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在日本為什麼稱作「自動車」?

2021-01-20 人民網日文版

     1769年在法國誕生了世界第一輛汽車,該車以蒸汽機車為動力,時速僅有大約3公裡。日語中的「自動車(じどうしゃ)」一詞來源於法語的「automobile」,原意為「自己會動的東西」。日語中也有「汽車(きしゃ)」一詞,但表示的卻是「火車」的意思。

「自動車」在日語中是汽車的總稱,這個詞較為正式,單獨使用時多用於書面語。例如:自動車メーカー:汽車製造商,汽車生產商,汽車廠商,車企電気(でんき)自動車:電動汽車,英語縮寫為「EV」。新(しん)エネルギー自動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車),可以縮略為「新エネ車(しんえねしゃ)」。燃料電池(ねんりょうでんち)自動車:燃料電池汽車(燃料電池車),英語縮寫為「FCV」。日語中汽車的表達方式較多,除了「自動車」之外,還有下列說法。車(くるま):這個詞的出現要早於「自動車」,使用也最為普遍,能夠泛指所有的車輛,其含義因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據《明鏡國語辭典》解釋,該詞在平安時代(8世紀末~12世紀末)時表示牛車;在明治與大正時代(1868年~1926年)表示人力車;而在現代通常指汽車。有意思的是,該詞的用法中並沒有提及馬車,這是由於馬車文化沒有在日本發展起來的緣故。在書面語中還經常寫作「クルマ」,這時通常指轎車或小汽車,而不表示卡車或大巴等車輛。

空飛ぶクルマ(そらとぶくるま):飛行汽車,空中飛車

~車(しゃ):這個詞為後綴,接在其它名詞後,表示某種車輛。自動運転車(じどううんてんしゃ):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駕駛汽車ハイブリッド車(しゃ):混合動力汽車(混動車),也稱作「ハイブリッドカー」,英語縮寫為「HV」。プラグインハイブリッド車(しゃ):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英語縮寫為「PHV」或「PHEV」。也稱作「プラグインハイブリッドカー」。~カー:這個詞來源於英語的「car」,與「車(しゃ)」的用法相同,主要用於外來詞。コネクテッドカー:聯網汽車,網際網路汽車(互聯汽車)。也稱作「つながる車(つながるくるま)」。スマートカー:智能汽車。也稱作「スマートビークル」,「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カー」。カーシェアリング:共享汽車。也稱作「カーシェア」。SUV(エスユーブイ):SUV(運動型多用途汽車)。這個詞的全稱是「スポーツ・ユーティリティ・ビークル(Sport Utility Vehicle)」,在實際使用中經常以「SUV(スポーツ用多目的車<ようたもくてきしゃ>)」的形式出現。其中,「ビークル」一詞為車輛總稱。ICV(アイシーブイ):智能網聯汽車。日語全稱為「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コネクテッドビークル」。這是一種車聯網與智能車相結合的新一代汽車。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人民網日文版獨家稿件,轉載請標註出處。

相關焦點

  • 日本的「鬼怪文化」談
    日本有「千妖之國」之稱,種類多且詳細,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上歷史,成為影視作品最愛翻拍的鄉野題材。究竟日本有哪些妖怪?為什麼妖怪大多是女性?「樂吃購!日本」在鬼月幫大家剖析日本流傳千年的妖怪傳說,讓你變成日本鬼怪通!
  • 日本人叫梁朝偉「東尼雷恩」!為什麼中國人的日本名這麼奇怪?
    周杰倫的日文叫做「ジェイチョウ」(Jay 周),竟然是從英文翻譯過來,不看姓氏可能會以為是外國人呢。到底為什麼日本翻譯中國藝人名字時,會用英文譯名?立刻看小編的說明!▋明明就有中文名字,為何要用英文名音譯?
  • 汽車加水就能跑?揭秘「水氫發動機」的吸金騙局
    新聞中所涉及的汽車企業名為「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青年汽車),該公司負責人為龐青年。在南陽下線前的 2017 年,龐青年就宣稱他們生產了全球首輛水氫燃料車,只加水、不加油、不充電,續航超過 500 公裡,轎車續航為 1000 公裡。「需求大,就多配點,多加點水。」青年汽車創始人龐青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道。
  • 「自虐」中領先對手10年,日本汽車的起源、轉折與強盛(二)
    儘管不接受,美國政府也無法縱容美國空氣一直糟糕下去,尤其在1940年-1960年,洛杉磯多次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直到20世紀70年代,洛杉磯市還被稱為「美國的煙霧城」。忍無可忍的尼克森總統在1970年籤署了《美國國家環保政策法》,為美國環保署(EPA)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 日本街頭交通廣告牌的「日文漢字」是這些意思
    道路廣告牌常見日文漢字:接在路名、地名後◆通り(doori)日本廣告牌上最常見的就是「○○通り」了,一般中國人看見這個通字都會直接念中文發音,但其實這個「通り」就可以視道路的寬度來翻成對應的中文詞,像是東京的「明治通り」可以說是「明治大道」,原宿的「竹下通り」可以翻成「竹下街」,衝繩的「國際通り」也能說是「國際路」。
  • 「音姬」與日本「如廁禮儀」
    在「音姬」這一偉大發明誕生之前,她們習慣在如廁時衝兩次水,後一次為了清潔,而前一次,純粹為了用衝水聲掩蓋自己如廁的「不雅聲音」。   1988年5月,在TOTO公司員工的努力調研之下,終於開發出一款「用手感應一下就能連續播放25秒水流聲音」的廁所裝置——「音姬」。為什麼不是15秒,不是30秒,偏偏是25秒?
  • 「圖解·汽車」3分鐘看懂「汽車電器系統」(終)
    本系列目錄:「圖解·汽車」了解發動機的基本構造「圖解·汽車」徹底看懂發動機內部結構「圖解·汽車」一篇看懂,發動機外部結構「圖解·汽車」變速箱結構,一篇看懂!「圖解·汽車」一篇看懂汽車「懸架系統」「圖解·汽車」一篇看懂「輪胎」、「轉向和制動系統」用最簡潔的圖片和最少的廢話,帶你看懂汽車!汽車電器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
  • 汽車百科冷知識:風水冷內燃式熱機為什麼不採用「風冷」
    摩託車可以採用風冷散熱系統,汽車卻普遍使用水冷散熱,原因正在於「熱」的程度存在差異。摩託車的排量一般按照「cc/ml」計量,前者為體積單位、後者為容積單位,準備的公制計量方式應該用ml(毫升)。汽車的發動機似乎再小也要有「0.66L」,這是全球性能等級最低的日系Kcar的排量標準。國產汽車(涵蓋合資)的排量標準目前為「≥1.0L-NA/T」的標準,至此可以找到為什麼汽車不能僅用風冷的原因了。因為最小排量的汽車也是中等摩託車排量的4倍,性能理想的汽車會有8倍以上的排量差;排量指發動機進氣或排氣流體體積的綜合,排量越大進氣量越大,再看空燃比。
  • 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
    人為什麼打哈欠企鵝用打哈欠來求偶,蛇在進食後打哈欠來調整下巴,豬打哈欠表示憤怒,那麼人為什麼打哈欠?通常哈欠都被跟「困」「無聊」掛上鉤,其實不是這樣的。打哈欠是人的一種本能。孕中期當你還是個胎兒時你就已經會打哈欠了。儘管其原理還未知,但目前認為這跟大腦的發育有關。
  • 影響汽車銷量的因素都有哪些?「漏鬥模型」解析汽車購買決策
    為什麼很多汽車品牌很好、性能很好銷量卻不理想?影響汽車銷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為了更加全方位有條理性的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汽車購買決策的漏鬥圖」來一步步分析。
  • 「國產狗」勝「日本狗」,圍棋龍星戰騰訊絕藝報「一箭之仇」
    日在日本秋葉原舉辦的 2017 圍棋龍星戰(AI RYUSEI)決賽中,「國產狗」絕藝戰勝「日本狗」DeepZenGo(深禪),奪得冠軍,報了今年 8 月份的「一箭之仇」。決賽中絕藝再會日本最強圍棋 AI DeepZenGo,「絕藝」表現技高一籌,先在實空領先,中盤戰放大優勢,讓觀戰知名棋手劍過無聲(連笑)留下「絕藝可讓 Zen 兩子」的評論。
  • 「人造太陽」背後,能源為什麼值得關注?| 極客視野
    已經有 35 年歷史,還有 15 年才能實現的「人造太陽」ITER,正在試圖衝破地球能源危機的考驗。ITER 到底是什麼?「人造太陽」話說回來,ITER 為什麼這麼值得關注?ITER 或者其他核聚變反應堆就通俗地被大家稱作「人造太陽」。目前模擬太陽最合適的設備是託卡馬克(Tokamak)。因為人造設備無法獲得與太陽同等壓力使核聚變正常反應,只能通過提高至上億攝氏度的溫度來彌補,如此高的溫度無法用固體物質承受,於是用磁場約束控制核聚變的託卡馬克出現了。
  • 趣味知識:汽車「車窗起霧」是什麼原因造成?
    汽車車窗起霧的原因是什麼?如果足夠注意生活中的細節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汽車車窗頻繁起霧的季節或天氣中,所有建築物的玻璃也都會出現「玻璃內側起霧」。這點說明了「起霧」不是汽車特有的問題,而是玻璃帶來的問題,解析這一問題的關鍵詞為:預冷凝結。「霧」的概念霧:自然天氣現象,在水汽充足且大氣(氣流穩定)的環境中,空氣「相對溼度達到100%」時,空氣的水分子則會凝結成直徑極小的水滴。
  • 「筆記本電腦之父」隕落,日本製造業真的不行了嗎?
    並在日後的 100 多年間,憑藉強大的技術力量,獲得了 24 個「世界第一」或「日本第一」。圖片來自:the register這些成就,都來源於這家被譽為「日本製造」的航母級標杆企業——東芝。一是「面對十年一輪的新技術浪潮時,對市場機會缺乏敏感性,因循守舊,錯失機會」;二是「面對技術趨勢轉變,日本企業制度過於僵化,根本就不能適應技術變革的趨勢」。
  • 汽車品牌原創動畫「放課後的昴宿星團」劇場版化確定
    汽車品牌原創動畫「放課後的昴宿星團」劇場版化確定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日語裡「海老」與「蝦」有什麼區別?
    在日語裡,「海老」與「蝦」都讀作「えび」,指的都是甲殼類的蝦。那它們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日本「世界自然遺產」攻略:4個美如仙境的世界自然遺產
    北海道知床日本的世界自然遺產近來關西大阪最新被認定的「百舌鳥、古市古墳群」就屬於「文化遺產」,到2019年7月為止日本國內合計有23處世界遺產,而跟19處文化遺產相比,日本的自然遺產僅僅只有4處,那是因為自然遺產必須符合自然美、特殊地形地質、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等四個條件之一,如果說文化遺產是前人遺蹟,那自然遺產就是上天遺留給全人類最美的天堂了!
  • 讓車燈「說話」,汽車的下一個交互入口?
    未來十年,全世界都對汽車行業寄予厚望。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車聯網和電動化,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的落地,人們使用汽車和與汽車交互的方式正在發生徹底改變。汽車在 130 年的歷史期間經歷了多次變革。發展歷程中最令人著迷的領域之一是汽車照明的創新,它不僅是一輛車的「眼睛」,有時候它甚至決定這一輛車的性格、辨識度等等特性的關鍵要素。
  • 冷知識:汽車「鯊魚鰭」功能解析
    #命名的由來:在汽車頂棚的尾部總有一個立起天線狀物體,形狀看起來就像是鯊魚浮出水面露出的「鰭」,所以這枚天線也就被稱之為「鯊魚鰭天線」了。發明這種設計的是一位澳大利亞的飛機工程師,但嚴格意義上也不算是首創,因為這與飛機的垂直尾翼相同,只是首次應用到汽車上是從這個人開始。不過真正應用的品牌是寶馬汽車,在收購專利後才有了這麼個天線——重點是收購成本還挺高,為什麼寶馬對這種設計青睞有加呢?
  • 無人機會成為另一個「汽車產業」嗎?
    緊盯無人機的不只是大疆等新興科技公司,還有在汽車領域有著豐富積累的老牌巨頭。暢銷汽車品牌吉利旗下的吉利科技集團就把目光瞄向了無人機。這是一個技術逐漸成熟的過程。」他也有「辛酸」的時候。「我們告訴別人,鋰電池驅動的垂直起降的飛機可以在天上飛一個半小時。」不過,旋即遭到了一位參會專家的打擊,「你們是一群騙子,電動的飛機不可能在天上飛行一個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