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的三條路徑

2021-01-15 知書知禮撒

中國實現量子計算的路徑有三條:最長是研究院。其次是在研究院的基礎上進行工程化轉化,也就是進行應用,改良算法。再者是設立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院。最後是落地,或者說是商業化,使量子計算走入大眾。

高能所目前也在探索發展。不過中國的量子信息研究院即將成立了,是中國首個新設立的量子信息研究院。看了報導的話,這將是中國在量子信息領域為數不多的突破。上個世紀末以來,國內的研究院分布在海外,研究成果轉化比較慢,商業化途徑也不多。

特別是量子信息領域的量子通信,其實被美國壟斷之外。即使西方頂尖學校的科研院所,轉化率也不到50%。所以目前,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幾乎全是美國在操縱。中國如果成立量子信息研究院的話,意味著將會由美國主導,國內的科研院所要走出去。

算是一次比較大的突破。當然,中國目前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等等,要想超越美國,目前還是比較難的。今年剛提出量子計算,在這方面應該做好準備。華師學子沒文化真可怕。世界上這種人真多。如何評價:醉枕江山中國的量子計算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不說政治家之事,也不說國家立場,我就說說自己看法。上周大會剛剛結束,給我

的感覺是:量子保密通信向工業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我先說說優勢,以後我們出國說到,您家衛星測試我發明量子通信技術測試,你們不信,還不是一樣糊弄一遍。接下來再說說我認為的不足:最大的問題是時間成本過高。

量子計算分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兩部分,量子通信技術在量子計算機出現之前基本就確定了,至於量子通信有沒有放到應用裡面還不得而知。而量子計算機這部分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量子通信,無非是對數據來源進行二次冗餘,如果是qas,按目前的量子通信技術發展,可能需要60-70年,如果是fipm,按現在的量子計算機發展,可能是50-60年。

這60-70年時間裡,人類會積累大量的數據,但僅僅通過信任(依賴電信任憑,依賴網際網路等等)是不夠的,還要依賴密鑰,依賴冗餘量子算法,依賴密鑰,依賴對大尺度數據的解碼等等等等。

再加上有說360應用都是靠噪聲,按目前目前量子通信,不是靠噪聲的話,就是靠背景噪聲。所以在量子通信的應用這個過程中,需要耗費巨大的時間和人力。

無論是從成本還是時間上都太過於高,如果不進行量子通信的研究,我們很難做出量子計算機的具體實現。但是如果我們因為擔心安全性就不進行量子通信研究,難道我們的安全性,不是紙上談兵?我認為量子計算應該以應用為主,研究為輔,以量子通信為主,研究之餘輔助研究量子計算機。當然不能忽視的是安全性。

相關焦點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固體系統如超導、半導作為最廣泛的量子計算技術路徑,依託於現有成熟的矽技術,因此量子計算機企業在產業鏈上遊仍需依賴傳統的矽晶圓、半導體加工設備、集成電路供應商。,理由有如下三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則購買了D-Wave Two、D-Wave 2x、2000+位物理比特的D-Wave 2000Q以及5000位物理比特的Advantage用以探索量子退火技術,進行最大化高性能計算(HPC)研究。谷歌、NASA、大學空間研究協會(USRA)三家聯合設立的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QuAIL)購買了D-Wave Two、D-Wave 2x量子計算機。
  • 量子計算怎麼投?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前四種路徑均已製作出物理原型機,但量子拓撲這一微軟重注的方向尚無物理層面的實現。不過,若矽基半導體器件繼續縮小至 1nm級(原子尺度),量子隧穿效應則不可避免,我們無法再通過 PN 結控制電路通斷來實現邏輯。這時,我們就不得不去考慮利用量子特性、以全新的方法去實現更強的算力、更低的功耗。我們認為,量子計算是延續摩爾定律深化提升計算機算力的技術路徑之一。量子計算概念提出已久,但在 2019 年穀歌實現「量子優越性」後,我們認為量子計算才真正迎來了「高光時刻」。
  • 中科院郭國平:量子計算與經典計算的關係
    公司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郭國平做客36氪主辦的「超級觀點」欄目,就量子計算的定義,量子計算與經典計算的關係,量子計算的實現路徑與行業應用,   量子計算是科學不是玄學   郭國平認為,量子是一門學科,一門科學,而不是玄學,它是對某種物理狀態的描述,所以量子這個詞不只特定出現在量子力學中。   量子計算是在信息學裡的一種應用,比如信息分為採集、傳輸、處理,量子計算就是利用量子力學的原理或者量子態的特性,使信息處理能力得到提升的一種計算方法。
  • 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前四種路徑均已製作出物理原型機,但量子拓撲這一微軟重注的方向尚無物理層面的實現。不過,若矽基半導體器件繼續縮小至 1nm級(原子尺度),量子隧穿效應則不可避免,我們無法再通過 PN 結控制電路通斷來實現邏輯。這時,我們就不得不去考慮利用量子特性、以全新的方法去實現更強的算力、更低的功耗。我們認為,量子計算是延續摩爾定律深化提升計算機算力的技術路徑之一。量子計算概念提出已久,但在 2019 年穀歌實現「量子優越性」後,我們認為量子計算才真正迎來了「高光時刻」。
  • 從分析力學到量子力學——路徑積分的觀點
    量子這個名字本身就是帶有一定的傾向性的,因為所謂「量子」,當然就是一份一份的東西了。這個名字的選取當然是完全符合物理史的發展的,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卻是帶有欺騙性的。這個式子中,最外面的積分是泛函積分,對被積的泛函做積分,積分範圍是所有可能的路徑(不管在經典物理的視野下是否可能存在),滿足給定的初態與末態,被積變量就是這路徑。
  • 前途無量的量子計算
    文/李陽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調控量子信息單元進行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即利用量子疊加和糾纏等物理特性,以微觀粒子構成的量子比特為基本單元,通過量子態的受控演化實現計算處理。
  • 量子計算如何突破摩爾定律?
    ,量子計算的實現路徑與行業應用,國際視野下的量子計算競爭格局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分享。 量子計算是科學不是玄學 郭國平認為,量子是一門學科,一門科學,而不是玄學,它是對某種物理狀態的描述,所以量子這個詞不只特定出現在量子力學中。 量子計算是在信息學裡的一種應用,比如信息分為採集、傳輸、處理,量子計算就是利用量子力學的原理或者量子態的特性,使信息處理能力得到提升的一種計算方法。
  • 量子計算世界爭霸戰
    然而它的計算能力遠非提高一倍,而是以指數方式增加。」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舊金山分社社長馬丁·賈爾斯(Martin Giles)解釋道。計算機科學家有時把這種量子計算效應描述為能夠同時沿著非常複雜迷宮的每條路徑走下去。即便彼此之間沒有物理連接,量子比特也可以相互影響,這一過程被稱為「量子糾纏」。
  • 量子計算的現狀與展望
    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調控量子信息單元進行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 當計算機有n個存儲器時,傳統計算模式每操作一次只能變化一個數據,而量子計算模式每操作一次則變化了2^n個數據,量子計算的數據處理能力是傳統模式的2^n倍。當n足夠大時,量子計算的優勢將十分明顯。但目前人類能同時操縱的量子比特還不多,量子計算機尚未走向大規模實用。
  • 量子計算時代更近了
    「當兩個量子比特建立糾纏之後,哪怕把它們分得很遠,人們會發現,當一張紙朝上時,另一張也是朝上;當一張紙朝下時,另一張也朝下;當三個量子比特建立糾纏時,發現一張紙朝上時,另外兩張也朝上;一張紙朝下時,另外兩張紙也朝下;以此類推,18個量子比特糾纏,就是18個同時朝上,或18個同時朝下,且處於18個0+18個1的疊加狀態。」汪喜林說。
  • 量子計算商用新的裡程碑?英特爾和 QuTech 推出了用於量子計算的...
    >英特爾量子計算項目有了新進展。英特爾實驗室首席工程師 Stefano Pellerano 稱新的低溫控制晶片將加速全堆棧量子計算系統的發展,標誌著商業上可行的量子計算機的發展的一個裡程碑。目前,量子計算的挑戰在於,它只能在接近冰點的溫度下工作。而英特爾正在試圖改變這一狀況,但控制晶片朝著在極低溫度下實現控制邁出了一步,因為它消除了數百條線進入一個裝有量子計算機的冷藏箱。目前,量子研究人員只使用少量的量子位或量子比特,使用由複雜的控制和互連機制所包圍的較小的、定製的系統。英特爾的馬嶺則大大降低了這一複雜性。
  • 解讀量子計算:障礙依然存在,但量子時代即將到來
    通俗來講就是:達到約50個量子比特之後,量子計算機的能力將一騎絕塵,超級計算機只能望「量子」興嘆。50比特的量子計算機,一步就能進行2的50次方運算,即一千萬億次計算,已經達到全球排名第五、中國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現在的計算能力。  理論看得好頭疼,量子計算機目前在什麼水平? 目前量子計算機有很多實現的方法,潘建偉團隊使用的就是超導+多光子的方法。
  • 量子計算的金融應用:急不得、慢不得
    目前嘗試實現量子晶片的路徑有超導、拓撲、矽量子點、光量子、離子阱等多種方式,但每一種方式還都存在著從理論上的可能性到實際落地的巨大鴻溝。  讓粒子能夠運算還必須要有量子線路,即對量子位元進行操作的線路。
  • 量子計算的金融應用:急不得、慢不得
    目前嘗試實現量子晶片的路徑有超導、拓撲、矽量子點、光量子、離子阱等多種方式,但每一種方式還都存在著從理論上的可能性到實際落地的巨大鴻溝。讓粒子能夠運算還必須要有量子線路,即對量子位元進行操作的線路。從硬體實現路徑看,目前比較領先的技術是超導(IBM與谷歌均走的是超導路徑),這意味著量子計算只能在近乎絕對零度的狀態下進行。因此,除非另一種技術路徑快速取代超導,量子計算機的實現還有待常溫超導材料的突破。而常溫超導現象雖然在上世紀80年代即已在實驗室中被發現(幾乎與量子計算同時起源),但直到今天常溫超導材料仍然遙不可及。
  • 量子計算賽道,2020年風雲變幻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量子計算行業進行梳理:量子計算發展史、技術原理和科研難點、主要技術路徑、應用方向、中外發展程度對比、中外同賽道玩家盤點等一、量子計算是突破摩爾定律的必然依據摩爾定律,每隔18個月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約增加一倍, 計算機的計算性能也增加一倍。
  • 量子計算:一個即將破滅的泡沫?
    此刻,美國伊利諾州的一個大型十字路口,車輛穿插不息,來往的人很少會意識到,他們經過的地方正是時下蓬勃發展的美國量子信息技術研究處,同樣在中國合肥高新區的雲飛路上,來往的科技開發人員和過客,也難以意識到,量子信息技術正在這條小道附近發芽。
  • 數理同源 費曼的路徑積分(二)
    第一個擋板有3條狹縫,第二個擋板有4條狹縫,那麼這時候,這個粒子從A到B的機率是3*4=12條折線路徑之和。換個說法,也就是兩次求和之乘積。然後,沿用剛才的辦法過渡到除去擋板的情形,也就是說,沒有擋板的情形下,粒子從A到B的機率是中間兩個時刻點無限多個不同的位置連到B點的無限多條「折線」路徑的貢獻之總和,或稱之為二重積分。
  • 陳根:從經典計算到量子計算,跳出局限的力量
    自此,量子力學進入了快速轉化為真正的社會技術的進程,人類在量子計算應用發展的道路上行進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如今,量子計算離我們已不再遙遠。,量子計算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調控量子信息單元進行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它與現有計算模式完全不同。
  • 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商業化,量旋科技努力在超導量子技術上取得突破
    但他也同時指出,相比陸朝陽團隊發布的「九章」常溫光量子突破性論文,量旋科技則希望量子計算機從科研走向落地階段,落實到具體商業應用當中,尋求實現量子計算的產業化發展。量旋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初創公司,專注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以及量子計算相關軟體的自主研發和生產。
  • 施堯耘:量子計算與經典計算的競賽 就像是袋鼠和烏龜賽跑
    施堯耘:非常高興來到這裡,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什麼是量子計算。量子計算是利用量子力學裡面非經典性質的計算,比如說量子糾纏、疊加態,量子計算有顛覆當前計算能力的一個潛能,可以用到比如說新材料,新分子的發現,大數據的分析等等,所有在需要強大算力的問題上,我覺得量子計算都有潛能去帶來一個提升和變革。我個人對這項技術意義的總結在於三個關鍵詞:快、不同和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