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車燈新進展:機器學習識別周圍環境 兩年內可量產

2020-12-06 高工LED

智能車燈新進展:機器學習識別周圍環境 兩年內可量產

文章來源自:極客公園

2018-10-24 17:57:27 閱讀:11115

摘要在夜間行駛時,為提高能見度,司機通常會在轉彎或過山路時打開遠光燈,同時還要時刻準備著在會車時迅速關閉遠光燈,避免影響對面行駛車輛的駕駛員視線,因為就算是幾秒鐘也會引起極大的安全隱患。

  在夜間行駛時,為提高能見度,司機通常會在轉彎或過山路時打開遠光燈,同時還要時刻準備著在會車時迅速關閉遠光燈,避免影響對面行駛車輛的駕駛員視線,因為就算是幾秒鐘也會引起極大的安全隱患。

  杜克大學和崑山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教授李昕博士相信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現代的汽車前燈不僅僅只有一兩個光源,而是最多可能有數萬個光源。我正在與業界廠商合作,研發智能汽車前燈,它可以單獨控制每一個像素,並通過識別周圍環境自動照亮車前的不同區域。」李昕教授說。

  例如,研發中的智能汽車前燈可以減弱指向對面行使車輛的光強,同時增強對前方路標的照明。這款智能前燈還可以探測到附近的行人,並通過突出顯示他們的身體,以此來提醒司機,同時還將避免光線直接照射到他們的眼睛。

  研發智能汽車前燈的挑戰不在於創建不同的照明模式,而在於教會汽車如何自動識別周圍環境,自己創建照明模式。為了攻克這個難題,中國領先的汽車燈具製造商華域視覺科技找到李昕教授,希望能夠通過機器學習研發智能車燈。

  目前,許多汽車廠商都使用攝像頭和機器學習來控制自動駕駛車輛,所以在這個領域,已經有了很多的探索。然而,機器學習算法需要大量的數據來學習,而許多為此創建的數據集和算法都僅聚焦於白天駕駛。

  李昕教授指出:「我們的研發更聚焦於夜間駕駛場景。將機器學習用於智能前燈的夜間應用更加困難,因為照明條件更差。這是一個獨特的挑戰,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李昕教授的業界合作夥伴努力收集更多的夜間影像,以標註重要的物體和人,如道路標誌、行人和其他車輛等;李昕教授負責優化機器學習算法。在車輛行駛實踐中,智能汽車前燈創建照明模式需要實時響應並做出決策,所以研究人員必須選擇合適的硬體並設計適合其架構的算法。

  崑山杜克大學的研究員馮欣博士也參與了該項目。目前,李昕教授和馮欣博士已經與華域視覺科技合作研發出了樣品。雖然這個產品雛形有很多亮點,但是在正式應用前仍需進一步改進。

  「檢測精確性非常重要——在行駛中不能漏掉任何物體或任何人,」李昕教授說。「但這只是其中一個指標。另一個指標是實時響應。如果算法響應時間太長,那麼它就不適合汽車行業。從技術上講,這是兩個最具挑戰性的問題。」

  李昕教授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解決這兩個問題,同時還在智能前燈上添加更多的功能。例如,智能汽車前燈可以用來展示重要信息,例如,天氣和道路狀況、交通標誌、導航方向,甚至是前燈光束覆蓋區域內的車道。

  該款智能前燈的其他先進之處包括使用自動駕駛汽車最終可能配備的替代傳感器,如雷達和雷射雷達。但目前,該產品僅使用前向攝像頭,以降低成本。在未來幾年,預計汽車智能前燈會大量應用於普通車輛中,在數量上超過擁有額外檢測能力的自動駕駛車輛。

  「我認為我們可以在未來兩年內把第一代智能前燈產品推向市場,」李昕教授說。「產品上市後,我們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反饋和數據,以進一步提高精確性和響應時間,開發出性能更加優秀的迭代產品。」

相關焦點

  • 讓車燈「說話」,汽車的下一個交互入口?
    用柔性高效的 LED 取代了傳統光源如滷素燈泡,以及可根據環境條件調整照明模式,帶來防眩目等功能的自適應前照燈系統,這兩點成為了目前車燈行業的主流發展路徑。最近一種新的燈光技術正在蔓延開來——數字投影燈光技術。它將汽車燈光帶入到了新一輪的交互技術革命之中。
  • 「燈廠」該易主了 這家中國品牌的車燈奧迪看了都服氣
    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過亮的大燈在夜晚會車時,可使對向駕駛員視覺上產生瞬間致盲,致盲時間根據駕駛員自身視力,周圍環境的不同,持續時間也會不同,但最快也要持續2秒左右的時間。在這兩秒的時間裡,駕駛員如同閉眼開車,對周圍的行人以及前後的來車觀察能力大大下降。因此,近兩年來在車輛大燈上「做研究」成為了許多廠家的必修課。
  • 星宇車燈「智能為器」突破外資環伺
    「新項目周圍聚集了我們的主要客戶,擴建後能加強與主要客戶的合作關係,且產能分布更加合理,產品運輸成本大幅度降低,增強市場競爭力。」俞志明說。同時,他還表示,雖然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但受益於近年來汽車車燈進口產品被自主企業產品替代加快,及購置稅優惠政策對小排量汽車消費的刺激,未來星宇股份將直接受益,新增產能消化有足夠保障,車燈主業仍能保持穩定發展。
  • 「燈廠」奧迪的最新數字照明技術 讓車燈成為與外界溝通的重要媒介
    除了智能照明道路,憑藉信號和動態照明場景,奧迪車型還突出體現了鮮明的個性特徵。動態轉向信號和能夠滿足車主出入門戶功能的場景,可以讓車燈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除此之外,未來的照明技術也將使駕駛更加安全,兼顧個性的同時促成更加高效的對外溝通。值得一提的是,奧迪也給客戶提供了基於車型的照明信號選裝配置。
  • 奧迪車燈還是全球第一嗎?
    在這幾年時間裡,我國的自主品牌車企也大規模的使用動態轉向燈,使得車輛在轉向時有更清晰的轉向提醒,也有更好的識別作用。但是隨著路面上的車燈閃爍跳動增多,一些行車燈光隱患也隨之而來。車燈已經由最開始的照明和警示作用,已經慢慢演變成彰顯個性化的產品。我國在2019年發布新法規標準GB4785中,加入了對動態轉向燈的要求和限制,也增加對非法規燈具的定義和使用條件限制。
  • 在MCU上運用機器學習實現輕智能
    關鍵詞:MCU;機器學習;邊緣;智能  雖然在現今的生產生活中,以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為主力的人工智慧應用已無處不在,但是承載的計算平臺絕大多數是具備加速器的伺服器、PC,以及智慧型手機,而在微控制器(MCU)等級的平臺上的運用卻寥寥無幾。
  • 大燈開啟後「天亮了」,細數奧迪車燈漫長發展史!_易車網
    現在,數位化通過全新的設計潛力帶來了另一個創新推動力:車燈正在變得智能化。汽車通過燈光信號與周圍環境進行互動。2010年,全世界開始流行在擋風玻璃上安裝攝像頭,用於監測其他道路使用者,而早在2003年,當時的奧迪A8就已經通過啟動動態前照燈射程控制實現了自適應車燈。兩年後,奧迪引入了動態轉向信號,通過奧迪R8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創新上的高超技能和先鋒作用。
  • 單指識別有風險,多指紋識別更安全?
    p1mesmc柔性與可摺疊顯示器Isorg的FoD模塊也能與智慧型手機或可穿戴設備的柔性/可摺疊顯示器兼容。「該技術支持採用聚醯亞胺(polyimide)基板的曲面邊緣手機顯示器,而且這種纖薄的指紋識別模塊厚度低於300μm;」Gomez指出:「這樣的優勢使其容易與纖薄外觀智慧型手機以及可摺疊顯示器整合。」
  • ...搜狗推出「唇語識別」技術;美國宇航局發現迷你太陽系 | 雷鋒...
    Landing.ai。二是重點發展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晶片、開源開放平臺等關鍵環節,夯實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軟硬體基礎。三是深化發展智能製造,鼓勵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在工業領域各環節的探索應用,提升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創新能力,培育推廣智能製造新模式。四是構建行業訓練資源庫、標準測試及智慧財產權服務平臺、智能化網絡基礎設施、網絡安全保障等產業公共支撐體系,完善人工智慧發展環境。
  • 面向智能下肢假肢控制的人體運動意圖識別技術取得新進展
    近日,依託北京大學和北京市殘聯共同建設的「北京市智能康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面向智能下肢假肢控制的人體運動意圖識別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提出並實現了基於人體電容信號識別下肢運動意圖的方法。
  • 中國首款量產搭載英特爾(R)Curie(TM)模塊智能跑鞋在京發布
    各種新型智能互聯設備不斷湧現,正在產生海量的數據。數據正在成為技術創新領域重要的驅動力,不斷催生新的發展機遇。智能跑鞋能夠對運動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讓用戶得到實時的身體數據反饋,確保健康管理和運動健身有據可循。而一系列技術的進步,正在讓這種全新的智能互聯體驗成為可能。
  • 睿熙科技:全系列VCSEL晶片量產就緒,用實力挑戰國際一流廠商
    由於在智慧型手機、智能安防、智慧醫療、數據通訊、汽車雷射雷達等應用的VCSEL晶片商業化進展喜人,睿熙科技於今年9月完成2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上海自貿區基金、鋆昊資本聯合領投,燕創資本、普華資本、同渡資本跟投。為此,麥姆斯諮詢再次採訪了James Liu,詳細了解睿熙科技的VCSEL產品進展及未來規劃。
  • 生物識別、智能玻璃、雷射雷達…大陸在CES上將展出八項黑科技
    近一兩年快要淪為「汽車科技秀」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幾乎成了OEM主機廠和供應商新技術新產品輪番上陣的T臺,菲亞特克萊斯勒甚至「拋棄」了底特律車展,很有可能會將第一輛純電動車載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其實一輛汽車的進入控制系統能夠做的不僅僅是鎖住車門或啟動發動機那麼簡單。大陸今年CES要發布的這項車載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將無鑰匙進入啟動系統與生物特徵識別元件相結合,即在啟動發動機時就不需要在車內放上一把車鑰匙了(具體根據汽車廠商系統配置情況而定)。
  • 智能技術發展呈現十大趨勢
    二、機器學習加快平臺化開源化就像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能力一樣,機器學習是指計算機通過學習人們為它提供的大量「素材」,能夠在不依靠外部設定程序的情況下,具備自主識別、處理信息並做出判斷的能力。目前,谷歌、facebook、微軟、IBM等公司都加快機器學習技術的研發,並向外界開放了本公司的機器學習平臺。
  • 「谷歌」一下癌症診斷新利器,AI顯微鏡開掛,AR瞬間識別癌細胞
    這些軟體工具往往使用更簡單的統計和機器學習方法通過嘗試排除錯誤讀取來識別突變。Deep Genomics執行長說:「DeepVariant的成功很重要,它表明了在基因組領域,深度學習可以用來自動訓練系統,其表現優於複雜的手工作業系統。」
  • 科學網—通過機器學習識別「瀕死呼吸」
    本報訊 對於心臟驟停的患者,時間就是生命,病發後的「黃金四分鐘」內能否得到救治,很大程度上決定患者生死。
  • 賈躍亭悲喜交加,FF91路測取得新進展,距離量產更近一步!
    FF91路測取得新進展經歷過兩次「寒冬」的法拉第未來,雖然「遍體鱗傷」但最終依然緩過氣來,不僅如此,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法拉第未來依然堅持核心項目的推進,FF創始人賈躍亭依然堅守造車夢,FF91的各種路測也得以推進。
  • 地平線造芯:量產後要在三年決勝期內躋身前二
    長期研究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餘凱認為,人工智慧晶片的本質並不是硬體,而是軟硬結合的載體。英偉達和Mobileye之所以在車載AI晶片中佔據領跑地位,正是因為兩家公司將AI算法和計算架構充分結合,進行協同設計。應用場景決定算法,算法定義晶片,軟硬體協同設計,將是人工智慧時代的新定律。如果AI晶片企業只做硬體不做軟體,「那給客戶交付的就是一塊石頭」。
  • 地平線造芯:量產後要在未來三年內躋身行業前二
    長期研究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餘凱認為,人工智慧晶片的本質並不是硬體,而是軟硬結合的載體。英偉達和Mobileye之所以在車載AI晶片中佔據領跑地位,正是因為兩家公司將AI算法和計算架構充分結合,進行協同設計。應用場景決定算法,算法定義晶片,軟硬體協同設計,將是人工智慧時代的新定律。如果AI晶片企業只做硬體不做軟體,「那給客戶交付的就是一塊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