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漢字和語感對翻譯的影響,初學者要知道

2020-12-06 光醬語言研究所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觀點,有網友認為:中日在語系上相對來說比較接近,而且日本在文化上也繼承了中國的部分,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中文翻譯者相較於英文翻譯者更有優勢。

但是實際上日文的語系一直沒有定論,語言學界也沒有公認的看法。我們認為中文和日語更加接近,單純只是因為在日語中含有大量的漢字,所以誤以為它的含義就和中文中的相同。事實上,日文漢字其實是對中文翻譯者的障礙,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想當然,然後造成中文讀者的困擾。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在日文的「翻譯家」和中文的「翻譯家」在意思上存在差異,日語中的「翻譯家」指的是職業譯者或專職譯者,而中文中的「翻譯家」指的是從事翻譯有成就的人。相較來說,日語的「翻譯家」所涵蓋的範圍更大些。

而且漢字詞很容易被錯誤地照搬到中文之中,尤其是某種含義與中文相同的多義詞。以《挪威的森林》為例,日語中有這樣的一句話:「記憶というのはなんだか不思議なものだ。」 很多人會將其翻譯成「記憶這東西真有些不可思議。」但是事實上,日文裡的「不思議」和中文的不可思議並不能劃上等號,日文「不思議」的語氣比中文的「不可思議」輕得多,譯法可以有很大的彈性。再比如「それは何を見ても何を感じても何を考えても、結局すべてはブーメランのように自分自身の手もとに戻ってくるという年代だったのだ」,很多人會將「年代」直接引用過來,但是事實上,在這個句子中,「年代」確實也有中文「年代」的含義,但是根據語境,它其實是「年紀」的含義。

翻譯日文,除了可能陷入日文漢字的陷阱外,也可能會因為過度受限於原文,譯出語感怪異的中文來。例如我們就經常會根據日語的短句方式,會將「為此,…」、「原來,…」、「所以,…」單獨成句,這其實會讓很多的中國小夥伴看著不太舒服,但是看慣了日劇或者日本的電影的人,應該會對這種語氣熟悉一些。

所以我們在翻譯的時候,不僅要讓句子連貫,還要學會根據語感讀一讀,我們翻譯後的內容是不是通順,這些都是我們翻譯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日語漢字源自古漢語的異同和其發展的優缺點
    日本人之前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要造日語的文字的時候,是直接拿了中國的漢字來用,當然有一些為了表示這是日語,也做了一些改動,所以大家今天看的一些日本的文字跟中國的繁體字是不一樣的。日本人在用中國的漢字的時候,很多漢字的意思也是直接拿過去用的。大家可以從中體會到古代中國和日本的那種深刻的文化交流,從學習日語當中也可以複習我們古代的文言文。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用漢籍翻譯西歐語言,創造出「經濟」「勞動」「取締」「場合」這些詞語,如今在漢語中廣泛使用。漢字被用於記錄日語,在日本人的手中,逐漸發展出不同於中文漢字的特點。有些漢字按照古漢語發音,有些按照日語發音;有些字寫法與漢語相同,意義卻不同;日本人為了方便書寫、表義,甚至創造出新的漢字,稱為「國字」。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萬葉假名是借用漢字的「音」、「訓」兩種讀法書寫日語的一種文字,最初出現在《古事記》、《日本書紀》、《萬葉集》等上代文獻中,以《萬葉集》使用的最多,故名之。《萬葉集》成書於8世紀後半葉,是日本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4-8世紀4500多首詩歌,其地位類似於中國的《詩經》。  學過日語的讀者都知道日語漢字分音讀、訓讀兩種讀法。
  • 日語翻譯公司之日語中的漢字趣談
    眾所周知,日語中有很多漢字(繁體字),我們在日常中雖然聽不懂日語,但在看一些文字性的東西,例如說明書、廣告、視頻字幕時,稍加猜測,也能通過其中的漢字了解大概的內容。不過,有些時候,雖然日語裡的一些漢字和它們在中文裡的樣子一模一樣,但含義卻大相逕庭,所以,不要被它們的表象迷惑哦,它們的真實意思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
  • 解惑|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你知道嗎?
    前不久在易學國際小語種教育日語N1籤約保過班裡,接到一位初級日語學習小夥伴的題問:為啥這日語中又有簡體字又有繁體字,日本人自己不會混麼?有簡體字有翻譯題還有假名!在1946年日本內閣公布了《當用漢字表》,收錄了18501個漢字,其中131個採用了新字體。在這段時間中,日本漢字得到了簡化,和中國簡化字對比日本漢字保留了繁體字中的言字旁、金字旁、糸字旁等。1981年,日本再次推出新漢字表《常用漢字表》代替了《當用漢字表》,收錄了1945個漢字,其中新字體355個。
  • 日語相關知識(日語單詞背誦內容及注意事項)
    學習外語時,背誦單詞是迅速掌握一門外語的必經之路,日語也不例外。日語單詞因其特殊的形成背景(與中文的淵源),標記方法等,需要背誦的內容比較多,特別是對初學者是較大的考驗。現將日語單詞的構成內容作簡要的介紹,供大家參考!一 日語單詞的構成要素通常日語單詞由日文漢字,送假名,羅馬字母,聲調,詞類,中文註解等部分構成。
  • 日語查詞尷尬怎麼破?有道詞典獨家推出日語手寫功能
    以日語為例,目前市場上現有的免費詞典APP絕大多數以英語為主,把日語放在了邊緣的位置。詞彙量少、釋義不豐富,且最尷尬的是對初學者並不友好,因為幾乎沒有什麼免費詞典產品支持手寫輸入法,所以用戶只能選擇動輒上千的專業日語電子詞典產品。
  • 想要學習日語,日語假名發展要知道
    前幾天,和幾個學習語言的小夥伴們聚會,他們總是詢問我學習日語的進度,其實最近因為工作壓力,也沒有特別花時間去鞏固學習,確實有些內容都有些忘了,就在這時,一個剛剛加入我們語言小組的小夥伴問了我一個問題:哥,為什麼日語裡不僅有平假名、片假名,還有漢字?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需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來看一下日語的五十音圖演變史。公元五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後來日本人依據漢字創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字形上有所改變以適於日語的書寫。日語中的平假名本身就是一些中文字的草體書寫而平假名毫無疑問都是我們使用的一些偏旁部首一直對這個問題也帶有極大好奇的我問了下我的日本籍日語老師,他的正統回答也是網上能夠隨意找到的關於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敘述,但是我相信很多沒有學習過日語的普通讀者都不想,也看不太懂那些過於複雜的表達。
  • 日語中為什麼有很多漢字?含義和中文一樣嗎?
    日本早期只有發聲系統是健全的,並沒有文字書寫方法,為什麼日語中有很多漢字呢?因為日語文字是藉助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接觸中國漢字的途徑很多,最早是中國僧侶帶著經書去到日本,把中國文字留在日本的,這些文字的引進,不僅組成了日本文字的主要骨架,也完善了日語的發音,很多日本字的發音都是根據中國僧人的發音而造的。唐宋時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巔峰,大批量遣唐使造訪,所以現在日語的很多發音還帶有唐音和宋音。
  • 日語中最麻煩的讀音,大部分人都發不準
    很多人在沒學日語的時候就知道很多日語單詞,比如「爸爸」是「歐豆桑」,「你」是「阿娜答」,「謝謝」是「阿里噶都」。但真正學了日語之後,卻發現它們其實是寫作「おとうさん」(otousan)「あなた」(anata)「ありがとう」(arigatou)。也就是說,我們聽起來讀成「d」的音,其實是寫作「t」的。
  • 日語輸入法使用問題集錦
    對於學習日語的小夥伴來說,用日語輸入法打字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今天小編就針對初學者在使用日語輸入法時容易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一、輸入法選擇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日語輸入法,小編電腦和手機上目前都是用的百度日語輸入法,用起來還算不錯,電腦的話也可以使用微軟自帶的日語輸入法(精簡版的系統可能沒有,需要自己下載。蘋果系統沒用過,恕小編無能為力),其他的大家可以去百科的日語輸入法詞條中了解,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為何日語有些漢字讀音會和江浙方言很像?吳音是怎麼傳到日本的?
    在日語中,漢字是分為兩種讀法的:音讀和訓讀,所謂音讀,指的是保留該等漢字當初傳入日本時的漢語發音;而訓讀呢,則是使用該等漢字之日本固有同義語彙的讀音。而在音讀當中,有這麼一種發音方式:吳音。是南朝京師建康(今南京)繼承洛陽雅音並融合金陵當地吳音而產生的金陵雅音,因為在南北朝中,日本尊中國南朝為正統,受南朝冊封不絕,所以吳音地位很高,由於吳音融入日語程度較深(常用於基本詞彙中),古代稱為「和音」,是當時通行的標準語音但後來我們知道,還是脫胎於北朝系統的隋朝完成了中華的大一統,而隋朝之後緊接著就是空前強大的唐朝,隋朝陸法言載錄南北學者討論韻學的成果,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中國人或許都不認識!
    了解日語的同學們都知道,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就算一點日語也不會的人,去日本旅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日本街頭的各種指示牌、宣傳冊上的漢字,就算是日語小白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際上日本曾在1866年提出過廢止漢字,但是卻無法實行。畢竟漢字在他們語言系統裡已經根深蒂固了。
  • 漢語與日語有什麼樣的關係?相同的日語漢字發音、詞義是否相同?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想沒有人比我更適合了。作為大學日語系畢業生,日本語水平通過JLPT(日本語等級能力考試)二級水平(分為五個等級水平,最高一級,最低五級)。在多年學習日語後,本人對日語及日本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 日語的起源:漢語在日語起源、發展過程中的影響
    導語:在今天,日本是中國人旅遊的首選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天然優勢。凡是見過日語的人,都會發現日語中含有著大量的漢字。即便讀音與漢字不相同,但是其含義與我們生活中用的漢語的意思基本一致。因此,前往日本旅遊的國人不需要對日語有著專業的了解,看到日語中的漢字,基本也能大致理解話的含義。
  • 初學者學完日語五十音圖,怎麼樣背誦日語單詞?日語單詞怎麼學習
    學習完50種聲音的朋友將面對日語單詞和語法。換句話說,中國人有先天的優勢,但這也是不利的。儘管沒有必要在早期記住這些漢字,但在後期可能會導致學習耐力不足。然後,許多朋友說,當我記住這些單詞時,我總是會忘記它們。我不夠努力嗎?我天生缺乏語言能力嗎?
  • 怎麼才能勝任日語翻譯工作呢?日語翻譯公司有話說
    在中日交流不斷深化的當下,日語翻譯的需求開始急劇增長,正因為如此,有不少人開始選擇日語翻譯這一職業,但在日語翻譯公司看來,想要勝任日語翻譯一職,並沒有想像中得那麼簡單,是需要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大量的實踐才行。首先,日語翻譯公司認為必須要練好基本功。
  • 日語學習初學日語了解這7個盲點,輕鬆學習日語
    日本人引進漢字時,因為本來就是模仿,有很多漢字的寫法和發音(音讀)與漢語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從中國引進書寫日語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自那以後日語和漢語的發音已經分別發生了變化。由於引進的時期不同以及作為引進對象的漢語的使用地區不同等因素,使得現代日語漢字的音讀同現代漢語普通話在發音上存在很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