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人類是一種好奇心非常重的生物。而這種好奇心不僅是人類能夠從眾多哺乳動物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同時也是人類能夠取得如今輝煌文明成果的關鍵。
經過近萬年的探索,地球絕大部分的秘密已經暴露在了人類的面前,對於地球的好奇開始慢慢減弱,此時得益於先進的科學技術,無垠的宇宙開始成為了人類好奇心的承載地。
為了對未知的宇宙進行探索,科學家們發射了許多探測器,這其中就有「卡西尼號」探測器。「卡西尼號」是NASA和歐空局合作發射的探測器,它是歷史上第四個抵達土星的探測器。
但是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卡西尼號」應該算是第一個土星的探測器,因為在它之前的三個探測器(先鋒11,旅行者一、二號)只是從土星身旁略過,根本沒有對土星進行仔細的觀察研究,只有「卡西尼號」一直環繞土星系統,進行了詳細的科學研究。
當然了,這其實也跟設計任務有關係,旅行者一號二號的設計任務本來就不是詳細研究土星,而是承載著全人類的夢想離開太陽系,在離開的路上順便觀察其他行星。
而「卡西尼號」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徹底研究土星,為此它還攜帶了專門用來研究土衛六的「惠更斯號」探測器,而「惠更斯號」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著陸其他行星的衛星的探測器。
卡西尼號在1997年被發射升空,歷時七年於2004年到達土星軌道,在太空服役13年後,最終於2017年9月15日結束任務並墜毀土星。
其實在NASA宣布卡西尼號墜毀時,一個疑問就開始出現在許多人的心中,因為卡西尼號是人工墜毀,也就是NASA主動命令卡西尼號撞進土星完成自毀。
所以許多人對此感到非常的難以理解,畢竟卡西尼號飛到土星非常不容易,即便是它已經沒有動力,或者已經無法將研究資料傳回地球,讓它隨波漂流在土星軌道上也行啊,為什麼一定要安排它撞擊土星進行自毀呢?
其實這個問題科學家早已經思考過了,並且給出了許多卡西尼號必須撞擊土星自毀的理由。比如說土星是太陽系內扁率最大的行星,它的引力場非常複雜,還擁有200多顆衛星,這就導致土星探測器不可能測算出精確的軌道,它必須長期使用燃料維持自身的軌道。
如果卡西尼號不在燃料還夠它自毀的時候自毀,那麼在複雜的引力環境下,沒人能夠預測卡西尼號最後會飛到什麼地方,而這樣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它極有可能會落到錯誤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土星系統中有兩個極其有意義的衛星,一個是土衛六(泰坦),另一個是土衛二(恩克拉多斯)。
土衛六是太陽系中唯一能夠媲美地球的地方,因為它擁有厚厚的大氣層氣壓也和地球相差不大,還擁有大量的液態甲烷,許多科學家們一直懷疑它上面已經孕育出了生命。
而土衛二是一顆「冰球」,它厚厚的冰層下面藏著一個規模遠超地球的巨大海洋,並且根據觀察,土衛二上經常會出現壯觀的冰火山,這代表它內部地質活動非常活躍,因此擁有生命的機率也非常的大。
要知道卡西尼號不僅燃料成分有劇毒,本身還攜帶著具有放射性元素的電機,一旦讓它隨波逐流的在宇宙中遊蕩,誤入了這兩顆星球,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環境汙染,甚至可能會殺死那裡脆弱的生命種子,這絕對是讓人害怕的一幕。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朋友會想,為什麼不讓卡西尼號跟旅行者一、二號一樣,在最後時刻離開土星前往太陽系之外呢?
其實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首先卡西尼號被設計出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探測土星,一旦離開了土星系統,那麼它身上攜帶的各種裝置將幾乎沒有任何作用。就像一輛被設計出來拉菜的農用貨車,讓它去越野一樣。
此外,卡西尼號想要離開土星軌道代價是巨大的,首先它根本不可能利用自己攜帶的燃料逃離土星的引力。
大家千萬別小看土星的引力,要知道土星的逃逸速度是35.5千米/秒,遠遠超過地球的11.2千米/秒,這也就意味著卡西尼號就算耗光所有的燃料,也無法脫離土星的引力範圍。
更主要的是,卡西尼號最後的「旅程」具有極為重要的科研意義。我們都知道土星和地球有著極大的差異,因為它是一顆氣態行星。氣態行星就是主要構成成分是氣體,只不過因為巨大的引力,導致它最核心部分的氣體已經被強大的壓力壓成了金屬狀態。
但是即便是核心區域已經被壓成了金屬狀態,它的密度也要比普通的水低。這就意味著,如果將土星扔進一顆巨大的水池中,它絕對能夠漂浮在水面上。
而人類無論怎麼觀察土星,也是無法深入它的大氣層的,因為土星的大氣能夠輕易的摧毀一切人造探測器,所以卡西尼在服役的13年中,一直嚴格的控制和土星的距離。
而在卡西尼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耗盡所有燃料墜進土星大氣,它將最後看到的內容發回地球,是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的。如果不讓它這麼做,恐怕人類擁有也無法通過其他途徑知道土星大氣內部什麼樣。
所以總的來說,讓卡西尼號在生命最後時刻自毀墜入土星,不論是對土星系統還是人類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和結果,因為這樣不僅少了許多讓人害怕的麻煩,還能發揮它最後的餘熱,讓人類得到重要的科研信息。
您認為讓卡西尼號墜毀土星,是最好的選擇嗎?歡迎在下方說說您的想法,同時也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