝土星、土星環及許多土星衛星的一些驚人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