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車燈「說話」,汽車的下一個交互入口?

2020-12-08 極客公園

未來十年,全世界都對汽車行業寄予厚望。

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車聯網和電動化,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的落地,人們使用汽車和與汽車交互的方式正在發生徹底改變。

汽車在 130 年的歷史期間經歷了多次變革。發展歷程中最令人著迷的領域之一是汽車照明的創新,它不僅是一輛車的「眼睛」,有時候它甚至決定這一輛車的性格、辨識度等等特性的關鍵要素。

但如今,儘管汽車行業不斷的湧現前瞻思考,不少從業者卻認為汽車照明創新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

甚至有從業者認為「汽車大燈正在變得無聊起來」,在智能化的趨勢下, 被譽為「黑科技」的ADAS 等智能駕駛功能與一系列智能軟體加入,車燈的發展有些「黯然失色」,人們開始不再過多地關注車燈的發展。

其實,車燈一直緊隨著燈光技術行業的發展。用柔性高效的 LED 取代了傳統光源如滷素燈泡,以及可根據環境條件調整照明模式,帶來防眩目等功能的自適應前照燈系統,這兩點成為了目前車燈行業的主流發展路徑。

最近一種新的燈光技術正在蔓延開來——數字投影燈光技術。它將汽車燈光帶入到了新一輪的交互技術革命之中。


會「說話」的燈光

數字投影燈光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將每個前照燈都變成了「高清投影儀」。它能提供更好的照明、更精細的區域解析度以及顯示對駕駛員的額外指導信息。

這是照明系統的新任務,也讓燈光有了「說話」的能力,不管是與車內人員或車外人員,它都能提供很好的交互感。

在防眩光這樣的基礎功能之上,具有高解析度的燈光正在帶來輔助駕駛的新功能。例如,在車輛通過施工路段的情況下的車寬顯示功能,可以告知駕駛員前方車輛的寬度尺寸。車燈會在地面顯示兩條相當於車輛寬度的光線,幫助駕駛員評估駕駛路線和通過能力。

         車燈帶來的車寬顯示功能 | 奔馳官網

如果駕駛員自己的車道出現意外風險,也會在道路上的顯示光學警告(箭頭)。例如在夜間的冰雪路面,剎車距離不足或超速的情況下,警告也將直接投射在車輛前方。

         車燈可以投射各種提醒駕駛員的標誌 | 奔馳官網

在駕駛員視線附近進行投射的目的是有效地警告駕駛員,這樣不會因為提醒在別處而分心,在夜間交通測試人員真實的測試過程中,它相比抬頭顯示的相同警告信息能夠更明顯被感知。

實際上,這些功能均為車輛傳感器根據駕駛情況進行分析後自動激活。

在過去的六年中,汽車行業一直執著於這項技術的是戴姆勒。戴姆勒的汽車照明部門和德州儀器的開發部門共同在研發高解析度大燈技術,其中包括「數字鏡裝置」技術(DMD)與「數字光處理」技術(DLP)。

例如,在上圖這款高清前照燈中,每一顆晶片擁有超過一百萬個微反射器,即每輛車的燈光可以實現超過 200 萬像素的解析度。同時,車輛中的攝像頭和傳感器系統檢測到其他道路使用者(路人、道路車輛等)時,核心處理器可以在幾毫秒內評估數據和數字導航地圖,為前照燈提供命令,以便在所有情況下最佳地適應光分布。

在2018年10月,根據外媒報導稱,大眾也正在試驗通過使用頭燈和尾燈,將汽車周圍的路況信息投影到道路上。大眾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它正致力於新的照明系統,以便能夠與其他駕駛員進行通信。

大眾的智能燈光實驗 | 來源網絡

重新定義「汽車照明」

「決定因素不是頭燈中的技術,而是背後的『數字智能』,我們希望在不眩光的前提下達到最佳的視覺和最大的亮度,支持司機與其他道路使用者進行交流而不受眩光影響的創新功能,最終可以顯著地優化夜間行車時的安全性。」戴姆勒公司的車身開發和車輛作業系統負責人 Gunter Fischer 說。

當然,實現酷炫的 Demo 演示並不難,對於它來說更重要的是這種具有微鏡矩陣的投影系統能否適應汽車工業的方式實現量產。所有系統元件必須滿足汽車條件的機械,電子,化學,熱學和光學標準,並且完成滿足汽車的需求設計。從微電子元件的開發者到照明系統開發商和汽車製造商,產業鏈中各方之間的密切合作,是產品準備好進行批量生產的必要條件。

於是,考慮到初期量產規模受限和差異化特性。戴姆勒率先在它的頂級車型梅賽德斯 - 邁巴赫中引入了這項新功能,這款車從 2018 年年中開始一直在路上行駛。

而最近,國內汽車品牌 WEY 也在推出這樣一款智能像素大燈,這也是全球首個普及、國內首個搭載的燈光技術。它可編程,具備百萬級像素,通過頂級、豪華燈光技術提高夜間行車安全。在輔助駕駛功能和人機互動功能上 WEY 嘗試了更多功能,例如虛擬儀錶盤、限速標誌識別及投影、動態斑馬線等功能。

         WEY 智能像素大燈 | WEY 官方提供

「高性價比」是這款大燈系統的重要特點之一。在元器件選型以及方案設計方面,WEY 提高了整體光學效率和識別算法精準度,在保證整燈光學性能的同時大幅降低了產品成本,使大批量準備生產產品成為可能。在降低產品成本的同時,仍保留了該款大燈系統的性能與競爭力。

同時,智能像素大燈也是 WEY 對車路協同技術的最新理解。它基於德州儀器革新的高解析度 DLP 技術,提供超過 100 萬個可尋址的照明像素點,同時在傳感器和算法層面進行了大量技術革新,可以結合複雜路面環境,以及對道路上行人、車輛等物體的識別進行智能化運算,進而對光路進行編程和精確到像素級別的控制。

像素式智能前照燈系統框架圖 | WEY 官方提供

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白天和夜間發生交通事故的頻率有著巨大的差異。夜間儘管只有 25% 的交通流量,但近一半的交通相關死亡事故發生在夜間。所以車燈更重要的屬性是「安全性」。

滿足人們需求的功能基礎是智能技術的發展,對此,WEY 在街頭進行了燈光實驗,讓人們體驗智能像素大燈帶來的安全屬性。

推動汽車照明發展的不僅僅是技術趨勢,汽車行業對法規,安全和環境影響的關注也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最近 WEY 品牌也聯合中國國際汽車照明論壇(IFAL),發起《汽車燈光安全宣言》,宣布將共同致力於智能安全車燈技術的研發和車燈標準規範的應用,協力引領中國汽車行業智能大燈發展,為廣大用戶打造更安全的出行生態。

         《汽車燈光安全宣言》 | WEY官方提供

隨著新照明技術的測試,正在開發雷射大燈,LED 頭燈和 OLED 的新用例進一步落地。投影大燈可能會是下一個逐漸普及的大燈技術,雖然目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未來乘客和駕駛員與汽車互動的設計將為汽車照明打開新的機會之窗。 

人們也許更想知道,在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中燈光又會發揮什麼樣的新作用? 


相關焦點

  • 「自我介紹一下,IM 智己」
    CES 2021 期間,去年誕生的智己汽車發布了純電動汽車品牌——IM 智己。IM 是品牌 Slogan「Intelligence in Motion」的簡寫。同時發布的還有「智能純電轎車」與「智能純電 SUV」概念車,轎車量產版今年底上市,明年交付;SUV 也是 2022 年交付。
  • 「汽車膠水」汽車塑膠件粘接及汽車粘合劑應用
    粘接汽車塑料件和保險槓用什麼粘合劑呢?ergo膠水為瑞士進口品牌,針對汽車用膠,我們有一套完整針對汽車塑膠粘接、保險杆粘接、發動機蓋粘接、替代電焊粘接的用膠解決方案。例如:ergo折邊膠用於粘接取代點焊的方法來生產汽車車門、發動機罩和行李箱蓋的折邊結構;汽車塑料件粘接大多採用結構膠:汽車結構膠強度高、抗剝離、耐衝擊、施工工藝簡便,可部分代替焊接、鉚接、螺栓連接等傳統連接形式,結合面應力分布均勻,對零件無熱影響和變形。
  • 「圖解·汽車」3分鐘看懂「汽車電器系統」(終)
    本系列目錄:「圖解·汽車」了解發動機的基本構造「圖解·汽車」徹底看懂發動機內部結構「圖解·汽車」一篇看懂,發動機外部結構「圖解·汽車」變速箱結構,一篇看懂!「圖解·汽車」一篇看懂汽車「懸架系統」「圖解·汽車」一篇看懂「輪胎」、「轉向和制動系統」用最簡潔的圖片和最少的廢話,帶你看懂汽車!汽車電器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
  • 來玩「合體阿凡達」嗎?倆人共享一個「身體」的那種
    近期,來自法國、日本的研究員探索的「VR共享化身」可能幫人們實現這個概念。對於所謂的共有身體,是指兩名用戶可以同時控制VR中的虛擬化身。兩人操縱一個虛擬化身?確定這個化身不會手忙腳亂嗎?嘿!點進來的都是科幻影迷吧!
  • 大眾要發力的「第四維空間」究竟是什麼?
    今年同樣是大眾汽車集團的「產品大年」,大眾的新產品即將落地,這對於汽車廠商來說,這更多的是在檢驗過去幾年產品研發的預判。車展前,除了自己今年的計劃以及目前的合作進度之外,這場「非典型」發布會上,大眾帶來了一個「驚喜」明確了一個新的方向——探索以人為本的移動出行的「第四維空間」。
  • Air IoT:場景驅動的「空氣商業」新文明丨海爾空調
    當數字照進現實,作為與人最密切交互的「空氣」,卻從未被系統解決方案式供給與定製,亦未成為更大生態的API接口與參數指標,支撐數字時代的美好生活。 「Launch首發」06期,與「海爾空調」聯合研究、觀念共建,提出並探討「Air IoT」命題的認知啟發與商業可能。如何定義空氣的流動與連接?
  • 「夢幻」照明第一步:讓汽車會「說話」—新聞—科學網
    與之相比,胡永嵐告訴記者,「汽車整車價值一般都在十萬元以上,而車燈作為重要的功能和設計風格體現部件,是消費者選購汽車的重要參考點之一。在帶來更高體驗價值的前提下,對光源部件可以承載較高的成本,與當下的OLED投資性價比更加匹配。這是OLED照明目前在車載市場『異軍突起』的主要原因。」
  • 「超級高鐵」到底是不是一個「超級騙局」?
    「超級高鐵」到底是什麼?「超級高鐵」的概念來自於伊隆·馬斯克。在這種半真空狀態下,低壓氣(目前商用抽氣泵可以實現這樣的氣壓狀態)會像路面一樣硬,至於高速行駛的顛簸問題,則由其他懸掛裝置來解決。不靠譜的「超級高鐵」締造者如此有前景的項目,此時不做,更待何時?於是在馬斯克公布了超級高鐵計劃後,兩家公司就開始爭先恐後地嘗試了!有趣的是,他們就連名字都取得差不多,一個叫 Hyperloop Technologies,另一個叫 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汽車在日本為什麼稱作「自動車」?
    日語中的「自動車(じどうしゃ)」一詞來源於法語的「automobile」,原意為「自己會動的東西」。日語中也有「汽車(きしゃ)」一詞,但表示的卻是「火車」的意思。「自動車」在日語中是汽車的總稱,這個詞較為正式,單獨使用時多用於書面語。例如:自動車メーカー:汽車製造商,汽車生產商,汽車廠商,車企電気(でんき)自動車:電動汽車,英語縮寫為「EV」。
  • vivo全新系統OriginOS體驗:高自由度的「平行世界」
    3.一切的一切都源於這個「變形器」,而「平行世界」的概念真的要佩服OriginOS團隊的腦洞,而真正打開「平行世界」後用戶會遇到什麼,全看這一個入口了。4.如果說沒有「平行世界」的概念引入,大家所見到OriginOS無非就是界面觀感大幅提升,但「平行世界」的概念完全把OriginOS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
  • Air IoT:場景驅動的「空氣商業」新文明丨Launch首發X海爾空調
    數據的高速流動成為智慧場景的養料,在持續的人機互動中迸發新的答案——人的每一次需求躍遷與觀念進化,在今天都需要被場景化地捕捉與滿足。當數字照進現實,作為與人最密切交互的「空氣」,卻從未被系統解決方案式供給與定製,亦未成為更大生態的API接口與參數指標,支撐數字時代的美好生活。
  • 微信/谷歌/FB之後,下一個超級入口是?
    的確,從基礎通訊功能開始,到朋友圈、公眾號內容生態,到支付打車轉帳等一系列生活服務,再到線下小程序生態、搜索和內容推薦服務……微信儼然已經成長為一個超越硬體設備與作業系統的新時代「超級入口」,連接著我們每個個體與這個斑斕的信息世界。
  • 新品叫板Quest 2,愛奇藝智能的底牌「追光」與「哥倫布計劃」是什麼?
    奇遇VR是國內首家推出CV頭手6DoF交互方案的廠商,王西穎博士同時向參會者透露,「追光」對於下一代VR一體機來說,是一次裡程碑式的技術升級。而「奇遇3」不僅僅在各項硬體參數與功能上與Quest 2不相上下,還能夠針對中國市場提供更適合國人的佩戴體驗,因此在國內市場將擁有非常大的競爭優勢。 當然,在硬體參數與功能完全可以一戰的大前提下,不得不說,「奇遇3」最終的產品定價將是影響其「競爭優勢」的核心因素,畢竟Quest 2的起售價僅為299美元。
  • 一個「青年汽車」倒下了,警惕下一個氫能源「神車」爬起來
    從「客車界明珠」到「水氫車鬧劇」因「水氫汽車」備受質疑的青年汽車,也曾有過一段高光時刻。上世紀90年代末,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引入高端客車尼奧普蘭,並在2005年前後成為高端客車市場的「龍頭老大」。
  • 汽車加水就能跑?揭秘「水氫發動機」的吸金騙局
    新聞中所涉及的汽車企業名為「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青年汽車),該公司負責人為龐青年。在南陽下線前的 2017 年,龐青年就宣稱他們生產了全球首輛水氫燃料車,只加水、不加油、不充電,續航超過 500 公裡,轎車續航為 1000 公裡。「需求大,就多配點,多加點水。」青年汽車創始人龐青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道。
  • 「實測」Galaxy Buds Pro開箱!開口說話自動轉環境聲
    開口說話自動轉環境聲Samsung Galaxy Buds Pro智能降噪耳機·單元11mm低音+6.5mm高音喇叭·收音3收音咪高風系統,收音咪有高訊蹂比·續航力8小時播放,外置充電盒提供額外20小時播放時間·多設備連接有·防水IPX7·其他功能360空間音、ANC主動降噪、智能人話感測模式
  • 「幼師資格報名入口官網」重慶市2019教師資格報名入口官網
    廣東教師資格考試網提供以下教師資格考試動態信息:「幼師資格報名入口官網」重慶市2019教師資格報名入口官網,更多關於重慶市教師資格報名入口官網,幼師資格報名入口官網,教師考試動態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流量變「留量」,智齒套電機器人全新上線!
    在強烈的市場訴求推動下,智齒科技套電機器人應運而生。- 針對不同諮詢入口可設置不同話術模板,設置不同分支流程節點收集相應信息,如城市、姓名、年齡、手機號等。- 高度模擬人工客服對話,實現主動接待、主動應答。當客戶長時間不說話或者岔開話題時,機器人可以主動發送消息進行沉默挽回。
  • 用好的用戶體驗解決:「線下」至「線上」的平滑過渡
    本文作者為大家總結三個「線下」至「線上」的平滑過渡的案例,並通過案例分析,逐一說明用戶體驗在平臺化產品的設計中enjoy~「線上」的商業本質就是用數據更快、更好的服務用戶,從而獲得價值。譬如,滴滴打車是每個用戶發出一個出行請求,用戶可以在任意一個出發地並且達到任意一個目的地,每個提供出行服務的車都是一個中心。與之類似的例子外賣軟體,此類軟體是任意地點任意事件都可進行點餐用餐。
  • 「AR 導航」:車載導航的下一個風口?
    相對應的,在這樣的市場需求下,「AR 導航」作為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應運而生,而且已經有不少科技公司將這個概念帶到了我們的視野裡。比如百度在去年的世界大會上展示了自己基於 HUD 的 AR 導航功能,高德和達摩院各自發揮優勢研發了一款 AR 導航,Marvel X 因為搭載了斑馬開發的 AR-driving,成為了目前市面上第一款帶 AR 導航功能的量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