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汽車無法普及的原因解析:共計三個硬傷

2020-12-06 汽車科學島

#氫能源汽車#

內容概述:燃料電池·氫能汽車概念解析,氫能車輛的製造與使用成本的問題,以及動力電池類型變化對其產生的打擊。【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的本質是什麼?認為氫燃料電池具備發展潛力,也許是還沒有搞明白這種車輛的本質。其基礎並不是以氫能作為動力源,而是液態氫作為發電的基礎,將產生的電流輸入到動力電池組進行「實時發電」;車輛的本質是電動汽車,只是增加了一組「燃料電池·增程器」而已,那麼這種技術具備發展潛力嗎?

01增程汽車·普及率

在動力電池製造成本過高的階段,使用內燃機發電、利用電機驅動的「增程混動技術」成為最佳過渡模式。在乘用車領域雖然很少看到這種車,少有的寶馬i系列、別克沃藍達、理想ONE會用這種技術,但是因為技術尚不夠成熟而被邊緣化。

然而在商用車型領域的普及率其實是非常高的,比如在各個城市街頭奔馳的公共汽車;只要不是純電動那就會是增程系統,與氫燃料增程電車不同的是採用了【柴電系統】,有什麼優勢呢?

內燃機的能量轉化效率(熱效率)普遍很低,標準大致如下。

汽油機35%柴油機45%這是綜合冷啟動熱機階段的真實水平,在都不怎樣的前提下柴油機似乎還不錯,最起碼有接近一半的熱能是可以有效利用的。

重點:內燃機是不是轉速越低耗油量越低呢?柴油發動機的特點就是利用大扭矩低轉速實現節油,所以這種說法是對的。然而用內燃機驅動車輛行駛,其轉速總會在1000/4000rpm區間波動,平均值比較高所以油耗難以控制;但是用柴油機發電則可以按照中低轉速標準「定速運轉」,狀態就像汽車定速巡航駕駛一樣,轉速基數小油耗必然會更低,然而低轉速的發電量能滿足電耗嗎?

答案顯然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主流的永磁同步電機是能量轉化率高大95%左右;能量損耗低則等於輸出扭矩大,那麼以很低的轉速也就能輸出大馬力,或者說以低轉速讓車輛正常駕駛。電動機也是轉速越低耗電量越低,所以用這種機器驅動的汽車會很節能。

柴電系統低轉速運行的發電量雖然不高,但面對高效率的電動機也可以滿足消耗了。這就是內燃機增程系統的優勢,耗油量可以下探~;不過實現的基礎還是內燃機具備相對足夠高的效率,否則也就沒有意義了。

02燃料電池·低效率

燃料電池的本質是組「化學發電器」,是利用氫與氧的化學反應產生電流。氧氣可以從空氣中無限獲取,但是氫氣真的是不可以的;製造氫氣的傳統方式是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氣,以這種方式制氫毫無疑問是不環保的,而且毫無意義。

原因:石油天然氣可以直接在內燃機中驅動汽車行駛,同時也都可以與內燃機組合放棄變速箱,直接作為增程器使用。有什麼理由再進行多一次的能量轉化,產生很大的損耗去製造氫,然後再用氫去發電呢?很顯然這是愚蠢的做法,所以這種方式已經被淘汰了。

【電解水制氫】是唯一的方式,然而燃料電池堆的能量轉化效率太低,或者說轉化的損耗非常非常大。

電解1kg氫需要耗電60kwh左右1kg氫通過燃料電池只能轉化約20kwh的電也就是說氫能的平均「熱效率」僅僅在33%左右,實際情況還要低一些。那麼與其使用燃料電池轉化制氫增程,似乎還不如直接用柴電系統增程;至於汽油發動機也已經有熱效率40%左右的選項,哪種都比燃料電池的效率高。

03燃料電池·雙成本

製造燃料電池需要消耗一種非常貴重的金屬:PT·鉑。這種金屬俗稱為「白金」,似乎購買一枚不算大的鉑戒指也需要幾千元;然而製造一組小功率的燃料電池堆就要消耗幾十克的PT,結果造成了電池堆的製造成本非常之高。

同時氫燃料汽車還有成本同樣高的【鋰電池·動力電池組】,以及電機電控系統和其他總成的成本。所以用這種系統的汽車即使綜合品質(性能配置等)水平很低,但是價格卻已經非常高,普通代步汽車也要40萬左右起步,選擇它是不是吃的有點太多了呢?

【用車成本】同樣是這種車輛的硬傷,液態氫在用量極低,且幾乎海外內100%的加氫站都在虧損的前提下;每公斤的價格也已經超過了60元,綜合電動汽車的實際電耗而言,1kg/20kwh左右的水平都不見得能行駛100公裡。

也就是說這種車每公裡的開支還得要>0.6¥/1km,這與性能不錯的燃油車已經相當了。可是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卻能低至0.05¥/1km左右,面對十倍的差值似乎還是沒有理由讓燃料電池汽車普及;如果綜合液態氫三十餘倍高於「三硝基·甲苯」的能量密度,怕是也沒有多少人敢用這種車,一旦在碰撞中洩露並達到引燃條件,這就等於一瞬間跨過奈何橋。

04LFP·二度走熱

燃料電池存在的價值是給一些想要「走偏鋒」的車企提供個研究項目,當然此類車企普遍是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失敗者。所以氫燃料增程式汽車就是日系文化中的「非主流」,參考豐田本田的氫能汽車,其超級低迷的銷量說明了設計層面的非主流還能被接受,但是技術的非主流就不行了。

(非主流是一種特立獨行的詭異文化,但是詭異不代表真的傻的那麼純粹)

重點:增程式系統中API(氫燃料)效率不如柴電,所以大型車輛沒有理由採用這一系統。而小微型汽車也基本沒有使用增程器的必要性了,因為LFP磷酸鐵鋰電池再度成為熱門,其中以比亞迪製造的「刀片型電池」最為突出。

這種電池採用了長條形片狀封裝,以疊片式的結構放置於電池組;這種設計可以大幅度提升體積能量密度,普通乘用車型的續航裡程可以一步步的突破500/600/700甚至更高,而且真的不貴。

【LFP·磷酸鐵鋰】有什麼貴重金屬嗎?似乎相比鎳鈷錳而言是真的沒有,所以這種電池的製造成本很低。優秀選項可以低至500元以下,普通一些鐵鋰電池可以低至每度300元左右。

按照「100kwh-600/800公裡」為標準,電芯的成本是不是也就是3/5萬元呢?這只是一組燃料電池堆的成本而已。然而燃料電池汽車本就有動力電池組,直接把燃料電池的成本換成刀片電池的話,是不是續航裡程能夠達到800/1000km區間呢?

由此可見氫燃料汽車再也沒有研究的價值以及技術提升空間,至於充電效率也是不用擔心的。目前的行業標準為快充30分鐘達到80%,如果選擇NEDC續航六七百公裡的汽車,連續駕駛四小時消耗的電量不用半小時就能補充好;而規定要求每連續駕駛四小時必須休息20分鐘以上,還有什麼焦慮呢?

關於氫燃料汽車就聊這些了,這種技術是100%會被淘汰的,沒有任何懸念。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氫燃料電池汽車還沒有成為主流?
    氫能作為最易獲得的能源,在燃料電池中獲得較高的地位。隨著對環境的重視,我們越來越強調「低碳經濟」與「生態文明」,因而世界的主旋律都在向新能源看齊。眾所周知,新能源因汙染小、儲量大、分布廣,更能滿足當下的需求。
  • 燃料電池為何得不到市場的普及,如果是這個世界錯了呢?
    目前包括日本、韓國、美國以及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將大型的燃料電池作為重點研發項目,但是為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很少能見到氫燃料電池車呢?要解析這個話題,我們首先要明白氫燃料動力和目前大行其道的主流三元鋰電池為動力的EV車型有何不同。
  • 為何氫燃料電池無法普及?
    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既環保又有補貼,可惜現在電池技術太落後,充電時間長電池又重。難道就沒有像電動車那樣環保,但用起來汽油車那樣方便的車嗎?其實有這樣的車,這就是氫燃料電池車。0汙染 氫燃料電池的排放物只有水,而且是純淨水(外國曾經有媒體直接喝排出的水)。如果再考慮製造環節,氫燃料電池車甚至比純電動車還環保。
  • 燃料電池為什麼不普及
    不過受制於技術難度,以及高昂的普及成本,燃料電池汽車一直被其它環保汽車壓著一頭。全球範圍內,純電動車已經有了不小的市場,而豐田的混動汽車,早已走進千家萬戶。在實際運用上,燃料電池已經落後。   拋開成本不說,燃料電池汽車如何加注發電用的燃料就是個問題。目前,氫燃料電池車一個大問題便是如何加注氫氣。即使在美國大力發展零碳排放汽車、支持加氫站建設的加利福尼亞州,情況也不容樂觀。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根據發展規劃,我國力爭經過十五年持續努力,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融合發展協調高效、產業生態健全完善,純電動乘用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商用車實現規模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於普及,我國進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技術路線圖2.0》則提出,至2035年達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各佔50%的目標。
  • 為什麼燃料電池很難普及起來?
    即使在美國大力發展零碳排放汽車、支持加氫站建設的加利福尼亞州,情況也不容樂觀。據報導,加州的燃料電池車車主經常抱怨加氫站無法工作或處於維修關閉狀態,導致他們的用車困難。但本田對加氫問題作出了回答,提供了氫氣加注方案。近日,本田在東京安裝的全球第一座高壓水電解型制氫站開始了驗證實驗階段,這也許會是燃料電池車普及的一座裡程碑。
  • 一個「青年汽車」倒下了,警惕下一個氫能源「神車」爬起來
    從「客車界明珠」到「水氫車鬧劇」因「水氫汽車」備受質疑的青年汽車,也曾有過一段高光時刻。上世紀90年代末,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引入高端客車尼奧普蘭,並在2005年前後成為高端客車市場的「龍頭老大」。
  • 汽車加水就能跑?揭秘「水氫發動機」的吸金騙局
    那麼,「水氫發動機」背後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概念究竟怎麼回事?我們認真分析了制氫的原理,梳理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史,為大家扒一扒這背後的秘密。氫燃料電池汽車不是天方夜譚水確實可以製成氫氣,而氫氣參與氫燃料電池反應產生的電能確實可以驅動車輛。這種技術在業界被叫作「氫燃料電池汽車」,但基本原理需要搞明白,驅動汽車的不是氫氣燃燒,而是氫氣再次化學反應得來的電能。
  • 2020中國最具影響力氫能燃料電池博覽會
    上海市金山區政府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同濟大學承辦單位:博勵會展集團上海安意會展服務有限公司作為國內唯一專注於氫燃料汽車/加氫站行業的品牌盛會,「FCEV 國際氫燃料汽車展」竭力為業界人士提供優質的貿易一體化解決方案。
  • 新能源汽車特殊選項:氫能汽車&甲醇汽車的特點
    這種理解是絕對錯誤的,氫能汽車本質為「化學發電·增程式電動汽車」;其液態氫不以燃燒的方式直接轉化機械能,而是以化學反應發電再利用電能驅動行駛,這種模式屬於新能源嗎?為了消耗這些金屬則需要找到其他方式,其中製造氫可以消耗、製造燃料電池堆(化學發電器)也可以消耗。所以日系汽車非常偏愛這種技術,不過即使在其本土市場也沒有普及。
  • 趣味知識:汽車「車窗起霧」是什麼原因造成?
    汽車車窗起霧的原因是什麼?如果足夠注意生活中的細節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汽車車窗頻繁起霧的季節或天氣中,所有建築物的玻璃也都會出現「玻璃內側起霧」。這點說明了「起霧」不是汽車特有的問題,而是玻璃帶來的問題,解析這一問題的關鍵詞為:預冷凝結。「霧」的概念霧:自然天氣現象,在水汽充足且大氣(氣流穩定)的環境中,空氣「相對溼度達到100%」時,空氣的水分子則會凝結成直徑極小的水滴。
  • 2021年氫能汽車預測:亂局該破局了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氫能汽車在庚子年間熱度從居高不下到幾乎被行業邊緣化,原因是基於制氫、運輸、成本、安全與性價比五個方面的缺陷(非缺點)。2021年氫能汽車應當會徹底被淘汰,下面就來盤點關於氫能汽車的誤解以及一些錯誤的嘗試吧。
  • 燃料電池汽車有哪些_燃料電池汽車分類_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
    一、燃料電池汽車簡介   燃料電池汽車(FCV)是一種用車載燃料電池裝置產生的電力作為動力的汽車。車載燃料電池裝置所使用的燃料為高純度氫氣或含氫燃料經重整所得到的高含氫重整氣。與通常的電動汽車比較,其動力方面的不同在於FCV用的電力來自車載燃料電池裝置,電動汽車所用的電力來自由電網充電的蓄電池。
  • 加氫三分鐘續航700公裡,氫燃料電池汽車才是未來?
    既然氫能源如此高效、環保,為何沒有廣泛被汽車企業所應用,我想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技術問題。相比已經成熟的電池技術,氫能源的存在形式還需要一定時間的打磨。目前汽車領域比較常見的兩種應用為:氫內燃機汽車以及氫燃料電池汽車。
  • 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分析
    2014年1月6日知名汽車廠商日本豐田宣布,面向其他廠商無償提供 5,680 項燃料電池相關的技術專利授權,包括燃料電池、儲氫罐、電池控制系統等方面的技術專利,豐田此舉是為推動以氫為主要燃料的電動車推廣和普及。氫燃料電池技術是未來改變人類生活的十大新技術之一,將成為解決石油危機的新途徑。
  • 汽車在日本為什麼稱作「自動車」?
    日語中的「自動車(じどうしゃ)」一詞來源於法語的「automobile」,原意為「自己會動的東西」。日語中也有「汽車(きしゃ)」一詞,但表示的卻是「火車」的意思。「自動車」在日語中是汽車的總稱,這個詞較為正式,單獨使用時多用於書面語。例如:自動車メーカー:汽車製造商,汽車生產商,汽車廠商,車企電気(でんき)自動車:電動汽車,英語縮寫為「EV」。
  • 燃料電池汽車工作原理及結構組成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燃料電池汽車,節能環保,性能穩定,歡迎新老客戶來電選購!
  • 汽車「安全玻璃」知識普及:雙層與單層&區域鋼化概念解析
    汽車玻璃的安全等級是否足夠高?參考《GB9656-2003汽車安全玻璃》3.2.1規定。載客汽車(涵蓋家用代步車型與大型巴士),其前檔車窗必須採用「雙層夾角玻璃」製造,這是「汽車製造標準之安全必須標準」,只要是客車就不會例外。
  • 燃料電池電堆正常啟動的原因是什麼
    燃料電池電堆正常啟動的原因是什麼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燃料電池電堆,廠家直銷,價格優惠,歡迎來電採購!
  • 2020中國最具影響力氫能燃料電池博覽會_工業機器人_求購_中國機器...
    上海市金山區政府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同濟大學承辦單位:博勵會展集團上海安意會展服務有限公司作為國內唯一專注於氫燃料汽車/加氫站行業的品牌盛會,「FCEV 國際氫燃料汽車展」竭力為業界人士提供優質的貿易一體化解決方案。