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人注意!日本街頭交通廣告牌的「日文漢字」是這些意思

2021-01-18 金時帶你看日本

無論是哪國旅人只要到達日本、走出機場,一定都能在路上發現寫有各種日文片假名及漢字的交通指示廣告牌,這些廣告牌上不外乎就是寫路名、往哪個方向之類的,一般中國人將這些漢字照念雖然也是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大家有仔細想過其中的漢字意思是什麼嗎?金時整理了道路廣告牌上常見的漢字的意思介紹,像是常見的「通り」、「方面」等,一起來增廣見聞長知識一下吧!

道路廣告牌常見日文漢字:接在路名、地名後

◆通り(doori)日本廣告牌上最常見的就是「○○通り」了,一般中國人看見這個通字都會直接念中文發音,但其實這個「通り」就可以視道路的寬度來翻成對應的中文詞,像是東京的「明治通り」可以說是「明治大道」,原宿的「竹下通り」可以翻成「竹下街」,衝繩的「國際通り」也能說是「國際路」。◆[關西]筋(suji)「筋」這個漢字在大阪相當常見,因為大阪會針對道路的走向而取相對的名稱,南北向的道路會稱作「筋」,像是大阪市營地下鐵的「御堂筋」線就是主要行駛在這條路上而以此為名,還有大阪著名的觀光景點-「天神橋筋商店街」就是一條南北向的商店街。相對地如果是東西向的道路在大阪則是會取作「通り」。◆坂(saka)「坂」在日文是坡道的意思,例如澀谷的道玄坂、京都的三年坂及二年坂等等。而說到「坂」也許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日本的偶像團體,像是著名的「欅坂46」的欅坂就是一條位在六本木的坡道名稱。所以如果要去的地方看見標示著○○坂的話,就表示前方有個坡道要爬!◆丁目(chyoume)丁目是日本城鎮的劃分單位,像是新宿三丁目、銀座一丁目等,連車站名也會直接使用,因此就算不會日文,相信或多或少都有見過。◆[北海道]條(jou)&丁目(chyoume)北海道的行政劃分格局相當方正且路又直,因此道路名稱相當地特別,常常可以看到東西南北+數字+條或丁目的路名,這是因為東西向的道路會以大通公園為界,往北的第一條路就叫北一條,往南的第一條路就叫南一條。南北向的道路則是以創成川為界稱作「丁目」,創成川以西的第一條路就是西一丁目,以東的第一條路則是東一丁目,以此類推。◆交叉點、交差點(kousaten)交叉點單看字面可能會有點困惑,不過這其實就只是指兩條路交叉的交會點,也就是十字路口的意思。另外「辻(tsuji)」這個漢字最原本也是用來表示十字路口的。◆叉路、差路(saro)市區繁華地帶很常看到三叉路、五差路之類的字樣,表示了這個路口有幾個岔道之意,例如池袋車站東口的「東口五差路」。◆方面(houmenn)「○○方面」的○○通常會是地名,表示通向此地方的意思,除了道路招牌上常見之外,電車、巴士之類的交通工具也會使用這個詞,像是「東京方面」、「新宿方面」等等。

道路廣告牌常見日文漢字:用路指示警語

◆信號(shingo)「信號」是「信號燈」的簡寫,意思就是「紅綠燈」。另外有時候可以看到行人紅綠燈旁會有一個寫著「押ボタン式」的牌子,表示這個路口的行人號誌燈是要按了之後才會變成綠燈讓行人通過。「步車分離式信號」則是在馬路十字路口上,轉彎車輛與要過馬路的行人之間,有可能發生衝突,因此將同方向的車輛及行人所看的紅綠燈分開。◆橫斷禁止(oudannkinshi)通常會出現在比較大條且車流量多的路上,表示行人禁止穿越馬路,請等紅綠燈、走斑馬線才是最為安全的。◆折り(ori)「折り」是轉彎的意思,因此在道路廣告牌上通常只會有右轉「右折り」或左轉「左折り」這兩種字樣出現。◆原付(genntsuki)雖然這句觀光客不常利用到,但肯定在路上看見寫有「原付」兩個字的廣告牌時都會有些困惑吧。「原付」是「原動機付自転車」的略稱,也就是一般中國人熟悉的機車的意思。通常出現這個字樣的標誌都是表示只有機車需要遵循此規定,例如紅框圓形、有兩個藍色箭頭並寫著原付的標示,就是指機車需要兩段式左轉的意思。

結語

對於這些漢字,雖然中國人直接念過去也還算能溝通,但是如果對日本文化及日語有興趣的話,透過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標示來了解會比從書籍上參考更加熟悉且生動。下次去日本玩不妨透過觀察路上的告示及路牌來了解日本人的生活及文化吧!

以上即是本次《金時帶你看日本》的全部內容啦!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日本的風土人情,新鮮資訊以及人文歷史,歡迎您關注"金時帶你看日本"哦!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轉發評論哦~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御宅、違和感……這些詞原來都是日語?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除了「經濟」、「社會」、「主義」等,日本開始接觸西洋文化、改革維新時,將這些西洋單字翻譯成了日文,而中文則直接引用這些日文漢字做使用之外,現代生活中也不乏有許多漸漸深入中國的日文詞彙。這一次要介紹10個在中國能在生活中看見、聽見,甚至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日文漢字詞彙,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日文名詞悄悄地在中國扎了根吧!你一定碰過!
  • 5種日本特有的文字符號!日文中的正確意思&讀法大公開
    日本和中國因為同屬漢字文化圈,因此不少中國人即使不會日語還是能成功在日本走跳玩耍。不過就算能夠背起作為日語基礎的平片假名,在日本也不一定能什麼都念得出來、看得懂哦!因為日本有特殊的符號文字,即使乍看只是一個圖案或是一個字,卻會隨著文意改變讀音,甚至一個字卻有兩音節以上讀音等等。
  • 學日語時常寫錯的5個日本漢字:半澤「直」樹的原來筆畫是這樣
    日文中有很多漢字都跟中文字長得一模一樣,但當中也存在不少雖然有90%以上的相似度,但還是有著細微差異的字。這次挑出5個中國超容易寫錯的日本漢字,快來檢驗一下自己寫對幾個吧!日文漢字「専」與中文漢字「專」的差異示意圖這個不仔細看真的很難發現差別的字就是「専門」的「専」!日文的「専」上半部是由「日」和「十」所組成的,和中文「專」上半部的寫法是不一樣的,下次小心別寫錯了!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
  • 日本人叫梁朝偉「東尼雷恩」!為什麼中國人的日本名這麼奇怪?
    中國藝人名字的日文翻譯,超級複雜!周杰倫的日文叫做「ジェイチョウ」(Jay 周),竟然是從英文翻譯過來,不看姓氏可能會以為是外國人呢。到底為什麼日本翻譯中國藝人名字時,會用英文譯名?立刻看小編的說明!原因二:日文漢字音讀不好記,聯想不到對應的漢字日本除了直接用中文發音轉換成片假名的音譯外,因為日文漢字大部分與中文相同,所以過去也常用用日語漢字發音來念華人的名字。麵包師傅「吳寶春」的日文名字就是使用漢字音讀。
  • 安倍也會書法,但他是寫漢字還是日文,完全出乎預料
    安倍,1954年9月生,現年65歲了,出生於日本東京都。安倍於1977年畢業於東京成蹊大學,在校期間,其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在2012年的時候,他被第二次選為日本自民黨總裁,2014年的時候又連任自民黨總裁。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中國人或許都不認識!
    了解日語的同學們都知道,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就算一點日語也不會的人,去日本旅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日本街頭的各種指示牌、宣傳冊上的漢字,就算是日語小白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際上日本曾在1866年提出過廢止漢字,但是卻無法實行。畢竟漢字在他們語言系統裡已經根深蒂固了。
  • 「好棒」的日文怎麼說?6種誇讚他人的日文,不要只會「鼠勾以」
    想用日文說「贊啦!」、「好棒棒!」該怎麼講?「棒」的程度不同,表達方式當然也不一樣,這篇要一次教你6種誇讚他人的超簡單日文,下次不要只會講「鼠勾以」啦!→指車子性能很好例③:「このビル、すごい!」(這大樓好猛!)→指很高或很雄偉的大樓要注意的是,「すごい」因為是表現「程度極致」,所以未必都是非常正面、「很好」的意思,有點像是中文說「很不得了」,但具體指「哪部分不得了」,同樣要從前後文來判斷。
  • 所見非所得,日語裡面奇葩漢字,中文同樣寫法,意思你萬萬想不到
    很多學過日語或者正在學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語中很多漢字,雖然寫法跟中文一模一樣,但是意思卻截然相反。所以沒學日語想去日本旅遊的小夥伴要注意了,你們看到的字並不一定是你理解的意思哦。否則容易鬧出笑話來呢。
  • 中國人,你以為認識日文裡的漢字,去日本旅行就很簡單?那可未必
    最近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在日本大阪旅行,幾乎在全世界近百個國家旅行過的我,這其實算是第一次來到日本。原以為日本對於我來說,應該是一個沒什麼難度的國家,然而誰知道,我的想法原來錯了!日文裡有很多漢字,意思跟中文差不多,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就算你完全不懂日文,猜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 日語漢字和語感對翻譯的影響,初學者要知道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觀點,有網友認為:中日在語系上相對來說比較接近,而且日本在文化上也繼承了中國的部分,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中文翻譯者相較於英文翻譯者更有優勢。但是實際上日文的語系一直沒有定論,語言學界也沒有公認的看法。
  • 「贅詞」的臺語要怎麼說?
    不過,臺語形容起這個「屎」呢,則要腦筋轉一轉才能明白,從字面到其衍生的意思,保證會有「原來是這樣!」茅塞頓開的暢快。譬如「目屎」,這應該是最基本的,也就是指眼淚;「火屎」,照字面是火的殘留物,猜出來了嗎?是指燃燒木炭過後所留下的灰燼;「薰屎」(hun-sái)照前推論,沒錯!
  • 綠議員競選廣告牌出現日文 網轟:去日本選
    民進黨候選人陳彥丞的競選廣告牌惹議(擷取自Marlon Yeh臉書)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中正萬華區議員選舉,綠營新人角逐者眾,其中臺北市前議員陳嘉銘兒子陳彥丞的競選廣告牌惹議!有網友發現廣告牌上除了寫下《題目:我的願望》外,下方還有一行日文字。有網友認為「難道選的是日本特別行政區議員?有需要這樣媚日?」也有網友痛批「這種創意不如你就到日本去選不就好了」。
  • 日語翻譯公司之日語中的漢字趣談
    不過,有些時候,雖然日語裡的一些漢字和它們在中文裡的樣子一模一樣,但含義卻大相逕庭,所以,不要被它們的表象迷惑哦,它們的真實意思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日文:沒關係例句「大丈夫だよ,心配ないさ。」日文:小心;警惕;留神例句「季節の変り目は用心しないと風邪をひく。」 「季節交替之際,如果不注意,容易傷風感冒。」
  • 稲妻是什麼意思?關於天氣的幾個日文單詞
    楽e學關心您日本在引入漢字後,創造了許多富有詩意的新詞彙。這些詞語對於中文母語者看起來是一頭霧水的,不過它們的了解一下由來和內涵也是一件很有趣兒的事情。下面就來和小易老師一起認識4個關於天氣現象的日語別稱吧!稲妻(いなずま)這個詞古代也寫作「稲夫」,但這裡的夫或妻並非先生或太太的意思,而是指親密關係。古代的日本人認為閃電能孕育稻子結穗,所以才賦予閃電「稲妻」這個稱呼。
  • 別誤會,日本網友對你說「草」時,其實想表達是一種植物
    看過日劇、日漫的小夥伴都知道,日語裡出現的漢字單詞,有些雖然與中文的漢字相似或者相同,其實意思還有一些差別。(日本語)」、「草(一種植物)」等梗。(日本語)」其實「草」是日本網民常用的表示「笑」的符號,經常會出現在彈幕或者簡訊聊天中。
  • 日本文字為何和中國漢字非常像
    公元前108年,漢武大帝平定朝鮮半島,漢字可能已經傳入了朝鮮。在公元3世紀的晉朝時期,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國的漢宗室之後-博士王仁將《論語》和《三字經》漢字傳入日本。靈巖郡百濟國遺址在漢字傳入之前,日本沒有文字,處於「口口相傳」蒙昧階段,使日本在彌生時代實現了從野蠻到文明的跨越。唐朝時期,中國國力空前強盛,漢字的進一步傳播推廣到東南亞地區,漢字在日本進一步普及。
  • 3分鐘,測一測你的日語漢字水平
    漢字自隋唐時期傳入日本,沿用至今,寫法和意義同中文大致相同,所以日語零基礎的小夥伴們也都能輕鬆做出一部分關於日語漢字的題目。下面就來花3分鐘,測一測你的日語漢字水平吧。(表示非洲某個國名的漢字是哪個?)雖然很像日本人的姓氏,但其中一個是非洲某個國家的漢字。A 加納B 加藤C 須藤4.漢數字の四の本來の意味はどれ?(漢字「四」的原意是哪個?)A 息B 聲C 音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而在日文中,這些詞的含義則如下:「非常口」是緊急出口的意思;「激安」是非常便宜的意思;「老婆」是老年女性的意思;「放題」是自由不受限制的意思;「人參」是胡蘿蔔的意思;「注文」是預定、點菜的意思。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用漢籍翻譯西歐語言,創造出「經濟」「勞動」「取締」「場合」這些詞語,如今在漢語中廣泛使用。漢字被用於記錄日語,在日本人的手中,逐漸發展出不同於中文漢字的特點。有些漢字按照古漢語發音,有些按照日語發音;有些字寫法與漢語相同,意義卻不同;日本人為了方便書寫、表義,甚至創造出新的漢字,稱為「國字」。
  • 這個還沒被潮星帶火的「英國WTAPS」,甚至更優於WTAPS?
    John Mayer 早在 2005 年去東京旅行時便愛上了 visvim,時至今日擁有一屋子 visvim 的 John Mayer 說是 visvim「行走的廣告牌」亦不會過分。其中一條帶有日本傳統 Boro 工藝的褲子吸引了史老溼的注意(因為真的很漂亮),如果不說相信大家和史老溼一樣都覺得會是 Kapital 或者是其它日本品牌的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