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鬧得全國盡知的「水氫車」事件,有了最新的消息。
12月1日,浙江金華宣傳部門回應媒體稱,已接到青年汽車預重整的報告,具體方案預計12月初可以確定。此外,員工基本工資保障將在春節前發放到位。
一年前的2019年11月,人民法院網發布公告稱,因青年汽車的破產財產已分配完結,於2019年10月21日裁定終結青年汽車破產程序。
至此,氫能源「神車」的鬧劇,終於走向尾聲。但是氫能源的故事卻沒有結束。
從「客車界明珠」到「水氫車鬧劇」
因「水氫汽車」備受質疑的青年汽車,也曾有過一段高光時刻。
上世紀90年代末,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引入高端客車尼奧普蘭,並在2005年前後成為高端客車市場的「龍頭老大」。據青年汽車官方數據顯示,青年汽車集團生產的「青年·尼奧普蘭豪華客車」佔據了國內單價130萬元以上豪華客車70%以上的市場份額。
「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客車製造和市場的中心,青年汽車集團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彼時,世界客車聯盟秘書長呂克·格洛裡厄這樣評論道。
2006年,國家推出10大城市「BRT快速公交」試點,青年汽車集團順勢推出了國內首輛單價在200萬元以上的18米豪華鉸接低地板公交車。該客車在杭州、北京等地投入使用,並在和沃爾沃的競爭中一舉中標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用車。
「奧運期間共提供了1100輛城市客車」,龐青年曾公開表示。這意味著,奧運期間,單價200萬元的客車為青年汽車帶來了超2億元的銷售收入。
龐青年 來源:青年汽車官網
在客車領域小有成就後,龐青年並不滿足,他試圖進軍轎車領域。
2004年,青年汽車集團收購貴航雲雀轎車69%的股份,取得了生產轎車的資格證,正式進入轎車領域。2年後,其與馬來西亞寶騰集團籤署合作協議,引進英國蓮花科技並聯合成立研發中心。2008年,青年蓮花首款車在貴州下線。
但事實上,「青年蓮花」與廣為人知的蓮花汽車並無直接關係。依據雙方籤署的協議,寶騰集團僅為青年汽車提供「技術支持」,該「技術支持」截止到2011年。2011年,雙方技術合作到期之後,寶騰立刻讓「蓮花汽車」以「路特斯」的名字正式進入中國,並專門強調,「路特斯中國是英國路特斯品牌在華的唯一合作夥伴,與青年蓮花沒有任何關係。」
在乘用車領域吃了「閉門羹」的龐青年,並未放棄「造車夢「,他轉而通過氫能源汽車尋求轉型。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青年汽車收購了江蘇南通百應60%的股權,又通過南通百應100%收購了美國百應能源國際有限公司,獲得氫燃料電池相關技術。
來源:青年汽車官方
然而4年後的2019年5月23日,一則報導讓青年汽車站上風口浪尖。當天,南陽市委機關報《南陽日報》發布了一條題為「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的報導,並稱可實時製取氫氣的水氫發動機已正式下線。龐青年表示,青年水氫燃料車的車頂蓄水箱能用「特殊催化劑」將水轉換為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
這則新聞迅速在網上引起爭論。除了對技術問題的質疑,資質上的缺失也讓輿論懷疑青年汽車的「水氫汽車」的創立是否是「騙補貼」。這是因為青年汽車曾因新能源車騙補,而被列入工信部騙補罰單,被責令進行為期2個月的整改。
而在水氫發動機事件後,工信部也表示並未收到青年汽車公司該車型的產品準入申請。由於這款車型未能被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後續也將無法申請新能源汽車補貼。
隨著杭州青年汽車宣布破產,其實控人龐青年主導的青年汽車集團也陷入債務泥潭。天眼查顯示,青年汽車收到的裁判文書多達229份;失信信息達25條,而實控人龐青年則從2018年7月至今,26次被列入限制高消費名單。
警惕下一個氫能源「神車」
拋開青年汽車的「水氫車」鬧劇不談,氫能源汽車近年來備受關注。
「我認為(氫燃料電池)非常愚蠢。」2015年,在底特律車展的世界汽車新聞大會上,馬斯克曾毫不掩飾地強懟氫能源電池。
在馬斯克看來,製造氫氣並儲存於汽車中使用非常困難。他還表示,「如果你拿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直接給電池組充電,與電解相比,取氫,分離氧氣,壓縮氫氣......這大約是其效率的一半。」
不僅電池綜合效率不高,氫燃料電池車在普及過程中,還面臨著成本高昂的難題。
國海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每個加氫站的建設成本在1500萬-2000萬元左右。這意味著,要完成2020年100座加氫站的建設目標,需要投入至少10億元。相比之下,普通的電動汽車充電站只需花數十萬美元來建造,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建造成本為30萬美元。
面對高昂的成本,諸多車企「知難而退」。2020年4月,梅賽德斯-奔馳宣布取消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計劃,原因是「製造成本幾乎達到電動汽車的兩倍」。
而一度非常看好氫能源前景的通用汽車,宣布不再入股「氫能重卡第一股」尼古拉,再次為氫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變數。
11月30日,通用汽車與尼古拉宣布,雙方的合作內容將做部分調整:燃料電池合作關係還將照例,但通用汽車將取消對尼古拉的持股,也取消了製造Nikola電動皮卡車的計劃。受挫於此消息,尼古拉11月30日股價大跌25%。
在此之前,尼古拉仿佛變身「美國版青年汽車」。 9月10日,沽空機構Hindenburg Research發表了一份關於電動卡車製造商尼古拉的報告稱,尼古拉是一個「錯綜複雜的騙局」,尼古拉的創始人特雷弗·米爾頓發表數十次關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虛假陳述並與大型汽車製造商建立了合作關係,事實上這些氫燃料電池技術他們從未擁有過。
來源:尼古拉官網
但另一方面,氫能源汽車受到資本追捧,也不是全無亮點。相比鋰電池從製造到報廢都會產生汙染,氫燃料電池的副產品是水,更為環保。此外,氫燃料電池能夠輕而易舉地解決鋰電池的「裡程焦慮」,比如本田此前推出的Clarity氫燃料車型,可以做到「加氫3分鐘,續航750公裡」。
因此,諸多車企開始押寶氫能源汽車技術。
今年11月,在上海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現代汽車展示了全球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重卡XCIENT Fuel Cell、氫燃料概念卡車NEPTUNE模型,以及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NEXO等氫能源產品。與此同時,現代汽車發布在華氫能源戰略,預計到2025年在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分別普及氫燃料電池卡車3000輛和1000輛。
8月18日,據外媒報導,捷豹路虎正在推進氫燃料電池開發項目,或將基於現有車型開發出燃料電池版本。首款產品預計2030年面世,或將在下一代攬勝極光投入生產時使用。
國內車企方面,9月13日,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對外宣布了公司的「氫戰略」: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電池整車產品,上汽捷氫科技達到百億級市值,建立起千人以上的燃料電池研發運營團隊,形成萬輛級燃料電池整車產銷規模,市場佔有率在10% 以上。
7月中旬,長城汽車正式對外發布「檸檬」技術品牌。長城官方表示,「檸檬」平臺車型將匹配第二代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續駛裡程可達1100公裡。8月,廣汽集團在其2020科技日現場,也展示了旗下首款氫燃料電池乘用車Aion LX Fuel Cell。此外,雲度、愛馳、紅旗、上汽大通、長安等車企均開始對氫燃料電池汽車展開了布局。
在各家車企徵戰氫能源之路上,會不會誕生「下一個特斯拉」還未可知,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下一個青年汽車」的出現。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吳曉宇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33386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