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起源和進化

2020-11-27 科學學習
生物細胞

關於對細胞起源和進化的研究是一項重要的理論問題,也是一個難度很大的研究課題。畢竟在整個細胞幾十億年的演化史中,我們很大程度上都是靠推理得到的結論。

現代地球上絕大部分的生命都是以單個細胞或多個細胞的形式存在的。生命起源後細胞基本結構的形成和細胞結構在進化過程中的發展都是一些重大的生物進化事件。那麼最原始的細胞細胞是如何產生的呢?現代學說認為,導致細胞生命形成的關鍵因素是地球的形成及地球大氣層條件的變化。一般將細胞生命的起源分為五個階段:(1)地球和原始大氣層的形成;(2)有機分子的自發形成;(3)分子聚合體的形成;(4)生命初級聚合體的形成;(5)原始細胞的形成。

其中,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或進化歷史是包含了從原始的前細胞進化出原核細胞進而到真核細胞的複雜過程。

原核細胞起源

原核細胞

從化石記錄可以確定原核生物在距今30~3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早於真核生物。在此以前,應該存在漫長的化學進化過程:在地球原始大氣中的N2,NH3,CH4,CO在高溫、強紫外線或放電條件下形成含碳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的前體物質(如胺基酸、核酸鹼基等);然後通過聚合形成複雜的生物大分子並且在原始的海水中出現大分子的複合物,稱為團聚體或類蛋白小體;而只有隨著遺傳密碼(核酸)的出現,才有可能出現自身繁殖的細胞。

一種觀點認為,最初的細胞可能是異養生物,然後才出現營光合作用的自養生物;只有在自養生物大量出現,地球上積累了足夠的氧氣後,真核細胞才可能出現。

細胞起源的光合偶聯假設學說認為,在一定意義上來說,生命的起源開始於有機物質的個性化體系的建立,或者說,沒有個性便不會有真正生命的誕生。假設,如果有機分子只是飄忽無定地在「湯」中蕩漾,怎會出現現在的生命?哪種生命不以個體形式而存在呢?因此,能導致獨立生命系統形成的簡單的質膜結構的出現(不論通過何種機制或過程)必定是細胞進化的最關鍵的一步。

真核細胞起源

真核細胞

細胞核起源依然是未解之謎,迄今為止提出的主要學說有:共營模型、自演化模型、病毒性真核生物起源模型、外膜假說、壓縮和結構化假說等。目前設想的關於「核」起源的流行情景是所謂的內共生途徑。

一直以來,真核生物的起源都是進化生物學界孜孜以求的一個難題。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這份起源的圖景逐漸清晰明朗起來。在先前的研究中,進化生物學家通過對轉錄機器和遺傳信息處理機器核心的比較進行研究,逐漸認識到,相比於細菌,古菌具有與真核生物更近的親緣關係。然而,在更一步的展開中,學界出現了分歧:真核生物到底是在系統發生樹的「根」上與古菌分開的?還是由古菌中的一支進化而來的?除此之外,在原核-真核的轉變中,哪些特徵是祖上便有的祖徵,哪些特徵是分家後發展出來的衍徵,真核生物的複雜度是如何獲得如此高的躍升的(包括內膜系統、核孔、剪接體、泛素降解系統、RNAi系統、細胞骨架和吞噬作用)——這些問題都是亟待需要解答的。

關於真核細胞的起源與進化研究近些年來確實取得了較多的成果,尤其是分子生物學方法的引入,為細胞的進化和細胞器演化的研究增添了很多新的內容。

相關焦點

  • 生物化學對生命起源和進化的可能解釋
    然而,達爾文更多地關注的是生命進化的過程(《進化論》在很多方面定義了今天的現代生物學)而不是生命的起源。關於生命的起源問題,人們提出了幾種假說。一切都指向第一個細胞的誕生,更具體地說,是第一個生命所必需的生物分子的誕生。
  • 2019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知識點
    · 初中生物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知識點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關於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假說比較多,大部分學者認同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於非生命物質。 原始地球條件 生命起源的條件: 原始地球為生命起源的化學起源學說提供的條件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物質條件——原始大氣原始大氣中含有二氧化碳、氨、甲烷、水蒸氣、硫化氫和少量氫氣等,特點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游離的氧氣。 (2)能量條件——原始地球上不斷出現的宇宙射線、紫外線、閃電以及火山爆發等,為化學進化提供能量。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參考答案
    第5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參考答案     1.D解析:本題考查了原始地球為生命起源提供的條件。原始大氣為原始生命的誕生提供了原料;原始海洋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場所;紫外線、閃電等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能量。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檢測題
    第5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檢測題     本檢測題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5.16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單元測試   一、單選題     1.下列生命起源的敘述中。【分析】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生物不是自發產生的,屬於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10.【答案】D     【解析】【解答】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關鍵階段是原始生命的誕生【分析】新陳代謝是生物的基本特徵,繁殖是生物的又一個重要特徵,而原始的生命具有謝陳代謝和繁殖功能,所以原始生命的出現是生命起源過程中最關鍵的階段。
  • 《自然》研究,揭示真核生物起源的重大進化謎題
    加拿大著名微生物學家RogerStanier曾指出:「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細胞之間的差異是當今世界中已發現的最大的單一不連續性」。雖然許多原核生物已經具有帶有膜的內部組織結構,但真核生物的複雜程度卻遠高於此。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將轉錄與翻譯過程分隔開,為基因調控提供更多選擇;眾多細胞器組成的內膜系統使細胞具有精密高效的運輸和代謝功能。
  • 病毒的起源,以及其是否幹涉了生物的進化!
    今天就再來聊聊病毒的起源問題!病毒這種即死又活的物種,有人稱它為一種「活著的非生物」。而且也是唯一的!關於病毒今天主要說說關於它起源的三類學說!第一類;(原始生物後裔說)按照生物進化的一般規律,地球上還沒有出現細胞的時候,就已存在一些大分子的生命物質,如蛋白質和核酸等。經過許多萬年漫長時間的進化,這些原始生命物質中的某一些,逐漸在結構上複雜起來,開始具備細胞構造而成為單細胞生物,其中更有一些進一步進化為多細胞生物,乃至高級動、植物。
  • 地球上第一個細胞如何進化誕生的?
    關於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第一個細胞是如何形成的,在科學上都只是猜測,因為這些事件不能在實驗室中重複,儘管如此,有幾個實驗為這一過程的某些步驟提供了重要證據。 在生命誕生的時候,地球的大氣層被認為含有很少或根本沒有氧,主要是由CO2和N2,以及少量的H2,H2S和CO,這樣一個環境提供了原始有機分子形成的條件,給定一個能量的來源如陽光或閃電,有機分子就可能自發形成。自發形成的有機分子實驗第一次證明了在1950年代,米勒實驗表明放電到H2、CH4、NH3和水環境中,會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有機分子包括一些胺基酸。
  • 鳥類的起源與進化
    從古至今,人類對鳥類系統發育關係的了解比其他任何脊椎動物都少,在1861年第一塊始祖鳥化石被報導以後,鳥類的起源更是成為生物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最感興趣的課題。由於鳥類的化石資料太少,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們對於鳥類的起源提出了眾多的猜想,然而爭議至今仍沒有被解決。
  • 人類真的來自海洋細胞進化而來嗎?進化論中一些想不懂的東西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達爾文提出了人類起源的進化論,這也是後世中人類科學都非常認同的觀點。億年前一種處於原始海洋裡,自身沒有細胞結構的原始生命,直到後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最原始的原始生命慢慢的進化成了一些比較基礎的細胞,接著又逐漸形成了單細胞生命體,到後來這類單細胞生命體,開始形成了分支進化,最終分支進出許多不同種類的生物,同時包括人類最早的祖先,隨後一步步的進步成了高智慧的人類。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
    全國各地中考生物試題分類彙編考點23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     一、選擇題     1.(2011菏澤)13.枯葉蝶的體色和體形酷似枯葉,對其形成原因的正確解釋是     A.只發生有利變異的結果B.過度繁殖的結果     C.人工選擇的結果D
  •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歷程
    初二生物(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進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數學者認為:原始大氣中的無機物到有機物, 再到原始生命,這一過程是在原始地球上進行   2.原始地球條件:高溫、高壓、紫外線以及雷電、原始海洋、無氧氣
  • 超導材料最高臨界溫度創紀錄 生命起源和進化研究獨樹一幟
    2019年,德國科學家在揭示宇宙奧秘,研發新超導體,以及探索生命起源和進化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未來有望發現大約10萬個釋放X射線的星系團和數百萬個活躍黑洞,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宇宙中佔主導地位的暗物質和暗能量。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下屬多個研究所有重要發現。如在兩個伽馬射線暴的觀測中發現迄今已知最高能光子,研究解析了高能伽馬射線暴形成過程;首次在行星狀星雲NGC 7027中檢測到了宇宙演化的最重要標記之一——氦合氫離子,為一項長達幾十年的研究畫上了句號。
  • 新冠病毒肆虐多國,探索病毒起源之謎,它們又是如何進化的?
    圖潘病毒是一種巨大的病毒,可以感染原生動物和變形蟲,但對人類沒有威脅這一發現再次引發了關於病毒起源的爭論。對人類和物種起源的研究,常常依靠無意之間發現的化石,進行斷代檢測從而大致判斷「年齡」,但是對病毒來說,雖然與動植物同生同死,但是從沒出現像恐龍那樣的病毒化石記錄。
  • 研究揭示食肉植物陷阱進化的起源
    研究揭示食肉植物陷阱進化的起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2 15:15:55 英國諾裡奇研究園約翰·英尼斯中心細胞與發育生物學系教授Enrico Coen研究組發現,肉食性植物陷阱的進化是通過基因表達的簡單轉移而從平面葉片開始的
  • 《自然》:新冠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產物,或有兩種起源
    安德森和其他幾家研究機構的合作者利用這些測序數據,通過關注病毒的幾個特徵來探索SARS-CoV-2的起源和演變。 科學家們分析了突刺蛋白的遺傳模板,突刺蛋白是病毒用來抓住和穿透人類和動物細胞外壁的外殼。更具體地說,他們把重點放在了突刺蛋白的兩個重要特徵上:受體結合域(RBD),一種抓住宿主細胞的抓鉤;分裂位點,一種允許病毒打開並進入宿主細胞的分子開罐器。
  • 捍衛進化論!一場關於「人類起源」的大論戰
    生物進化論——衝擊「神權」的重磅炸彈1859年,50歲的達爾文結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實地考察和不斷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生物進化論」,並將其發表在《物種起源》一書中。其實,達爾文在成書後,考慮到「生物進化論」可能對主流價值觀產生的嚴重衝擊,已經對很多敏感的篇章進行了大量刪減,並且有意避開了兩個話題:生物的最初起源和人類由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他將全書從一千多頁刪減到四百多頁,暗示了人類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但卻偏偏沒給上帝預留位置。
  • 生命的誕生—細胞 | 進化的歷史008
    含有蛋白質和核酸的團聚體能夠進化;團聚體與細胞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由有機分子組成,在結構上都有膜結構。在功能上都有生長和繁殖,都能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由此可以猜測到細胞有可能是從團聚體進化而來的。細胞壁:位於植物細胞的最外層,是一層透明的薄壁。它主要是由纖維素與果膠組成的,孔隙較大,物質分子可以自由透過。細胞壁對細胞起著支持和保護的作用。細胞膜:細胞壁的內側緊貼著一層極薄的膜,由蛋白質分子和脂類分子組成。
  • Kisspeptin與無脊索動物中的進化起源和功能演變研究
    此項研究成果首次鑑定並探討了Kisspeptin神經內分泌信號系統在無脊索動物中的進化起源和功能演變。Kisspeptin信號系統(中文可稱「吻素」信號系統)是脊椎動物生殖發育神經內分泌調控的關鍵組成,被認為是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生殖發育核心調控軸)的上遊調控元件。在人類及哺乳動物中,該信號系統的缺失將導致個體無法啟動青春期發育,從而喪失生殖能力。
  • 進化論存在重大缺陷!人類起源變成未解之謎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人類起源三大假說之一的進化論,前面的兩篇文章,我們客觀談論了人類起源的另外兩個假說——神創論與外星造物論。相對於進化論來說,另外兩個假說更能解答一些現在發現的解釋不清楚的現象,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一下。那麼被大眾所認同的進化論為什麼在近些年生命和基因技術的發展下,其理論卻屢屢被科學反駁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索一下,進化論近些年與科學相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